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來看,公務員崗位主要以走仕途為主。隨著機構改革的推進,黨政機關單位對領導職數都有嚴格的限制。不允許私自設置機關單位,更不允許崗位有超編超崗的現象發生。如果只是按晉升提拔說,公務員的發展前景並不是很廣闊。根據相關統計,公務員從正科級提拔到副處級的比例為4%,當然,這肯定是按平均數來算的,基層副處級的競爭比例說不定都沒有到1%。
2019年6月,新《公務員法》出臺後,新的 「職級並行」 政策很好地解決了公務員晉升上的問題,雖然不能被直接提拔晉升,在符合工作年限的前提下,可以提前享受更高一級的職級待遇。職級並行制度可以說是在現行領導職數制度的基礎上,另外開闢的一條晉升道路。公務員可以通過職級並行政策,擔任實職或提升職級,享受更高的職務待遇,也算是得到了晉升的機會,而且也不用受職務數量的限制。
事業單位人員很難調整到公務員崗位工作,但公務員到事業單位工作並沒有什麼限制,只要你能接受失去公務員身份的後果,可以調任到國企、央企、事業單位任職。對於公務員個人來說,雖然失去了公務員身份的庇佑,但也得到了很好的晉升機會。如果年齡沒有超過45歲,還可以再次申請調回機關單位工作,也可以重新獲得公務員的身份。
隨著事業單位改革和黨政機構改革的進行,工勤職工也逐步退出黨政機構,工勤編制隨著工勤職工的退出而逐漸消亡。未來的事業單位會實行 「全員聘用制」 管理制度,除了一些承擔公益服務職能的事業單位外,事業單位不再承擔任何職能,保留的公益類事業單位也實行聘用制管理制度。事業單位規範合同制管理後,再加上養老制度的並軌,企業和事業單位的距離也會越拉越近。
這樣一來,真正可以稱得上 「鐵飯碗」 的體制內工作,也就剩下公務員崗位了。隨著就業市場的良性發展,公務員的薪資待遇和發展優勢也會越來越明顯。雖然公務員的收入並不是很高,但公務員崗位因工作穩定、福利政策多、退休有保障等優勢,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依舊是最好的體制內就業方向。公務員崗位不能只看眼下的利益,越到後面會越吃香,退休金也不是任何一個崗位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