轉IT行業,編程是必學的技能。
有些打算自學編程的小夥伴會問到這些問題:
非計算機專業的能學好編程嗎?
學什麼程式語言最好找工作?
Java和Python哪個更適合自己?
學習Java大數據需要學習哪些知識?
……
這些問題,我們在以往的文章中也都多次分析過,能問這些問題的人,說明還沒真正做好學習的準備,目標不夠堅定。
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已經嚴重與工作中企業需要的技能脫軌,自學耗時耗力,技術更新那麼快,等剛學會就很可能過時了,別說高薪,就算是就業也會遇到不小的問題。
西安匯傑通過總結,發現以下這3種人群不適合自學編程。
1、缺乏自律的人
自學與參加培訓班,最大區別是學習過程中是否有人監督、督促。學習計劃再清晰、目標再明確,缺乏自律,終究會在半途中放棄。
如果自學,能有幾個人一直堅持每天學習4小時,除非發生非常特殊的事件,否則不會停止?人總是很難戰勝惰性,一旦停止學習了,很快就走進舒適區了。之後再想學,就會花更多的時間進行銜接,得不償失。
現如今,懷抱夢想的人很多,但自律的人卻很少。
2、不能系統的制定學習路線的人
自學的人一般都會從網上搜索大量的學習視頻,看似有「章節」的學習,但缺失了很多「重點部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免費的視頻講的都是一些基礎性的東西,根本不足以達到程式設計師的技能標準。
另外,如果自學沒有完整的課程體系,分不清重點部分,覺得只要自己不懂的都需要學,花了大量的時間卻不知道有些知識點不是現階段必須要掌握的,技術只要夠入行就可以了,編程技術大多數都是在後期工作中慢慢積累的。
3、抱著學到很牛再找工作的人
實際工作中學習的速度,要遠比自學的速度快。如果抱著技術很牛了再找工作,就算每天堅持學一年也是達不到你想要的狀態。
學編程需要掌握的技術點非常多,很多老程式設計師都是在工作中不斷的學習,只要技術可以達到企業用人標準,其他的就需要從項目經驗中積累經驗了。
難就難在,自學的人幾乎沒概念,學到什麼情況才能達到企業用人標準?就拿學Java為例,同樣是花費4個月時間,你自學可能連一個稍微複雜的動態效果都做不出來,而參加培訓班的人已經可以獨立開發項目了。
起步相同,選擇了不同的學習途徑,差距也就從此拉開了。用錢買時間,沒有比這更划算的生意了!
西安匯傑認為:自學和參加培訓相比,各有各的優勢,但如果目的相同,都是為了用最短的時間掌握最紮實的技術,達到企業用人要求,選擇參加培訓才是最正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