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讓學生學在路上 2017合肥周邊研學遊十大景點推薦

2020-12-15 安徽門戶網站

合肥「研學旅行」書寫素質教育新篇章 合肥周邊研學遊景點有哪些?

從古至今,成才者往往會經歷「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豐富鍛鍊。孔子遊諸國,將儒學大道遍傳天下;李白賞神州,妙筆生花留千古名詩……向來學問不能只拘禁在盈尺之間,暢行天下,學在路上。

2008年,市教育局在全國率先啟動「合肥萬名學生工業遊」,這一大膽嘗試,讓合肥學子從此與研學旅行結下不解之緣。研學旅行集「認識、思考、探究、實踐」為一體,讓學生在研學旅途中明理益智,全面發展。研學旅行,書寫了素質教育新篇章。

寓教於景

讓學生深入了解傳統文化

故事:自2007年以來,合肥一中已有近萬名學生以研學旅行的方式走入社會、走進自然,實現對自身的提升與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下,合肥一中積極思考、大膽創新,將研學旅行納入校本課程建設,效果顯著。

學校著眼於學生的持續發展、終身發展,已經初步摸索出一條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校本課程發展道路,自主開發了以「紅」、「藍」、「綠」為主色調、三大模塊互為補充的校本課程。

具體而言,「紅」,即追憶之旅:愛國思想·革命精神。「藍」,即文化之旅:傳承國學·徽州文化。以皖南西遞、宏村為典型代表的文化之旅精品線路,將中華民族悠久、厚重的歷史引入活動之中,讓學生與原汁原味的文化遺蹟、歷史遺存以及當地民眾進行面對面的對話。

帶隊教師們認為,「皖南古村落就像一個開放型的博物館,每一處雕梁畫棟都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都能激發學生熱愛歷史、回顧歷史、學習歷史的積極與熱情,能促進學生對安徽、對家鄉的強烈歸屬感與認同感。」

「綠」,即自然之旅:青山綠水·瑰麗自然。學校在實施活動時,基本遵循安全性、廣泛性、課程性、知識性、教育性、拓展性等原則,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意識與能力,以實現研學旅行的真正目標,以遊促研、以樂促學,從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優秀接班人。

故事:「研學旅行」是一部立體的教科書,是一個充滿生機和創造力的課堂。合肥六中研學課程建設將學生核心素養融入課程之中,服務學生的終身發展。

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合肥六中研學校本課程,根據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和表現形式,結合研學旅行線路的特點,提出具體目標。如結合高中各學科以及學科之間交叉知識的探究,發現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了解研學目的地自然風光、人文習俗及歷史文化,加深對自然、社會、文化、歷史的認識;學習和研究科學技術在生活、生產實踐及科學實踐領域的應用知識;了解當前社會實踐活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學習軍事知識,加強國防教育;接受文化薰陶,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科學的自然觀和嚴謹求實的學習態度,培養愛國主義情操,探索跨文化交流,增進學生對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學生自理自立、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等優秀品質;增強學生對美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更深刻地認識學科知識和社會知識的相互關係,具備一定的社會洞察力;體驗研學探究的過程,學會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互勉互助,培養學生良好的人際關係和集體協作能力。

合肥六中目前開設了「自然探索系列」、「文化追尋系列」、「科技探索系列」、「境外遊學系列」等系列研學課程。

故事:合肥八中的課程結構主要由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研究性課程和實踐活動課程四部分組成。而研學旅行課程是合肥八中學生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全員參加,先後開設了春季修學遊、工業科技遊、農業體驗遊、勵志夏令營、歐美夏令營以及與結對學校暑期「手拉手」夏令營等不同形式的研學旅行課程。研學旅行課程實行學分制,屬於非限定性拓展課程(選修課),共計3.5學分。

當研學遊活動圍繞「高中生生涯規劃」這一主題開展時,旨在讓學生在研學遊活動中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了解職業分類,並進行初步的職業探索。

經過精心的策劃和籌備,2016年合肥八中確定的研學方向與主題主要有三個,分別是武漢方向研學主題:楚文化,讓學生了解武漢的地域文化和深厚的歷史文化;江浙方向研學主題:園林藝術,在揚州感受園林設計的魅力;皖南方向研學主題:徽文化,暢遊皖南,觀察和體驗筆墨紙硯的製作工藝,了解茶葉經濟,感受明清建築的古樸與滄桑。這些富有不同歷史文化內涵和現實教育意義的旅遊景點,獨具特色的職業環境,確保同學們不虛此「行」。

旅行,也是課程的一種方式。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合肥八中的研學旅行具有廣泛性、學術性、生態性,在價值上體現了發展力、文化力、影響力,成為合肥八中在綜合素質培養領域裡的一塊重要陣地。

收穫:我市中小學創造性地把研學旅行和校本課程開設相結合,助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豐富校園文化活動,引導學生走進社會和自然,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崇高情懷。

寓教於樂

讓學生「遊中有學,且行且思」

故事:這不止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更是對人生的學習。2016年4月7日~9日,合肥十七中高一年級約500名學生踏上了研學探知的旅程。

4月7日,迎著微微晨曦,行走在快樂尋夢之旅的學生充分感受到:知識,不僅僅在課堂裡、書本中;也在那廣闊的生活裡、世界中……

前往宜昌的學生遊覽了壯美的三峽瀑布,偶遇瀑上彩虹,感受它的幽靜、美麗。學生們興奮地從瀑布下穿越過去,耳邊風聲水聲呼嘯而過。學生們船遊西陵畫廊,感受「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輕快與旖旎;遊覽三峽大壩,感受世界第一大水利樞紐的雄奇與壯觀,領略高峽出平湖的氣勢與磅礴。最後一天學生到達武漢,登上享有「天下第一樓」之稱的黃鶴樓,感受「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的多姿。

鏡頭前的一張張笑臉記錄了同學們的歡笑與幸福,一份份心血凝成的調查報告記載了他們的收穫。

為期三天的研學旅行,學生們樂中有思,遊中有學,學以成思,知而奮發。

故事:「天空中沒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合肥市杏林小學研學旅行活動可謂豐富多彩,精彩紛呈。2016年,上半年、下半年分季、分段、分批、分主題組織了研學旅行活動。學生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豐富了人文歷史知識,開拓了眼界,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真正做到了學有所獲。

上半年,學校組織了一二年級「親近大自然」植物園之行,三四年級「挑戰自我,勇敢向前」夢幻方特之旅,五六年級則來到了美麗的黃山,感受綺麗秀美的黃山美景和歷史悠久的徽風皖韻。

下半年,組織了五年級學生前往革命老區金寨,開展「感悟革命傳統,走進紅色金寨」之旅。在金寨縣紅軍廣場,孩子們拾階而上,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莊重地敬獻花籃,深切地緬懷革命先烈。在輔導員的帶領下,孩子們步入金寨縣紅軍紀念堂參觀,革命先烈艱苦奮鬥、無畏犧牲的英雄事跡讓孩子們深受感動,受益匪淺。隨後的時間裡,學生們來到了天堂寨景區,登山觀賞瀑布,沿河探索白馬大峽谷,興致勃勃地經歷了一場感官的盛宴和體能的考驗。

這次活動,培養了學生愛國主義情懷,讓孩子銘記革命歷史、弘揚長徵精神,立志成為國家和民族的棟梁之才。

故事:2016年6月18日,崗集中心校「品讀水墨南山,感悟竹海文化」走進溧陽研學旅行活動啟動。本次研學之旅,主要安排「南山竹海」、「天目湖」兩個主要景點,全程共兩天時間,該校五、六年級335名師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南山竹海」位於蘇浙皖三省交界之處,群山環抱,3.5萬畝竹海空氣清新,是國家5A級景區。學生們行走在竹海之間,專注地聽著導遊對當地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的講解,呼吸著竹林純氧,欣賞著竹景美畫,傾聽著溪水潺潺,心曠神怡的愜意洗去了旅途的疲憊。「鳥藝表演」、「舞獅表演」的精彩讓同學們久久回味,「熊貓館」、「竹文化博物館」給孩子們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天目湖物產豐富,被譽為「江南明珠」、「綠色仙境」,文化底蘊深厚。唐代詩人孟郊曾任溧陽縣尉,其間留下佳作《遊子吟》,當同學們走到《百孝書》、《二十四孝圖》與《慈母堂》前時,心靈得到洗禮,不約而同地吟誦起:「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此時,書本上的詩句不再淺顯,此聲,是那麼生動、那麼深沉、那麼感人……

有意義的旅行是短暫的,兩天裡同學們領略了大自然的美,了解了當地的人文歷史,也體會到了同學互助的深情,收穫了成長的快樂與自信。

收穫:我市中小學把研學旅行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讓學生在遊中學,學中研,且思且行,且行且思,既薰陶了人文素養,提高了科學認知,又展示了合肥學子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寓教於行

讓學生研學行中懂得「知行合一」

故事:合肥七中於2016年4月7日至9日在高一年級組織了分別以「感知徽商歷史」、「品味儒家文化」、「探尋魯迅精神」為主題,分赴武漢、曲阜、紹興三地的研學旅行活動,參加人員包括高一學生1500餘人、帶隊及管理人員63人。

在本次研學旅行過程中,學校做到知行合一、寓教於行。要求學生隨時記錄活動過程,鼓勵學生在旅行過程中開動腦筋、發現問題,並形成完善的課題成果。青山延綿,綠水相隨,古城徽州人文薈萃,歷史悠久,學生在暢遊秀美的自然風光時,積極探索徽州的書墨文化、美食文化、建築文化和徽商文化,在老師們的指導下,學生們分組合作完成了《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徽州美食尋根》、《又見馬頭牆——徽州建築風格研究》、《徽商的興衰》等課題。

「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走進孔林,緬懷先師,感悟儒家文化之博大精深,參觀完畢,同學們合作完成了《〈論語〉的「仁」及孔子仁學的內涵》、《曲阜:孔子家鄉文化研學旅行開發研究》、《孔子因材施教思想探微》。

青磚黑瓦,古韻長存,魯迅筆下的紹興融入了多少學生在教科書中的記憶,那熟悉的三味書屋,那滑稽的孔乙己,第一次到達,學生們就已經找回熟悉的記憶。「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探訪魯迅故居,學生們小心遊走,細細瀏覽,仿佛連每一次呼吸都是在聆聽智者的教誨。遊學歸來,學生們完成了《孔乙己的形象再認識》、《紹興酒之歷史》、《我們的時代仍然需要魯迅》等課題。

據統計,本次研學旅行,學校共收回課題報告300餘篇,其中不乏優秀的研究成果,實現了「寓教於樂,知行合一」的研學宗旨。

故事:合肥六十三中操場邊的櫥窗前,有段時間展出各類書法、繪畫、攝影作品、手抄報、繪本,色彩絢爛,做工精美,極具創造性,讓人不禁駐足欣賞,這些作品是該校2016年11月份研學旅行的獲獎作品。

2016年11月16日~18日,在經過多方比較和篩選後,學校開啟了江蘇-無錫-蘇州研學旅行活動。主要景點有木瀆古鎮、拙政園、無錫影視基地三國城水滸城等。本次所選的幾個景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景觀引人入勝,是歷史、文化、自然、古典文學綜合體,貼合學生實際,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同學們在醉心於優美自然風光、深邃古典文化中,激發創作靈感。

在前兩周,班主任就將了解此次研學的幾個景點布置為周末作業,要求學生首先去圖書館、網站自行查找相關材料。隨後,學校地理、歷史老師為大家上專題課。學校還專門邀請專業人員進行景點介紹。班主任也利用班會課,以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們自主互動展示,可謂做足了「預習」功課。

研學歸來,同學們感慨多多,收穫滿滿。熱愛文學的孩子用他們的生花妙筆將記憶凝結成文字,擅長書畫的孩子則用靈巧的雙手創作出優美的藝術品。

本次研學旅行共收回文學作品1007篇,各類繪畫攝影手抄報995幅。學校語文教研組和藝體教研組利用課餘時間選出其中優秀文學作品200多篇、藝術作品65篇。櫥窗內展出的優秀作品,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同時,學校將其中優秀文學作品和書畫作品編印成精美的圖文冊,發給老師和學生,作為永久的紀念。

各班級也在班主任組織下,在語文老師和其他老師指導下,紛紛將本班學生的研學遊記整理成冊,形成作品集。編書的過程,提高了學生的文學素養,培養了他們的組織協調能力,增強了團結合作精神。

故事:2008年起,合肥市芙蓉小學開始探索特色辦學,確立了以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簡稱「三生教育」為特色辦學。學校將研學旅行納入學校的教學常規管理中來,由「三生教育」之「快樂生活」理念統領研學旅行,精心策劃,潛心研究,用心反思,目前已經形成一套卓有成效的研學之法,寓教於遊,在流動的風景中,打造獨樹一幟的「行走的課堂」。孩子們笑稱「我們的課堂在路上」。

學校的研學旅行分為春秋季分年級研學遊、暑期研學遊、畢業遊、親子遊、工業遊。除了遊玩觀賞,還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學生的研究意識和實踐能力,增加了接觸自然、體驗文化的機會,培養了生活自理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去時滿懷憧憬、歡聲笑語,孩子們在研學旅行中走進廣闊的天地,經過了看、聽、動手操作、實踐體驗等豐富的活動,滿載而歸。灑一路汗水,嗅一路芬芳。回到熟悉的校園,通過畫、說、寫、辦報等形式將所見所聞互相交流,參加與研學遊有關的徵文、演講、繪畫、攝影比賽、網上問卷等活動。

流動的風景,行走的課堂。通過研學旅行,學生在大自然的山水中陶冶了性情,在活動中鍛鍊了能力,在訓練中磨練了意志,對他們來說這不僅是一次難忘的旅行,也是成長過程中一堂生動的社會綜合實踐課,提升了他們對生命、生存、生活的認知和感悟。

學校通過對「研學旅行」的跟蹤統計,校內網站年平均發表有效稿件12篇,微信12條,外宣平臺年平均發表有效稿件4則。如今,芙蓉小學「研學旅行」已經在業內初具名氣。

收穫:自然是一個「寶庫」,社會是一個「學校」,我市中小學讓學生帶著好奇與任務,在親近自然,感悟文明,探尋文化,思考生命時,體驗別樣課堂的另一番風味。

研學旅行是一種體驗,一種感悟,也是一種收穫。且思且行,讓合肥學子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行及四方;且研且學,讓合肥學子快樂地學習於旅途中,學貫乾坤。

相關焦點

  • 2018中國十大知名研學品牌、中國十大知名研學營地獲獎者公布
    2018年4月至8月,由主辦單位:中國研學旅行(廈門)論壇組委會,平臺支持:青蔥匯青少年教育旅行活動商城的「中國十大知名研學品牌、中國十大知名研學營地網絡評選」歷經5個月的人氣投票,我們根據平臺的最終的總票數,得出了人氣排名前10名的2018中國十大知名研學品牌和前10名的2018中國十大知名研學營地。
  • 精美圖文:2017長沙市十大中小學研學旅行基地
    本篇主題為「2017長沙市十大中小學研學旅行基地」。   長沙市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依託地域特色與區位優勢,從「優秀傳統文化、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國防科工、自然生態」五大研學板塊出發,設計了「覽魅力古城、賞湖湘文化、習非遺絕學、尋偉人故裡、恰同學少年、遊美麗鄉鎮、學工業智造、研生態農業」 八大研學主題,開發了豐富多彩的研學旅行線路。   基地還以長、短線全課程主題設計為載體,讓學生在體驗與實踐中走進自然、走進生活。
  • 研學遊成旅遊客運新風口,客運公交面臨新需求
    、平均每名學生每年出行1-2 次,研學遊業務將形成千億級的市場規模。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意見》要求,「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研學出行,基本都在市域範圍內完成」,同時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做到「寓教於樂、學有所得」,所以五象遊學和新鄉南太行旅遊集團、河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河南省素質教育學會籤訂了研學旅行戰略合作協議,編制了《新鄉南太行研學旅行讀本》等教材
  • 婺源設立100萬元研學旅行專項資金,打造研學旅行「加工廠」
    規劃先行,繪製研學遊「路線圖」。該縣把「研學旅行」作為新興旅遊業態培育,成立研學旅行工作領導小組,打破原有旅遊資源分布的地域格局,立足研學主題,以主題「虛線」規劃研學遊「實線」。同時,有效整合資源、深度挖掘、重新整理,推出以徽州文化傳承、茶文化體驗、生物科普研究等研學遊產品,將紅色資源打造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基地」,滿足中小學生、各行業從業者、不同年齡段的全生命周期研學與旅行需求。目前,已經推出朱子文化研學遊路線、非遺展示研學遊路線、古建文化研學遊路線、生物科普研學遊路線、營地拓展研學遊路線5條精品研學路線,實現了「連珠成串」「課程相連」。
  • 孩子為什麼要參加研學旅行?如何選擇研學旅行機構和產品?
    >什麼是研學旅行?研學旅行由古代遊學、近代修學旅行逐步發展而來。2013年,國務院正式提出研學旅行的概念。2017年5月1日施行的國家旅遊局《研學旅行服務規範》中對研學旅行的定義如下:研學旅行是以中小學生為主體對象,以集體旅行生活為載體,以提升學生素質為教學目的,依託旅遊吸引物等社會資源,進行體驗式教育和研究性學習的一種教育旅遊活動。
  • 2018中國研學旅行行業發展趨勢和市場前景分析 研學旅遊在產品層面...
    行業發展趨勢:研學旅遊在產品層面的豐富將成為未來的發展重點研學旅遊在產品層面的豐富將成為未來的發展重點:工業科技研學遊、農業研學遊、文化研學遊、拓展研學遊等。2017年,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一共推薦了204個「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14個「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主要涵蓋的也是這幾個類型的研學旅行目的地類型。行業市場前景一:研學旅行消費需求後勁可期相比歐美發達國家,我國研學市場起步較晚,但市場需求很旺盛,發展速度也比較快。
  • 8月22日世界文化遺產花山小紅人研學遊上線首發
    據悉,本次花山小紅人研學遊首發儀式由寧明縣文化旅遊和體育廣電局、花山巖畫研學基地主辦,中旅寧明花山巖畫景區、廣西旅遊協會研學旅行分會承辦,中旅德天跨國瀑布景區、左江花山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南寧FM1074交通臺、騰訊聯合協辦。
  • 2017年春遊去哪裡玩好?春季旅遊合肥周邊登山景點推薦
    近日,合肥天氣轉好,氣溫逐漸攀升,未來幾天最高溫將達到25℃,雖然氣溫還將有反覆,但是春天的腳步真的不遠了。春季萬物復甦,是一個出遊踏青的季節。2017年春節旅遊去哪裡好?春節旅遊登山是不錯的選擇,小編整理合肥周邊登山景點推薦如下:
  • 江西「紅色之旅」走俏暑期研學遊 迎來大批學生團
    原標題:「紅色之旅」走俏暑期研學遊  全省各大景區迎來大批學生團    隨著暑假的到來,全省旅遊市場迎來了出遊高峰期。7月18日,記者採訪獲悉,全省紅色景區近期遊客人數明顯增長,紅色旅遊市場迅速升溫。與此同時,全省各大紅色景區迎來大批學生團,紅色旅遊成為研學之旅中的一抹亮色,為學生暑期生活注入更多「紅色基因」。
  • 研學南京•成長旅行 南京研學親子旅遊暑假產品發布
    2017年6月27日下午,由南京市旅遊委員會、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有限公司主辦、南京日報社承辦的「研學南京•成長旅行」 ——2017南京研學親子旅遊暑假產品發布會在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候機樓國際出發大廳舉行,來自旅行社、旅遊平臺、景點、博物館、親子機構、新聞媒體等近百餘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 江蘇打通研學旅行「最後一公裡」
    江蘇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陸嶽新表示,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文化、教育與旅遊產業跨界融合的實踐,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更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  途牛旅遊網相關負責人表示,有數據顯示,我國研學旅行遊客人次自2014年後迅速增長,2017年參與境內研學旅行的人數達340萬人次,參與境外研學旅行的人數達85萬人次,旅行社迎來了新的市場機遇。
  • 親子遊疊加研學遊 今夏3000萬中國遊客出境遊
    「親子遊+研學遊」受青睞   在教育部出臺的 《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 和國家旅遊局發布的 《研學旅行服務規範》 的共同推動下,「親子遊+研學遊」成為今年旅遊領域的新寵兒,許多家長希望利用暑假,帶著孩子走出家門開拓眼界。
  • 暑假到,張家界武陵源喊你帶孩子來研學!陪孩子研學景區門票享半價
    7月10日,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在長沙召開發布會,公布了今夏全新上線的「放飛夢想,學在旅途」2020年張家界武陵源暑假「科普研學遊」旅遊產品,邀廣大中小學生在這個暑假一起「遊有所得」。對陪同參與研學旅行的父母親,武陵源核心景區及索道、天梯、觀光電車等交通工具、黃龍洞景區、寶峰湖景區、張家界魅力湘西景區、張家界千古情景區、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等還給予門票半價優惠待遇。
  • 潤州區主推一批「研學潤州」暑期研學遊產品
    針對今年的暑假時長較短、出遊半徑縮小、消費轉型升級的特點,近日,潤州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向相關景區、鄉村旅遊點、旅行社徵集並甄選了一批品質高且符合當前市場特色的親子研學旅遊產品此次研學遊產品融合了「領略魏晉風情」、「探秘千年傳奇」、等主題攻略的特色,兼顧5-14歲不同學齡的學生,按照年齡段劃分產品類別,提煉出最核心的關鍵詞和主題特色
  • 暑假後期親子遊聚焦市內研學遊市場
    新快報訊 從 8 月 16 號起,暑假出遊市場將出現明顯的分水嶺,1 天的廣州或周邊地市的親子研學遊需求量增加。記者從廣州市內旅行社了解到," 後暑期 " 研學產品已全面上架接受報名。8 月 8 日一早,逾 50 名學生和家長參與由廣之旅旗下專業研學遊品牌 " 廣學邦 " 組織的首個研學旅行 " 航母小艦長一天 ",登上珠江首艘 " 航母 " ——華夏保險號,通過輕鬆、有趣的科普互動,點燃愛國小紅心。參與此次研學遊的小學員均為 6 至 12 歲的小學生,他們在全國首艘軍事主題遊船華夏保險號上參與了科普和體驗互動性十足的軍事安全教育。
  • 研學旅行"研"了什麼?"學"了什麼?
    隨著我國教育模式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國內研學旅行作為一種傳統而現代的素質教育手段被廣泛關注,正在逐漸興起和推廣。2008年廣東省率先把研學旅行列為中小學必修課,寫進教學大綱。2013年,安徽省、西安市和蘇州市進行研學旅行試點,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和成果。安徽合肥中小學將研學旅行的成績納入學分統計。
  • 2020年運城中學「德孝文化 忠義文化」研學旅行活動紀實
    8月18日上午,運城中學「德孝文化忠義文化」研學旅行啟動儀式在運城中學校南門舉行。他還指出,希望同學們在做好防疫措施下,能夠正確處理研學與旅行的關係。研學旅行不是「閒庭信步」的普通旅遊,而是寓學於行、行學相長。我們要重點在「學」字上做文章, 在「研」字上下功夫,「旅行」要為「學」服務,「學」要為「旅行」增加內涵。觸中華歷史,行思行遠傳承中華文化。
  • 學生研學旅行,存在的「安全隱患」如何解決?
    在研學旅行實施過程中,存在諸多的安全隱患,主辦方和承辦方,應如何應對、如何避免這些安全隱患呢,今天我們簡單說一下。對於承辦方(研學機構、旅行社)來說,研學旅行產品應該堅持安全優先的原則,防止過度降低成本、使用劣質的要素產品等不良現象,要做好研學旅行產品的安全風險評估,強化日常風險預防。
  • 你參加的是「研學遊」,不是政府鼓勵的「研學旅行」
    說了這麼多,研學旅行和研學遊究竟有什麼區別? 就當前研學遊的市場來看,教育機構、旅行社、商業機構等組織的研學遊中,基本就是「三合一」,自然也就無所謂「提升學生素質」的研學目的,更談不上國家支持鼓勵的研學旅行。
  • 打造研學旅行營地項目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2019年12月26日,韶山市人民政府與世紀明德「研學旅行營地項目」籤約儀式在當地隆重舉行。世紀明德是清華校友企業,新三板創新層掛牌企業(證券代碼:839264),此次為紅色聖地——韶山打造研學旅行營地項目,為紅色聖地的教育培養體系注入新的血液,既是世紀明德實力的展現,又是世紀明德「讓每個學生都參加研學旅行」的願景實踐,還是世紀明德」最好的課堂在路上「的核心價值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