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小區加裝電梯全景 杭州市房管局供圖
昨天,杭州首家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售後服務中心(西興站)誕生了。
目前,杭州本年度新增完工1005處,累計完工1800餘處電梯加裝,惠及2.2萬餘戶家庭。
未來,這些加裝電梯如何維護,如何保障安全,如何管理?杭州正在通過成立售後服務中心、第三方託管、電梯保險等多元管理模式,探索實踐加裝電梯長效管理的新模式。
「中心」將執行24小時監管制度 真正成為居民的貼心管家
今年8月,濱江區西興街道繽紛小區作為老舊小區整治加裝電梯全覆蓋的試點,實現65個單元全部加裝電梯,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昨天,這個小區的居民幸福升級,全市首個加梯售後服務中心西興站也在繽紛小區落戶。
這個服務中心所覆蓋的區域為繽紛小區、繽紛西苑和繽紛北苑,三個小區共有多層住宅165個單元,目前已經加裝電梯138臺。
究竟什麼是加裝電梯售後服務中心?都管些什麼事呢?
簡單地說,這就是繽紛小區加裝電梯的「專屬管家」,配備了12名售後服務人員,執行24小時監管制度。主要解決三個方面問題:
1.加裝電梯故障解決的及時性。按照電梯管理條例,發生困人等故障必須在30分鐘到達現場,中心成立後,可以5分鐘到達現場,實現了快速、高效的應急響應能力。另外,「中心」設置了器材備件庫,縮短了器材周轉時間,原先需要三天籌措的備件現在現場就可以解決。
2.加裝電梯運行監管的安全性。售後服務中心根據系統排班數據,可以持續跟蹤至故障解決,App物聯繫統可以分析出月度故障率和重複故障率,進行針對性保養服務等功能。
3.全程服務的周到性。中心不僅具備維保功能,還增加了加梯政策諮詢、方案優化、矛盾調解等內容,從而實現了一站式服務。
杭州市首個加梯售後服務中心(西興站)
小區居民對這個服務中心怎麼看?
「有了電梯我們出行就方便了,現在有售後服務,速度還很快,像老人困在電梯害怕的話,速度快對他們是好事。」繽紛小區住戶虞彩鳳阿姨說,最近小區裡還真有一處電梯門出現關閉問題,提示燈壞了,居民就撥打了96333電梯救援電話。不到5分鐘,售後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就趕到現場。原先,從最近站點趕過來的救援人員在路上就要花費半小時。
而且,以往小區加裝電梯的傳統售後服務只管電梯,電梯以外的部分不負責。這次成立的加梯售後服務中心拓展了服務範圍,包括電梯連廊、外立面、鋼結構井道,都是保修範圍。
據了解,濱江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第二個服務中心選址在長河街道春波西苑小區,目前正在籌備,年後將投入使用。
探索實踐多元管理模式
為加裝電梯提供長效管理樣本
隨著杭州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老小區裝上了新電梯。
近期,就有餘杭區禹航商城小區的首臺電梯加裝、拱墅區永和坊加裝電梯,以及濱江區冠山小區的首批加裝電梯。
截至11月底,杭州本年度新增完工1005處,歷年累計完工量1800餘處,位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惠及近2.2萬戶住戶。
可隨著越來越多的電梯投入使用,加裝電梯的管養工作重要性也日益凸顯。
這麼多電梯,如何確保投入使用後安全平穩運行?這是擺在大家面前的現實課題。同時,電梯在磨合期,發生故障的概率也會相應增加,居民內心的擔憂顯而易見,於是建立一個售後服務中心解決這一矛盾成了大家一致的想法。
「這也是一個樣本,可以為後續全市加裝電梯保養提供經驗。」杭州市房屋安全和更新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售後服務中心的投入使用,不僅可以大大縮短電梯故障應急響應的時間,改變維保的原有模式流程,更是拓寬了電梯加裝政策諮詢、方案優選、矛盾協調等工作的空間。
繽紛小區加裝電梯近景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小區在安裝加裝電梯後,選擇通過「電梯保險」來進行後續維保。
2019年2月,拱墅區天時苑小區7幢4單元在拱墅區市場監管局、上塘街道和假山路社區的溝通協助下,業主們籤訂了加裝電梯的養老綜合保險。
據了解,現在一年的保費是6500元,除了一層和二層的住戶以外,其餘10戶平均分攤保費,也就是一年每戶650元。隨著電梯使用年數的增加,保費也將增加,5年內每年6500元,5至10年每年8500元,10年以上每年1萬元。
業主們購買了保險後,接下來的事就交給專業的人了——電梯的日常維保、更換零件、年檢等一切費用都由保險公司全權負責,同時有專業的技術服務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如果電梯需要更換,保險公司將最高賠付10萬元。」業主代表濮建民很高興,「這可是件惠民的大好事。」
這種以保險為核心、以科技為支撐的全新業主自治管理模式,解決了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後續維保難題,為全區乃至全市加裝電梯後續長效管理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樣本。
目前全市已有近百處加裝電梯項目購買了綜合養老保險(年均保費大約6000—8000元)。拱墅區還會同中國人保公司首次將加梯項目鋼結構、連廊、裝飾裝修等土建內容一併納入保險理賠範疇,推出長達17年的綜合服務保險,為加裝電梯帶來全生命周期的服務保障。
除了售後服務中心、電梯保險之外,還鼓勵各地先行先試,積極探索「業主主體、市場運作」的後續維保方式,形成了業主自管、物業服務企業託管、第三方機構代管、購買綜合服務保險等多種類型的後續管理模式。
上城區小營街道就積極引入外包機制,將轄區內加裝電梯的單元樓道統一打包委託給第三方專業機構負責管理。
望江街道南光坊加梯項目,則利用廣告收益抵扣部分電梯運行的電費及維保費用,減輕業主籌資壓力。
加快立法進程
樹立加裝電梯業主共治共享理念
今年以來,杭州不斷提升加裝電梯項目推進力度和管理實施效能,進一步擴大項目覆蓋面,加快實現「盆景」變「風景」,滿足更多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通過推動加裝電梯與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工程統籌規劃、同步推進,加快成片加梯項目實施。
對符合加裝電梯客觀條件但民意暫未統一的單元樓道,也在小區改造時提前做好管線遷改和加梯位預留,避免重複開挖。
目前杭州全市已形成以老舊小區為主,單位自管房、拆遷安置房、公租房、人才房等為輔的「1+X」多種類型加梯推進模式。
在安裝電梯方面,結合項目實際,因地制宜採取不同電梯加裝方式,並在設計施工、產品研發上不斷推陳出新。
針對部分項目底坑空間不足的技術難題,主動對接國家質檢總局推動全省首批「淺底坑」加裝電梯試點項目落地並推廣;探索實施整體裝配式電梯加裝,實現「8小時主體吊裝,48小時整體完工,7天交付使用」的加梯新速度。
接下去,杭州將繼續努力推進加裝電梯工作。
首先是將加快《杭州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管理辦法》立法進程,力爭通過《辦法》的出臺,為杭州加梯工作提供法律保障。並且積極開展加梯需求摸底調查,為精準推進加梯工作夯實基礎。發揮街道、社區的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做好民意協調、政策宣傳等工作,幫助民意協調統一,促進鄰裡和諧、達成共識。
積極引入電梯企業、社會公益組織等多方參與機制,共同助推加梯項目實施。還要堅持「業主主體,市場運作」,樹立加裝電梯業主共治共享理念,引導業主理性選擇、聘用物業服務企業或第三方機構負責電梯後續維保工作。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引入企業代建、融資擔保、共享租賃等,減輕業主負擔。
(原標題《杭州開出首家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售後服務店」》。編輯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