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的原材料,賦予它純粹的口感和質地,比例的調和,衍生出截然不同的風味,簡單與繁複,只在一念之間。
豬油是潮汕人炒菜的首選,動物油脂的香濃在高溫下被釋放,等待主角的登場——粿條,潮汕極為流行的一種主食,加入材料後,簡單翻炒便可出鍋,每根粿條都均勻地包裹著厚厚的豬油,再配以清香爽口的豆芽,入口即軟糯,又不失乾爽,來潮汕吃碗正宗的炒粿條,會讓你終身難忘。
煮粿條
在中國很多地區,人們都有將大米加工,製成條狀食物的習慣,各地的製作方法和配料有少許差異,也因此誕生了形態,口感不同的品種,在潮汕,人們把這種米製品稱作為粿條,是當地最重要的主食之一。
炒粿條
大米放置一年,酸性下降,支鏈澱粉含量增加,磨成米漿後更容易凝結成型,陳米泡軟後打磨成漿,再加一桶山泉水,這邊是製作粿條的全部原料,水和米漿的比例將決定粿條的最終口感,只需觀察米漿的掛壁程度,便能判斷粿條的最終形態。
粿條
不到十分鐘的時間,粿條溫度降低,表皮收縮,黏性降低,此時,就是加工粿條的最佳時期。
炒粿條
每天,潮汕人就有消耗掉百萬公斤。
你覺得粿條好吃嗎?
煮粿條
ps:粿條不等於河粉哦
河粉和guo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