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山美食種類繁多,你是否都知道呢?下面,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在臺山能品嘗到的美食,各位吃貨可要忍住口水啊!
臺山黃鱔飯
臺山黃鱔飯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秉承臺山豐厚飲食文化底蘊的臺山黃鱔飯,以本地黃鱔和優質大米為原料,佐以薑絲、蔥花等調和而成,口感鬆軟,味道鮮美,享譽海內外。在2014年舉辦的「廣東(沙灣)美食歡樂節」暨「廣東美食之鄉」頒獎儀式上,「臺山黃鱔飯」喜獲「廣東傳統特色小吃」榮譽稱號。
上川島石夾螺飯
石夾螺飯被譽為「天下第一飯」。石夾螺與寄生蟹,是上川島石夾飯螺的主料,味道鮮美。如果說臺山黃鱔飯是「皇帝飯」,那麼川島石夾螺飯就是「皇后飯」。
石夾是一種螺,裡面有寄生蟹。這種螃蟹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螃蟹。螺肉和寄生蟹連同米飯焗熟,加上點蔥花,香味鮮味會一起在舌尖上跳舞。風味獨特的石夾螺飯,吃過一次讓你終生難忘!
臺山蠔
臺山蠔是臺山著名特產,因臺山的生蠔田處於鹹淡水交匯之地,生蠔吸食海水裡的浮生動物特別多,所以這裡的生蠔長得比其它地方肥大,味道也更鮮美。蠔做法多樣,即可燉湯,又可炒飯,還可生吃、白灼、炸、鐵板燒等。最原汁原味的莫過於堂灼生蠔,水滾起即可將蠔放入滾2、3分鐘,然後再熄火慢慢浸熟,鮮嫩又不失脆口彈牙的口感。炭燒生蠔風味獨特,肥美香鮮的大生蠔燒到剛剛熟,把蠔汁完全鎖在裡面,再加上美味的蒜蓉,想不大口大口地吃掉也難。
上川沙白
沙白含有礦物質、微量元素和蛋白質,與其他食材一起烹製,它的養分溶解在湯汁之中,鮮味十足。臺山的上川沙白出了名的肥美,到了7、8月,沙白肉如同鼓鼓的小珍珠,用鹽水白灼,便已清甜無渣。鑑別「上川沙白」是否純正,要看殼上的花紋,清晰且黃白花紋均勻相間的,就是本地貨了。
海宴黃油蟹
黃油蟹最好吃的季節是農曆七八月,跟大閘蟹不同,其外表無異於膏蟹,不同之處是蟹身呈現介乎紅色與黃色之間的色澤,蟹蓋、蟹爪關節處均可透見黃色油脂。豐腴的「身材」足以讓人直咽口水。黃油蟹最好原只清蒸上桌,揭起蟹蓋,一股特殊的蟹油香味迎面撲來,蟹蓋上鋪滿一層黃澄澄的蟹膏,細細品味,油質甘香嫩滑、食味獨特,被食家封為「蟹中極品」絕非浪得虛名。
大江鎮風鱔
大江鎮麥巷村委會瓦窯灣獨有的特產。狀如白鱔,一般身長40釐米左右,重約600克。頭部有兩耳,遍體肥潤,脊部呈銀灰色,腹部是白色。用油炸香後,以豬骨、花生、眉豆配合燜食。其汁呈乳白色,鮮美清香。每年冬季,當北風呼嘯、天陰地暗、江水激浪時,風鱔就會成綣滾球而出。當地群眾就會在潭江中設繒捕捉,每次水頭約可捕獲500公斤。
三黃雞
三黃雞是臺山名產,主產於深井鎮,以毛黃、嘴黃、腳黃而得名。它有矮腳、圓身、易肥、骨軟、皮薄、玉肉、美味等十大特點,是久負盛名的優良肉用種雞。深井鎮屬山丘地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農作物除水稻、花生、番薯、木薯等大宗農產品外,還有黃豆、麥豆、高粱等各種雜糧,飼料來源多樣化,以碳水化合物(穀物、米糠、番薯)為主。村落分散,屋前後有零星草地或灌木林地,為「三黃雞」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汶村五味鵝
汶村五味鵝創製於民國初年,因其和諧地融合了酸、甜、苦、辣、鹹五味於一體,故名五味鵝。鵝肉口感適中,食後讓人口齒留香而廣受食客喜愛,成為臺山乃至江門的招牌菜。目前汶村五味鵝年產量達15000隻,產品暢銷江門、廣州等地區。2009年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認定公布了82個產品為廣東嶺南第一批特色食品,汶村五味鵝榜上有名。
鬥山狗仔鵝
鬥山鎮特產美食佳餚「狗仔鵝」的材料中並無狗肉,以「狗仔」命名,是指它的烹飪方法,即以南乳等調味料按燜狗肉的方法來烹製鵝肉,其鮮美程度不亞於狗肉,故而得名。鬥山「狗仔鵝」之所以出名,是因為烹調後鵝的肉質纖維比較好,吃起來口感嫩滑,鵝肉的味道比較濃。
四九狗肉
臺山人對狗肉更是情有獨鍾,夏至當天,家家買狗肉,戶戶可聞狗肉香。要數美味狗肉,臺山人都會不約而同地說:「四九鎮的狗肉最香。」臺山以專門製作狗肉而聞名的飲食店多以露天為主,卻別有一番鄉村風味。製作狗肉時,一般先將狗肉放到大鍋裡反覆翻炒,當鍋裡的汁水將幹時,再放入沙姜、陳皮、腐竹等佐料,整個過程大概需要一個半小時。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佐料的一條條腐竹,泡軟後用油炸至金黃噴香,混在狗肉裡,讓人垂涎欲滴。
四九牛骨湯
臺山四九鎮的牛骨湯不貴,經濟實惠又美味。四九牛骨湯不像酒店的美食那樣精緻,大塊的牛骨甚至顯得有點粗糙,卻顯得原汁原味,用農家人用的鋁盆子裝出來,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白雲豬手
白雲豬手是廣東名菜之一,臺山的白雲豬手選用本地農家豬手,肉厚而不肥膩。經醃製後用高溫開水浸熟,廚師精湛的刀法將其骨肉分離。皮爽脆,晶瑩剔透,食而不厭,是佐酒佳餚。更含有豐富的骨膠,有美容、養顏的功效。
蓮藕丸
蓮藕丸為江門八大名菜之一。選用臺山本地蓮藕和土豬肉,經人工手打完成。清蒸蓮藕丸,既沒有酥炸的油膩,也沒有燜的濃香。清新的藕香配上豬肉的爽滑彈牙,咬上一口,軟嫩滑爽、肉汁四溢。
黃皮頭
黃皮頭又叫獅子頭。金燦燦華麗麗的外表和魚頭正中央的小沙子是它的身份認證,味道鮮美,清蒸能保持原汁原味。不過由於肉質過分鮮嫩,烹調前要記得用菜刀將魚身拍實。
椒鹽賴尿蝦
瀨尿蝦,又稱「爬蝦」、「彈蝦」,吃法常有兩種:一種是清蒸或是水煮,然後去殼取肉醮醬、醋等佐料食用,另一種則是用姜酒鹽先醃,然後再放到油鍋裡炸,出鍋後就是一道肉鮮皮酥的「椒鹽彈蝦」了。既可去殼取肉吃,也可帶殼一塊兒嚼。「椒鹽彈蝦」是臺山一道特色海味。
紫蘇炒蝦
紫蘇炒蝦選用臺山的海蝦(或基圍蝦),加工去頭殼,加紫蘇葉、青椒,猛火爆炒而成。蝦的鮮美再加上紫蘇獨特的香味,令人齒頰留香。據《本草綱目》記載,紫蘇有「行氣寬中,清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之功效。
高湯蘿蔔
臺山潮境蘿蔔清甜無渣,肉嫩爽脆。用高湯加些牛腩一起煲,撲面而來的是牛腩和蘿蔔特有的香味,即時讓你急不可待。蘿蔔入口而化,高湯汁味滲到蘿蔔裡面,蘿蔔味與高湯汁液形成清香可口的味覺,令人回味無窮。高湯的製作各不相同,分毛湯、奶湯、清湯三種。
川島翡翠貽貝
川島鎮特產。俗稱青口、青匙。生長在淺海水域,附著於石頭、水泥柱或木樁上,濾食水中微生物等有機質。一般養殖2~3年即可上市。鮮活貽貝是大眾化海產食品,可清蒸、煮食,也可剝殼炒食,味道鮮美。上下川島港灣水域已建成貽貝養殖基地,插殖、吊養貽貝面積近2萬畝,年產貽貝1.5萬噸,是廣東省內重要的貽貝生產基地。
發餈
過年必備糕點,材料為:自發粉+黃糖/白糖。將混合好的粉漿倒入小個特定杯子猛火蒸煮便成型,然後在上面撒點芝麻,便成。質感相對結實,帶著發粉特殊的味道以及淡淡的甜味。臺山人講究好意頭,都希望其發得越開越好。
鹹湯圓
臺山人素有冬至吃湯圓的風俗,吃的都是沒有餡的小一號湯圓,是鹹是甜,就從煮湯圓的湯料裡做文章了。做甜的湯圓,就放片糖薑絲,潤肺去塵;做鹹的湯圓,可靈活加入冬菇、白蘿蔔、臘肉臘腸、蝦米、雞肉等,香氣十足,引人聞香而垂涎欲滴。
海宴牛雜
臺山海宴牛雜遠近馳名,是許多臺山人鍾愛的草根美食,還吸引了很多外地遊客慕名前來覓食。不少臺山華僑更是對其念念不忘,難得回國一趟,也總要吃上一回不可。海宴牛雜大約於20年前開始出名。最正宗的海宴牛雜在海宴鎮海宴街。這條街上,大概有四五個賣牛雜的攤檔。
烏勤藤餈
每到農曆三月三,臺山幾乎每家每戶都要準備烏勤藤餈(也叫雞屎藤餈、牛屎丸、狗蝨包、狗仔丸)。烏勤藤餈既能讓人飽口福,又達祛溼、消除疲勞、補中氣之藥用,此外還有闢邪一說。
鹹肉棕
端午節必備食品,清香的竹葉,裹上糯米與豐富美味的餡料,絕對挑起你的食慾。正宗臺山粽的形態近似圓柱形,兩端共翹起四個角,別具一格,很有立體感。臺山鹹肉粽餡料有鹹豬肉、鹹蛋黃、大蝦幹、花生、紅豆、臘腸、蝦米、魷魚乾等。還有一種是灰水粽,俗稱梘水餈,不加餡料,只放一根火柴梗大的蘇木條在粽子中心,用水浸過鍋裡粽子的面上,煲幾個小時至熟透即可。灰水粽一般用糖伴著吃。
客家米橙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的客家農村,每逢過年的時節,就會看見一些師傅挑著黑黑的崩鍋,走街串巷,為山村裡的人們製作美味的過年美食米橙。米橙是客家人家家戶戶必備的過年美食。米橙的香脆味讓人難以忘懷,米的香味被發揮得淋漓盡致,再加上一層糖附在上面,使米香和糖完美粘合在一起,一口咬下去,糖立即融化溢滿口中,爆開的米香鬆脆,使人吃了口齒留香。
臺山乞丐雞
秘制臺山乞丐雞,皮脆、肉滑、味甜,百吃不厭。製作原料採用本地180天以上的放山雞,雞宰殺、涼幹後,用秘製藥草和味料醃製3個小時,再採用特有的黃泥和錫紙裹包好,經柴火燒烤兩小時而成。
鹹蝦蒸豬肉
臺山鹹蝦膏的主要產地為臺山的廣海、海晏和上川、下川等沿海鄉鎮。鹹蝦膏主要用產於海中的苗蝦,加適量食鹽加工而成。臺山鹹蝦膏色澤紅豔,味道鮮美,有濃鬱的海鮮味,營養豐富,是調味、佐餐的佳品。蝦膏蒸豬肉是一道做法簡單、味道獨特的菜式,用米酒、鮮蝦醬三勺,配上薑絲,糖和豬肉攪勻,然後放到鍋裡用大火蒸8分鐘即可,香味四溢,引人垂涎。
百峰網為您提供最新最快的臺山資訊,關注百峰網,收看收聽海內外臺山人臺山事!
更多精彩請關注百峰網 http://www.tsbtv.tv
手機用戶可直接訪問 http://wap.tsbtv.tv
新浪微博:@百峰網
微信號:TSBTV-N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訪問百峰網,瀏覽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