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
新建福州至廈門鐵路
(以下簡稱福廈高鐵)
控制性工程西溪特大橋
跨越杭深鐵路(福廈段)轉體橋
成功轉體
【廈門廣電】抖音視頻
兩隻168米長的「巨臂」
在空中「揮舞」了近2個小時後
成功「握手」
這是目前我國同類型跨度最長、
噸位最重的連續梁轉體工程
《福廈高鐵成功轉體合龍震撼航拍》視頻
西溪特大橋是福廈高鐵全線最長的橋梁,全長24.68公裡,一共有732個橋墩,而68號、69號墩跨越杭深鐵路。杭深鐵路是目前我國鐵路運輸最繁忙的幹線之一,平均每5分鐘就有一輛列車駛過,如果直接在鐵路上方施工,難度大且風險高。
為了不影響現有鐵路的正常運行
中鐵四局採用目前國內先進的
跨鐵路施工技術轉體橋工藝
採取「先建後轉」的施工方法
也就是先在杭深鐵路兩側空地進行施工
待橋梁上部結構完成後
再進行轉體跨越杭深鐵路
自2018年初施工設計方案定稿以來,中鐵四局項目部就開始為控制性工程西溪特大橋轉體橋轉體工序做準備。經過兩年的厚積薄發,23日凌晨,西溪特大橋進行了試轉體。
23日下午3時,既有杭深鐵路(福廈段)上的火車呼嘯而來,項目部從上自下,全情投入準備工作,測量人員、檢查人員、技術組反覆進出工作區,確保轉體萬無一失。
23日23時20分,隨著現場總指揮一聲令下,西溪特大橋轉體橋以每分鐘1度的速度順時針方向緩緩轉動,現場工作人員實時監控轉動情況,根據轉盤上布置刻度編號、速度傳感器和攝像頭,實時監控和調整轉體速度,有效保證了轉體精確合龍對位。也就是說,前20分鐘連續轉動,每分鐘1度,後面剩餘進行點動精調。
新建福廈鐵路西溪特大橋跨越杭深高鐵轉體橋採用雙幅同步轉體,單個轉體橋長168米,相當於54層樓高,重19000噸,雙幅重38000噸,等同於兩艘輕型航母的重量,兩個轉體橋順時針轉體24度和21.1度,為我國同類型跨度最長、噸位最重的連續梁轉體工程。
經過緊張施工
新建福廈鐵路西溪特大橋
跨越杭深高鐵轉體橋成功轉體
據中鐵四局介紹,西溪特大橋68號、69號主墩採用圓端形雙肢薄壁墩,在全國高鐵轉體橋主墩施工中尚屬首例,起到增加橋墩剛度、提高橋梁美觀度的作用,填補了高鐵轉體橋雙肢薄壁墩施工的技術空白,為國內同類橋梁施工提供了借鑑經驗。
此外,作為全國罕見的高鐵雙幅大T構轉體梁結構,中鐵四局利用BIM技術,對樁基、球鉸、下部結構、上部結構等施工過程進行模擬施工,保證轉體的球鉸安裝、牽引系統、支座反力系統、轉體施工等一系列施工工序精準完工。同時,在轉體梁施工過程中採用智能化實時可視監控系統,實時監控轉體梁關鍵截面應力、橋端位移、轉體速度、空間位置、風速風力、牽引力等相關參數,實時掌握轉體梁工作狀態,大大提高了轉體施工安全性。
中鐵四局新建福廈鐵路8標項目經理 陳亮
西溪特大橋跨越杭深鐵路轉體橋成功轉體,打通了福廈高鐵西溪特大橋往福州方向的架梁通道,為實現福廈高鐵2022年開通奠定堅實的基礎。
記者/連曜、鄒晨鷺、劉曉俊
部分文字整理自FM1007福建交通廣播
編輯/倩瑋
責編/張聞
暱稱微信號暱稱微信號廈門廣電xmgd2015i聽廈門itingxm廈門衛視xmstar2005
廈門電視臺移動電視xmdstydds期待早日建成通車!
點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