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戲說指數爆表的名人,包拯的高帽到底是誰給他帶上的?
包青天是所有的名人裡頭被戲說的最多的,他的形象就是廉潔公正鐵面無私,而且還英明果斷,敢於為老百姓申不平。所以有包青天以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之語,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就是文曲星轉世。由於民間傳說他是黑面,於是就被稱為包青天。1062年包拯在樞密院視事時突然得病,同月包拯病逝,終年六十四歲。
其實包拯在開封府也就一年,但是要按電視上說的話可能是幹了幾十年的樣子。現在就有一個問題,問什麼後人要把那麼多的案子都放在包拯的身上?給人的感覺就是包拯整天除了斷案子就啥都不幹了。仿佛宋朝每個人都是罪犯,每天都有斷不完的案子,宋朝仿佛就是人間地獄一般。
我們要想想,為什麼要把幾千年的沉冤舊案都放到了包拯的頭上?這就反映了老百姓的一種意願,說明中國古代是個人治的社會,不是一個法治的社會。從包青天的戲說史就是一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老百姓的訴求史,在包青天眼裡這個社會就是有問題的,同樣的情況在狄仁傑身上發生的就不太多,狄仁傑的戲說也是由來已久。
但是狄仁傑不像包青天陷得那麼深包青天最後就變成了一個抵抗邪惡的符號,就是不管是什麼邪惡黑暗的事只要到了包青天的手裡都通通的予以解決。而且都是瓜田李下,都是窮鄉僻壤裡發生的這些事,但是狄仁傑斷案有一個特點,就是狄仁傑斷的案子多半是與朝廷有關係,跟宮廷鬥爭有關係,換句話說就是階層比較高。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拍電影《通天帝國狄仁傑》的時候斷的案子多麼高大上,可是再來看看包青天斷的案子幾乎都是小老百姓們的民生糾紛案,最多就是命案。包青天辦了那麼多案子,可是除了牛舌頭一案外實在沒什麼可記憶的點。很多人對包拯的記憶就是一個黑面月牙,他能把所有的藏汙納垢都見光死,所以說他是中國歷史上戲說指數爆表的一位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