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本周二,陪伴了溫州人21年的沃爾瑪溫州東海分店正式停業。據該店負責人董先生介紹,停業主要是因為房租到期。至於坊間熱議的高達數百萬元房租,董先生表示並不清楚,也不便透露。
如果將目光放更遠,我們會發現近年來大型超市閉店並非孤例。2016年4月4日,法國家樂福集團在溫州開設的第一家大型賣場——家樂福溫州湯家橋店正式停業;今年9月20日,世界500強企業正大集團在中國開出的第69朵「蓮花」——「易初蓮花」大型購物中心溫州上江店,也結束了長達15年的營業史。
在感慨時代變遷之餘也在思索,網際網路科技和智能終端衝刷著紛繁複雜的取向,被裹挾向前的我們究竟在生活方式上經歷著哪些變革?近日,記者走訪了我市數家新型超市,探尋新經濟業態下零售行業的「新與舊、變與不變」。
困境:年輕群體一兩個月才逛一次超市
古龍在《多情劍客無情劍》裡寫過這樣一個橋段,走投無路的鐵傳甲無意中走到了菜市場,看到各式各樣的人,那些鮮明而生動的場景讓他的心情一下明朗開來。和菜場相同,超市這樣一個充滿人間煙火味的角落,也是當下無數都市人歇歇腳、喘口氣的地方。
但隨著電商發展,如今越來越多的超市經營者表示再難吸引到原來的人群。在沃爾瑪鴻鍈分店,工作人員鄧大姐告訴記者:「現在願意來逛超市的年輕人不多了,對他們來說,線上下單就能配送到家,沒有必要再出門。」而她身後不遠處的收銀臺,排隊的大多是美團和達達的配送人員。
事實上,正如不少傳統商超經營者所預料的那樣,數位化、線上化、智能化的電商已是大勢所趨,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7.10億,較2018年底增長16.4%,佔網民整體的78.6%。預計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可達11.11萬億元,同比增長16.2%。
「電商的發展,並不是超市沒落的真實原因。」在記者前期的問卷調查中,有不少網友講出了自己不愛逛超市的原因。「貨架擺得有點亂,買個東西要繞好遠。」「收銀排隊要很久,麻煩。」「想買A商品,推銷員老是推薦一些不需要的關聯商品。」
然而,爭議最多的問題還是在於產品本身。一位叫「木木」的網友表示,如果要買生鮮產品,自己更喜歡去菜市場;如果需要家電,則可以網購或者去專門的賣場。「對於我們這些特別宅的年輕人來講,可能一個月甚至兩三個月才逛一次超市吧,除了即買即用的商品,一般不會去超市。」木木說。
轉型:電商衝擊下實體商超危與機並存
「雖然電商給傳統零售業帶來了一定衝擊,但對於實體商超而言,危與機是同樣並存的,而產品與服務則是競爭的關鍵。」快樂購超市總經理李海平如是說。
從2000年第一家門店落戶樂清虹橋以來,快樂購已在市區、樂清、瑞安、平陽、永嘉布局了十幾家門店。「天氣轉冷後,我們超市的燈光都變成暖黃色調。從產品分區到貨架之間的距離和高度,我們都有考量,希望能為顧客營造一種購物即享受的感覺。」李海平介紹道。
從細節的購物環境改善,到商品品質的把控,再到配套服務的層層升級,中型超市群體在轉型之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李海平表示,回歸零售本質,向場景化、體驗式、優質服務等方向發展,專注打造優質門店,是未來快樂購超市的發展方向。
與之相似的還有樂聯超市。全局開放的空間、精緻時尚的裝潢、溫馨歡快的節日氣氛、科學巧妙的區域規劃、各類噴香誘人的食物,這是位於楊府山江南裡的樂聯生鮮超市場景。在這裡,有著近1000平方米的生鮮專營區域。記者看到,海鮮產品的現場加工製作大大滿足了消費者「現買現吃、新鮮衛生」的要求。而消費者們在指定區域完成堂食就餐,對超市其他區域的正常購物秩序不會造成影響。
有業內人士分析,像樂聯、快樂購這類定位清晰、自助設施完善、購物結合餐飲、主打新零售概念的溫州本土品牌超市,已逐漸成為市民們的日常活動新地標。
據了解,這些自營品牌直接與來自溫州各縣市區的生產基地和農戶籤訂協議,致力於為市民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同時,搭建自有平臺或與京東、蘇寧易購等平臺合作,發起app和微信小程序線上下單,充分關聯達達快送等即時配送平臺完成配送。
經過長時間檢驗的供應鏈和配送體系運轉穩定,不僅滿足了市民們日常生活所需,在緊急情況下如突發疫情時,也展現出強大的「保供穩價」能力。
思變:明確客戶和產品定位是生存之寶
在網際網路配送服務不發達的年代,很多人會特意坐上公交車,在路上搖搖晃晃1個多小時去大超市購物。但如今隨著社區商業小業態開始興起,富有生活記憶的角落從大型超市轉移到了社區門口。
以溫州人最熟悉的十足便利店為例,在市區,幾乎每一個居民住宅區門口都有它的身影。此外,永鮮社區團購、供應驚喜等品牌相繼駛入社區零售賽道,也大大方便了溫州市民的生活。
供應驚喜的一位負責人表示,社區超市充分抓住社區居民消費就近性、即時性、高頻率等特點,主要供應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米麵糧油和日用百貨類商品,有效填補了大中型超市無法深入居民區的缺陷,打通了居民購物的「最後一公裡」。
「社區超市的輻射圈在300米左右,選址時周邊人口至少要在3000—4000人以上,靠著居民區的固定客流,明確客戶群體和產品定位是生存之寶。」該負責人說。
與社區超市同樣定位精準的,還有在中高端產品上下足功夫的進口超市。進口超市內琳琅滿目的商品和多元文化交融的真實消費場景,吸引著時尚族群以及喜歡品質生活的主流消費家庭紛至沓來。在強化線下體驗式消費效果方面,進口超市顯示較大優勢。
無論是來自法國五大酒莊珍藏的數百種優質葡萄酒,還是西班牙伊比利亞的頂級火腿,不少漂洋過海的商品在Ole'高端進口超市裡出現。逛累了的市民們常常團團圍坐在超市的烘焙屋或咖啡吧裡,享受一下愜意的時光。
「進口飲料非常多,每次去萬象城都要好好逛一下。」家住附近的市民夏女士告訴記者,Ole'高端進口超市有著嚴格產品篩選和審核規定,對於追求時尚、高端生活潮流的溫州市民而言,這種自然健康的品質生活挺有吸引力。
來源:溫州新聞客戶端
溫州日報全媒體見習記者 林乙人
溫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榮傑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