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外國人鏡頭下1981年的杭州,這些杭州生活場景值得珍藏

2020-12-10 贏牟左史

杭州,簡稱「杭」,古稱臨安、錢塘,杭州地處華東地區、錢塘江下遊、東南沿海、浙江北部、京杭大運河南端。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本組老照片是外國遊客鏡頭下的1981年的杭州,圖為1981年的杭州老城站。杭州站,位於杭州清泰門,建於1906年,時稱清泰站,杭州本地人稱「城站」。

1981年的杭州街景,這張老照片拍攝於一個周六的下午,當時這條街上擠滿了擺攤的小販和前來採購食材的百姓。

1981年的杭州,一個在家門口看書的老爺爺和他的小孫子、小孫女。 杭州是座歷史文化名城,人文積澱深厚,自古以來文人俊秀輩出。

1981年的杭州,一個男子坐在街門口剝河蚌肉。

1981年的杭州,那個年代的杭州姑娘們。

1981年杭州市街景一角,街邊的一家裁縫店,裁縫師傅正在工作。店裡一個小男孩正在飯桌上吃飯。

1981年的杭州街景,在一輛破舊的板車上擺放著三籮筐的櫻桃。賣櫻桃的小販招呼拍照的外國遊客來品嘗櫻桃。

1981年的杭州,一個母親推著自行車,前梁和後座上各載著兩個小女孩。

1981年的杭州街景,大街上的一輛小轎車。上世紀80年代,很少有家庭擁有汽車,所以馬路上的汽車格外引人注目。

相關焦點

  • 外國人拍攝的1897年杭州老照片:沒想到百年前的杭州是這樣子
    1897年杭州歷史老照片:在西湖上看到遠處的雷峰塔,舊雷峰塔已於1924年倒塌,現在的是重建後的雷峰塔。1897年杭州歷史老照片:一個大爺在大樹底下賣水果。1897年杭州歷史老照片:圖為保俶塔,位於杭州西湖北緣寶石山巔。1897年杭州歷史老照片:百年前的西湖斷橋。
  • 老照片:鏡頭下1995年的重慶,「山城」老城區的生活場景
    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95年,兩年後的1997年,重慶成為直轄市。圖為1995年的重慶羅漢寺。羅漢寺坐落在渝中區民族路,始建於北宋治平年間,原名治平寺。寺因羅漢洞而建。1995年的重慶北碚市場。一對小夫妻正在挑選枕套。北碚區位於重慶主城西北方向。北碚原名白碚,其名始於清初。因場鎮建於嘉陵江畔,有白石自江岸橫亙江心,這塊白石被稱為「碚石」而得名。
  • 穿越70年 新老照片折射杭州西湖變遷 (1/10)
    穿越70年 新老照片折射杭州西湖變遷 (1/10) "← →"翻頁
  • 老照片:1981年的天津,津門老城曾經的美好生活回憶
    天津是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朝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築城,清鹹豐十年(1860年)被闢為通商口岸,天津自此成為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洋務運動的基地。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本組老照片拍攝的是1981年的天津舊貌,圖為1981年的天津,海河上形似鯊魚的遊船,許多70後、80後小時候都坐過這種遊船。1981年的天津解放橋。
  • 定格昭慶寺·杭州日報
    昭慶寺原名「大昭慶律寺」,曾經是宋明以來杭州著名的「四大叢林」之一,如今只剩下原大雄寶殿的一個空殼。而查找有關這座千年古剎的史料,缺少詳細專業的文字,圖片更是寥寥,筆者在多年研究中獲得這些罕見的昭慶寺老照片,希望能填補這一空白。  這些珍貴的老照片,散布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都是由一些曾經來過杭州的外國友人拍攝。
  • 100年前的老照片:騎自行車的裹腳太太,坐黃包車的和尚
    這組100年前的老照片,選自法國、日本、清末民初,讓大家可以更直觀的了解下當時的歷史。1914年拍攝的巴黎場景,離現在已經100多年了,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100年前的巴黎是什麼樣子,法國大革命後工業革命使法國成為資本主義強國。
  • 老照片:1981年的遼寧撫順,欣欣向榮的「煤都」
    在歷史上,撫順是清王朝的發祥地,天命元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今撫順所轄新賓滿族自治縣赫圖阿拉稱汗,自此開創清王朝近300年的基業。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81年的撫順。圖為1981年的撫順百貨大樓,這裡是當年撫順最繁華的商業中心。1981年的撫順火車站,撫順火車站建於1923年,當年的撫順站,每年將13多萬噸的煤炭發向全國各地。1981年的撫順百貨商場。
  • 英文版《杭州》:外國人筆下的古都韻味獨特
    英文版《杭州》:外國人筆下的古都韻味獨特 www.zjol.com.cn 2006年07月25日 08:41:19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浙江日報杭州7月24日訊 一位市民曾建議讓外國人來寫本關於杭州的書,那麼,外國作家眼中的杭州是什麼樣子?
  • 老照片裡的歷史 杭州文廟,嶽廟,城隍廟
    杭州文廟 門杭州文廟,也就是孔廟,原為南宋臨安府學所在。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除科舉制度後,一直是杭州的官辦學府。杭州文廟 門杭州嶽廟的老照片,冬天的嶽廟樹枝上已經沒有樹葉,小攤販的甘蔗豎立在那裡很顯眼,抱著孩子的老奶奶一邊託著孩子一邊照看著她的小買賣,黃包車的生意顯得有些冷淡,車夫站在門口翹首等待
  • 幾十張北山路老照片背後 映出了杭州近代的滄桑變遷
    曬北山路的照片引來遊客的關注杭州網訊 一樣的景,一樣的人,看著新照片回味老照片,與北山路他們都有一段不解之緣。10月15日,在「北山之夜」咖啡教室徵集活動一個月後,脫穎而出的19幅老照片的主角,「光陰曬客」們齊聚在新新飯店,緩緩吐露出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一個月前,「北山之夜」咖啡教室舉辦了「曬光陰」活動,活動向市民遊客徵集以前在北山街沿線拍下的老照片,然後在時過境遷的現在,克隆當時的姿勢神情,在同樣的地點拍一張作對比,看看歲月在兩張對比照片中留下了什麼。
  • 1981年杭州雞籠山挖出一陶罐,內裝女性屍骨,專家:秋瑾遺骸
    1913年6月,在孫中山的支持下,鑑湖女俠秋瑾的遺骨從湖南長沙嶽麓山辛亥烈士陵園第二次還葬至杭州西湖畔。 孰料50多年後,隨著特殊時期的到來,秋瑾墓被列入了「四舊」名單,在1966年的一天晚上又一次被拆除。
  • 晚清老照片:家屬給戴枷囚徒餵飯,杭州西湖斷橋有荒涼之感
    小編整理了一組100多年前的老照片,展現一部分晚清的人物肖像和社會生活場景。相比於文字記載,通過老照片了解歷史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1911年杭州西湖斷橋。這張照片記錄了原汁原味的西湖斷橋,橋面情況及周邊環境既不乏古樸之貌,也給人以荒涼之感,與當今相比差別巨大。在照片所示的畫面中下雪,你能想像是怎樣一幅「斷橋殘雪」美景嗎?
  • 外國人看魅力杭州 首本英文版《杭州》昨日面世
    「如果我沒堅持穿過靈隱再往西走,那麼我的杭州之行就會留下缺憾:天竺三寺就像佛祖撒在山間的三顆明珠……」這是美國作家Alexandra的親身感受,為了一本介紹杭州的書,她在杭州住了三個月,每天都會穿行在杭州的大街小巷,用藍色的眼睛關注著杭州的休閒生活,用輕鬆的筆調描述著外國人眼中的魅力杭州。
  • 老照片:1981年的重慶,臨江門那一大片吊腳樓
    圖為1981年的重慶解放碑,現已是城市的地標建築1981年的重慶,當時的一號橋附近還有很多很多的房子,舊時,一號橋下全是棚戶吊腳樓。夏天漲水,江水灌進來,那橋墩便被淹了一半。於是,那橋下就停滿躲避洪水的小木船,形成獨特的風景。站在一號橋上,臨江門那大片大片的吊腳樓作背景,成為畫家的寫生之地和電影導演首選的拍攝實景之地。
  • 老照片:上世紀浙江省杭州,拆除前的鎮海樓原貌,拱宸橋,冷泉亭
    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浙江省杭州市的老照片,這一組的老照片有兩張經過了修復,原圖已經不是那麼清晰了,原圖在圖片當中,大家喜歡的可以收藏一下。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組老照片不僅能夠重新認識這座城市,更能從這組照片中回憶過往的點點滴滴。
  • 珍藏杭州之秀,大隱申花之心
    ——SCDA曾仕乾 總銷約39億,標註申花新天際 走過世界的人,方懂大師的語境,從首開以來,融信萬科·秀隱翠園便以迅捷之勢受到各方精英追捧珍藏。
  • 這部講西泠印社的寶藏紀錄片,杭州小孩都值得看看!
    第二集是《大師》,後人回憶中播捉到的小細節,或許才是「最大師」的地方:「我的祖父,刻圖章的時候喜歡躺在那裡刻……專門要弄個躺椅,手懸空在那裡……所以,他穿的長袍前面,就是一塊白顏色的東西」 不經意的一個鏡頭背後,是一件大事:
  • 一眼數十年,沒想到肇慶這些地方變化這麼大!
    活動啟動後, 吸引到大批粉絲踴躍參與, 通過一大波「限量版」珍藏老照片, 熱情分享自己與肇慶的「獨家記憶」! 當中既有肇慶那些年的重大社會事件、 城市地標建築, 也有具有生活氣息的老照片。 下面,讓我們從先這波「回憶殺」中 回憶肇慶的城市變遷歷程吧!
  • 來杭州遊玩,這些餐廳也值得嘗試!
    來杭州遊玩,除了去西湖,靈隱寺等地打卡之外,本地的杭幫菜也不可錯過。雖然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北方人,但是杭幫菜完全徵服了我的胃口。在杭州,不可錯過的第一家杭幫菜自然是外婆家。而在外婆家,首先要推薦的菜品就是紅燒肉。
  • 電商之都做足差異化 杭州大悅城「四個維度」挖潛場景化觸點
    雖然場景體驗成為了購物中心線下的「吸客」法寶,但是很多商場卻常常忽視了構建消費場景最為重要的部分—內容生產,缺乏「靈魂」的場景難以實現消費圈層的共鳴與粘性。最終,場景與商品之間的轉化率大多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