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長住,一位同事的真實經歷:影響夫妻感情

2020-12-19 看似人間煙火

現在的女生都是嬌生慣養的,在娘家是個寶貝,好不容易嫁出去了,有了自己未來的小家,本該為了自己的小家而努力,可是很多女生婚後還總是回娘家小住,有些乾脆長住不走了,當然娘家沒有兄弟好說,但是真這樣好嗎?

同事小燕結婚後一直回娘家住,想盡辦法要回娘家,有時候跟老公藉口不舒服,有時候說心情不好,總之軟的硬的都用過了,老公拿她一點辦法都沒有,剛開始老公還在婆婆面前替她說好話,時間久了也懶得解釋了。

小燕看到老公這樣子,就認為老公是個踢3腳也放不出一個屁的人,更生氣了,後來小燕懷孕了回娘家的次數更多,乾脆在娘家住著不走了,婆婆和老公三番數次上門看望請她回家去住,小燕在娘家住習慣了,怎麼著都不願意回去。

她和老公之間有了矛盾,她老公平常不愛說話,什麼事兒都燜在心裡,小燕越是生氣她老公越是這樣,小燕一直在娘家住到生孩子,坐月子居然還是回娘家,好在她娘家是一個妹妹,當地嫁出去女兒是不允許回娘家坐月子的。

她老公和婆婆慢慢不來看她了,她和老公見面的次數也很少了,小燕平常很獨立,從來不花她老公的錢,女兒生病了試探著跟老公要錢,她老公只給了1000塊,這可把火爆脾氣的小燕氣壞了,當時揚言要離婚,可她老公還是不吭一聲。

果然小燕和她老公離婚了,回顧這離婚5年的生活,小燕有些後悔,覺得自己太衝動了,一直住在娘家也不對,老公家又不是很遠,她和老公沒有溝通的時間,兩個人談不上感情深,就這樣涼涼的分手了,好像從來不認識一樣。

還沒有經歷婚外情,沒有那些離婚的種種劇情,小燕就離婚了,如今30歲的年紀終於明白自己也是有錯的,她說如果在30歲這個年紀就不會這麼衝動了,所以,經營婚姻需要2個人的努力,還需要雙方家庭的參與。

小燕當初經常回娘家住,她母親就該及時制止,女孩子剛結婚對婆家不熟悉,只想回娘家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住著不走就是問題了,作為女方的母親再關心女兒,也得為她以後的生活考慮,不能太慣著女兒。

小燕的老公性格太靦腆,什麼事兒都由著小燕的性子,導致最後兩個人覺得性格不合離婚收場。任何一對夫妻離婚,2個人都有錯,有的沒有溝通,有的就這樣放任不管,離婚收場只要不傷到孩子就好,你認為女孩婚後該不該長住娘家呢?

相關焦點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了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小年?
    在封建思想裡嫁出去的女兒已經不是娘家人了,她是不可以在娘家過小年的,如若在娘家過小年會對娘家人不利。嫁出去的女兒不止小年不能在娘家過年,在端午、清明、七夕、中秋等等節日都是不可以在娘家過的。還有嫁出去的女兒在小年裡回娘家過會影響娘家男人的運勢,尤其是娘家的父親、哥哥、弟弟等直系親屬。
  • 娘家的這些事,聰明女人從不插手,別放不下,會影響夫妻感情
    「嫁出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出去了在婆家你是外人,在娘家你是客人。」女人難,做一名結了婚的女人難上加難。女人一旦嫁了人,就會淪到在婆家是外人,在娘家是客人的境地。所以,有些事情,在想去做的時候,一定要權衡再三,不要弄得自己裡外不是人。
  • 嫁出去的女兒為什麼不能回娘家坐月子?並不是迷信,過來人:遭罪
    誰知道剛要回去的時候就被自己的母親給拒絕了,這讓小妮目瞪口呆,再怎麼樣也是自己的娘家,自己只不過是嫁了而已,怎麼就好像陌生人一樣呢? 直到有一天,小妮跟自己的閨蜜說起了這件事,以為自己是在倒苦水,然而閨蜜聽完之後非但沒有站在她這邊,還語重心長地跟她講為什麼嫁出去的女兒是不能回娘家坐月子的,這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根據的
  • 為什麼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期,中國一直有男尊女卑的講究,婦女地位很低,民間還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以及「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之類的說法,意思都是指出嫁的女人已經成了「外人」,不得無故回娘家,更多的時間是要伺候公婆和丈夫。 如果女兒想在新年時回家給自己父母過年,必須要等到初六以後。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結婚後回娘家住,怎麼就成了倒插門!
    一些老公因為特別愛自己的老婆,擔心老婆遠離自己的爸爸媽媽會沒有安全感,或者是工作關係需要在離娘家近一點的城市定居,這個時候夫妻兩人可能就會選擇在娘家定居。但是問題可能就會出現了,那些話多好事的親戚朋友們就開始鬧騰了。
  • 農村習俗:女兒不能在娘家坐月子,不能回娘家過年,夫妻不能同房
    很多嫁出去的女人帶著丈夫回娘家,晚上都會很自覺地分開睡,甚至都不睡一個屋子。以前我沒注意這個問題,誤以為是家裡床鋪較少,為了能睡下才不同房睡。後來才知道,不僅是已經結婚多年的夫妻,還是戀愛中的情侶,在娘家都不允許同床。
  • 小姑子結婚後回門長住,「就算嫁出去了,這房子也有我的份」
    從古至今,一直都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一說法,雖然最開始時是一種真正的嫁娶儀式,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更多的人則認為女兒嫁出去後,就算是與娘家脫離關係了,嫁夫從夫,婆家才是真的家。這種觀念流傳甚久,也讓很多人開始覺得女兒嫁出去後,娘家的一切財產就與之沒有關係了,即便有,也會作為嫁妝送到婆家。
  • 在農村,為何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大年?
    以前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 嚴重,因此女兒在農村基本上是沒多少地位的,很多人都有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樣的一種說法,因此在女兒出嫁之後有些事情就會對她做出一定的限制,比如說出嫁的女兒就不能在娘家過大年過年對於我們國家的人來說是一家非常重要的節日,也是合家團聚的日子,不管在外面做什麼,以前到了過年的時候都會儘量的趕回家與親人團聚,在以前農村有著大年和小年的說法
  • 嫁出去的女兒還天天住在娘家,這合理麼?
    今天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嫁出去的女兒還天天住在娘家,這合理麼?她是這樣說的:我老公的姐姐只要每次一放假回家,就天天住在娘家,有時候甚至還帶著兩個人兒子一起住,姐夫都回家去了,她卻還要在這待上好多天,有時候還會說一些風涼話給我聽,有時候真心討厭這種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還整天會娘家,而且還帶著兒子一起,最重要的還什麼東西都不買,每次回來在家裡除了吃就是睡,還要我服侍他們一家人,真當我傻啊!
  • 為啥過來人總說,嫁出去的女兒別回娘家坐月子?四個理由無法反駁
    到現在這個問題其實也沒個定論,但不知從何時起,就有了一種「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坐月子」的說法,關鍵是大家說出的道理還真的無法反駁——為什麼說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坐月子?另外,回娘家坐月子其實也會給丈夫那邊親人的探望帶來不便,尤其是公婆,老人經受不起來回奔波。2、影響娘家人生活一些地方都有「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坐月子」的說法,尤其產婦有兄弟的。
  • 嫁出去的女兒儘量別摻和娘家事
    現在因為涉及到拆遷,女兒結婚後不遷戶口的事很普遍。小靜家兄妹三個,小靜為小,上面有兩個哥哥。小靜屬於比較強勢的女人,她家裡大小事情她都插手,包括給她兩個哥哥找工作,給她兩個侄子找工作。我們都曾勸她嫁出去的女兒,別過多摻和娘家事,到時候嫂子會有意見。
  • 出嫁的女兒,少管娘家這四件事,才能受歡迎
    農村有句俗話叫: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說明女兒只要出嫁後,對娘家的事情一定要少過問,過問的多了,就會引起娘家人對你的反感,說你事多,還會引起娘家人對你的看法,對你產生不理解的想法,要想得到娘家人的歡迎,聰明的女人,娘家的這四件事情少過問,否則會引起娘家人的反感。
  • 為什麼農村過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不可以是初一嗎?
    從年三十到大年初六,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和講究,比如嫁出去的女兒,年初二回娘家這個習俗就由來已久。每到過年,嫁出去的女兒們都會趁著大年初二這一天帶上丈夫孩子一起回娘家。那為什麼老傳統裡規定嫁出去的女兒只能在初二回娘家呢?大年初一、初三、初四不可以嗎?這就要說到國人的老思想了。
  • 為何女兒出嫁後不能回娘家坐月子?為自己和寶寶好,這幾點要注意
    別看現在是科技進步的9012年了,但在不少地區,至今還延續著這樣一個習俗:女人坐月子期間不能回娘家。之所以有這個習俗,主要源於古時候的一個封建說法,在古人看來,外嫁女回娘家坐月子,會使娘家人倒大黴,甚至還會給娘家帶來血光之災。
  • 女兒到底能不能回娘家坐月子?一位母親這樣回答,挺有道理
    然而,很多真實案例證明由婆婆來照顧坐月子這種事是很有風險的。本來婆媳之間的關係就可遠可近,稍有點矛盾,關係就會受影響。更何況坐月子這種事也比較麻煩,更是容易加深彼此的隔閡。也是不想把家裡弄得雞飛狗跳,所以有些女人就想回娘家坐月子,好歹是自己家裡,沒那麼多麻煩事。但是事情又不如想像中那麼簡單。
  • 為啥有些女兒出嫁後,會和娘家很生分?有時候真不賴女兒不孝!
    媽媽重男輕女,女兒出嫁前:「財產是你弟的,嫁妝錢完了私下補回來」我曾經的一位同事,可以說從小的經歷很悽慘,媽媽是重男輕女的典型,就和最近熱播的都挺好中的蘇明玉一樣,媽媽從小都慣養著弟弟,而自己就是小大人一樣幫忙照顧弟弟。
  • 回來也不知道帶點好吃的給孩子吃,嫁出去的女兒有錢娘家才重視你
    回來也不知道帶點好吃的給孩子吃,嫁出去的女兒有錢娘家才重視你(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裡,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導向,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為什麼一旦嫁出去,再次回到娘家就成了客人?如果回娘家不帶點禮物的話,一雙雙盯著你的眼睛,讓你坐立不安,要是在有侄子侄女問姑姑怎麼不給他買禮物,尷尬就是留給你的專屬。
  •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家祭拜,是有什麼含義?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家祭拜,是有什麼含義?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明天就是清明節了。但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許多地方都有一個習俗就是,已經出嫁的女兒在清明節是不能回娘家祭祖上墳的,這是什麼緣故呢?提起清明節,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傳說當時晉國晉文公重耳早年流亡在外時,饑寒交迫之際,他身邊的一位忠心隨從介子推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來一塊肉給重耳做飯吃,晉文公在得知真相之後,非常感動,發誓有朝一日一定會報答介子推的恩情。
  • 嫁出去的閨女能不能在娘家過年,一家人在一起過年比什麼都好
    俗話說「嫁出去的閨女就像潑出去的水」,說的是閨女嫁出去之後不再屬於娘家這邊的人。平時裡閨女回娘家住著倒也沒什麼,那麼過年的時候嫁出去的閨女能不能在娘家呢?很多地方的情況是嫁出去的閨女過年不能在娘家住著,具體到過年的哪些日子不能在娘家住著,就和各個地方的風俗有關了,我們這從小年(祭灶)那一天就開始算起,一直要等到初六才行,這種風俗傳下來好多年,到底從哪年就開始,哪本書上白紙黑字寫著,沒一個人能說清,誰也不知道這種說法到底從哪裡傳出來的,可大家都這麼講究。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的房間不用留了,女兒會怎麼想?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的房間不用留了,女兒會怎麼想?女兒出嫁了還該不該給她留一個房間呢?很多父母的做法根本沒有顧及到女兒的感受,如果不給女兒留一個房間,女兒回來之後就感覺自己的住的地方都沒有了,就像是一個客人一樣,這樣就讓女兒覺得非常不踏實,但是很多父母沒有考慮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