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歷史上,狄仁傑、包拯和宋慈誰才是真正的破案高手?

2020-12-14 騰訊網

論及歷史上的審案高手,狄仁傑和宋慈都當之無愧,斷案能力被傳得神乎其神,包拯在歷史上更多的形象是清正廉潔、為民請命。

狄仁傑和宋慈二人相比的話,狄仁傑的綜合能力更強,宋慈法醫更專業,沒在一個時代,誰高誰低,真不太好說。

包拯

包拯中進士之後的為官經歷:監察御史、三司戶部判官、轉運使、知諫院、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

從以上經歷看,包拯能接觸到具體審案的時期在開封知府任上,歷史上他真正的形象,是一個剛正不阿、為民請命的諫官。包拯本身並不擅長斷案,他斷案如神的故事全部都是《包公案》的虛構。

因此,在三人中包拯是破案能力最低的一個。

狄仁傑

狄仁傑在中進士後的為官經歷: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江南巡撫使、文昌右相等。

狄仁傑在剛入仕途時,擔任的官職就是跟審案、刑法有關,因此積累了大量的刑獄經驗。

《舊唐書·狄仁傑傳》:仁傑,儀鳳中為大理丞,周歲斷滯獄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居數日,授仁傑侍御史。

狄仁傑在因功升任大理寺寺丞時,一年內判決涉及一萬七千人的積壓案件,而無一人喊冤。這是個什麼概念?細化一下看,一年365天,每天都在審案,審結47人的案件,可見其辦案的效率和正確率之高,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綜上所述,三人中,狄仁傑的審案能力是最強的,其政治智慧也是高絕,能在武則天時代,做到宰相而且長久不衰也是人中之龍。

宋慈

宋慈在中進士後的為官經歷:縣主簿、知縣、通判、提點刑獄、知州、經略安撫使等。

宋慈在任提點刑獄官時,僅8個月,就處理了200多個案犯,也算審案高手。他具體負責過許多案件,也正是因為掌握了許多第一手資料,他撰寫的《洗冤集錄》才會生動形象,比較符合事實。

在《洗冤集錄》中,他還記載了許多著名官員的斷案經驗和案例,以便後人吸收前人經驗,為以後的審案、斷案提供了詳實的參考。

因此,宋慈的斷案能力更專業,在中國古代屬於第一流的「名偵探」。

綜合比較三人的為官經歷和斷案的實例,誰破案的能力高低的疑問應該得到解答了吧。

相關焦點

  • 查案高手宋慈,兩袖清風生活,只為還原案件真相
    ,因為在他的心裏面永遠都是案子最為重要,不能夠因為自己一時耽擱反而讓自己錯過了一個能夠讓自己破案的疑點。宋慈之後把自己一生所知道的判案技巧全部記錄到了一本書中——《洗冤錄集》,這部著作之後也被另一個查案高手所熟婦,並且一直都在稱讚這本書中所用到的高超查案子技巧,他就是包拯,相信大家對於這個人的認知度應該比對於宋慈這個人的認知度要高出很多,因為和包拯相比較,宋慈這個人並不喜歡在官場上和其他的人爭奪什麼東西,他自己唯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去查案子,讓自己在一次次的查案子當中不留下任何的遺憾
  • 小孩石頭上睡覺把錢丟了,包拯命人打石頭40大板,結果破案了
    說起我國歷史上的斷案高手,除了唐朝的狄仁傑,恐怕就屬北宋包拯有名了。他因為為官清廉且斷案如神,所以被百姓稱為包青天。而包拯抽絲剝繭、層層深入,最後擒獲兇手的破案過程也一直被百姓津津樂道。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件包拯破獲的奇案。
  • 神探狄仁傑是因文筆不佳才走上刑偵破案之路的
    提到狄仁傑這個歷史人,給人最深的事情肯定就是他刑偵破案的能力,可狄仁傑他最初是怎麼走上刑偵破案之路的。他本是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本應該去考科舉做官,更何況他從小就特別聰明,是一塊讀書的好料子。要說狄仁傑確實是好學,只不過他卻算不上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文人,唐朝時期科舉制度不斷被完善,主要設立明經科和進士科兩項,明經科考的是儒家經典,進士科考的是詩賦和政論,進士科考難度更大,所以成為所有讀書人的首選,因為這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徑。可是狄仁傑他走的卻是明經科考之路。對於很多的讀書人來說,經學確實很重要,但是只要肯下功夫背,就不難考上,沒有什麼難度。
  • 歷史上包拯真的有「龍頭鍘」、「虎頭鍘」和「狗頭鍘」嗎?
    電視劇《包青天》中,包拯的的形象深入人心。他鐵面無私,剛正不阿,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普通凡人,只要觸犯大宋律例,都難脫罪責。包拯手下有公孫策、展昭、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等能人義士相輔佐,並手握尚方寶劍,可先斬後奏,甚至敢於違抗聖旨。人們一提起開封府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包青天。
  • 中國史上戲說指數爆表的名人,包拯的高帽到底是誰給他帶上的?
    中國史上戲說指數爆表的名人,包拯的高帽到底是誰給他帶上的?包青天是所有的名人裡頭被戲說的最多的,他的形象就是廉潔公正鐵面無私,而且還英明果斷,敢於為老百姓申不平。電視劇包拯劇照其實包拯在開封府也就一年,但是要按電視上說的話可能是幹了幾十年的樣子。現在就有一個問題,問什麼後人要把那麼多的案子都放在包拯的身上?
  • 武則天和狄仁傑是什麼關係?在他遺物裡發現的這8個字說出了實情
    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兩千年的封建王朝,在這悠悠歷史長河中湧現了許多有才華、有智慧之人。比如,我國古代就有四大神探。其中有施世綸,被譽為「江南青天」,《施公案》主要講述的就是他斷案的事跡;宋慈,大家應該也不會陌生,他是法醫的鼻祖,《洗冤錄》就是他的作品,這本書也被拿來拍了電視劇,頗受歡迎;包拯這個小編也不用多介紹了,大家對他真的是耳熟能詳了。他的故事被搬上熒幕的最多了,也是都很受觀眾所喜愛的。第四位是誰呢?第四位就是狄仁傑了。「元芳,你怎麼看?」
  • 解密神探狄仁傑,一代賢相成東方福爾摩斯,幕後推手會是誰?
    導讀:香港電視劇《法證先鋒》挺火的,法醫和法律專家靠著不起眼的蛛絲馬跡,偵破了一個又一個詭異離奇的兇案。不過,在古代,中國外國也都有不少破案的高手,最出名的就是狄仁傑了。那麼,狄仁傑真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嗎?
  • 歷史上最有名的四大清官:包拯第二,海瑞第三
    狄仁傑 狄仁傑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沉浮;狄仁傑為人正派,嫉惡如仇,把孝、忠、廉稱之為大義。狄仁傑作為一個封建統治階級中傑出的政治家,每任一職,都心繫民生,政績卓越。身居宰相之位後,輔國安邦,對武則天弊政多所指正;狄仁傑在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包拯 包拯一生治理吏治、著重生產、加強國防、舉賢任能、為民請命,頗有政績,是中國歷史上的名臣,傑出的青天代表。包拯之名,變成清廉的標誌。
  • 武則天和狄仁傑到底什麼關係?待到狄仁傑去世,才說出真相
    就是狄仁傑,狄仁傑絕對稱得上是當朝重臣。受《神探狄仁傑》等影視作品的影響,狄仁傑一直被認為是神探。而在歷史上,狄仁傑確實出任過大理寺寺丞,在這一年間他大量判決深挖一些陳年舊案,可見狄仁傑的的確確有很強的破案能力,當然他的能力不僅僅是在於破案上,他在宮廷上的生涯遠比破案精彩的多。
  • 柯南、包拯、夏洛克、狄仁傑 這四個人誰更厲害點?
    所以柯南>包拯。再說狄仁傑,狄善分析智商高明察秋毫還有各種騷套路,又身居高位和皇帝關係曖昧,經常不知道怎麼就能便宜行事了,處事手段老辣,情商極高。當然我也只看過電視劇、蛇靈從假狄春開始不停的往狄閣老身邊插二五仔,狄春,如燕,小梅,虺文忠,最後大boss還親自到狄仁傑身邊臥底。
  • 中國古代法醫學鼻祖——宋慈
    早年TVB劇集在大陸非常流行,大家對於歐陽震華這張面孔不會陌生其中他有一部作品叫做《洗冤錄》,講述的是法醫宋慈破案的故事。那時候大家可能還以為宋慈只是TVB破案劇的一個虛擬人物,直到大陸播放了《大宋提刑官》,大家才意識到宋慈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而且還是中國法醫的鼻祖,他的作品《洗冤錄》中更是出現了很多跟現代先進科學一樣的理論。這本書也被翻譯成各種語言,被各國的法醫工作者們追捧。
  • 懸疑燒腦《法醫宋慈》,央視版《洗冤錄》
    宋慈,宋代法醫,被譽為「法醫學之父」,著有中國第一部系統的法醫學專著《洗冤集錄》。關於宋慈的影視作品被很多人喜歡,比如歐陽震華的《洗冤錄》、何冰的《大宋提刑官》。《洗冤錄》是99年TVB拍攝的古裝懸疑劇,每次劇荒都會被翻找出來看。
  • 包拯不畏強權破案無數,那歷史上的他額頭上的月牙是真的嗎?
    關於包拯,民間有很多他的傳說。傳說他額頭上的月牙是第三隻眼,能看通陰陽,可以識別人世間的險惡,更有日審陽夜審陰的說法,這就是他月牙的厲害之處。至於月牙的來歷也有一些說法,包拯小時候家裡很窮,父母早早去世,一直跟隨兄長和兄嫂生活,有一天,包拯在外放牛不小心跌落一口枯井,額頭磕到了石頭上磕破了流了血,之後嫂嫂發現他的時候就有了這個月牙狀的疤痕。
  • 《大宋提刑官》裡的宋慈真人,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其實宋慈這個人物,被搬上電視熒幕多次了,比如《大宋提刑官》、《洗冤錄》、《陰陽鑑》等。這些電視劇中,宋慈斷案如神,他自己研究了許多斷案、驗屍的方法,這些方法真實嗎?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宋慈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 重口味題材紀錄片來襲,《法醫宋慈》博古通今,讓你驚喜不斷
    在法醫這一方面很有研究,同時他還寫出了我國第1部系統的法醫學專著《洗冤集錄》,這在歷史上也是一個無可超越的存在,也是這本書引領了國內外法醫行業的發展。有關影視作品在之前有兩部作品以宋慈為主角,分別是內地所推出的《大宋提刑官》和《洗冤錄》。《大宋提刑官》這部作品情節設置的精彩巧妙,而且有諸多懸疑劇情環環相扣,吸引著觀眾觀看推理案件。且劇情本身就於醫學完美的相連,可以說是一部很好的古代法醫破案的影片。
  • 神探狄仁傑中的三大反派勢力,誰才是真正的大BOSS
    作為一部國產神劇,《神探狄仁傑》已經推出了五部之多,有數不清的反派勢力,例如意欲顛覆武氏政權蛇靈組織。還有滴血雄鷹中的太平公主黨,揚州鐵手團以及涼州案的黑衣社等等。那麼,在眾多反派之中,那一個堪稱狄大人最大的敵人呢?
  • 喜歡「參人」的白麵包拯,為何進化成了黑青天?
    包拯曾任監察御史,後進入知諫院監察文武百官,累任御史中丞。他也曾在大理寺任職過一段時間,但並沒有很多審案紀錄,甚至歷史上還有包拯判案能力不足的爭議。包拯畫像比起探案,他可能更喜歡參人。《包青天》前後拍攝了十幾部,以探案為主線,將觀眾對包拯破案如神的想像搬上了螢屏,走進了千家萬戶,而神探包拯的名號也越來越響。智商奇高,情商掉線的傻包拯對於年輕的觀眾來說,2000年開播的《少年包青天》系列才是童年的記憶。
  • 宋朝一農民報官,稱自家牛舌頭被割,包拯:把牛殺掉兇手就能找到
    當時在天長縣任職的包拯聽說這個案子的大概,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就讓那位農夫回去把牛給殺了,農夫並不理解知縣的決定,而包拯就表示,只要你殺了牛,割牛舌頭的人自然就會出現的,果然,那位農夫回家殺掉了牛,立馬真兇就被包拯給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