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重走進藏路:立體天路網加快建成 行路難漸行漸遠
新華網西藏日喀則6月26日電(記者 張欽)連日來行進在雪域高原,記者有了一個強烈的感覺,曾經山陡路險的西藏交通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以往的千裡搓板路變成了瀝青路,「扁平式」的公路運輸網正升級成為由公路、鐵路、航空組成的「立體天路網」。
24日至25日,「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中央媒體赴藏採訪團」第三組驅車行程1000多公裡,從西藏阿里抵達日喀則,加上途中停車採訪、住宿時間,共耗時兩天。而就在兩年前,這條公路還是艱險難行,不少路段車過之後飛沙走石,被稱為「搓板路」,有時需耗時一周。
從阿里地區行署駐地獅泉河鎮到日土縣縣城約有120公裡,記者一行只花費一個多小時。「原來的路坑坑窪窪,現在就像開飛機。」阿里司機羅布次仁感慨,十多年前,雖然全程只有120公裡,他開車竟需要6個小時。
記者了解到,經過幾年的艱辛改造,連接拉薩與阿里的國道219進行了黑色化改造,道路不僅平整了,也比以前寬了。
伴隨著交通條件改善的,是車輛增加,客流增多,農牧民出行不再困難。在日喀則地區薩嘎縣,司機強白向記者講述日喀則農牧民搭車使用手語的興衰:十多年前,準備出行的農牧民站在塵土飛揚的公路邊,每看見一輛車駛來,就招手示意冀望搭車。司機師傅隨即舉起一隻拳頭,意思是「車上已經滿員了」。路邊的農牧民緊接著也舉起食指突出的一隻拳頭,意思是「能不能擠一下」。
「過去卡車車廂裡都坐滿了搭車的人,而現在他們可以乘坐長途大巴了。」強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