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電瓶車停進樓道充電,嘉海雅苑物業公司想出了這樣一招:在電梯裡安裝不鏽鋼架,讓電瓶車沒有空間進出,從而最大可能杜絕電瓶車在樓道內充電引起的安全隱患。
然而,這樣的裝置,讓小區裡的居民產生了不同的看法:有人反對,他們認為鋼架妨礙了居民乘坐電梯,讓原本不大的空間
變得更加擁擠;也有人支持,他們稱鋼架可以讓老人臨時休息,同時也杜絕了電瓶車上樓。
究竟這樣的做法是否合規?安裝鋼架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電梯裝鋼架引各種猜測
近日,黃先生來到嘉峪關路379號嘉海雅苑的朋友家做客,在小區的電梯裡,一個「奇怪」的裝置引起了黃先生的注意。
在電梯轎廂的內側,安裝了一個長約1.5米、寬約0.5米、高約0.5米的不鏽鋼架,佔據了電梯內大約四分之一的空間,從外觀上看,就像是留給乘客的座位。
黃先生將鋼架的照片發到朋友圈,就其用途引來了朋友們的猜測:有人認為是給老人或殘障人士提供便利的座位;有人則認為是防止電瓶車進入電梯的裝置。
黃先生認為,居民乘電梯從一樓到頂樓站不了多長時間,鋼架也不一定能承受兩個成年人的重量,所以鋼架看作是座位的實際意義不大。
實際上,安裝這個鋼架是為了防止電動車上樓後在公共區域停放充電,但在黃先生看來,安裝鋼架是物業在「動歪腦筋」,因為電梯的空間有限,如果碰到上班尖峰時段,因為鋼架的存在,每趟電梯至少將少站3-5人。
這樣的設計是否合理?居民的看法各有不同。
居民:空間變得更狹小
「裝了(鋼架)也好,不然平時總有人帶電瓶車上樓,導致電梯根本乘不了幾個人。」近日,記者在嘉海雅苑4號樓的門口碰到了居民廖先生,對方表示自己也有電瓶車,平時都停在地庫,充電、取用都很方便。
嘉海雅苑的4號樓高20層,配有兩部電梯,且都安裝了不鏽鋼架,通過螺絲釘固定在電梯轎廂的內側。
在電梯裡,居民劉先生說:「家裡的老人對鋼架挺滿意的,有時候從菜場回來,累了還能坐著休息一下。」安裝鋼架的時候,物業並沒有徵詢業主們的意見,劉先生起初還很反感,如今看到效果不錯,就決定不再追究。
不過,在電梯裡安裝鋼架,也有部分居民發出了不同的聲音。
「本來電梯就不大,裝了這個東西空間就更小了。」有居民認為,對那些真正腿腳不便、坐著輪椅的人來說,電梯裡可以挪動的空間將變得更加狹小。
還有居民說,此前還沒安裝鋼架的時候,樓下還很空曠,現在不讓電瓶車上樓以後,樓下停放的電瓶車越來越多,「現在每天進樓,都得穿過好幾輛車,嚴重妨礙通道。」
一位帶著2歲女兒在小區裡散步的媽媽說,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雖然鋼架阻止了電瓶車上樓,但是她擔心自己的女兒因為調皮而磕碰到鋼架,「這些隱患都是存在的,小孩若因此受傷的話,也不知道算誰的責任?」
物業:阻止電瓶車上樓充電
前天,嘉海雅苑物業的潘經理介紹,小區總共有14棟樓,自今年5月份以來,小區陸續在1號樓至4號樓的電梯裡安裝了鋼架,一方面可以方便老人休息,另一方面則是防止電瓶車上樓停放、充電,防止阻塞過道甚至引起火災。
「就在今天,我們收到一個案例,某小區的一個居民因為電瓶車在樓道裡充電,引發了火災。」潘經理說,電瓶車乘梯入戶充電存在很大的火災隱患,居民們私拉的電線質量參差不齊,一旦起火,將造成很大的損失,出於對居民安全的負責,物業才想出了這個辦法。
另外,由於居民帶電瓶車上樓,導致車身經常與電梯門以及電梯內部發生碰撞,從而造成電梯損壞,潘經理說:「長期下來,電梯故障率很高,對居民來說,也是安全隱患,而且電梯的維修費用也不低。」
潘經理表示,如果居民需要搬運大件家具,可以提前通知物業,由工作人員臨時卸掉鋼架,事後再重新安裝,確保不會影響到居民搬運物品。
如今,小區的地下停車庫已經同步開啟,可以滿足居民電瓶車停放、充電的需求。車庫由物業承包給專人看管,每天1元錢,按月收費,如果電瓶車被偷,管理人員也會對居民進行賠償。
「大部分居民都很支持這個決定,最近電梯的損壞率由此也大大降低。後期,在保證地庫可以使用的情況下,將陸續安裝其他樓的電梯鋼架。」潘經理說。
電梯維保單位建議拆除
物業能否自行安裝鋼架?鋼架是否會對電梯的運行、維保造成影響?對此,記者聯繫到了電梯維保單位上海愛登堡電梯安裝工程有限公司的潘先生。
「電梯作為特種設備,不能擅自改動轎廂內的結構。」潘先生說,根據電梯載重的不同,都有相對應的使用面積,如果安裝了鋼架,那麼電梯的面積就會變小,也就不再符合相關規定。
潘先生認為,物業如果要安裝鋼架,必須提前向維保單位報備,經維保單位書面認定之後,才能安裝,否則出了事故,只能由物業承擔相應責任。
「我們已經讓負責維保的人員去提醒物業,將轎廂內的鋼架拆除。」潘先生說,禁止電瓶車進電梯,大家還可以探尋更合理的辦法,但在轎廂內安裝鋼架肯定是行不通的。
上海市特種設備檢驗技術研究院的丁先生也表示,目前沒有相關標準規定電梯轎廂內什麼能裝,什麼不能裝,「具體的情況還得由維保單位進行現場評估。」
(責編:唐小麗、軒召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