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那些賊下飯的腊味

2020-12-19 好食記

2020年馬上要畫上句號了

一轉眼又要過年啦吶,過年就要有過年的亞子臘肉、臘腸,統統都給你安排準備好了嗎?

年底了,就連微博話題都逐漸喜慶了起來。前天在熱搜上看見這個話題——#香腸臘肉在四川的地位#

許多網友「慷慨陳詞」,講述四川人到底有多會吃腊味。外地人紛紛流出羨慕的口水:「太饞了,只恨自己不是四川人。」「我要是在四川該多好!」

其實不去四川、廣州,也能吃到正宗的腊味。別的不說,就光說鄭州,做腊味的店真是太多了,廣式腊味、川式腊味、徽式腊味……只要你饞了分分鐘就能吃到。

作為一名正經的職業乾飯人,今兒咱就來掰扯掰扯,鄭州那些靠腊味出圈兒的餐廳

臘腸篇

01 - 超姐家80年代創意餐廳

早上起來刷朋友圈,就看見超姐家80年代創意餐廳的創始人——超姐在朋友圈「秀」成果,15000斤自製臘腸整整齊齊排列在天台上。

超姐家的臘腸是真正出了圈的,很多臘腸愛好者都推薦過她家的臘腸,口味多,有麻辣、廣式、黑胡椒三個口味,而且對品質把控很嚴格。

配料方子是超姐父親傳給她的,自家的廚師炒制香料,精心挑選的豬後腿肉肥瘦比例很講究,灌好後晾在自家小院裡。這簡簡單單的香腸,憑藉口味,每年都賣出去幾萬斤。

地址:二七區二環路35號

人均:78元

02 - 廣順興豬肚雞

廣式臘腸在腊味界有絕對高的地位。廣州人做臘腸,多是以煲仔飯的形式,一方面減弱甜口臘腸的膩,另一方面增加米飯的香,兩全其美。

說起鄭州的廣式臘腸,那廣順興必須榜上有名。走進廣順興的餐廳,就會被好幾排整齊紅潤的臘腸吸引,滿滿的過年氣氛。

廣順興的煲仔飯選用油潤晶瑩、米味濃鬱的細苗米,米粒顆顆飽滿,再和沙煲配合,生米煮,猛火燒,煲熟後放在炭火上慢慢烘煮,讓藏在腊味裡的肉汁完全浸入米飯。拌勻之後,舀上一口,米鮮香,肉可口,鍋底的鍋巴又香又脆,吃起來幸福感爆棚。

除了臘腸,煲仔飯裡還能吃到蝦仁、臘肉,很是豐富。廣順興最出名的是豬肚雞,當然,他家豬肚雞上一期已經安利過了。許多人都是奔著營養的豬肚雞去的,但是儘管吃了幾碗豬肚雞,也還是逃不過腊味煲仔飯的真香警告。

地址:鄭東新區心相濟路與心怡路交叉口南

人均:80元

03 - 胖娃川菜館

四川人的智慧,在吃這方面真是運用的很極致。川味臘腸雖然不如廣式臘腸受眾廣,但是對於愛吃辣的人來說,川味臘腸才是腊味的正確打開方式。胖娃川菜館的臘腸,就是正兒八經的蜀味,重麻重辣。他們家的臘腸有兩種吃法,一種是大眾化的直接蒸煮切片,另一種就是四川的吃法。

臘腸切片,與青椒、蔥、蒜一起爆炒,臘腸中醃製的辣味基礎上再增加鮮椒的辣,炒過後口味很有層次感。對於乾飯人來說,這樣的臘腸簡直很下飯。

地址:中原區文化宮路與中原中路交叉口

人均:55元

04 - 阿海小館 靚湯

說起臘腸煲仔飯,那就不得不說一下我喜歡的另一家餐廳——阿海小館。

同為粵菜餐廳,阿海小館家的臘腸燜飯就簡單許多,沒有過多的食材搭配,就是簡單的香米蓋上厚厚一層臘腸片,客人現點現做,出鍋前撒上一小把蔥花就好。

雖然簡單,但是口味卻很棒,聽說住在附近的居民,經常打電話到店裡,約一份煲仔飯,在家等30分鐘左右,煲仔飯快做好了,自己掐點兒到餐廳來吃。看來是真的很受歡迎。

地址:金水區農業東路96號

人均:98元

05 - 大龍燚火鍋

上面安利的幾家店,都是粗臘腸。還有一種臘腸,用的是羊的腸衣灌制而成,約莫筷子般粗細,煮在火鍋裡吃,別有風味。

在鄭州吃過不少火鍋裡煮的小臘腸,仔細想了想,讓我吃過還想再吃的,應該就只有大龍燚了。

他們家的鍋底很加分,辣味厚重,比一般的火鍋要濃鬱很多。小臘腸一根根分開,放在鍋裡煮3分鐘,原本直挺挺的幹臘腸,在火鍋裡吸收辣味。

3分鐘後撈出來,臘腸在高溫下煮得飽滿晶瑩,好像裡面的肉要炸開一樣,蘸著油碟裡的料一起吃,咬在嘴裡直接爆開,口感滿分。

地址:通泰路與白莊街交叉口西

人均:95元

06- XXXX(哪一家?)

以上就是小編吃遍鄭州大街小巷,總結出的年底腊味大合集。最後一家是啥呢?我想讓這最後一家店由粉絲們來推薦

據說,好食記的粉絲們,個頂個都是「吃」這方面的行家,他們對美食都有一套自己的見解,舌尖閱菜無數,想必也有自己私藏的腊味寶藏店鋪,美味的靈魂就在於分享。

那我們就評論區見吧,說說你心裡最喜歡哪家餐廳的腊味兒~

相關焦點

  • 今日話題:#那些賊下飯的腊味#
    年底了,就連微博話題都逐漸喜慶了起來。
  • 廣東人冬至必備腊味糯米飯,好味道的靈魂是其中的腊味
    廣東人非常重視冬至,一直都有「冬大過年」「肥冬瘦年」的說法,冬至這一天,一家人團聚,會做非常多的美食,其中一定會有一煲香噴噴的腊味糯米飯。廣東人吃腊味糯米飯是寄語家庭團圓,溫暖和美。吃完糯米飯,代表一年到頭都是「暖粒粒」(粵語,溫暖的意思)。
  • 湘菜文化:腊味合蒸,腊味裡頭有江湖
    每位餐飲人都可以是喜愛湘菜的;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關注我們。腊味合蒸的創意雖然出自民間,但因這道菜製作方便,又是咽酒下飯的好選擇,如今它已走出農戶,運用非常廣泛,大飯店、小排檔都是無臘不歡。 湖 南 臘 味從前,每年到年關的時候,湖南各地農村,幾乎家家戶戶的灶頭上都掛滿了腊味。時至今日,腊味已不是過年才有的特享。一年四季,都能在尋常百姓家裡尋見其蹤影。
  • 【腊味】臘肉蒸飯、臘獐子燉蘿蔔、腊味合蒸,好吃!
    秋風微微一起,識食的廣州人馬上暗喜,吃腊味的季節又到了。腊味,除了廣東,四川、湖南、湖北、雲貴等地都有。但其中唯獨廣式腊味是純以醃製風乾製成的,所以較能保持肉類香甜的味道。近日秋風送爽,正是晾曬腊味的最好時機,也是品嘗腊味的最好時機。市場的攤檔裡,一串串、一排排掛起的各式腊味製品,在燈光的輝映下,瑪瑙般的鮮亮,流光溢彩,吸引著人們在攤檔前流連忘返。高檔酒樓、街邊小食店,還有老百姓的家裡,無不瀰漫著濃濃的臘肉香味,讓人垂涎欲滴。
  • 來虎門,吃正宗腊味!
    「秋風起,食腊味」不知不覺一年之中吃腊味的季節又到了,作為虎門人秋冬飯桌上的最佳搭檔,今年的腊味你吃過了嗎
  • 牛雜燉土豆的做法:味道濃香,賊下飯
    牛雜燉土豆的做法:味道濃香,賊下飯牛筋肉燉土豆跟牛肉燉土豆的差別不是很大,雖然在味道口感上牛筋肉比純牛肉還是稍微的差一些,但也不會差的很多,一樣還是會讓土豆的味道變得更加香濃軟綿。
  • 除了黃圃腊味,地球上還有其他的腊味
    其中廣式腊味是純以醃製風乾製成的,較能保持肉類香甜的味道;川式腊味是將醃製後的肉掛在灶臺上面的屋梁上,利用灶內的青煙上升去燻制;而江南腊味則是以醃晾方法精製而成。 廣式腊味 口感香甜  對於嗜甜的廣東人來說,始終是不太鹹、還有點甜的廣式腊味最對口味。  一說廣式腊味,乃是由中山黃圃人發明創造。
  • 金煌腊味,年輕人喜歡的腊味
    腊味最初是保存多餘肉的一種方法,自給自足為主,嶺南各地的腊味都盡顯有地方特色風味。而腊味在市場銷售的記載,始於中山黃圃。相傳在1886年的冬天,中山黃圃一名叫王洪的賣粥檔主,將賣粥剩下較多的肉料,為了避免隔日浪費,將肉料切成粒狀,佐以糖酒味料,裝填到豬小腸分離出的薄衣內,吊掛於尚有餘熱的燒豬爐中烘乾,發現別有一番風味。
  • 湖南名菜&【腊味合蒸】
    腊味合蒸是湖南 傳統名菜之一,是取臘肉、臘雞、臘魚於一缽,加入雞湯和調料,下鍋清蒸而成。
  • 招牌腊味始滄洲
    ↑今日的腊味店節前忙促銷  ↑今日的八百載腊味門市部  施用和/攝□撰文 寧全聘腊味1廣州第一間腊味專賣店叫「滄洲棧」,鋪址就在惠愛路(今中山四路),始創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廣式腊味並非「滄洲」所創,但「滄洲棧」的創立經營,卻使廣式腊味有了第一個招牌稱號,並在全國腊味的生產和發展功不可沒!廣式腊味由來據說腊味在我國已有千多年悠久歷史。
  • 小寒到腊味香,南京菜飯,一碗又一碗
    小寒到腊味香,南京菜飯,一碗又一碗今日是小寒,俗話說「冷在三九」,小寒節氣,正處於三九間,因此小寒就意味著真正到了天寒地凍的時候了。小寒也是在臘月裡,臘月裡正是醃肉的好時期。各家各戶在陽臺上,小院裡曬著串串香腸,大塊的鹹肉,還有那些鹹雞、鹹鴨、鹹魚等。
  • 今日話題#我眼中的富閻新區#愛了愛了!!!
    今日話題#我眼中的富閻新區#愛了愛了!!!#我眼中的富閻新區#微博話題閱讀超3000!超3000的閱讀量只是一個數字但他的背後是那些不曾言說但深深深深的愛是我們自己都不曾
  • 最是難捨是腊味
    我們也就沾到客人的一些光,坐在飯桌上,能夾塊香腸,夾塊臘肉在嘴裡含著,慢慢的感受到腊味特有的氛香在嘴巴裡面漫延。等到過年辦酒,腊味要做一個拼盤,拼盤裡擺幾塊臘肉,幾塊香腸,幾塊鴨蛋,幾塊板鴨,幾塊豬肝。舉筷子伸向拼盆的時候,東道主會謙虛的說,做得不好,也不知合不合你們的口味,但不管如何,來了也就吃幾塊。吃過後,大多數的人都會說,臘得很好,很有味道。 遂川人到哪都是好面子,講究禮道紛紛,酒桌上更是如此,一份腊味,一個拼盤,自然也能夠說出花來。
  • 中國腊味地圖
    圖/圖蟲·創意腊味,來自於農耕年代,是一種原始儲存食物的方法。《易經》中說「烯於陽而煬於火,曰臘肉」,而在漫長的美食探索過程中,腊味早已成了人們舌尖最珍視的靈魂美味。▲ 去四川,讓臘腸溫暖你。  四川是腊味的天堂,隨便走在哪裡,都能收穫腊味暴擊。如果四川人只能選擇一樣最愛的食物,那一定非腊味莫屬了。如果說川味是熱情洋溢的性感辣妹,那麼廣式腊味則是含蓄溫柔的鄰家小妹。
  • 廣式腊味和粵北腊味哪個更好吃?
    通常來說,粵式腊味分成「廣式腊味」和「粵北腊味」兩種,前者在遍布珠三角各大區域,後者又以連州東陂、樂昌北鄉這兩大地方為代表。廣式腊味 香甜醉人很多人認為,廣式腊味與廣東的「粵北腊味」是一樣的。實際上只能說它們是「同源」,傳統意義上的廣式腊味與粵北腊味在風味上有較大區別。
  • 腊味?年味?幼時的年味竟然是腊味,九十年代的四川小鎮年
    記憶中,都在變化,而唯一沒有改變的還是昔日的腊味。每當在異地淺嘗了四川的臘肉,總能勾起那些思鄉之情。而外出打工的四川兒郎,每次出門打工都大包小包的帶著,裡面裝的有臘肉,但裡面裝的更多的是父母在不遠遊的無奈和款款思念。
  • 香港:腊味時令食品調查(第一期)結果滿意
    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中心)今日(十一月二十日)公布,最近完成一項有關腊味的時令食品調查(第一期),六十三個樣本全部通過檢測。     中心發言人說:「踏入冬季,不少市民喜歡進食腊味,因此中心分兩期進行是項時令食品調查。
  • 麻湧人的冬至美食----飄香腊味飯
    今天是冬至,許多市民都會選擇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吃頓豐盛的團圓飯。可是,今天正好遇上了一周最忙的星期一,那麼有什麼簡單而有特色,又適合做冬吃的麻湧特產呢?俗話講「秋風起,食腊味」,現在冬意正濃,飄香的腊味飯更是不少吃貨們的心頭好。明姨就是其中一位,正巧今天是冬至,她要為家人準備一頓簡單的腊味飯。
  • 腊味在召喚!東莞第二屆腊味節18品牌玩轉腊味文化
    首次亮相的「秋風莞味」腊味影像展也十分吸人眼球,廣大市民在現實生活和影像中深入了解東莞腊味文化。腊味企業更是通過活動搭建起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進一步挖掘「腊味文化」深刻內涵,打造東莞餐飲文化新符號。  「腊味節」三大看點:開臘儀式、腊味影像展、非遺墟市腊味專場  東莞市第二屆腊味節動員了全市腊味品牌企業參與其中,力爭把腊味節打造成最有東莞特色、全民參與的文化活動。  腊味節首日有三大看點:一是恢復傳統腊味節的「開臘」儀式,把東莞「開臘」時刻的祭天、祭地、祭祖先的儀式與當今時代要求相結合,突顯其文化特點和精神內涵。
  • 年味 誘人的廣式腊味
    (某家樓頂正在晾曬的自製臘腸與臘肉)廣式腊味文 | 溫凱爾 廣東常說「秋風起,食腊味」,因著粵語的尾音相近,這句話也說得順口。但腊味真正食之是在冬季裡,秋風起更多是指南方進入秋寒是開始曬腊味的好時節。屆時天清氣朗,氣溫微寒而無雨水,時有微風襲來,得天獨厚。我出生的地方在廣東一個小小的旅遊地,靠山,竹林遍地,溪水長流,典型的依山傍水。在品種還沒有到繁多的今天,以往家鄉最常見的是臘腸跟臘豬肉,每年進入這個季節,家家戶戶的樓頂都會撐起竹篙,掛滿腊味,景色也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