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網絡)
中信股份入主麥當勞中國三年後,計劃將持有的部分股份進行轉讓。
1月8日,北京產權交易所公告披露,Starry Dream Investments Limited(中信股份旗下)擬轉讓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 42.31%股權,轉讓底價21.72億元人民幣。
公開資料顯示,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持有麥當勞中國52%的股權。此外,凱雷和GAIL(麥當勞附屬公司)分別持有28%和20%股權,三者共同擁有麥當勞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20年的特許經營權。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搜狐財經表示:「中信此番行為更像是自然財年核算後的正常處置,即清理拋售年度不良資產,投資其他資產的正常投資行為。至於剩餘10%的股權也是投資機構正常留下的部分,下一步是持有還是拋售還要等到2021年,但長期持有的可能性更高。」
轉讓麥當勞中國22%股權 中信股份三年間收益率超17%
公告顯示,轉讓方Starry Dream Investments Limited為中信股份旗下,是標的企業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最大股東,持股61.54%,第二大股東中信資本持有38.46%的股權。
根據股權關係計算,中信股份此番轉讓旗下公司股權,涉及麥當勞中國22%股份的所有權歸屬。
2017年1月9日,中信股份、中信資本以及凱雷投資集團以最高20.8億美元的總對價收購麥當勞中國管理有限公司的全部已發行股本,從而獲得麥當勞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20年的特許經營權。
交易完成後,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凱雷和GAIL(麥當勞附屬公司)分別持有52%、28%和20%股權。麥當勞中國成為中信股份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
麥當勞中國對搜狐財經表示,此交易純屬商業決定。交易完成後,中信股份將繼續持合資公司 10% 的股權,並將與各合作夥伴繼續致力並受益於麥當勞的發展。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三年前,由於市場行為和受到管控等原因,中國市場表現不佳,故麥當勞總部拋售中國市場20年經營權。而中信作為背景強大的國有資本,收購行為一方面看重餐飲行業「標杆」的麥當勞的強大品牌,在當時比較看好;另一方面也是代表國家角色的一種類似民生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股份特別提到,截至2019年11月30日,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欠中信股份的股東借款約為24.62億港元,中信股份將隨本次股權轉讓收回持股比例42.31%對應的股東借款約16.93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15.26億元。
也就是說,本次轉讓,收購方合計需要支付36.98億元人民幣。
按照當初20.8億美元的總對價,該部分股權買入價約為4.5億美元(約為31.5億人民幣),中信投資麥當勞中國三年間獲得了至少17%的增值。
「中信本身就是投資機構,減持應該已經達到了投資目的。我們看到目前整個中國餐飲行業的火爆和麥當勞的發展,接盤俠肯定不缺。」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對搜狐財經表示。
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股東中信資本也在晚些時候表示積極參與了競標,相關交易不會影響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業務策略及日常運營。
麥當勞淨利連年下滑 開店仍是未來重要目標
「麥當勞的最大軟肋在於,當前利潤和未來預期利潤都不高。」對於麥當勞未來的業績,另一業內人士則提出質疑。
根據本次披露的數據,截至2019年11月30日,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 營收、淨利潤分別為243.9億、8.6億港元。其2018年營收、淨利潤分別為247.8億、11.5億港元。
假設12月的財務數據為全年平均值,2019年Fast Food Holdings Limited營收、淨利潤預估在266億、9.4億港元。營收相比2018年上漲7.3%,淨利潤同比下滑18%。
朱丹蓬對搜狐財經表示:「門店拓展是重資產的核心,也是之後影響麥當勞利潤的重要原因。」
中信2017年入主麥當勞中國以來,不斷推出本土化措施,快速布局外賣業務等,而其最大動作則是從一二線城市下沉,在三四線城市增開門店。
根據麥當勞中國公開的數據,2017-2019年期間,麥當勞中國新開餐廳1000家以上,2019新開餐廳超過430家。其中開在三四線城市的餐廳約佔50%。
但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麥當勞在國內本土化過程中遇到瓶頸,表現沒有達到預期。2019年第四季度,麥當勞做出戰略調整,下沉到更多四線城市和地級市,但收益十分有限。
麥當勞全球不斷疲軟的業績,也讓麥當勞更加專注於特許經營。
麥當勞三季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其營收、淨利潤分別為157.28億美元和44.53億美元,同比下滑0.85%和1.24%。
而作為全球餐飲巨頭,特許經營是麥當勞的重要收入來源。
截至2019年9月底,麥當勞在119個國家擁有38298家餐廳,其中93%以上為特許經營。
根據三季報數據,2019年前三季度,特許經營餐廳營收86.7億美元,同比上漲5.5%,為麥當勞貢獻了一半以上的營收。相比之下,直營餐廳營收同比下滑7.6%至70.6億美元。
根據麥當勞特許經營的安排,麥當勞將根據銷售額的百分比收取租金和/或特許權使用費收入。隨著時間的推移,加盟商也要負責對其業務進行再投資。
開店仍是麥當勞未來的重大投資之一。按照麥當勞中國此前制定的計劃,預計到2022年底,中國內地的麥當勞餐廳將增加至4500家,開設新餐廳的速度提升至2022年每年約500家。
「下沉只能解決發展問題,想在中國市場上打場翻身仗的話,幫助有限。整體看來,麥當勞2020年或比2019年更加艱難。」上述人士表示。(文/顧梓仝 李文賢)
(責任編輯:徐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