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條蘇州河兩岸的「生活秀帶」正在全面提升市容環境。
海沙爾 攝
上海蘇州河兩岸42公裡濱水岸線將爭取在今年實現基本貫通開放。
7月28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獲悉,這條蘇州河兩岸的「生活秀帶」正在全面提升公共空間品質,其中,市容環境治理是關鍵一環。
截至目前,《蘇州河兩岸公共空間市容環境治理方案》鎖定的425個重點提升項目整體開工率為53%。計劃到今年年底,蘇州河東段(蘇州河河口-南北高架橋)的各項市容環境提升項目將全面完成。到明年6月,其他項目也將完成。
屆時,蘇州河沿岸的「多彩綠鏈」將串起一個個「活力繽紛」的街區,成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生活、健身、休閒、娛樂的需要。
據介紹,為著重體現出蘇州河各段區域特點,讓城市歷史文脈與河濱風光相得益彰,蘇州河將分三段打造。
東段(蘇州河河口-南北高架橋)為「典雅蘇州河」,呼應蘇州河建築歷史文脈,烘託海派濱河景觀走廊。
中端(南北高架橋-內環線)為「華彩蘇州河」,順應蜿蜒河道、靈動水岸,營造多彩宜居生活環境。
西段(內環線-外環線)為「秀美蘇州河」,依託「棕地」改造的寬裕場地,展現有機活力的生態城市。
黃浦區蘇州河南岸(烏鎮路橋-成都路橋)——「蘇河之驛」濱河公共空間日前對外開放。「蘇河之驛」全長410米,整個蘇州河南岸(黃浦段)景觀岸線全長2894米,設計定位為最精緻的水岸休閒步行帶。 海沙爾 攝
讓這三段濱水岸線實現其設計的特點和功能,425項市容環境重點提升項目正有序進行。
所有項目均處於重點提升區域內:東起外白渡橋,西至外環線,以蘇州河42公裡公共岸線為中心軸,南北兩岸各延伸約200米至城市東西向的主要道路,含水域約20.2平方公裡。
項目的總體目標是「以人民為中心,注重空間拓展,提升文化品位,優化公共服務,落實精細管理,營造景觀亮點」。
市綠化市容局市容管理處處長王永文表示,這425個項目主要圍繞五個方面展開:
「彩化」,主要是提升「四化」(綠化、彩化、珍貴化、效益化)水平,增加綠化體量。
比如,黃浦區的九子公園改造項目,目前正處於收尾階段。該公園定位為一個反映9種老式弄堂傳統遊戲的主題公園,本次改造主要是調整空間布局和植物。
空間上,使場地兼具運動與停留休憩的功能,並打開與蘇州河相隔的圍牆。植物調整上,針對「彩化」不夠的特點,打造繡球展示園,運用地被花境,增添了各種開花植物,提升了公園景觀效果。
又比如,靜安區的長安路節點公共綠地,預計今年10月完工。
項目設計主題為「水韻銀絲,錦繡蘇灣」,提煉了蘇州河、紡織廠、紗廠等近代工業文明符號,用現代藝術的手法詮釋蘇州河傳統紡織文化,展現歷史人文與現代休閒交織的美好畫卷。
「靚化」,主要是整治濱水外立面,開展第五立面整治,規範沿街外立面,美化街面環境,提升景觀照明品質。
比如,虹口區蘇州河沿線景觀照明提升項目。該項目共涉及大名路、東大名路49座樓宇建築景觀照明設施的新建、改建,8處公共空間、17處花壇、200棵行道樹的景觀照明安裝。
項目採用了「微創」式安裝方法,景觀照明以表現建築柱式、簷口等構件為主,兼顧了歷史建築的保護和景觀照明的美觀。
「淨化」,主要是加強道路保潔,鞏固垃圾分類成果,加強水域保潔,加強設施保潔,加強戶外廣告和招牌設施管理。
「序化」,主要是落實責任區管理制度,規範非機動車停放,強化社會力量參與。
「優化」,主要是加強市政道路和設施的維護,優化公共設施規範設置,增添活力色彩和人文關懷等。
(作者:陳璽撼圖片:除註明外,均由上海市綠化市容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