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和科技逐漸發達,網購模式無孔不入地滲透進了我們的生活。各種各樣的購物軟體、購物網站層出不窮,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的同時,也不斷促進著經濟市場的發展。眾所周知,我國最著名的電商平臺是阿里集團旗下的淘寶網,而國外最知名的電商平臺,非亞馬遜莫屬。亞馬遜是世界範圍內頗負盛名的電商企業,佔據了相當大的國際市場。
作為最先提出電商運營模式的第一人,貝索斯於1995年創立了亞馬遜公司,隨著網絡科技的不斷更新與發展,亞馬遜也乘著這股東風,成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電子商務網站之一。貝索斯也憑藉亞馬遜的順利發展收穫了1941億美元的財富。並且蟬聯2018年、2019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首位和2020年胡潤全球富豪榜首位。
雖然貝索斯連續3年獲得世界首富的寶座,但是他的財富值並沒有達到萬億,而是一直徘徊在千億左右。到底是什麼限制了他的財富增長?
一般來講,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越高,人均GDP越高,這個國家的富豪就會擁有更多財富。如果貝佐斯的財富值想要達到萬億美元,那麼就需要美國的GDP總量達到50萬億美元以上才有可能。而目前,美國距離這個水平還有非常大的一段距離。
在2019年,美國的GDP為20萬億美元,中國為13萬億美元。所以我國的經濟水平還是相當高的,國內市場也很廣闊。我國首富馬雲的財富雖然只有貝索斯的三分之一,但是也在2020年的胡潤全球富豪榜中位列第21名。
我們都知道,馬雲是靠著龐大的中國電商市場成為首富的,這正是因為貝索斯「被迫」放棄了中國市場。早在2004年,作為全球電商霸主的亞馬遜就開始了全球擴張策略,進入了中國市場,當時國內電商剛剛起步,正處於舉步維艱的境地,好多人並不看好電商的前景。
亞馬遜來到中國之後,斥全資收購卓越網,運用自身網上零售經驗與卓越網多年紮根中國市場的經驗相結合,以促進亞馬遜在中國電商行業快速成長。2004年初進中國市場之時,亞馬遜的市場份額一度高達15.4%。
但是到了2011年,亞馬遜在中國的電商份額不足1%。2019年,亞馬遜中國已經停止了亞馬遜中國網站上為第三方賣家繼續提供服務,正式淡出中國市場。亞馬遜為何折戟中國呢?
原因之一是因為,貝索斯沒有看到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於是便理所當然地縮小了面向中國市場的投資。他認為:「中國人對於購買跨國產品的易意願並不強大,所以中國市場的購買力也就不會多麼理想。」
但實際上,從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等國內電商平臺的銷售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國人對於跨國產品的購買意願十分強大,很多外國產品賣得比國貨好得多,甚至在我國市場佔有率比本國還高。
在全世界範圍內「攻城略地」的貝索斯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在中國,亞馬遜不僅沒有賺到錢,甚至連腳跟都沒站穩。當貝索斯意識到了中國電商市場的巨大潛力以及中國電商未來的無限可能時,他已經很難再在中國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了。於是,貝佐斯帶著六萬億的資產宣布撤離中國市場。
貝索斯贏了世界,卻敗在中國!究其原因,是由於地域的不同。亞馬遜沒有適合中國的發展戰略,最終使得亞馬遜不能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如果貝索斯當年拿下中國市場,不知道如今的財富能不能衝擊萬億呢?
如果貝索斯當初對中國的投資策略沒有失誤,你覺得他能拿下中國市場嗎?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