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電梯信號覆蓋卡在哪?物業設進駐門檻業主反對建基站

2020-12-12 南海網

  如今,城市內發生電梯故障困人難求救、地下車庫驚魂無法撥出電話等事件並不稀奇。經南海網網絡在線調查和現場走訪發現,小區電梯或地下車庫無手機信號現象也比較普遍,信號覆蓋卡在哪裡?

  南海網記者調查了解到,市民對基站輻射的錯誤認知,及小區物業對運營商設置進駐門檻是主要原因。一方面,不少市民每次談及信號與基站的關係時,既想要通信順暢,又想遠離基站,令各方左右為難;另一方面,物業方和運營商就電梯信號基站索要進場費的問題也頗具爭議。

  有運營商呼籲,在樓盤開發時就將室內分布系統(以下簡稱室分系統)建設納入配套建設,如此既降低室分的建設、協調成本,也避免重複建設或破壞小區原有建築和裝潢。省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則表示,隨著4G精品網絡建設力度的加大,電梯信號覆蓋質量將有顯著提升。

  小區物業對基站進駐設置門檻 開出上萬元「進場費

  運營商信號進小區物業是否支持呢?海口市現代花園小區物業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使小區信號全覆蓋,給業主帶來便利,該物業很支持三大運營商到小區建基站等設施。但運營商進小區建基站會佔用小區的場地和用電,物業會適當收取電費,屆時會按季度或年度來收費,也不會「獅子大開口」索要高額進場費,因為這事關大家的利益,誰都需要手機信號。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許多物業公司都會對進駐小區內的運營商收取一定的費用,設置一定的「門檻」,讓一些運營商放棄進駐,導致出現信號覆蓋不完善問題。

  針對小區電梯無信號的原因,運營商紛紛表示有苦難言,因為要進駐小區做信號基站或室內分布系統時,通常物業會要求交一定的施工費給物業。據海口一家運營商相關負責人透露,「為了保障用戶通訊質量,物業收取的費用只要在一個正常的範圍內,我們都會儘量滿足。如果物業收費太高,在無法協調的情況下,我們也只能選擇放棄。」該負責人表示,某些樓盤物業收費甚至開出上萬元的「進場費」,但他們通信企業的投資也是有限的。

  採訪中,也有運營商表示,電梯內信號覆蓋不到位,還有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有些電梯公司要求他們拆除室分系統或者不讓通信企業安裝。「因為他們覺得我們在電梯內裝一個盒子,會影響電梯的正常運行,甚至存在安全隱患。」該負責人表示,類似情況大部分發生在一些住宅區。

  市民對基站輻射存錯誤認知 運營商進場難

  然而,與物業的高收費不同的是,「有些小區的物業根本不讓手機信號基站進,給錢都不讓進,因為業主難協調。」這種情況雖然比率較低,但是也頗讓運營商頭痛,海南一家通信企業負責人坦言,目前社會上對基站輻射的錯誤認知,導致部分小區的物業由於擔心業主反對,因此對信號覆蓋問題十分敏感,並且堅決不讓運營商進駐。

  「我們有些地方甚至都是裝了又拆掉,這樣的小區佔的比例也不小。」該負責人表示,當務之急是消除市民對基站輻射的錯誤認知,因此,呼籲媒體加大宣傳,引導物業、業主配合基站或者室分系統的建設。

  基站輻射比微波爐還要低 專家建議基站進駐掃除信號盲點

  基站或者室分系統分布到每層樓的樓道和電梯口輻射會很大嗎?據了解,通信運營商一般都把這些系統的頻率調到最低,他們的輻射甚至比電磁爐、微波爐還要低。

  基站輻射真可擔憂嗎?據海南日報曾刊載的「5·17世界電信與信息社會日"上的報導稱,海南省環保廳對於基站建設環評執行嚴格標準,對於多項目(同址共建、同塔共建基站)取場強限值是每米8.5伏,或功率密度限值每平方釐米20微瓦作為評價標準。

  通信基站多,並不等於電磁波增強,相反,基站密度合理,能讓小區的環境更加綠色環保。而基站建的太少相反會使手機信號弱,導致輻射增大。

  報導同時引用了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博士、副教授盧軍話說:「小區業主們如果真的很在意健康,就應該把基站請進小區,而且幫助運營商掃除信號盲點,而不是阻止運營商基站進小區。」伴隨4G時代的到來,基站採用智能天線,發射功率更小,實際輻射就更小了,遠遠低於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計算機、微波爐、電視等常見電器的輻射。

  運營商呼籲將通信信號納入小區驗收 政府給予室分建設補貼

  中國聯通海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南海網記者採訪時介紹,目前他們已在海口建成超過1000多個場所的電梯、地下室的室分覆蓋,涵蓋了住宅小區、政府單位、寫字樓、酒店、醫院、商超等場所。在開展電梯、地下室等室分建設難度主要是業主協調困難,物業常以收費問題、業主常以輻射為由不讓建設室分系統。

  因此,該負責人也提出,由於電梯、地下室等區域涉及安全緊急問題較多,能否將室分系統建設等同於水電、煤氣等基礎設施建設,在樓盤開發時就進行配套建設,降低室分的建設、協調成本。同時也重複建設或破壞小區原有建築和裝潢。其次,由於室分建設收益低,建議政府能否給予室分建設補貼。

  據了解,今年下半年,海南聯通正繼續加大4G精品網絡建設力度,將室分覆蓋納入到建設中,覆蓋點將達到2000多個,屆時覆蓋質量將有顯著提升。

  省通信管理局:無明確法律條文 信號未覆蓋可投訴

  海南省通信管理局信息通信發展處處長陳澤飛在接受南海網記者採訪時說,從2015年初開始,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政府在無線信號覆蓋方面花費了巨大的精力。其中,2015年9月25日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以及海南省通信管理局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強住宅小區電信設施建設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指出:「房地產企業、物業服務企業或業主委員會向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提供水、電,房屋設施以及施工建設有關的服務等發生的費用,可以根據國家相關規定或按照約定收取相關費用,嚴禁以任何形式或巧立名目向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收取進場費、協調費等不合理收費,不得以任何藉口阻撓基礎電信運營企業進入住宅小區提供服務。」

  陳澤飛說,通過目前通信管理局掌握的情況,基本上來說不是運營商不想對信號覆蓋進行優化,運營商確實實實是有心而無力。物業這關談攏了,住戶們卻不同意,這樣子也會讓運營商們望而卻步了。

  不過,對於電梯內以及地下庫信號覆蓋是否有相關條例來要求運營商執行?陳澤飛說,的確存在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來要求運營商必須對每個小區的信號盲區死角都做到全面覆蓋,只能是各大運營商根據自己的用戶分布情況進行針對性的逐步優化。因此,市民所在的小區如果存在信號太差,可以直接撥打相應運營商的電話進行投訴或建議,他們也會派人前來查看維修。如果市民長期投訴手機信號得不到解決,也可以撥打12300進行投訴,通管局會繼續進行跟蹤、督辦。

  律師建議:如有業主拒絕 可通過業主委員會協調

  針對電梯通訊信號存在盲區,該如何協調各方利益的問題,海南東方國信律師事務所李君律師認為,目前國家法律並沒有要求小區必須全面覆蓋信號,信號覆蓋更多根據是一些指導性的條款,遇到矛盾時只是通過多方溝通來解決。當有個別業主拒絕運營商進小區建基站時,可以通過小區業主委員會進行討論,此舉是否恰當,大家一同討論解決此事。

  如果業主在電梯遇到危險情況,電梯裡又沒有信號,最後導致業主無法及時求助遭受傷害,應該誰來承擔責任呢?李君律師表示,這個是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是看這件事有沒有因果關係。比如說物業有沒有對電梯及時監控,電梯公司有沒有按時維護電梯等。

  (南海網海口8月9日消息 記者 陳麗娜 陳望 實習生 馮滿秀)

  相關報導》》

  關注信號死角| 千名網友參加南海網民調 六成稱電梯沒信號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8月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陳麗娜)近日,家住海口市鳳翔東路的李先生向南海網記者投訴,說不久前他乘坐小區電梯時突然停電,電梯裡的緊急呼叫按鈕失效了,手機又沒有信號,雖然最後安全出來,但是經歷了「電梯驚魂」的李先生認為,電梯裡手機沒有信號,居民乘坐電梯,很沒安全感。8月4日,南海網推出民調,截至8月7日,有六成網友都反映自己所在的小區電梯沒有電梯信號,小區電梯、地下車庫信號死角問題再次引起關注。>>>點擊進入南海網調查頁面

  民調:六成網友反映電梯內沒信號 呼籲儘快消除安全隱患

  電梯發生故障時,手機信號成了救命稻草,可是當電梯出現無信號或信號差時,安全隱患不可忽視。其實不光電梯如此,小區的底下停車庫也是如此,如果發生突發事件,當事人將面臨求助無門的難題。

  你身邊有信號死角嗎?自8月4日,南海網推出網上民調,僅一天時間,就有近千名網友參與討論。截至8月7日,有六成的網友反映,小區電梯是信號死角,有三成的網友說,地下車庫沒有信號,也有網友說自己所居住的小區內信號很差。也有網友反映所在的整個小區信號都很差。網友所在的小區包括海口的千禧郎8號小區、佳元·椰風水韻、金城萬花坊、南海花園、水岸星城、濱江海岸、濱海明珠、椰子郎花園等等多個小區。

  「必須重視信號死角的問題,安全隱患很大,一旦發生危險情況,求救都難,如果是老人、小孩就更麻煩了。」、「太不方便了,打個電話都撥不出去,要是碰到緊急情況怎麼辦?後果誰來負責?」……網友吐槽,以往發生電梯安全事件未能及時發出求救信號,也讓大家有了電梯恐懼症。【詳細內容

  海口多處電梯沒信號 一旦有人被困救命電話撥不出去

  電梯事故,我們已不是第一次聽聞,全國各地電梯致人傷亡事故屢有發生。這些被困電梯未能及時救助造成的死亡事件,多數是因為電梯內未覆蓋電信運營商信號,這一點引發高度關注。記者在近半個月時間內,走訪了海口市厚土青蘋果小區、銀谷苑小區、金山小區、水雲天小區、海岸豪庭小區、濱濂新村四隊、濱涯村安置房以及部分商場總共105部電梯,發現大部分電梯確實存在手機信號差或沒信號的情況。【詳細

  相關評論》》

  電梯救命信號早到達需政府更多擔當

  「近日,家住海口市鳳翔東路的李先生向南海網記者投訴,說不久前他乘坐小區電梯時突然停電,電梯裡的緊急呼叫按鈕失效了,手機又沒有信號,雖然最後安全出來,但是經歷了「電梯驚魂」的李先生認為,電梯裡手機沒有信號,居民乘坐電梯,很沒安全感。8月4日,南海網推出民調,截至8月7日,有六成網友都反映自己所在的小區電梯沒有電梯信號。「(8月8日南海網報導)

  電梯,又是電梯!在海南八月炎熱的天氣裡,這樣一個看似尋常的調查,卻讓筆者後背一陣發涼!近年來,在海口,電梯給人們帶來的傷痛已夠多,人們不會忘記,2015年12月24日,海口海甸二東路水岸陽光小區B區,一名住戶在電梯內被困近三個小時後從13樓墜亡。當時的監控顯示,該業主曾在電梯內反覆撥打電話,可以肯定,當時一定是沒信號,不然絕不會被困三小時。實際上,近年來,海口「電梯驚魂」和「電梯困人」事件屢屢發生,據不完全統計,僅2015年,公開報導的海口「電梯驚魂」事件就超過了6起。

  但可怕是,時至今日,在公開的調查中,仍有六成網友反映自己所在的小區電梯沒信號。也就是說,海口還有不少小區的電梯一旦出現故障,救命電話是打不出的,被困者只能聽天由命!

  電梯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因其使用頻繁,出事的機率也相應較高,任何一個隱患都可能是致命的,比如電梯內無信號。誠然,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樣的,記者在調查中也指出了一些,譬如一方面在於小區物業「獅子大開口」,索要高昂的進場費,導致運營商與物業難以達成一致,另一方面則是由於部分居民擔心基站有輻射,導致運營商無法找到合適的地方安裝大型基站,有時需要在大樓樓頂安裝基站,都可能被居民要求拆除。此外,國家法律目前也沒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等等。

  但這些在寶貴的生命面前都不應該成為問題。目前來看,儘管質監部門每年也都在開展電梯故障排查,加強監管,但從現在的調查數據來看,力度還遠遠不夠,解決問題的點子也還太少。電梯隱患仍普遍存在,說到底,政府主管部門還需要有更多的責任擔當,要敢於用強力,真正當作大事來抓。梳理好各方關係,加大對小區居民的引導,同時應儘早把制定地方性管理法規列上日程。生命高於一切,電梯吃人事故絕不能再發生了!(大河浩蕩)

責任編輯:甘晨卉

相關焦點

  • 銀城物業進駐程序有瑕疵中商萬豪小區業主存在安全隱患
    而且物業公司雖然換了已經有一年多時間,但是銀城物業公司進駐是否合法問題,到目前物業公司及相關方未能給出明確說法。物業公司堅稱手續完備,業主想要維權仍然要通過訴訟才能解決。記者隨即對此展開調查。家住中商萬豪的吳女士投訴稱,她是這裡的老業主,前兩年銀城物業由於要在新三板上市而急於擴張,進駐了不少更換物業的小區,銀城物業就是在去年進駐中商萬豪的,原本想著這個品牌物業能夠帶來好的服務,但沒想到卻讓她對於公司的專業性存疑。
  • 慶陽鐵塔公司未經住戶允許通信基站建在住宅小區樓頂?看記者調查
    為此,住戶們曾多次與物業、社區、電信公司、聯通公司及鐵塔公司協商,但始終未果。10月21日,記者來到金廈科教苑小區,對該小區15號樓樓頂安裝的通信基站情況進行了解和調查。記者在現場看到,小區居民所說的通信基站就建在該小區15號樓二單元樓頂上,該基站同時為電信、聯通等多家通信單位所使用。
  • 濰坊一小區樓頂被安裝信號基站 鐵塔公司:不影響樓面 會上報公司...
    濰坊市朗潤盛世家園小區物業工作人員朱女士說:「他們那一塊信號基站安裝的早點,有些人沒來住就沒通知業主,就這麼安裝上了。」小區物業工作人員朱女士解釋,這些設備是鐵塔公司來安裝的信號基站,前期在安裝時確實也沒有通知業主。
  • 成都一小區電梯中設長凳竟獲9成業主力挺,這是咋回事?
    物業則稱,此舉主要是為了防止電瓶車進電梯!記者探訪電梯中設板凳 業主可坐著回家6日上午,成都郫都區,風雨斜斜,尚華路時代睿城小區,一些居民享受了一個難得的懶覺,陸續下樓,小區已漸漸熱鬧起來。居民反應有人叫好有人反對 因為電梯中設板凳的操作,該小區甚至成了「網紅小區」。一些業主不斷從網上看到針對這事的討論。「沒想到我們居然因為這個紅了」,業主將網上看到的消息分享到了業主群。
  • 臨沂又一小區物業給業主發錢了!
    臨沂又一小區物業 要給業主發錢啦…… 2019年1月21日,樸園小區的業主收到一份驚喜——小區業主委員會給全體業主發了一個紅包,每戶可按照建築面積領取,每平方米返還1元,引起了周圍小區居民的「羨慕嫉妒」。
  • 宿豫紫金園小區樓頂被電信公司安裝基站 業主卻不知情
    圖/戴維斯家住宿豫區御景山莊紫金園小區的業主向宿遷同城反映:宿遷電信公司在沒有公示、沒有與業主溝通的情況下,私自破壞住宅牆體結構,穿牆打孔搭設基站,在其鑽孔處牆體裂痕清晰可見,設備運轉噪音擾民,全體業主不知情,街道辦知道嗎?經過誰同意了?希望有關部門徹查,儘快移除,維護業主的正當權益。宿豫區紫金園小區樓頂通信基站。
  •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有新招?一個方案提出,全樓業主都不再反對
    這2個樓層業主受益任何方案都有人反對,遲遲達成不了統一的意見,難道舊改就不再推進了嗎?當然不是。住建部最新發布的《住宅項目規範》中明確規定,4層(含)或9米以上新建住宅均要安裝電梯。此前設置的標準是7層以上住宅才要求安裝電梯。新規相當於對老舊小區安裝電梯降低了3個樓層。對照市面上需要加裝電梯的老舊小區,我們不難發現,新規其實等同於給老房子加裝電梯蓋棺定論了。
  • 濱州一小區內要建垃圾中轉站 業主反對
    濱州:反對!小區要建垃圾中轉站?
  • 遠看是水箱近看成基站 輻射恐懼症應當怎樣破?
    新房樓頂的「水箱」是基站化妝的發生糾紛的小區位於市北區合肥路與寧安路交界處,今年10月底剛剛交付,拿到新房鑰匙的業主們正忙著裝修新家。可是一些業主經過小區一號樓時,看到樓頂平臺邊緣上多了一個銀色的箱式物體。「這是個什麼東西?」業主都很疑惑,物業工作人員給出的答覆是「水箱」。
  • 釋疑丨小區內建基站到底有沒有輻射,官方給出了回應!
    這不,成都某小區部分業主認為運營商的基站有輻射,拒絕增設基站,甚至破壞基站設施,市民能把基站建得遠些行嗎?至少不要在小區裡出現。建在小區樓面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否則就成了盲區,肯定無法保證正常的通信信號。
  • 業主加裝電梯遭其他業主反對:侵佔綠地公共通道
    反對業主  佔用公共綠地和過道 需徵求全體業主同意  採訪中,就華信花園4號樓3梯加裝電梯一事,4號樓其他梯戶業主和3號樓業主提出了強烈的反對意見,個別反對業主情緒非常激動,整個人站在綠地和挖掘機前面,阻止工人和機械開工。
  • 馬連窪街道辦質疑業主決定,北京古月園小區物業「應急」3年多撤不走
    在海澱區古月園小區,2015年前期物業突然撤離後,馬連窪街道辦事處指定一物業公司進駐「應急」。按規定應急一般不超3個月,但該物業應急服務已3年多。其間,該小區相繼召開3次業主大會,選舉業委會,選聘新物業,但新物業公司至今未能進駐。撤換物業公司難在哪?該小區為何深陷「應急」困局?本報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 小區刷卡乘電梯,引發業主神吐槽,這次大家支持物業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自己「有家不能回,物業要承擔責任」,原因是家裡安裝了指紋鎖,所以出門經常忘帶門禁卡,回來時不刷卡就按不了電梯,到達不了自己家所在的樓層,這位業主還吐槽:「刷卡乘電梯,純粹是多此一舉,如果小區有危險,110、120、119也乘不了電梯怎麼辦?」有網友回覆:遇到突發情況,小區保安會用電梯通用卡積極配合有關人員入場。對此你怎麼看?
  • 物業能上天?高檔小區內物業建垃圾中轉站,業主3年苦不堪言
    本來是偶然看到中央廣播電臺的一則報導,武漢一小區物業公司把地上車位改為臨時垃圾中轉站,臭氣燻天,遭業主強烈反對,3年了卻遲遲沒有得到拆除。萬萬沒想到,我的一個朋友就住在此小區,我決定實地去看看。物業為何可以損害業主利益,還底氣十足?物業公司本來只是業主花錢請來管理小區,服務業主的,可是現在,這個小區物業卻是實實在在的傷害業主。據我朋友講,這個搭建的臨時垃圾中轉站在買房的時候是沒有規劃的,沙盤上顯示的是地上車位,當時置業顧問也說這裡是地上車位。
  • 萬科物業服務差?長春東灣半島業主說小區讓萬科管理的一塌糊塗
    小區消防設施不好用,電梯不年檢,沒綠化,甚至連下水井蓋破損都沒人修,服務態度就更別提了……」業主:萬科物業服務差 想換物業卻無人對接陳先生家住在長春市南關區東萊南街附近的東灣半島小區二區,據他介紹小區曾經是信達地產開發的,但是在2016年左右被萬科地產收購。「我們最早入住的二三區,還有後期信達沒開發的地塊,以及所有的物業整個都打包給萬科了。
  • 業主私建升降車被訴 物業要求拆除設備恢復停車場原狀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王女士夫婦在小區地下車庫擁有兩個相鄰的產權車位,因家中車輛較多,為節約空間、提高車位利用效率,他們在車位上搭建了升降設備。但是,這一做法卻遭到了小區物業公司的反對。今天上午雙方在北京朝陽法院為這件事展開了激烈的法庭辯論。
  • 泉州市區海景國際小區:電梯頻出故障業主盼早更換
    對於電梯故障頻發、維修時間長等問題,部分業主表示不理解,對此,23日上午,泉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豐澤分局召集業主代表及物業公司、維保公司、省特檢院泉州分院等多方負責人舉行協調會,各方對情況和下一步工作方案進行說明。
  • 長沙縣築夢星園小區業主手臂被夾後,腳踢電梯轎門遭物業索賠
    8月7日,家住長沙縣築夢星園小區的章先生向本報記者反映稱,他進入小區電梯時,被電梯門夾住手臂,為防止電梯再次關門用腳踢了轎門。事發幾天後,小區物業稱電梯被踢壞了,要章先生賠償維修費用。8月2日,物業工作人員找到章先生,稱在查看視頻監控後,發現是他那一腳導致貨梯用於安全保障、防止轎門夾人的光幕設備失效了,不僅要其承擔維修費用,還在小區微信群中公布電梯被踢壞的信息。「雖然沒有公布我的名字,但業主去看監控就知道是我。」
  • 修1部電梯超11萬?物業惹怒業主!南京這個小區正在維權……
    近日,大學城印湖山莊的業主們遇到這樣一件糟心事: 印湖山莊和嘉成物業合同5月底到期,業主們查到物業在業主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走電梯應急通道,動用公共維修基金。投入使用不到五年的13部電梯,修理費居然達上百萬,遠遠高於市場價兩三倍,而且每部電梯的修理費都是11萬。
  • 事關居民小區治理、物業、電梯...
    一、改進物業服務管理(一)推動市區各類小區物業服務全覆蓋。積極探索老舊小區物業服務屬地管理或委託管理,支持規模小區或有條件的小區優先選聘黨組織健全、管理規範、信用評級高的物業服務企業。引進全國知名物業服務企業,針對不同小區片區特點,靈活採取單獨或連片接管等方式,推進小區物業服務企業有序進駐、有效管理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