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眼」虛報數據?票房火拼背後的在線選座「暗戰」

2020-12-18 東方財富網

摘要

7月份的中國電影票房以54.9億元的成績創造了一個新的紀錄,單月票房收入甚至超過2008年全年票房收入的總和。票房的火爆也傳導到了在線選座行業,剛剛獨立的貓眼電影(以下簡稱「貓眼」)公布的7月交易額再次「點燃」了電影圈。其對外宣布7月份單月的交易額達到22億元,比6月暴增120%,這個數字讓一眾業內人士紛紛加入質疑和吐槽行列。

  2015年電影暑期檔就像天氣一樣火熱。

  7月份的中國電影票房以54.9億元的成績創造了一個新的紀錄,單月票房收入甚至超過2008年全年票房收入的總和。票房的火爆也傳導到了在線選座行業,剛剛獨立的貓眼電影(以下簡稱「貓眼」)公布的7月交易額再次「點燃」了電影圈。其對外宣布7月份單月的交易額達到22億元,比6月暴增120%,這個數字讓一眾業內人士紛紛加入質疑和吐槽行列。

  隨著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三大BAT先後殺入在線選座行業,行業已經從群雄割據走向短兵相接。BAT憑藉著雄厚的資金讓價格戰愈演愈烈,也讓貓眼、格瓦拉、大眾點評這些早期的在線選座機構的地位岌岌可危,市場格局看似即將被顛覆,這或許也是行業先行者貓眼急於誇大數據的根源。

  給貓眼算筆「糊塗帳」

  就在貓眼對外公布其7月的交易額達到22億元的當天,微影(微信電影票公司)總裁林寧就在微博上質疑:「微影在萬達院線電商的佔比已經38%,第二名是十幾而已,我們已是友商的兩倍。佔中國票房市場一半是吹牛,是看不起萬達,還是看不起所有院線自己的能力?」火藥味十足。阿里巴巴影業集團發行總監張曉男調侃:「這可真是大數據時代,數據不斷誇大的時代!」

  「這個數據肯定有問題!」曾任夸克電影網主編的資深影評人釋凡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為此,記者致電負責貓眼公關事物的靳睿紫,得到的解釋是,貓眼提出的交易額和電影票房收入不是一個概念,交易額包括團購+選座+服務費,還有與片方聯合發行獲得的收益,在線購票在整個票房的佔比超過60%。

  不過即便按照上述說法分別考證,裡面的「水分」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也很誇張。

  從全國所有院線接入的統計平臺看,目前有7套售票系統,從系統商接入埠的出票量顯示:傳統的櫃檯出票量佔43%,其餘的57%是網絡出票份額,其中院線自營的網絡售票又佔據20%,這意味著只有46%的票房收入來自第三方的出票埠,這其中包括在線選座和團購,大約為25億元。

  釋凡認為,貓眼作為一家第三方在線選座機構,22億元的出票量顯然是違背基本事實的,這意味著其他幾家機構的出票量僅有3億元。而貓眼2015年上半年的交易量為60億元,7月一個月就達到22億元,相當於增長220%,這是不太可能實現的一個增量。

  7月貓眼的實際表現並不搶眼,首先,貓眼選片難言成功,押寶的《梔子花開》並未達到預期,票房收入不足3.8億元,低於淘寶電影參與發行的《小時代4靈魂盡頭》4.86億元的票房,更低於微影時代出品的《大聖歸來》7.8億元的票房。而7月票房大贏家的《捉妖記》和《煎餅俠》則是幾家分庭抗禮,沒有任何一家獨佔鰲頭。

  第三方票房系統機構圈內公眾號@電影票房告訴記者,根據他的測算,貓眼7月的交易額大約在9億元左右,微信電影票在7月增長迅速,估計為7億多元,淘寶電影在7月做了大量的活動,交易額應該接近5億元。所以貓眼電影實際領先的不多,這三家機構未來幾個月誰都有可能成為第一,取決於合作片子的質量和促銷補貼的力度。

  資本角力成為動因?

  因此,在後面的比拼中,資金多寡成為勝負關鍵。

  在《瘋狂電影》創始人彭強看來,在線選座行業絕對是一個高門檻的行業,沒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是玩不轉的。首先,在線選座機構要想實現網絡售票和在線選座,就必須先接入各大院線的網絡售票埠,一般都要提前預付影院一大筆資金作為抵押金,往往實力越大的影院收取的抵押金就越高。

  貓眼、微信電影票、淘寶電影這三家接入的院線數量都超過了3000家,這就意味著每家最少都要墊付上億元的流動資金作為抵押金。相比之下,格瓦拉雖然較早進入在線選座市場,但背後缺少BAT這樣的後臺,也缺少風投資金,自然就「底氣不足」。目前,格瓦拉接入的全國院線僅有2000多家。

  對於各大在線選座機構而言,接入過多的影院,就意味著佔壓過多的流動資金,容易造成資金鍊斷裂。而BAT的接入,基本確立了三家獨大的局面,相比之下,美團的資金實力對比騰訊、阿里存在差距,如果從資本的角度來看,起家於美團的貓眼未來也許無法與微信電影票、淘寶電影抗衡。

  2014年的在線選座市場上,貓眼還遙遙領先,格瓦拉排名第二,當時貓眼接入的院線數量為1800家,格瓦拉為1600家,到了2014年底,貓眼達到2000家,格瓦拉則為1700家。然而,隨著淘寶電影在2015年正式推出,接入的院線數量一下子就達到2400家,每個月都以200家的數量遞增,微信電影票接入的院線數量也早就突破4000家。

  據悉,美團2015年1月融資的7億美元上半年已經消耗殆盡,需要新一輪的融資,加上7月27日貓眼離開美團開始獨立,也需要新的融資。就在貓眼宣布7月交易額達22億元之後,市場估值就高達12億美元,在@電影票房公眾號看來,市場佔有率與估值緊密相關,估值越高,越方便融資談判。

  未來的格局

  最早進入在線選座市場的貓眼曾經一度遙遙領先,票補為貓眼帶來巨大用戶數量的同時,也為貓眼提供了一個大數據平臺,對片方形成很大的吸引力。

  然而,隨著BAT相繼進入,依託更為龐大的資金迅速地推進市場,貓眼的先發優勢迅速地被抵消了。萬達投資微信電影票之後,在促銷和資源上對後者給予大力度的支持,雙雙成為7月電影票房暴漲的受益者,其中萬達院線票房收入同比增長近五成。

  此外,微信電影票還發力四大民營院線,與北京萬達、廣州金逸、大地和浙江橫店四大院線合作,市場份額快速上升。之前,四大院線組建了五洲電影發行,與微信電影票合作發行了《十萬個冷笑話》《奔跑吧,兄弟》《一路驚喜》《鍾馗伏魔:雪妖魔靈》等票房不錯的電影,這也讓微信電影票獲得了23%的出票量。7月的暑期檔市場,通過動用朋友圈廣告等其他營銷方式,微信電影票出票量在萬達院線躍居第一,峰值時佔比高達50%。

  2015年,百度也開始發力在線選座市場,投資糯米,成立百度糯米。據悉,為了支持百度糯米,百度投入200億元資金,打造糯米作為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全面提升後者的市場份額和影響力。百度與美團歷來被認為是在團購市場最直接的競爭對手,而當百度糯米正式進入在線選座市場,所有的市場動作基本都「瞄準」了貓眼,補貼力度更大,由此,後來者的糯米已經全方位和貓眼展開競爭。

  「隨著BAT的進入,在線選座市場的格局已經改變了,貓眼在人流導引優勢、院線數量的優勢已經沒有了,資本實力還處於劣勢,年底BAT基本可以搶佔在線選座市場前五名的位置。」@電影票房判斷。

  彭強則覺得,在線選座市場的競爭最終還是資本說了算,未來幾家在線選座機構也不排除互相併購的可能,比如貓眼、格瓦拉最終會被併入某個BAT的版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責任編輯:DF155)

相關焦點

  • 在線選座搶佔電影院入口 影迷到底怎麼選?
    原標題:在線選座搶佔電影院入口 影迷到底怎麼選?   繼格瓦拉2010推出在線選座服務後,時光網、貓眼電影、豆瓣電影紛紛跟進。用戶可輕鬆了解每個場次的座位銷售情況,選定座位後下單即可憑兌換碼到影院取票機取票。該服務與航空公司推出的在線選座服務類似,可降低消費者在影城的等待時間。
  • 電影票在線選座加預售 打造電影發行新模式
    從團購到在線選座在線售票如此火熱之前,不得不提到團購電影票熱潮。數據顯示,2011年,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北京市場的電影團購總金額已經達到4144萬元,佔北京市票房收入的1/10,而團購售出的票量將近200萬張,佔到了北京市觀影人次的近1/5,超過4000家網站將團購業務開拓到電影票售賣領域。
  • 《心花路放》11億票房的大數據內幕
    最近專門跟貓眼電影負責人徐梧深聊了下。談及《心花路放》票房從0跨越到11億的秘訣,大數據成為他口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 《心花路放》為何是第一個打破傳統電影行業陳規的探索者?11億傲嬌票房背後隱藏著哪些大數據內幕? 以下是貓眼電影負責人徐梧的案例口述和對話: 貓眼與《心花路放》3小時敲定合作 8月初,我們正式與王易冰、電影投資方等團隊接觸。
  • 貓眼和微影被傳「合併」: 在線售票告別「野蠻生長」, 「三國殺...
    今年年初,阿里影業的財報中率先披露了淘票票將在市場投入上的費用不會少於10億,這讓今年宣稱不會投入太多「票補」的貓眼和微影感到了壓力。在線票務市場經過了幾輪競爭,仍然沒有擺脫對「巨額」票補的依賴。雖然林寧第一時間否認了「合併」傳聞,但報導稱貓眼電影與微影時代雙方確實已經進行談判,幕後的推手就是騰訊。在今年國產電影票房嚴重下滑、票補減少的「失落期」,「抱團取暖」的結果並不讓人意外。
  • 《八佰》熱映獲海外權威媒體關注 貓眼預測票房將突破28億
    《八佰》的驚人票房折射出中國電影市場正以「中國速度」快速復甦,這也引起了海外權威媒體的關注。著名影視雜誌《Variety》稱,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首個復甦的電影市場。在報導中,《Variety》引用貓眼平臺上《八佰》、《蕎麥瘋長》和《小婦人》等影片的票房數據,為近期中國電影票房的快速回升提供佐證。
  • 貓眼開放平臺服務 欲做電影行業「加速器」
    過去幾年裡,無論是在線選座購票還是點映預售、影片媒體宣傳路徑,網際網路平臺的深度融入都對電影產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產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中國電影產業即將彎道超車的歷史時刻,貓眼欲成為產業加速器,為電影產業工業化、數位化、網絡化注入創新動力。
  • 貓眼電影訂票軟體下載
    我們是集影視娛樂信息、在線購票、影評劇評等服務的一站式泛娛樂平臺,不論電影電視還是綜藝,都可以找到你喜歡看的內容,看片追劇和粉愛豆變得更方便。18183第一時間為您帶來最新最快的貓眼下載,軟體下載就來18183!
  • 怎麼在手機上買電影票在線選座?
    不僅電腦上可以在線選座購票,手機上現在也可以在線選座了。下面我將告訴大家如何在手機上在線選座購買電影票。首先在手機上下載貓眼電影APP軟體,安裝完成後,打開貓眼電影,我們就利用這個手機app實現在線選座購買電影票。打開貓眼電影後,允許使用定位,這樣可以確定購票地點。要註冊一個貓眼帳號,直接手機號註冊,很方便,購票成功後會有信息發到手機上。有帳號的直接登陸。
  • 在線票務2018巨變:票房爆發背後,增速第一的淘票票做對了什麼?
    市場份額大幅增長,淘票票業務增速達第一其實,在線售票的出現並沒有幾年,但很快就改變了大眾購買電影票渠道的習慣,據速途研究院的《2017年中國在線電影票務市場分析報告》顯示,2014年網絡售票佔整體售票的份額還是45.4%,但到了2017年就迅速增長到了81%,在線售票市場的玩家也從四王爭霸演變成了現在淘票票與貓眼的強強對決
  • 票務平臺天花板隱現,貓眼下一個增長點會是內容嗎?
    據財報數據分析可知,收入增長主要是因為在線票務收入的增加。高收入的背後是永遠的高投入?按照財報中劃分,貓眼的業務收入一共來自於四塊:在線娛樂票務服務,娛樂內容服務、娛樂電商服務和廣告服務。但過去的四年中,四塊業務的收入增長走勢卻並不相同。
  • 夢工廠新片《瘋狂原始人2》票房奪冠!貓眼評分9.1,比前作更加精彩
    《瘋狂原始人2:新紀元》於11月27日國內上映,並於周六周日連續兩天奪得票房冠軍,豆瓣評分8.2分,可以說是一部非常不錯的動畫片了,貓眼上給出的票房預測為2.44億左右,估計本片到下線時票房基本上也就在2.5億左右,而在北美,首周票房也有1213萬美元,。
  • 前三季度國內總票房大漲兩成,在線票務格局淘票票為何能成第一?
    據數據統計,2017年前三季度國內票房總收入為427.1億元,同比增長20.49%。在多部「超級爆款」的帶領下,國內票房似乎再次看到了600億的「小目標」。與此同時,2017年10月18日Quest Mobile發布移動網際網路秋季報告。
  • 貓眼財報的「數字密碼」:盈利和焦慮,究竟應該先看哪一個?
    貓眼盈利,是事實。但是隱藏在盈利背後的焦慮,也是事實。在超大規模的票補支撐下,伴隨著在線購票和在線選座的不斷普及,電影市場的規模在短期內迅速擴大,高度網際網路化也成為了國內電影市場最重要的一個特徵。但隨著線上化率增長的基本停滯和票補管控,在線票務平臺本質上到了一個新的岔路口。選擇獨立上市的貓眼娛樂,在上市前和微影時代的合併成為了最為關鍵的一步。
  • 貓眼的老大位置還沒捂熱 就被淘票票趕下車
    《紅海行動》和《唐人街探案2》作為新年最火的影片,在淘票票的助推下票房紛紛突破33億元,成功躋身中國電影票房前三,而淘票票也成功超過合併後的貓眼和微影成為在線票務市場的NO.1,距上次2017年暑期檔打敗貓眼僅過去了短短半年時間。過去這一年,中國電影票房迎來前所未有的大爆發。
  • 貓眼總票房再達新高 中國影業正經歷哪些積極變化?
    其中,國產電影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高,中美票房之間的差距也進一步縮小;不同時期、不同題材中均有亮眼之作爆出,多部高分電影頻出,受到市場熱捧。國產電影爆發年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再次寫下新的記錄。據貓眼研究院《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到642.66億,同比增長5.4%。
  • 禁用支付寶硬槓阿里 「阿美鬥」背後,誰在暗戰?
    來源:央視禁用支付寶硬槓阿里 「阿美鬥」背後,誰在暗戰?近日,美團曾宣布禁用支付寶,由此在網絡上引發了爭議。一時間,兩大行動支付巨頭之間的較量再度拉開了帷幕。這背後又有哪些故事呢?2「阿美鬥」背後是騰訊與阿里的暗戰這次關於支付的摩擦中,只有美團和餓了麼在隔空掐架,但它們各自背後的騰訊和阿里卻始終沒有發聲。美團、阿里、騰訊這三家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美團與阿里也曾有過蜜月期。
  • 新京報:權威數據「斷供」 票房統計平臺誤差增大
    電影專資辦同時表示,「數據共享是大趨勢,停止對社會同步票房數據的情況是暫時的」。這一調整,意味著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貓眼專業版、淘票票燈塔專業版、藝恩數據等票房統計平臺無法拿到電影專資辦的權威數據。新京報記者第一時間查閱了貓眼、燈塔,兩家票房統計平臺依舊在持續更新,但票房統計平臺在單日票房、影城日票房數據、院線日票房數據方面比調整前誤差增大。
  • 貓眼智能宣發助力,《汪汪隊立大功之超能救援》票房超預期
    近日,由《汪汪隊立大功》IP改編的低幼兒童電影《汪汪隊立大功之超能救援》上映首周末票房就已突破3600萬,截至11月23日22時,票房已達到6400萬,預估最終票房7000萬,遠超行業預期。
  • 劉若英和貓眼都說「無辜」,《後來》票房問題鬧大!電影局終於出手
    作為劉若英導演處女作,上映不滿4天,這部電影票房已突破8億元,劉若英也成為華語影史最高票房女導演,貓眼平臺更是預計其最終票房將達到14.69億元。▲五一檔票房數據(圖片來源:貓眼電影專業版)有意思的是,4月29日,《幕後玩家》出品方發出聯合聲明,針對此次退票事件,「建議各方諮詢相關平臺和出品發行方探尋真實原因」,「鼓勵所有國產電影從業者
  • 180天淘票票再超貓眼,成中國電影票房前三最大推手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淘票票最新資訊 > 正文 180天淘票票再超貓眼,成中國電影票房前三最大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