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華人國家,最終拋棄漢化,一心融入西方,主體民族也被壓制

2020-12-10 千古浪

【千古浪】一般來說,一個國家想要穩定,想要獲得發展,那麼,就必須保持主體民族的穩定,保持主體民族處於核心位置。

有一句話說的是「根基不牢,地動山搖」,從國家方面來看,如果一個國家沒有主體民族,或者說主體民族的地位不穩,起不到根基的作用,那麼,國家就將陷入動亂。

所以,一般來說,很多國家在制定國策的時候,基本都會將主體民族的地位放在首要位置,只有主體民族穩定了,國家才能穩定。

最為典型的就是印度、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可以看到,俄羅斯一直強調俄羅斯族人的利益,日本更加極端,形成了一個較為封閉的大和民族思想,而很少接納外來人。

至於印度,就更加強調主體民族印度斯坦族的地位和利益了,從而對國內的其他民族進行打壓。印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是維護主體民族的地位還是值得稱道的,畢竟像印度這樣的國家,如果不能夠穩定主體民族,那麼,早就已經陷入分裂了,當年的印巴分家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然而我們看到,除了維護主體民族的國家之外,世界上還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打壓主體民族地位的國家,如曾經的南斯拉夫。

而我們看到,南斯拉夫因為打壓主體民族塞爾維亞族,最終陷入了解體,不僅國家破滅,而且各族人民還陷入紛亂,戰火肆虐,民不聊生。

導致這種結果的很大原因就是主體民族的塞爾維亞人族被政府打壓,地位下降,而其他民族人口迅速上升,最終導致國家根基不牢,陷入動亂。

然而,塞爾維亞的教訓並沒有被所有的國家所認識到,到了如今,還是有一些國家在做著打壓主體民族的事情。最為典型的就是位於東南亞的華人國家新加坡。

我們知道,新加坡是一個以華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國家雖然面積不大,人口也不算多,但是卻是東南亞地區唯一的一個發達國家。

按道理來說,新加坡這樣的華人國家,必然會在維護華人利益,增強華人地位方面提供政府支持,以求能夠長久地穩定國家的局勢。

然而我們看到,新加坡不僅沒有這樣做,反而在獨立後,長期打壓作為主體民族的華人,導致了華人地位低下,中華文化衰落,最終成了一個西方式的國家。

新加坡在獨立之初,為了凸顯民族的平等和公平,沒有採用漢語作為國語,反而選擇了殖民者的語言英語作為自己的官方和對外交往的語言。

而且新加坡還曾經大規模地打壓漢語教育,取締了不少的華語學校,導致很多新加坡華人不會說或者不願意說漢語,反而喜歡殖民語言英語。另外,新加坡政府還壓制漢文化的民間推廣,反而學習西方的文化。

所以,新加坡國內存在著大量的西方基督教堂, 有很多信徒。西方文化對新加坡的滲透和影響力非常強,如果不是華人身份,新加坡早就成了徹頭徹尾的西方國家了。

而且這些年,新加坡華人的出生率下降厲害,馬來族的出生率最高,所以,在未來,新加坡很可能再次被馬來族人主導,而華人將失去主體民族的地位。

在未來,新加坡認識漢語,願意說漢語的華人將進一步降低,而華人佔比也將降低,到那個時候,新加坡還能是海外唯一的華人國家嗎?

相關焦點

  • 主體民族最弱的大國,根本壓制不住少數民族,國家最終四分五裂
    而這放在國家層面,更是如此,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要想長期穩固的發展,必須要以穩固的「地基」為基礎,只有地基穩固,那麼國家才不可撼動。而國家的地基,就是這個國家的主體民族,主體民族穩固,那麼國家必然繁榮昌盛。而主體民族不穩,那麼必然悽慘。最典型下面這個國家,堪稱主體民族最弱的國家,因為壓制不住少數民族,最終國家四分五裂,一分為七了。
  • 唯一打壓主體民族的發達國家,連文字也要廢除,未來發展充滿隱憂
    拋棄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節、次要的部分。捨本逐末的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至於「捨本逐末」的國家,在世界上也並不少見,經常有一些國家因出臺「捨本逐末」的政策而飽受詬病。從世界歷史來看,無論任何政體形式,主體民族都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所在,是這個國家想要長期穩定發展所依賴的堅實基礎。
  • 全球唯一打壓主體民族的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未來發展堪憂
    新加坡,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由於地理位置上的優勢,它還是亞洲重要的航運、金融、服務中心之一。同時,新加坡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打壓主體民族的發達國家。主體民族,是指人數佔該國人口絕大多數的民族。
  • 作為一個超級大國,卻沒有一個主體民族,這個國家最大的危機來臨
    【千古浪】一般來說,一個國家想要長期保持穩定和發展,那麼,國家內部必然要形成一個和諧相處的狀態,儘可能地消除社會中的各種矛盾。對於任何一個多民族國家而言,處理好各民族之間的關係和矛盾,將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不能有絲毫馬虎。
  • 西方的種族歧視鏈是怎樣的?華人在西方的社會地位如何?
    我們都知道經常談論的一個話題,那就是西方尤其是美國它是分等級制的,國家之間按照親疏遠近和國際地位有等級制,種族歧視鏈也分等級制。歐陸的日耳曼人和盎撒人不是一個等級,這是它們之間博弈的結果。這其中北歐四國地位較高,德國的地位受到壓制。陸權、半天主教、半阿爾卑斯人種、戰敗國以及人均生活水平不及北歐等因素,都壓制了德國的地位。就連希特勒自己也承認北歐人更高等不是麼?第三級,南歐拉丁天主教白人。法國、西班牙、義大利這些。這個群體不包括拉美裔。這些國家也是老牌殖民帝國,或者是古代的大帝國,比如羅馬帝國。
  • 泰國是一個以泰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泰國是一個以泰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據統計,在這片51萬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共生活有30多個民族。按照這些民族使用語言的語系進行歸類可以分為:南亞語系民族,包括孟高語族,如歸族、克木族(佧族)、卡包族、高棉族、喬本族、松族、沙蓋族、瑟芒族、孟族、拉佤族、粟族等;侗臺語系民族,這一語系民族人口眾多,佔到泰國人口總數的94%左右,包括大泰族、叻泰族、艮泰族、雍泰族、阮泰族、黑泰族、泰族、老族、老哀族、老亢族等;漢藏語系民族,包括賀人、克倫族、傈僳族、拉祜族、阿卡族;南島語系民族,主要分布在泰國南部地區
  • 「漢化版聖誕節」也是文化盛宴
    (12月23日《中國青年報》) 原來,西方的聖誕節已成了「漢化版聖誕節」了。 聖誕節來了,中國人尤其是中國的年輕人,已經在按照自我特色、精神需要、民族思維模式,對它進行了「無意的改造」:成了中國式的狂歡節、中國式的樂呵節、中國式的浪漫節,富有中國特色的「減壓閥」和「情緒調節閥」,這也許正是漢文化、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的所在,在文化大同已成為全球發展趨勢的當下,打造更多富有民族特色、本土特色的「漢化版洋節日」,才能讓中華文化在世界存在中,獨樹一幟,傲然挺立,令人側目
  • 世界有一奇葩小國,華人佔多數卻必須說英語,幾十年來飽受歧視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的語言和風俗習慣,基本上是由國內人口佔比最多的主體民族所決定。比如中國,漢族佔比最多,所以普通話是中國的國語,而在俄羅斯聯邦,俄羅斯人是其主體民族,所以俄語是其國語,法國以法蘭西人居多,法語是其官方語言……這些國家的語言都是因其主體民族所定,世界其他國家基本也是如此。
  • 印度一心想當南亞霸主,西方國家為啥視而不見,沒有印度威脅論?
    相比之下,同樣位於亞洲的中國僅僅專注於發展,捍衛自己國家的領土安全,但每做出一個舉動都會得到西方國家的攻擊和批判,甚至提出了"中國威脅論"的理論。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西方國家對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國家採取截然不同的態度?面對一心想當南亞霸主的印度,西方國家為啥視而不見,沒有印度威脅論呢?
  • 紐西蘭華人如何更好融入當地? 貢獻社會履行責任
    圖為紐西蘭最大的華人聚居城市——奧克蘭都市區。(來源:視覺中國)近日,紐西蘭梅西大學一名學者表示,紐西蘭的移民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筆「財富」。紐西蘭作為移民國家,華人數量龐大。如何更好地融入當地,造福紐西蘭,是華人面臨的重要問題。
  • 又一華人的天堂!南美洲國家對華人為啥這麼友好
    繼蘇利南之後,又一個南美洲國家被稱為華人的天堂,它就是蓋亞那!蓋亞那位於南美洲北部,是南美洲唯一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也是大英國協成員國。東鄰蘇利南,南鄰巴西,西鄰委內瑞拉,北鄰大西洋。然而,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國與中國有著很深的淵源,華人在當地享有很高的地位。世界各地排華事件由來已久,以東南亞為最烈,為啥像蘇利南、蓋亞那這樣的南美洲國家對華人這麼友好?海外網(m.haiwainet.cn)就此問題採訪了復旦大學歷史系劉文龍教授。劉文龍指出,東南亞和蓋亞那和蘇利南的人文情況不同。
  • 紐西蘭華人如何更好融入當地?貢獻當地收穫好評
    近日,紐西蘭梅西大學一名學者表示,紐西蘭的移民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筆「財富」。紐西蘭作為移民國家,華人數量龐大。如何更好地融入當地,造福紐西蘭,是華人面臨的重要問題。政策寬容 華人漸多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移民海外。碧海藍天、水清沙白、風景優美的紐西蘭成為華人移民的熱點國家。
  • 新加坡華人超過400萬,為何地位不如印度人高?
    ——《出塞二首·其一》 新加坡是世界出名的花園城市,是「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繼倫敦,紐約,香港之後的國際金融中心,其國家歷史可以追溯到3世紀,經歷了潮起潮落的新加坡,如今在東南亞越來越有影響力。但是在這個國家有一個奇怪現象,明明當地華人超過400萬,而新加坡總人口不到600萬,為什麼華人的社會地位還不如印度人呢?
  • 東南亞各國人口及其構成,主體民族傳統服飾哪個最美?
    中南半島上主體部分有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五個國家,半島南端是馬來西亞的馬來亞部分,最南端的是一個小型的城市島嶼國家新加坡。位於南洋群島上的國家有:印度尼西亞、東帝汶、汶萊、菲律賓。緬甸現有人口5400萬人,其中主體民族緬族佔比為65%,主要分布在被稱為「下緬甸」的伊洛瓦底江中下遊地區。
  • 西方國家分裂成十數個國家,而中國卻始終統一,這是為什麼?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的國度,在這漫長的歷史上,以中華文明為根基的中國人民不斷的發展壯大,並形成了今天統一的強大國家,不過從歷史發展的軌跡來看,中國各個歷史朝代也不乏分裂的時候,不過按照三國的一句老話「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來看,無論任何分裂的朝代,最終都會歸於一統。
  • 紀錄片《中國》第八集播出,北魏孝文帝促成民族大融合
    紅網時刻12月17日訊(通訊員 羅亞琪)在紀錄片《中國》第八集《融合》中,深受漢文化薰陶的北魏第七任皇帝拓跋宏,帶領自己的民族鮮卑族,主動發起變革,融入漢文化。他以健勇無畏的開拓、以前瞻創新的理想,重啟中國北方大地新的生機,拉開了民族融合波瀾壯闊的大幕。
  • 《中國》第八集《融合》,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拉開民族融合的大幕
    在紀錄片《中國》第八集《融合》中,深受漢文化薰陶的北魏第七任皇帝拓跋宏,帶領自己的民族鮮卑族,主動發起變革,融入漢文化。他以健勇無畏的開拓、以前瞻創新的理想,重啟中國北方大地新的生機,拉開了民族融合波瀾壯闊的大幕。
  • 金朝:中國少數民族政權漢化最深的一個,第一次提及中華一統
    金朝主體民族是女真人,本來女真人生活在東北,但是因為遼朝無止境對其掠奪,內在也發生了分化,最終出現了完顏阿骨打,推翻了遼的統治。長期侵略南宋,也佔到便宜,但是最終也在南宋和蒙古的夾擊下,滅亡。金朝獨特之處,大概就是金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政權漢化最深的一個。
  • 漢族為什麼能同化其他民族而沒有被其他民族同化?
    印度與我國同樣是文明古國,中國形成了以漢族為首的多民族國家,而印度卻連語言也沒有統一.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課題。首先是漢文化的博大精深,歷史悠久的漢文化是種兼容包續,融會貫通的文化,在歷史發展中不斷吸收修改壯大自己的文化體系。
  • 誰是除中國以外世界上唯一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國家?
    中國是擁有著56個民族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其中漢族人數比重最大,其餘的少數民族分布在全國各地、圈地為營。中國是世界上漢族人數最多的國家,那麼誰是除中國以外世界上唯一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國家?那無疑是新加坡了。新加坡新加坡概況新加坡"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亞洲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