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應對再次封城,助力文化抗疫

2020-12-06 梁園採擷2019

面對洶湧而至的第二波疫情,法國政府於10月30日再次封城。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根據封城後法國民眾的興趣和需求,於11月2日至8日在中心官網、微信公眾號及各社交媒體平臺舉辦了「水韻江蘇光影運河」攝影展、地方曲種河南墜子、戲曲地方曲種婺劇推介、《江湖兒女》電影、立冬節氣習俗及養生、川菜魚香肉絲,以及萬聖節特別推介——《聊齋志異》法文版等一系列文化推廣和旅遊推介線上活動,涉及文學、電影、戲曲、曲藝、美食、旅遊和民俗等主題,由於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受到正處於二次禁足中的廣大法國民眾的喜愛和歡迎,好評如潮。

Twitter書籍專欄點讚及轉推

Facebook書籍專欄覆蓋、互動、點讚及留言

Facebook書籍專欄小組留言

「雲·遊中國」之「水韻江蘇光影運河」攝影展,通過26張精彩照片,邀請法國民眾乘坐「雲」遊輪沿大運河北上,一睹江蘇獨特的水韻魅力與人文內涵。河南墜子,因使用河南方言表演、用墜胡伴奏而得名,至今已有近兩百年歷史,其代表曲目《盜仙草》取材於廣為流傳的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講述了白娘子為救丈夫許仙到峨眉山盜取靈芝仙草的故事。婺劇,俗稱「金華戲」,浙江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是一種多聲腔古老劇種,高腔、崑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等六種聲腔熔於一爐,藝術表現手段積澱豐厚,通過簡練的文字介紹及劇情簡介,配以30餘張婺劇《穆桂英》高清劇照,立體展示了婺劇的獨有風格特點。電影《江湖兒女》由賈樟柯執導,關注普通人成長和境遇變遷的社會話題,曾入圍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展現走向國際的中國電影新風採。川菜名品——魚香肉絲,老少皆宜,深受中外食客喜愛。視頻深入淺出,並配以詳細的食譜介紹,讓法國民眾也能在家動手嘗試,在疫情封城期間也能品味中國美味。

Facebook曲藝專欄覆蓋、互動及點讚

Instagram美食專欄獲贊

清朝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的法譯版由法國人安德烈·利維於上世紀90年代首次完成,並於幾十年內數次再版,最新版剛剛於10月分上下兩冊發布。中心通過詳實的文字介紹配以中國傳統國畫圖片,向法國民眾展示了該書反映古代封建制度的弊端及其所具有的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容。

Facebook戲曲專欄覆蓋、互動及點讚

在短短一周時間內,系列活動成功覆蓋受眾近23萬人次,收穫互動近1.5萬次,成功打造熱點效應,各平臺新增粉絲200餘人。臉書網友禾努勒表示:「謝謝(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敞開心扉了解另一種文化是一種極好的體驗。」網友若斯蘭說到:「我看過(《江湖兒女》)這部電影,電影很長,但構思很好,人物之間的關係和劇情的發展很有意思,是一部引人深思的電影。」部分網友在參與線上活動後,馬上網購了《聊齋志異》法譯版書籍,更有臉書網友將魚香肉絲簡介轉發至食譜分享群組,供美食愛好者討論學習。

Facebook美食專欄覆蓋、互動、點讚及留言

Facebook電影專欄小組留言

Instagram電影專欄獲贊

Facebook電影專欄覆蓋、互動及點讚

Facebook立冬帖文覆蓋、互動、點讚及留言

中心在今後的活動中,將進一步遵循「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的方向,不斷結合時下熱點話題,更加靈活地利用新媒體平臺的傳播優勢,以深入淺出、寓教於樂的方式推送法國民眾感興趣的中國文化和旅遊項目,努力促進中法兩國民心相通。

Linkedin中心展廳翻新專欄點讚及留言

相關焦點

  • 雲端傳遞情誼 巴黎中國文化中心線上活動促同心抗疫
    飽覽中國山川名勝……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推出了形式多樣的線上活動,在保障學員「居家上課不停擺,文旅活動不打烊」的同時,分享中國抗疫經驗和做法、傳遞戰疫信心和希望,開闢中法文化交流新空間,贏得當地民眾積極評價。
  • 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與法國民眾共抗疫
    通訊:「雲端」架橋 守望相助——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與法國民眾共抗疫  新華社巴黎5月13日電(記者劉金輝唐霽)「(新冠)疫情在法國暴發以來,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創新拓展文化傳播模式,積極利用網際網路和臉書、推特等平臺開展線上文化活動,通過『雲端』架起中法文化交流的新橋梁。」
  • 法國進入抗疫「戰時狀態」巴黎「封城」人跡稀少
    首都巴黎所在的大巴黎地區確診病例突破2000例。 當地時間3月17日,巴黎香榭麗舍大街上行人寥寥。中新社圖文報導,法國衛生總署署長薩洛蒙在當晚的記者會上公布法國疫情的最新數據。17日法國新增確診病例1097例,新增死亡病例27例,重症病例已經增至699例。
  • 通訊:中國新冠科普讀物助力埃及抗疫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開羅6月25日電通訊:中國新冠科普讀物助力埃及抗疫新華社記者吳丹妮「新冠疫情實時動態牽動著每個人的心。我們應該從最初的不知所措和被動應對中回歸理性,逐漸形成一套系統的長期防控策略。」該書由埃及希克邁特文化投資出版公司翻譯,阿文電子版近日通過社交媒體正式免費向埃及公眾發布。從「一分鐘了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到「不同場景的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方案」,這本防疫手冊篇幅短小、語言精練,針對居家、外出、工作等多種情況提供了場景式新冠防護策略,既權威又易懂、實用。
  • 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通過「雲端」架起中法文化交流新橋梁
    (抗擊新冠肺炎)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通過「雲端」架起中法文化交流新橋梁中新社巴黎5月14日電 (記者 李洋)今年3月以來,法國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面對疫情,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和融媒體等多種途徑,通過「雲端」架起中法文化交流的新橋梁,陸續開展了一系列線上文化活動,受到法國民眾的關注和喜愛。據悉,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今年共招收951名學員,創歷史新高。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心及時採取防控措施,積極開展遠程教學試驗並獲得成功,確保所有教學培訓課程轉移至線上進行,實現教學及活動的無縫銜接。
  • 疫情大反彈:歐洲再次「封城」想撐過這個冬天
    再次封城,成了多國最後「沒有辦法的辦法」。10月25日,西班牙進入全國緊急狀態;28日,德、法在同一天宣布全境「封城」。此外,義大利、愛爾蘭等多國均宣布了不同形式的外出限令。歐洲反覆封鎖,形勢再次倒退到幾個月前。民眾的健康和生命丟了,政府公信力丟了,經濟快速復甦的機會丟了。歐洲,希望通過封城,撐過這個格外寒冷的冬天。
  • 【駐外文旅機構抗疫】訪開羅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石嶽文
    開羅中國文化中心外景部分埃及中文導遊在開羅古城堡「中國紅」點亮儀式上為中國抗疫加油抗擊新冠病毒,埃及政府採取多重措施 在接受記者採訪中,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公使銜文化參贊兼開羅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石嶽文首先介紹了埃及政府為應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所採取的積極措施。
  • 丹麥哥本哈根中國文化中心促同心抗疫
    自3月初丹麥政府因新冠疫情實施「居家令」等管制措施以來,丹麥中國文化中心通過舉辦「雲·遊中國」、「中華美食在丹麥」線上烹飪課堂等活動,鼓勵人們以積極心態共同應對疫情,同時努力開闢中丹文化交流新空間。  哥本哈根中國文化中心4月初啟動「雲·遊中國」系列活動,在文化中心各社交媒體平臺先後分享了《魅力中國》《大美重慶》《心動上海》等視頻短片,舉辦了《世界遺產在中國》《古韻龜茲·絲路庫車——大美新疆》《「行千裡、致廣大」——大美重慶》《安徽一切美得剛剛好》等文旅攝影圖片展,民眾足不出戶便可在線遊中國,感受中國瑰麗的風光名勝和醇厚的歷史文化。
  • 印度式封城:有點松 當地人談中國抗疫時心態複雜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記者親歷印度式封城:有點松,當地人談中國抗疫時心態複雜【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肖昀】編者的話:「如果印度不封城21天,那可能倒退21年。」3月24日,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從3月25日零時開始印度全國進入為期21天的封城狀態——「每個人都必須在家中進行自我隔離」。
  • 法國再度「封城」 僑胞開啟別樣「封城」 生活
    當地時間9月25日,中國駐法國使館舉辦旅法僑界抗擊疫情表彰大會,向21家先進集體和10名先進個人頒發榮譽證書。戴國榮被授予「旅法僑界抗疫先進個人」稱號。這份沉甸甸的榮譽,讓他無比自豪。  除了僑團的職務,戴國榮還是法國巴黎註冊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從3月份到現在,我每天都在外面做志願者,公司管理基本靠微信和電話溝通。我偶爾也去公司,但停留時間都很短。
  • 以色列再次封城,疫情又來了?別緊張中國不會傻到再次封城!
    今天,一則消息在網上炸了鍋,為防控疫情,以色列再次封城!「完了,完了!疫情又來了,中國會不會再次封城」?「網上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牡丹江市又封城了,其它地方是不是也快了」?真是細思極恐……以色列宣布再次封城但其實,多數人都知道,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中國都不可能再次全面封城!為什麼?首先我們來看看以色列為什麼第二次封城!
  • 親曆法國「封城」:大批民眾選擇離開巴黎,凱旋門前幾乎沒有行人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法國日益嚴峻,法國於當地時間17日正式進入了抗擊疫情的「戰時狀態」,全法國進入「封城」模式,全體民眾被嚴格限制出行。法國的各個方面都隨之發生了重大改變。在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法國抗疫「戰時狀態」後,法國官方的相關推進措施有條不紊。
  • 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已成為中國在法國一張文化名片
    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已成為中國在法國一張文化名片 蔡武部長、孔泉大使與文化工作人員合影。(黃冠傑 攝)   中新網7月10日電 據法國《歐洲時報》報導,日前,中國文化部蔡武部長到訪法國,到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視察,並與中國駐法使館文化處和巴黎中國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座談。
  • 塞納河畔迷人的中國風景――巴黎中國文化中心(組圖)
    儘管並不是第一次到巴黎,甚至對這座城市已經有些許的熟悉,當記者隨以中國文化傳媒集團董事長兼中國文化報社社長孔繁灼為團長的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代表團於2010年5月中下旬再次來到巴黎的時候,依然感到了一種新鮮。那婉約柔媚的塞納河,那米黃色的古老建築群,讓人湧動出一種經典懷舊的情緒,讓人「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 巴黎無名烈士墓100周年:祈願長明之火照亮法國抗疫之路
    &nbsp&nbsp&nbsp&nbsp(抗擊新冠肺炎)巴黎無名烈士墓100周年:祈願長明之火照亮法國抗疫之路&nbsp&nbsp&nbsp&nbsp中新社巴黎11月12日電 題:巴黎無名烈士墓100周年:祈願長明之火照亮法國抗疫之路
  • 巴黎市長「新手」候選人:敬佩中國抗疫韌性 將改善華埠治安
    (圖片來源:歐洲時報記者靖樹 攝)【歐洲時報記者靖樹巴黎報導】2月25日,前法國衛生部長、執政黨共和國前進黨(LREM)籍巴黎市長候選人比贊(Agnès Buzyn)和法國國民議會議員陳文雄、巴黎20區區長卡蘭德拉(Frédérique CALANDRA),以及多名LREM籍區長候選人一同在巴黎美麗城幸福樓酒店,同美麗城聯合商會等多位華人代表進行座談交流。
  • 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舉辦中韓合作抗疫展
    來源:人民日報圖集 「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中韓合作抗疫展」近日在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舉辦。這是在疫情防控期間,首爾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的首場線下活動。展覽現場,「中韓攜手抗擊疫情圖片回顧」「中韓及世界各國攜手抗疫視頻放映」等板塊以圖片、視頻等方式展現了中韓兩國政府及社會各界互幫互助、同舟共濟的友好情誼。牆上懸掛著中韓各界互相援助物資的捐贈牌,大屏幕循環播放著中韓民眾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
  • 走進巴黎中國文化中心 感受塞納河畔的中國風採
    中新網1月5日電 據法國《歐洲時報》報導,位於巴黎塞納河左岸的巴黎中國文化中心,是中國在西方大國設立的第一個文化中心,也是中國在海外投資和規模最大的文化中心。作為中國文化對外交流與展示的平臺和窗口,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已步入第8個年頭。
  • 中國非遺美食走進巴黎中國文化中心
  • 中國早期應對疫情不利?武漢封城晚了嗎?吳尊友回應
    今天上午,在一年一度的北京論壇上,針對「中國早期應對疫情不給力」等言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做出回應。他說,中國早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科學、及時、透明,武漢封城,減少了中國15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減少了中國6萬人死於新冠肺炎。他分析,從武漢、北京到大連、青島等,我國相繼迎來7波疫情,中國控制疫情最重要的措施可概括為四大策略:即堅持「四早」、 狠抓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檢測和及時隔離治療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