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味合蒸是湖南 傳統名菜之一,是取臘肉、臘雞、臘魚於一缽,加入雞湯和調料,下鍋清蒸而成。以各種臘燻製品同蒸,風味獨特。 此菜臘香濃重,鹹甜適口,色澤紅亮,柔韌不膩,稍帶厚汁,且味道互補,各盡其妙。,主要有豬、牛、雞、魚、鴨等品種,將三種腊味一同蒸熟即為「腊味合蒸」,此菜臘香濃重,鹹甜適口,色澤紅亮,柔韌不膩,稍帶厚汁,且味道互補,各盡其妙,是湘菜中傳統風味名菜。
典故:
腊味合蒸是湘菜中的一道名菜,它的成名相傳還與一位乞丐有關。從前,在湖南一小鎮上有家飯館,店主劉七為逃避財主逼債流落他鄉,以乞討為生。一日來到省城,因時近年關,人家就把家裡醃製的魚肉雞拿點給他。劉七見天色已晚,早已飢腸轆轆,便把臘魚、臘肉、臘雞等略一洗淨,加上些許 調料裝進蒸缽,蹲在一大戶人家屋簷下,生起柴火蒸開了。
此時大戶人家正在用餐,且席上嘉賓滿座。酒過三巡,菜已上足,忽又飄來陣陣勾鼻濃香。主人忙問家童,還有何等佳餚,快快端來。家童明知菜全上完,怎有遺漏?但還是跑進廚房,真的聞到一股濃香從窗外飄來。他趕緊打開後門觀看,只見一乞丐蹲在地上,剛掀開熱氣騰騰的蒸缽蓋,準備受用。
家童二話不說,上前端起蒸缽就走。劉七一急,緊追而來。一客人見剛出爐的蒸缽,忙伸箸夾進嘴裡,連說好吃。卻說此客人乃當地富翁,在長沙城裡開一大酒樓。於是當面問明劉七身份,帶他回去在自家酒樓掌勺,掛出「腊味合蒸」菜牌,果然引得四方食客前來嘗鮮。從此「腊味合蒸」作為湘菜留傳下來。
原料:
柴火臘魚、柴火臘肉、柴火臘土雞各200克,瀏陽豆豉25克,幹辣椒20克,蒜瓣25克,香蔥5克。
調料:
山茶油25克,香油15克,生抽5克。
製作方法:
1. 臘魚、臘肉、臘雞分別用溫水清洗乾淨,上籠蒸10分鐘左右取出晾涼。幹辣椒碾成面,蒜瓣剁成蒜泥備用。
2. 鍋加熱下山茶油,小火將瀏陽豆豉、蒜泥、幹辣椒麵、生抽炒香備用。
3. 將蒸好的臘魚、臘肉、臘雞切成片,整齊的分三排碼放在扣碗裡(皮朝下碼放),加炒香的豆豉辣椒,上籠蒸20分鐘。
4. 將蒸好的腊味反扣於碗裡,滴幾滴香油,撒上蔥花即可。
美味小貼士:
湖南腊味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時期,當時的湖南人就已經開始用腊味製作各種美食。現在在湘菜館常吃的腊味合蒸,早在清代就已經從湖南流傳開來,那時各地的人們就已經品嘗到帶有濃鬱湖南地方特色的腊味合蒸了。時至今日,仍然是湘菜的代表菜之一。做好這道菜,選料尤為重要。要求用冬至那天開始燻制的腊味,味道更好,口味不宜太重,吃起來油潤臘香,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