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浪】一般來說,一個國家想要穩定,想要獲得發展,那麼,就必須保持主體民族的穩定,保持主體民族處於核心位置。
有一句話說的是「根基不牢,地動山搖」,從國家方面來看,如果一個國家沒有主體民族,或者說主體民族的地位不穩,起不到根基的作用,那麼,國家就將陷入動亂。
所以,一般來說,很多國家在制定國策的時候,基本都會將主體民族的地位放在首要位置,只有主體民族穩定了,國家才能穩定。
最為典型的就是印度、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可以看到,俄羅斯一直強調俄羅斯族人的利益,日本更加極端,形成了一個較為封閉的大和民族思想,而很少接納外來人。
至於印度,就更加強調主體民族印度斯坦族的地位和利益了,從而對國內的其他民族進行打壓。印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是維護主體民族的地位還是值得稱道的,畢竟像印度這樣的國家,如果不能夠穩定主體民族,那麼,早就已經陷入分裂了,當年的印巴分家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然而我們看到,除了維護主體民族的國家之外,世界上還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打壓主體民族地位的國家,如曾經的南斯拉夫。
而我們看到,南斯拉夫因為打壓主體民族塞爾維亞族,最終陷入了解體,不僅國家破滅,而且各族人民還陷入紛亂,戰火肆虐,民不聊生。
導致這種結果的很大原因就是主體民族的塞爾維亞人族被政府打壓,地位下降,而其他民族人口迅速上升,最終導致國家根基不牢,陷入動亂。
然而,塞爾維亞的教訓並沒有被所有的國家所認識到,到了如今,還是有一些國家在做著打壓主體民族的事情。最為典型的就是位於東南亞的華人國家新加坡。
我們知道,新加坡是一個以華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國家雖然面積不大,人口也不算多,但是卻是東南亞地區唯一的一個發達國家。
按道理來說,新加坡這樣的華人國家,必然會在維護華人利益,增強華人地位方面提供政府支持,以求能夠長久地穩定國家的局勢。
然而我們看到,新加坡不僅沒有這樣做,反而在獨立後,長期打壓作為主體民族的華人,導致了華人地位低下,中華文化衰落,最終成了一個西方式的國家。
新加坡在獨立之初,為了凸顯民族的平等和公平,沒有採用漢語作為國語,反而選擇了殖民者的語言英語作為自己的官方和對外交往的語言。
而且新加坡還曾經大規模地打壓漢語教育,取締了不少的華語學校,導致很多新加坡華人不會說或者不願意說漢語,反而喜歡殖民語言英語。另外,新加坡政府還壓制漢文化的民間推廣,反而學習西方的文化。
所以,新加坡國內存在著大量的西方基督教堂, 有很多信徒。西方文化對新加坡的滲透和影響力非常強,如果不是華人身份,新加坡早就成了徹頭徹尾的西方國家了。
而且這些年,新加坡華人的出生率下降厲害,馬來族的出生率最高,所以,在未來,新加坡很可能再次被馬來族人主導,而華人將失去主體民族的地位。
在未來,新加坡認識漢語,願意說漢語的華人將進一步降低,而華人佔比也將降低,到那個時候,新加坡還能是海外唯一的華人國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