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7月份的中國電影票房以54.9億元的成績創造了一個新的紀錄,單月票房收入甚至超過2008年全年票房收入的總和。票房的火爆也傳導到了在線選座行業,剛剛獨立的貓眼電影(以下簡稱「貓眼」)公布的7月交易額再次「點燃」了電影圈。其對外宣布7月份單月的交易額達到22億元,比6月暴增120%,這個數字讓一眾業內人士紛紛加入質疑和吐槽行列。
2015年電影暑期檔就像天氣一樣火熱。
7月份的中國電影票房以54.9億元的成績創造了一個新的紀錄,單月票房收入甚至超過2008年全年票房收入的總和。票房的火爆也傳導到了在線選座行業,剛剛獨立的貓眼電影(以下簡稱「貓眼」)公布的7月交易額再次「點燃」了電影圈。其對外宣布7月份單月的交易額達到22億元,比6月暴增120%,這個數字讓一眾業內人士紛紛加入質疑和吐槽行列。
隨著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三大BAT先後殺入在線選座行業,行業已經從群雄割據走向短兵相接。BAT憑藉著雄厚的資金讓價格戰愈演愈烈,也讓貓眼、格瓦拉、大眾點評這些早期的在線選座機構的地位岌岌可危,市場格局看似即將被顛覆,這或許也是行業先行者貓眼急於誇大數據的根源。
給貓眼算筆「糊塗帳」
就在貓眼對外公布其7月的交易額達到22億元的當天,微影(微信電影票公司)總裁林寧就在微博上質疑:「微影在萬達院線電商的佔比已經38%,第二名是十幾而已,我們已是友商的兩倍。佔中國票房市場一半是吹牛,是看不起萬達,還是看不起所有院線自己的能力?」火藥味十足。阿里巴巴影業集團發行總監張曉男調侃:「這可真是大數據時代,數據不斷誇大的時代!」
「這個數據肯定有問題!」曾任夸克電影網主編的資深影評人釋凡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為此,記者致電負責貓眼公關事物的靳睿紫,得到的解釋是,貓眼提出的交易額和電影票房收入不是一個概念,交易額包括團購+選座+服務費,還有與片方聯合發行獲得的收益,在線購票在整個票房的佔比超過60%。
不過即便按照上述說法分別考證,裡面的「水分」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也很誇張。
從全國所有院線接入的統計平臺看,目前有7套售票系統,從系統商接入埠的出票量顯示:傳統的櫃檯出票量佔43%,其餘的57%是網絡出票份額,其中院線自營的網絡售票又佔據20%,這意味著只有46%的票房收入來自第三方的出票埠,這其中包括在線選座和團購,大約為25億元。
釋凡認為,貓眼作為一家第三方在線選座機構,22億元的出票量顯然是違背基本事實的,這意味著其他幾家機構的出票量僅有3億元。而貓眼2015年上半年的交易量為60億元,7月一個月就達到22億元,相當於增長220%,這是不太可能實現的一個增量。
7月貓眼的實際表現並不搶眼,首先,貓眼選片難言成功,押寶的《梔子花開》並未達到預期,票房收入不足3.8億元,低於淘寶電影參與發行的《小時代4靈魂盡頭》4.86億元的票房,更低於微影時代出品的《大聖歸來》7.8億元的票房。而7月票房大贏家的《捉妖記》和《煎餅俠》則是幾家分庭抗禮,沒有任何一家獨佔鰲頭。
第三方票房系統機構圈內公眾號@電影票房告訴記者,根據他的測算,貓眼7月的交易額大約在9億元左右,微信電影票在7月增長迅速,估計為7億多元,淘寶電影在7月做了大量的活動,交易額應該接近5億元。所以貓眼電影實際領先的不多,這三家機構未來幾個月誰都有可能成為第一,取決於合作片子的質量和促銷補貼的力度。
資本角力成為動因?
因此,在後面的比拼中,資金多寡成為勝負關鍵。
在《瘋狂電影》創始人彭強看來,在線選座行業絕對是一個高門檻的行業,沒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是玩不轉的。首先,在線選座機構要想實現網絡售票和在線選座,就必須先接入各大院線的網絡售票埠,一般都要提前預付影院一大筆資金作為抵押金,往往實力越大的影院收取的抵押金就越高。
貓眼、微信電影票、淘寶電影這三家接入的院線數量都超過了3000家,這就意味著每家最少都要墊付上億元的流動資金作為抵押金。相比之下,格瓦拉雖然較早進入在線選座市場,但背後缺少BAT這樣的後臺,也缺少風投資金,自然就「底氣不足」。目前,格瓦拉接入的全國院線僅有2000多家。
對於各大在線選座機構而言,接入過多的影院,就意味著佔壓過多的流動資金,容易造成資金鍊斷裂。而BAT的接入,基本確立了三家獨大的局面,相比之下,美團的資金實力對比騰訊、阿里存在差距,如果從資本的角度來看,起家於美團的貓眼未來也許無法與微信電影票、淘寶電影抗衡。
2014年的在線選座市場上,貓眼還遙遙領先,格瓦拉排名第二,當時貓眼接入的院線數量為1800家,格瓦拉為1600家,到了2014年底,貓眼達到2000家,格瓦拉則為1700家。然而,隨著淘寶電影在2015年正式推出,接入的院線數量一下子就達到2400家,每個月都以200家的數量遞增,微信電影票接入的院線數量也早就突破4000家。
據悉,美團2015年1月融資的7億美元上半年已經消耗殆盡,需要新一輪的融資,加上7月27日貓眼離開美團開始獨立,也需要新的融資。就在貓眼宣布7月交易額達22億元之後,市場估值就高達12億美元,在@電影票房公眾號看來,市場佔有率與估值緊密相關,估值越高,越方便融資談判。
未來的格局
最早進入在線選座市場的貓眼曾經一度遙遙領先,票補為貓眼帶來巨大用戶數量的同時,也為貓眼提供了一個大數據平臺,對片方形成很大的吸引力。
然而,隨著BAT相繼進入,依託更為龐大的資金迅速地推進市場,貓眼的先發優勢迅速地被抵消了。萬達投資微信電影票之後,在促銷和資源上對後者給予大力度的支持,雙雙成為7月電影票房暴漲的受益者,其中萬達院線票房收入同比增長近五成。
此外,微信電影票還發力四大民營院線,與北京萬達、廣州金逸、大地和浙江橫店四大院線合作,市場份額快速上升。之前,四大院線組建了五洲電影發行,與微信電影票合作發行了《十萬個冷笑話》《奔跑吧,兄弟》《一路驚喜》《鍾馗伏魔:雪妖魔靈》等票房不錯的電影,這也讓微信電影票獲得了23%的出票量。7月的暑期檔市場,通過動用朋友圈廣告等其他營銷方式,微信電影票出票量在萬達院線躍居第一,峰值時佔比高達50%。
2015年,百度也開始發力在線選座市場,投資糯米,成立百度糯米。據悉,為了支持百度糯米,百度投入200億元資金,打造糯米作為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全面提升後者的市場份額和影響力。百度與美團歷來被認為是在團購市場最直接的競爭對手,而當百度糯米正式進入在線選座市場,所有的市場動作基本都「瞄準」了貓眼,補貼力度更大,由此,後來者的糯米已經全方位和貓眼展開競爭。
「隨著BAT的進入,在線選座市場的格局已經改變了,貓眼在人流導引優勢、院線數量的優勢已經沒有了,資本實力還處於劣勢,年底BAT基本可以搶佔在線選座市場前五名的位置。」@電影票房判斷。
彭強則覺得,在線選座市場的競爭最終還是資本說了算,未來幾家在線選座機構也不排除互相併購的可能,比如貓眼、格瓦拉最終會被併入某個BAT的版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責任編輯:DF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