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之舉創造的格瓦斯,經過不斷發展演變,終成一代神級飲料

2021-01-11 天川歷史

當你口渴的時候,你首先能想到什麼?估計除了白開水之外,最能解決這一問題的就是各種的清涼飲料了,而每一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飲料種類,比如美國的可樂、德國的芬達、日本的可爾必思,以及東歐各國流行的格瓦斯。

對于格瓦斯的評價,許多人都是對其褒貶不一,甚至有人將其列為"世界上最難喝的飲料之一"。但回顧格瓦斯的歷史,你會發現這款平淡無奇的飲品當中蘊含著許多令你想像不到的優勢和好處。

一、節儉中誕生的國民飲品

格瓦斯,又稱為克瓦斯(квас),在字面意思上是"發酵"的意思。作為一種流行於東歐國家的國民飲品,格瓦斯在當地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據歷史記載,早在古代羅斯時期,格瓦斯就已經出現,它的悠久歷史與埃及的小麥啤酒、我國的白酒和美洲的玉米飲料都可相提並論。

傳聞古代羅斯時期,一位酒館老闆將食客遺漏在桌上的黑麵包塊和麵包渣收集起來,並在閒暇時用它來發酵製酒。釀出的酒發現酒精度數不僅很低,反而帶有一絲絲的香甜味道,於是老闆決定將其改為飲料進行出售,結果一炮而紅。這被認為是格瓦斯的起源。

基輔羅斯時期,格瓦斯首次出現在歷史文獻當中,並在15到16世紀發展到頂峰,無論是貧困的百姓,還是至尊之位的統治階級,每人每年要消耗200到250升的格瓦斯。而且在那時,格瓦斯就已經衍生出多個口味,並且在不同地區都有屬於該地特色的格瓦斯。

18世紀售賣格瓦斯的攤位

彼得大帝統治時期,格瓦斯已經成為所有階層都十分歡迎的一種解暑佳品。19世紀時的一份資料表明,在一些因乾旱造成水資源緊張的地區,僧侶和農民大量消耗格瓦斯用於替代飲用水,這也造成國內庫存的格瓦斯出現了嚴重短缺。

除了可以直接飲用外,格瓦斯還可以成為一些俄式菜餚的配料,如俄羅斯凍湯Okroshka、麵包湯Tyurya、蔬菜冷湯Botvinya、小麥粥Putra等等。這些傳統的東歐菜餚在製作當中,都會或多或少加入一些格瓦斯進行調味。

加入格瓦斯的俄羅斯凍湯

19世紀以後,格瓦斯釀造業成為了一種普遍的工業在全東歐境內開始出現。此後格瓦斯被賦予了許多其他含義,例如彼得大帝時期,一些保守主義者想摒棄現代化改革方案,重申用古老的沙俄宗法體制治理國家的想法,就被諷刺為"格瓦斯愛國主義";蘇聯時期,格瓦斯從原本大眾熟知的國民飲料,逐漸演變為一種特權的象徵。

如今在東歐各地,格瓦斯的生產已經擁有了完善的規模和產業體系,從原本的季節性飲料成為了普通的罐裝、瓶裝飲料,可以在全年的任何時期進行銷售。

二、健康的解暑佳品

製造格瓦斯,每個地區都有自己不同的製造方法。而最關鍵的主料就是大家熟知的黑麵包,有時候黑麥、小麥和大麥也會成為發酵主料。早期的製造方法較為複雜,將麥芽、黑麥或是小麥與麵粉、黑麵包屑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混合,然後用沸水進行衝泡成為一個發酵麵團。

製作時,麵團需要置於中溫或低溫下幾個小時,以便麥芽酶分解麵粉和麵包屑中的澱粉。然後將麵團熱處理,隨後加入溫水稀釋的麥芽糊、酵母和調味劑,然後將所得的麥芽汁在溫暖的地方發酵數天,然後將其過濾後即成。

現在的製造方法變得簡便許多,將黑麵包切成小塊後用火烤或用油炸,加上糖以及酵母,在陰涼處靜置一段時間後即可,為了使得格瓦斯有不同種類的口味,一般還會在裡面添加水果、乾果甚至是樺樹汁等物質。而企業製造的罐裝格瓦斯則類似於碳酸飲料,一般以麥芽、糖、水果添加劑製造而成。

在健康方面,由於是用黑麵包、黑麥等糧食發酵而成,因此格瓦斯成品有著很大的營養價值。例如酵母和乳酸菌經過發酵,會使得格瓦斯中含有大量的乳酸、醋酸和二氧化碳,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和幫助消化的作用,對於喜好油膩食物的東歐人絕對是一個健康的必需品;除此之外,格瓦斯中還有不少游離胺基酸、礦物質、維生素B1、維生素E,有著很強的穩定血壓、調節血脂的功效。

因為發酵而成,格瓦斯的安全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比如在製作之前,必須嚴格保證器皿的衛生,稀釋麥芽的水必須要煮沸,否則乳酸產生後,容易出現發酵的丁酸,飲用這樣的格瓦斯會出現嚴重的腸胃不適;而且如果保存不當,格瓦斯很容易出現變質,產生黴菌對健康造成危害,而且口感也會變酸,不適合飲用。

三、富含文化氣息的飲料

蘇聯時期,格瓦斯作為國飲在全國各地十分盛行,一時間大街小巷布滿了喝格瓦斯的當地百姓。但進入90年代後,由於可口可樂等其他軟飲料的衝擊,格瓦斯一度出現了消失的窘境。後來在民間和政府的推動下,不少當地企業成立了格瓦斯製造公司,並採用新工藝在保證原本味道的同時,學習外來飲品加入了不少創新的新口味。

而除了是一款飲品之外,格瓦斯在歐洲各地也擁有了一些文化的內涵,比如在俄羅斯、烏克蘭、保加利亞等地,"格瓦斯"可以作為一個人的姓氏加以存在;在北歐神話中,智者克瓦希爾的名字(Kvasir)被懷疑跟格瓦斯有關。俄國詩人普希金也在著作《葉甫根尼·奧涅金》中留下了這樣的話語"他們作為空氣消耗了格瓦斯"。

俄語中有一句話,寫作"Перебиваться с хлеба на квас",直譯的意思是"從麵包爬到了格瓦斯上"。但在實際解釋中,這句話一般是形容一個家庭或個人的收支勉強達到平衡的意思。因為在古代,貧困的家庭製造格瓦斯時,是用黑麵包的碎屑製作的,因此代表了貧困的含義。

"Перебиваться с хлеба на квас"的插畫

格瓦斯除了在東歐地區普遍流行外,在世界貿易發展的環境下,格瓦斯也走向了全世界的其他角落,在許多國家開始落地生根。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我國,19世紀末一些沒落的沙俄貴族將這款飲品帶入,不久之後釀造格瓦斯的工藝開始在新疆伊犁河谷、阿勒泰、塔城,黑龍江哈爾濱等地開始出現。傳統的格瓦斯與其他民族飲品融合後,也演變了許多新的口味和複合品種。

結語

作為一款富有文化氣息的傳統飲品,格瓦斯不僅將自身的營養價值充分地體現了出來,而且還將文化藝術與飲品充分地合二為一進行了升級。最終將一款普通的國民飲品成功地推廣到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在獲得了消費者歡迎的同時,還將健康的理念深入到了每個人的心中。

參考資料

1.《蘇聯小百科全書》

2.《孤獨星球:東歐》

相關焦點

  • 格瓦斯飲料價格多少格瓦斯多少錢一瓶
    無論春夏秋冬,飲料都是人們的最愛,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口味都佔據著大片的市場,那麼格瓦斯飲料大家有喝過嗎?聽說這是夏季大家都喜歡喝的飲料,這格瓦斯飲料價格多少呢?格瓦斯價格多少格瓦斯最早起源於俄國,距今已有一千年的歷史,是一種盛行於俄羅斯、烏克蘭和其他東歐國家的,含低度酒精的飲料,用麵包幹發酵釀製而成,顏色近似啤酒而略呈紅色,酸甜適度,口感清香,格瓦斯營養價值豐富,常飲對健康有益,那麼格瓦斯飲料價格多少呢?格瓦斯飲料價格多少格瓦斯飲料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胺基酸、乳酸菌、鈣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
  • 格瓦斯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飲料?
    不過雖然物資相對匱乏,但人家的飲食文化對我們的影響也不小,比如赫赫有名的大列巴,大概國內挺少能找到這麼「實誠」的麵包了,另外就是今天要說的格瓦斯了,一種神奇的飲料。戰鬥民族的國民飲料很多人大概是在娃哈哈出了格瓦斯的飲料以後才第一次聽說它的,然而它在俄羅斯乃至整個東歐地區都是國民飲料一樣的存在。
  • 秋林VS娃哈哈:誰的格瓦斯才正宗?
    這番網絡語境下的表述可謂對國產飲料大哥大品牌娃哈哈旗下的新產品格瓦斯極盡諷刺,順帶還把啤兒茶爽也涮了一把。  資料顯示,1900年,俄國商人伊·雅·秋林在哈爾濱建立了跨國企業――秋林公司,並將家鄉的傳統飲料格瓦斯帶入哈爾濱,這款略帶啤酒味的發酵飲料很快就贏得了哈爾濱人的喜愛。此後百餘年時間裡,秋林精耕東北市場,終成格瓦斯界的「一哥」。
  • 有一種飲料,只有到哈爾濱才能嘗到 秋林公司鮮釀格瓦斯賊拉好喝
    在哈爾濱,美食自然是有特色的紅腸、大列巴、格瓦斯。尤其是哈爾濱秋林公司旗下秋林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鮮釀格瓦斯。它不同於經過高溫殺菌的瓶裝、聽裝格瓦斯,也不同於沒經過殺菌的散裝格瓦斯,既無色素、無防腐劑、不加糖、不加任何香精,並是低溫貯存、冷鏈配送,保證不繁殖雜菌,口感甚佳,而且保質期只有3天,為了保證口感與質量,是現打現賣。
  • 格瓦斯:中國飲品市場上躍動的俄羅斯符號
    新華網北京8月27日電(記者史秀麗 任瑞恩)格瓦斯,一個俄語名詞,在通用的大俄漢字典裡的解釋是:一種用麥芽或黑麵包製成的清涼飲料。這種夏日裡在俄羅斯大街小巷隨處售賣的飲料,這兩年在北京的超市貨架悄然出現並逐漸熱賣。
  • 冷門的飲品,老東北人的記憶,與格瓦斯齊名的布扎也是舶來品
    這款飲料,曾經是與格瓦斯同名的舶來品飲料。雖然它的流傳範圍更為小眾,但是這一點都不會影響它的喜愛,或者說它是"格瓦斯"的小弟弟也不足為過。其細膩的口感和健康的搭配,令所有品嘗過它的人們都感到十分喜愛。1876年,由哈奇·易卜拉欣和哈奇·薩迪克兄弟共同在伊斯坦堡開設了世界上首家"布扎"售賣店,該售賣店歷經百年發展,依然堅持純正口感至今。經過發展,"布扎"在巴爾幹半島成為一種受民眾歡迎的飲品,尤其在保加利亞更被譽為"國飲"。
  • 市民投訴喝完格瓦斯飲料上吐下瀉 商家:二次發酵變質
    對此,廠家表示,飲料被二次發酵,可賠償於先生10箱格瓦斯。28日上午,記者來到了於先生存放格瓦斯的庫房,打開一瓶格瓦斯,立即聞到一股汽油味,而且非常渾濁,瓶底有明顯的沉澱物,生產日期是3月19日,保質期為一年。於先生介紹,今年4月,秋林格瓦斯的銷售員陳某來到他的飯店,稱有優惠政策,買五箱贈四箱,隨後於先生分兩批購買了14箱秋林格瓦斯,其中四箱是贈送的。
  • 鄒衍創造「五德終始」
    北宋初年,宋太祖趙匡胤宣布「定國運以火德,王色尚赤」,火神也成為宋朝君臣崇拜祭祀的重要神;康定元年(1040年),朝廷又在宋朝開國之處河南商丘設壇祭祀大火之神,到了徽宗當政,還專建了「火德真君殿」,供奉更甚。
  • 網評5種「難喝的飲料」,相比其他4種,格瓦斯算好喝的!你喝過嗎
    網評5種「難喝的飲料」,相比其他4種,格瓦斯算好喝的!你喝過嗎入夏後,炎熱的氣息也愈加濃烈,除瓜果冰糕之外,各類冰爽的冷飲也是大家必不可少的解暑神器,在炎熱的夏季從冰箱中剛拿出來的飲料,瓶身冒著「冷氣」,露著小水珠,打開時「滋」的一聲,清爽在感覺在肆意蔓延,仿佛整個人都被這瓶飲料所徵服,但並不是所有飲料都是清涼解渴又好喝的,在微博上有網友評「最難喝的飲料」飲料,其中這5種得到很多網友的認同,一直被吐槽的格瓦斯算好喝的
  • 俄羅斯的「可口可樂」格瓦斯 喝出家的味道
    散裝和瓶裝的格瓦斯都是俄羅斯人的最愛。(圖片來自網絡)【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巴斯】最近人們經常在超市裡能看到一種名為「格瓦斯」的飲料,很多人不知道「格瓦斯」是何物,它實際上是盛行於俄羅斯、烏克蘭和其他東歐國家的一種含低度酒精的飲料,酸甜適度、口感清新。
  • 《陰陽師》急躁之舉歷練4怎麼打 風起之森超鬼王歷練成王急躁之舉...
    陰陽師急躁之舉歷練4怎麼打?陰陽師在12月3日開啟了風起之森歷練成王第二天的急躁之舉部分,那麼今天的急躁之舉歷練4改怎麼打,需要哪些式神和御魂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6款「骨灰級」飲料,00後只喝過格瓦斯,全喝過的孩子小學畢業了
    6款「骨灰級」飲料,00後只喝過格瓦斯,全喝過的孩子小學畢業了飲料是現在一種很常見也是我們每天都要喝的東西了,現在的飲料不僅外包裝越來越美觀,口味也越來越豐富,不過在七八十年代喝飲料的可都是有錢人的象徵啊,那時候的飲料各個都是經典,不過現在有很多卻買不到了
  • 格瓦斯酒的自釀方法
    格瓦斯是俄語譯音,是俄式飲料,是一種無酒精的發酵清涼飲料。用麵包幹發酵釀製而成,顏色近似啤酒而略呈紅色,酸甜適度, 近似酸梅湯,在我國哈爾濱,新疆的伊犁、塔城、烏魯木齊比較流行。格瓦斯是清涼解暑的佳品,也是開胃生津、消積化食、防治便秘 的保健飲料。
  • 大數據新聞:蛇草水格瓦斯黑松沙土 最難喝的飲料誰在喝?
    被網友吐槽「史上最難喝飲料TOP5」的青島嶗山白花蛇草水、黑松沙士、娃哈哈格瓦斯、紅瓶尖叫和東方樹葉,據說「包你喝完一瓶,這輩子不想再買第二瓶。」然而,偏偏有些勇士「重口味」,那麼問題來了:最難喝的飲料日常都是哪些人買來喝呢?近日,淘寶頭條指數聯合淘寶匯吃發布《史上最難喝的飲料,都是哪些勇士在買?》,帶來詳盡解密,若有看官中刀,純屬誤傷!
  • 懇請娃哈哈,救救格瓦斯!
    是否還記得娃哈哈狂砸5個億廣告費啟動市場後向全國人民普及了「格瓦斯」是「液體麵包」這個代名詞?是否還記得娃哈哈通過贊助湖南衛視《我是歌手》使得娃哈哈格瓦斯品牌知名度迅猛提升後大家才知道秋林、松雷、得莫利、華威等格瓦斯品牌?
  • 夏日飲品,土啤酒格瓦斯的家庭釀造教程,泡沫豐富晶瑩剔透
    大列巴格瓦斯起源於俄國,有一千年歷史。格瓦斯又稱:克瓦斯,土啤酒等等,19世紀俄國富商,把格瓦斯的釀造工藝,首次傳入我國黑龍江等地。格瓦斯用麵包發酵釀造而成的飲品,其酸甜適度,口感清香,顏色略呈紅色,很受大眾喜愛的飲料。
  • 網評「最難喝」的6種飲料,格瓦斯並不可怕,喝一次不會喝第二次
    網評「最難喝」的6種飲料,格瓦斯並不可怕,喝一次不會喝第二次!飲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年輕人都離不開的一種生活,其實不管是在逛街還是在平常沒事的時候,我們都會買上一瓶飲料來喝,不僅能夠解渴,而且它的價格也不貴,尤其是現在飲料的種類變得越來越多了,不再像以前那樣只有冰紅茶之類這種比較單一的種類了,總是會有那麼幾種非常難喝的飲料。
  • 嘗過一次就不想再喝的5種飲料,格瓦斯算好喝的,全愛喝的是牛人
    雖然飲料一年四季都有,但是進入夏季之後,在烈日炎炎的天氣裡,冰鎮飲料、雪糕之類冰品才是最受大家喜愛的。剛從冰箱裡面拿出來冒著冷氣的飲料是現在大多數年輕人最喜歡喝的飲品,然而超市裡面的飲品種類非常豐富,多到讓人挑花眼。但是在眾多飲料中,也有一些是讓人難以下咽的。
  • 《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擺脫心魔終成神,強森演繹希臘神話
    《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擺脫心魔終成神,強森演繹希臘神話2014年一部《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引起熱議,經大力神完成的十二項壯舉,任何一個都可以拍成一部驚險曲折的電影。而希臘神話一直有其文化魅力,有直接充分吸取神話故事養分,將原著與電影巧妙結合的《特洛伊》,也有因情節需要再創造的神話傳說輔之以特效技術的加持使影片更立體地呈現在銀幕上的《諸神之戰》。而近些年的神話題材影片屢見不鮮,到底成為一部優秀的神話電影要突破哪些試煉難關?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就是電影《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
  • 記憶中的格瓦斯,帶走了流金歲月
    剛才看到臺灣女孩倒雪碧,突然觸動對「格瓦斯」的記憶。提起「格瓦斯」,別說年輕人不知道,就是中年人也陌生。「格瓦斯」只在六、七十年代或更早人印象中有一點痕跡。如不是看到雪碧,我永遠想不起它。記得剛上初中時,溝裡靈通人士說,有一種非常高級的酒水叫「格瓦斯」,能喝上它都是最體面的人。我沒見過「格瓦斯」,偶爾看當官人家來客人時買幾瓶,有點像啤酒瓶,但沒啤酒瓶肚子大。半年後,聽說農村有一個能人在家做「格瓦斯」,一時間很多人去買,一毛七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