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噸裸塔成功轉體90° 國內高鐵斜拉橋施工技術再創新

2020-12-25 環球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訊 (記者矯陽)我國首條跨海高鐵——新建福廈高鐵迎來重大節點。近日,高85.5米、重逾萬噸的新建福廈高鐵木蘭溪特大橋主塔,隨著塔基1.2萬噸的球鉸逆時針緩緩旋轉,歷時1小時23分鐘,順利完成90°轉體,安全順利到達指定位置。

轉體法施工技術,是指將橋梁結構在非設計軸線位置澆注或拼接成形後,通過轉體就位的一種施工方法。轉體法施工將在障礙上空的作業轉化為岸上或近地面作業,可使橋梁施工克服地形、交通、環境等條件制約,節省工程造價、縮短建設工期,同時保證施工過程的安全可靠。

木蘭溪特大橋全長18745米,主橋設計為預應力混凝土主梁獨塔雙索麵斜拉橋,雙線無砟軌道、兩個連續145米單跨。主塔狀似「花瓶」。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四院)項目設計負責人楊恆說,木蘭溪特大橋主塔左側緊鄰杭深鐵路線,轉體前相距13.5米,完成90°轉體後相距僅6米,而塔高則僅比杭深鐵路線桁架橋高40米。一邊是施工面積十分逼仄,一邊是大橋主塔體量龐大。為確保現場施工作業和鐵路鄰近營業線安全,木蘭溪特大橋主塔無法採用已有的帶梁轉體施工方法,只能大膽嘗試裸塔轉體施工技術。

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樊國良介紹說,「花瓶型」主塔施工被分解成三個部分:下塔柱及下橫梁採用支架現澆施工;中塔柱和部分上塔柱採用液壓爬模法現澆施工;當上塔柱施工到一定高度時,將橋塔轉體約90°。

專家表示,木蘭溪特大橋主塔採用的裸塔轉體施工技術,豐富了高鐵橋梁施工技術,也為後續類似項目設計及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新建福廈高鐵北起福州站、南至漳州站,全長277.42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是八縱八橫東南沿海鐵路重要通道,也是福建省內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鐵,全線計劃於2022年底通車。

相關焦點

  • 國內鐵路首座斜拉橋裸塔轉體施工順利完成
    7月8日凌晨3時35分,國家「十三五」重點建設項目,福廈高鐵控制性工程木蘭溪特大橋萬噸主塔完成逆時針90度轉體,歷時1小時23分鐘安全順利到達指定位置。主塔轉體採用裸塔轉體施工技術,該技術在國內鐵路建設中首次應用。
  • ...兩個艾菲爾鐵塔」空中轉體,這座大橋刷新國內斜拉橋轉體新紀錄!
    昨晚(4月27日)瀋陽崑山西路與304國道連通工程轉體斜拉橋成功實現橋梁轉體這座橋創造了國內轉體懸臂最長、跨度最大主橋鋼塔全高72.5米,共分為11個節段,鋼塔單塊最重100噸,在平行於鐵路的方向進行鋼箱梁拼裝及主塔施工,再利用鐵路營業線天窗點進行轉體施工,轉體角度45度,主橋轉體重量1.5萬噸,轉體總長度275米。這次轉橋歷時約80分鐘,轉體後,兩側高架橋實現精準對接。本次轉體的斜拉橋懸臂長度、跨度均刷新了國內同類橋梁的紀錄。
  • 高寒地區最重轉體斜拉橋成功合龍
    本報北京11月12日電 (記者聶傳清)記者從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獲悉,12日,總重達5.8萬噸的哈爾濱市哈西大橋主塔和連續梁成功轉體
  • 大橋轉體!震撼視頻!哈爾濱這座斜拉橋刷新高寒地區最低溫度轉體記錄
    黑龍江第一門戶網站 本地值得信賴的公眾號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東北網11月12日12時02分,哈爾濱市哈西大街打通工程現場彩煙升騰,掌聲響起,歷時110分鐘,哈西大街雙塔雙索麵轉體斜拉橋成功合體
  • 2萬噸大橋成功轉體!鄭州航空港區中軸線「咽喉」工程順利貫通
    10日17時,在鄭州航空港區迎賓大道上跨機南城際鐵路轉體橋施工現場,隨著4臺連續千斤頂的同步啟動,重達2萬噸的大橋以平均每分鐘1度的速度逆時針旋轉,在歷時77分鐘旋轉77度後成功轉體,平穩跨越了新鄭機場至鄭州南站城際鐵路,這意味著鄭州航空港區中軸線「咽喉」工程順利貫通。
  • 國內最大最重高鐵跨鐵路轉體橋成功轉體
    新建福廈鐵路西溪特大橋68、69號墩跨越杭深鐵路,直接在鐵路上方進行施工難度大且風險高,為了不影響現有鐵路正常運行,承建方中鐵四局採用目前國內先進的跨鐵路施工技術轉體橋工藝,採取「先建後轉」的施工方法,先在杭深鐵路兩側空地進行施工,待橋梁上部結構完成後進行轉體跨越杭深鐵路。
  • 安徽蕪湖:國內首個跨座式單軌轉體梁成功完成轉體
    【解說】10月29日凌晨,經過90分鐘的緊張施工,由上海局集團東華地鐵公司、中鐵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蕪湖軌道交通2號線上跨三條既有鐵路線的轉體梁成功順時針轉動83°,並實現精準對接,標誌著國內首個跨座式單軌轉體梁成功完成轉體。
  • 福廈高鐵成功轉體合龍!震撼航拍來了~
    為了不影響現有鐵路的正常運行中鐵四局採用目前國內先進的跨鐵路施工技術轉體橋工藝採取「先建後轉」的施工方法也就是先在杭深鐵路兩側空地進行施工待橋梁上部結構完成後再進行轉體跨越杭深鐵路經過緊張施工新建福廈鐵路西溪特大橋跨越杭深高鐵轉體橋成功轉體據中鐵四局介紹,西溪特大橋68號、69號主墩採用圓端形雙肢薄壁墩,在全國高鐵轉體橋主墩施工中尚屬首例,起到增加橋墩剛度、提高橋梁美觀度的作用,填補了高鐵轉體橋雙肢薄壁墩施工的技術空白,
  • 全國最大最重高鐵跨鐵路轉體橋成功轉體
    這是目前我國同類型跨度最長、噸位最重的連續梁轉體工程。 這一次成功轉體,打通了福廈高鐵西溪特大橋往福州方向的架梁通道,也意味著,人們翹首以盼的福廈高鐵離通車又近了一步。據中鐵四局新建福廈鐵路8標指揮長陳亮介紹,杭深鐵路是目前我國鐵路運輸最繁忙的幹線之一,平均5分鐘就有一輛列車駛過;而新建福廈鐵路西溪特大橋68、69號墩跨越杭深鐵路,直接在鐵路上方進行施工,難度大且風險高。「為了不影響現有鐵路正常運行,我們採用目前國內先進的跨鐵路施工技術轉體橋工藝,採取『先建後轉』的施工方法,先在杭深鐵路兩側空地進行施工,待橋梁上部結構完成後再進行轉體跨越杭深鐵路。」陳亮說。
  • 哈爾濱市哈西大橋主塔和連續梁成功轉體 總重達5.8萬噸
    記者從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獲悉,12日,由中鐵二十二局集團一公司施工、總重達5.8萬噸的哈爾濱市哈西大橋主塔和連續梁成功轉體。在12米空中,這座國內跨越鐵路既有線路最多的轉體斜拉橋合龍。中鐵二十二局集團一公司項目經理趙煥民介紹,哈爾濱市哈西大橋長843米、寬30米,為混凝土現澆連續梁結構。主跨長198米,兩側邊跨各長118米,兩座主塔高73.7米。
  • 福建龍巖大橋工程成功實現世界橋梁建設領域首例二次轉體施工
    中國日報8月27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今天凌晨2點35分,正在建設中的福建省龍巖市龍巖大橋順利完成第二次轉體,總重2.36萬噸的大橋主塔和塔梁在時長1小時的轉體過程中精準完成了21度的逆時針旋轉,成功實現世界橋梁建設領域首例二次轉體施工,展示了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超高水準。
  • 中國將3萬噸廈門站旋轉90度,堪稱全球最牛搬家
    「我跟不上了,我腦子跟不上中國的基建速度了」,這是國外網友對「中國速度」的感嘆,的確中國用行動詮釋著什麼叫做中國速度,比如兩個半小時拆除芙蓉大道京滬高速跨線橋、1500名工人9小時完成了車站改造、保定雙翼斜拉橋90分鐘轉體成功等等,並且保定大橋轉體打破了世界橋梁建築史上轉體重量
  • 國內最大最寬!青島新機場高速跨膠濟客專轉體橋成功轉體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7月19日訊(記者 蔣甜)7月19日凌晨,歷時四個小時,青島新機場高速公路跨膠濟客專鐵路轉體橋成功完成轉體,這也刷新了國內、省內多項同類工程建設的新紀錄——成為國內轉體橋建築面積最大、國內轉體橋雙幅寬度最寬,省內轉體橋轉體角度最大、跨越高度最高
  • 朝凌高鐵凌海南右線特大橋連續梁成功轉體,首座10kV配電所受電成功...
    點我一下或者上方圖片,即可免費發布廣告,商家免費入駐宣傳 來源:京瀋高速鐵路 朝凌高鐵凌海南右線特大橋 連續梁成功轉體 10月20日,隨著現場實測數據顯示最大軸線誤差符合規範與設計要求,中鐵九局六公司承建的朝凌聯絡線工程凌海南右線特大橋轉體連續梁實現精準合龍,標誌著朝凌項目建設重大節點得到兌現。
  • 全國首個跨座式單軌轉體梁成功轉體
    10月29日凌晨,由上海局集團東華地鐵公司、中鐵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蕪湖軌道交通2號線上跨寧蕪鐵路、寧安城際鐵路、合杭高鐵轉體梁經過近90分鐘順時針轉動83度,實現精準對接,標誌著國內首個跨座式單軌轉體梁成功完成轉體。
  • 9900噸重139.8米長:國內單線鐵路單墩最重橋梁轉體合攏成功
    9900噸重139.8米長:國內單線鐵路單墩最重橋梁轉體合攏成功 2018-10-24 10:02:00來源:央廣網
  • 國內最大跨鐵路轉體橋在青轉體
    19日凌晨,目前國內橋體建築面積最大的跨鐵路轉體橋在青島膠州成功轉體。據了解,該轉體橋上跨膠濟客專,是青島新機場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轉體橋的轉體標誌著青島新機場高速初步貫通。青島新機場高速實現初步貫通 (中鐵十四局通訊員供圖)兩橋同步轉體 國內實屬少見18日晚,距離正在建設中的青島新機場航站樓6公裡處附近,新機場高速公路跨膠濟客專鐵路轉體橋施工現場燈火通明,施工人員有條不紊進行現場作業。
  • 上萬噸高鐵橋高空轉體 漢十高鐵成功跨越焦柳鐵路
    這是9月19日拍攝的漢十高鐵漢江特大橋轉體施工現場(無人機拍攝)。新華社發(謝勇 攝)  新華社武漢9月19日電(記者李勁峰)作為(武)漢十(堰)高鐵關鍵控制性工程,崔家營漢江特大橋的一段高鐵橋19日完成高空轉體,標誌著漢十高鐵全線最重、跨度最大的轉體橋成功「轉身」,順利跨越焦(作)柳(州)鐵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