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之間的拼搏——我的福建印象

2020-08-18 良玉之音說旅行

提起福建,你會想起什麼?是那首傳唱全國,婦孺皆知的「愛拼才會贏」?是廈門鼓浪嶼的恬然生活,以及椰風寨海灘邊巨大的「一國兩制統一中國」?是武夷山旖旎風光,「大紅袍」「金駿眉」的茶香四溢,還是永定成片的客家土樓,《大魚海棠》中的悽美故事?福建,一個人口不到4000萬的中等省份,卻因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多山特點,自古交通不便,因而在並不廣闊的土地上形成了福州文化,媽祖文化,閩南文化和客家文化等亞文化。不同的文化,也造就了豐富的旅遊資源。

多彩福建

與中原其他省份一樣,早在數十萬年前,就有人類在福建留下了活動的足跡。到了距今5000-3000年前的曇石山文化(位於閩侯縣),則表明了先民具有了較為發達的狩獵、捕撈業和農業。更加重要的是,福建的先民曾沿著海退期裸露的陸脊遷徙到臺灣,成為了臺灣島的先民。又由於先民長期靠海,又掌握了高超的航海技術,於是其後代逐漸遷移,直到遍布太平洋諸島,成為了「南島語族」的共同祖先。

曇石山文化-陶器

到了中原王朝建立起中央帝國的先秦時期,福建與中原的交流增加。古籍《周禮·夏官·職方氏》記載:「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鉗、五戎、六狄之人民。」這裡的「七閩」,是福建見於史籍之始,也是福建簡稱「閩」的出處。到了戰國時期,越王勾踐後裔在閩浙一帶建國,史稱閩越國,建都在今武夷山市。閩越王國冶煉業發達,具備強大的武裝力量,當年以秦始皇軍威之盛,進軍福建,也並沒有「廢其君,滅其國」,而只是派遣郡守,將原閩越國君改稱「君長」,行積糜之治,秦末天下大亂,閩越旋即復國,可見其實力之強。閩越國在漢朝初年仍被高祖冊封為王,最終因內亂,而被漢武帝派大軍所滅,如今前往位於武夷山區的「閩越王城遺址」,還能看到這個王國昔日的雄風。

閩越王城遺址

由於福建多山,再加上距離中原過於遙遠,因而即便是漢武帝滅其國,也只能「毀棄王城,遷徙族人」,也難以對這個地區實行有效統治。福建的這個特點,也註定了其在接下來的動亂時期中,承擔了漢人新家園的功能。

每當中原王朝發生動亂與政權更替時,便有大批漢人先民整族從中原南下,遷入福建地區。由於當地多山,且原住民彪悍善戰,漢人為求自保,便團結起來修建堡壘進行防禦,而長期的堡壘生活,使得族人之間互幫互助,異常團結,而他們長期客居他鄉,於是被稱為「客家人」。客家土樓廣泛的分布在今福建龍巖,及漳州地區。在廣東、四川等省也有大量的客家人分布。

客家土樓

客家土樓

另一段不容忘卻的歷史,就是兩宋時期的北人南遷,位於泉州的南少林和洛陽江,都是河南文化的典型符號,卻因為故土淪陷,而不得不寄居他鄉。而位於南平的武夷山,則成為了文化大盛之地,遊酢、楊時、朱熹等名師大儒曾長期在武夷山講學。與此同時,由於宋元注重經商,泉州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為繁華的大港之一,居住於此的外國人曾有百萬之多,商業貿易極其繁盛。在馬可波羅筆下,泉州(刺桐城)「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這裡,貨物堆積如山,的確難以想像。」多民族和睦生活,多種文化相互碰撞,使得泉州成為了歷史上少有的國際化大都市之一。

古風猶存的泉州城

具有典型伊斯蘭風格的清淨寺

福建的地理特點,一方面吸引了中原漢人為躲避戰亂來到這裡,另一方面卻也限制了人口的發展。為了人口的繁衍增多,為了能夠「討生活」,從唐末開始,大量的福建居民開始渡海生活,構成了如今福建龐大的海外華僑群體。據不完全統計,在外的福建籍海外華僑有近1600萬人(而福建本省人口還不到4000萬),而分布在全國各地(包含臺灣)的福建人,就難以統計了。福建自然環境並不優厚,又處於東南沿海,時常遭受颱風侵擾,再加上大量福建人在外地打拼孤立無援,就造就了福建人「抱團」的特性,在世界各地都有福建商會與同鄉會,其中很多地方還頗具實力。

由於福建人具有這樣的特點,使得他們的經商之路往往頗為順遂,因此產生了大量的華僑富商,而這些富商也不忘回饋鄉裡,報效祖國,著名的「愛國華僑」陳嘉庚就是最好的例證,被毛主席稱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他捐助的「華僑大學」至今仍為廈門最好的大學之一。

廈門大學的陳嘉庚銅像

到了現代,福建又成為了經濟發展的排頭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踐行者,海峽兩岸交流的前哨站。2019年,福建省GDP達到了42395.00億元,首次超越海峽對岸的臺灣省。作為兩岸同文同種,文化習俗相近的兩省,福建經濟超過臺灣,具有劃時代的戰略意義,充分的說明了福建人勤勞拼搏的精神,以及改革開放的偉大正確。由於境內多山,福建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66%,在可開發土地如此之少的情況下,還實現了經濟大發展,充分論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正確。而由於地理和文化方面的相近性,福建自然承擔起了與臺灣進行交流與融合的任務。


福建·武夷山森林

平潭縣的「京臺高速」「海峽公鐵兩用大橋」,訴說著國家統一的意志和決心不可阻擋。在泉州、廈門,有大量臺資企業進行投資生產,每年也有大量臺胞臺商生活在福建。金門和馬祖與大陸相距甚近,而這一彎淺淺的海水,不是分隔兩地的理由,而應該是相互交流的紐帶。兩岸同文同種,也必將團結在同一面旗幟之下。

作為全國首個高鐵通達每一個地級市的省份之一,高鐵將福建各市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暢遊福建變成了一件輕鬆愜意的事情,這對於崇山峻岭,自古以來交通不便的福建來說,是一個奇蹟。而這樣一個敢打敢拼,風光旖旎,美食眾多,文化多彩的省份,自然值得一去。

相關焦點

  • 相逢於福建的山海之間——「汽車自駕遊2月刊精彩內容」
    在福建這片土地上,山海一體,閩臺同根,文化多元,值得體驗和發現的亮點有很多。 Our Theme主題 福建,相逢山海間
  • 福建東山島,我的海島情懷,我的山海之美
    那裡同樣有山有水,也有島嶼和廣闊的海洋,這樣更顯得質樸、純粹,更加接地氣,很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我等小年輕的喜愛。或許正是因為這裡的海島景區沒有深度開發,各個景點還不夠商業化,它的海,才依然可以藍得這麼純粹、這麼清澈;它的山,才能夠保持古樸的色彩
  • 洞天尋隱·霍童紀|山海之間
    在山的一面,往北經南屏、周寧,就進入到福建北部山區的腹地,這片綿延不絕的群山,是中國沿海地區最大的山脈系統,同時也是武夷山、洞宮山脈等系列「洞天福地」所在地。而在海的一邊,寧德東臨東海,緊鄰泉州、福州等「下南洋」與國際貿易的重要港口,北接溫州、南下泉州,都是寧德水手們經常活動的範圍。
  • 山有義 海有情 人有志
    看完電視劇的大結局,才明白「山海情」的意蘊。1.山代表寧夏,海代表福建。福建臨海,寧夏有山,和寧夏,山海相依,閩寧對口,才能把昔日的幹沙灘,變成真正的金沙灘。 2.建設不易,山海可鑑。閩寧鎮的建設,就像一座難以跨越的大山,也像一條難以橫跨的大海,但是在寧夏人和福建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 3.山海情深,戀戀不捨。福建和寧夏對口幫扶、東西共進,他們在彼此的土地上留下了身影,也留下了深情,成就了彼此的第二故鄉。
  • 山海之間,仙居嶗山
    青島的山跟別處的不同,它們由海孕育而出,是海的一部分,比如嶗山。人們依山而建,面海而居,與山海和諧自然地融為一體。這裡的民宿就彰顯著它無與倫比的自然氣質!5月22日下午,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開展的「好客山東·精品民宿」媒體採風活動來到第五站:青島!
  • 印象古城 | 「海絲」橋頭堡九日山
    南朝時,印度高僧拘那羅陀二度來延福寺翻譯《金剛經》,為福建有文字記載第一個到訪的外國人。唐代,詩人秦系、名相姜公輔、學士韓偓、國子監歐陽詹,相繼棲隱其間,後人稱之為「四賢」。南宋大理學家朱熹兩度登臨講學,創立九日山書院,並題山名。唐宋以來,九日山三十六景逐一形成,宋代遂為泉南遊覽及海舶祈風勝地。九日山有東西北三峰,其形如鉗,海拔最高處98米。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山海協作唱大風——福建念好「山海經」夯實...
    石獅牽手政和,是福建山海協作的縮影。1998年,福建提出「推進山海協作,在發展中努力縮小山區和沿海地區之間差距」。自此20餘載,一任接著一任,福建「山」與「海」譜寫了一曲攜手互助、優勢互補、共奔小康的動人樂章。
  • 福建最有仙氣的山,三面臨海是神仙聚會地,有海上仙都之美稱
    中國擁有960萬平方公裡以上的土地,這片廣大的土地上林立著有名的山川,幾乎所有來中國旅行的外國遊客都很佩服,說起中國的山水,詩人劉禹錫就曾說過"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雖說華夏大地「仙山靈湖」有不少,不過都身處山嶽之地,不過有一處山則比較特別,那就是福建的太姥山,三面臨海,在外有著
  • 親測青島一家隱藏於山海之間的民宿,有山有海還有特色的大鍋蒸鮮
    鋼筋水泥混泥土澆灌的城市,早已經都市奔波的人身心疲憊,想要在周末逃離一次,尋覓一處「世外桃源」享受久違的漫遊生活,隱藏於嶗山仰口山海之間的和園山居,他滿足了很多的心思。和園山居民宿位於嶗山仰口風景區山腳下,依山而建,隱藏於山林之間,是遠離喧囂都市的一處修身養息的絕佳之地,不僅可以感受嶗山的巍峨壯麗,還能感受黃海的浩瀚無邊。
  • 福建福鼎太姥山,一座山海大觀的海上仙都,景致迷人
    每個城市都有與眾不同的美景和特色,福建福井就是這樣一個城市,有特色有特色,有意義,這個縣級市很難想像漢族有20多個民族混在這裡生活,村落都有著獨特的地域特色民族文化,這裡再怎麼遠即使走著去,也是要去的地方。
  • 駛向第三極:由山至海,潮汕,潮汕!
    挑戰第三極的第三天,結束南靖土樓的行程後,我們離開福建,前往廣東。新一天的旅程經過潮州,目的地汕頭,273公裡,最高海拔蓮花山562米。潮汕,其實是廣東省的東北角,潮州、汕頭、揭陽、汕尾四個城市一個統稱。
  • 「細讀」《山海情》:它是怎麼描寫衝突的
    作為扶貧主題電視劇,《山海情》可能不像一些都市情感劇那樣,擁有那麼高的話題度和傳播力。鑑於是正午陽光出品,孔笙、孫墨龍執導,又有一批實力派演員加盟,也還是能夠讓一些觀眾拋下「成見」,願意打開《山海情》一探究竟。原本以為《山海情》好評應該是跑不掉的,但打開豆瓣短評區一看,首頁短評裡的差評率比想像中的高,說配音的佔大部分,也有聲音認為劇情「無聊」。
  • 福建.漳州的那一片海——南海東海分界線
    離開汕頭,一腳踏進了福建,立刻有一種回家的感覺。沿著G324國道,來到廣東福建交界處,兩省的收費站挨在一起。廣東饒平收費站仍在堵卡收費,而福建收費站空無一人,車輛任由出入,兩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與福建相鄰的廣東、江西和浙江三省的國道依舊在死皮賴臉地收刮買路錢,只有福建國道嚴格執行著國家的規定,是福建人太傻嗎?我愛福建!
  • 山海之間,且聽風吟
    坐山觀海廈門華軒裡山海間酒店(原名:無垠酒店),位於廈門雲頂山畔,酒店正門距離廈門最高峰——雲頂巖登山步道僅20米,面臨環島路上最天然、最乾淨的貴族海灘——黃厝海灘,坐山觀海,縱享湛藍海景和青翠山景,是一個以設計、藝術和管家服務為特色的輕奢度假酒店,更是廈門親子遊、公司遊的一站式度假基地
  • 《山海情》將播,孔笙談創作過程:太不容易
    1月11日,電視劇《山海情》舉行媒體看片會。導演孔笙、孫墨龍,製片人侯鴻亮,演員黃軒、黃覺、熱依扎、黃覺等出席看片會。《山海情》(原名《閩寧鎮》)海報《山海情》(原名《閩寧鎮》)由國家廣電總局策劃組織指導,福建省廣播電視局申報立項,寧夏回族自治區廣播電視局支持拍攝。
  • 華晨宇演唱的《山海》,這是《歌手》上我最愛的一首歌
    雖然《歌手2018》結束很久了,也即將迎來新一季的《歌手》,但我還是會經常翻看這個節目的一些演出,最讓我喜歡並且印象深刻的還是華晨宇改編演唱的《山海》,這首歌的原唱是草東沒有派對,原唱表達的是理想中的自己與現實中的自己的巨大差距,是自暴自棄的喪意與頹廢,而華晨宇的版本表達的是對外界敞開心扉後的失望
  • 山海之間的平凡生活——記山海關櫻桃時節
    這裡有雄渾的山峰這裡有靜謐的大海這裡有古老的城關是的,這是一個集天時地利,山海靈氣的地方,這裡是山海關,我從小長大的地方,也是接近海水與浪花,土壤與鄉村的最平凡樸實的地方。山海關北部的燕山山脈山腳下,成千上萬畝櫻桃種植林,漫山遍野的櫻桃都火熱飽滿地傍身在櫻桃樹的綠葉中,等待採摘。最先一批的櫻桃成熟,這樣的品種酸甜適中,果實不算很大,但顏色鮮豔。櫻桃樹不算很高,但碩果纍纍。每棵樹上的櫻桃全部摘下來,大概足夠裝三到五箱。
  • 福建最「適合拼搏」的城市:比廈門還宜居,不是泉州也不是漳州
    當然,這並非絕對的,看看當地的物價和各種消費水平,如果城市發展潛力大,物價和生活消費也非常高,到這個城市去謀求發展的人很少,今天我要談談福建最「適合拼搏」的城市,比廈門更適合居住,既不是泉州也不是漳州!
  • 首發 | 昆明融創萬達酒店群今日啟幕 於山海之間 築夢桃源
    在這裡既能俯瞰滇池之美亦可觀賞到壯闊的西山,仿若游離於山海之間,置身其中亦可欣賞酒店園林裡亭臺樓閣的雅致,是絕佳的度假目的地。迎風行走在文華酒店院落中,遠眺西山與滇池山海相接的風光時,我似乎聽到了風物中的歌聲,唱頌著彩雲之南千年的讚歌。
  • 山海之間,讀懂臨海攬山的世界胸懷
    它就是新世界 臨海攬山。 示意圖 不同於深圳灣1號的獨臨海灣,新世界 臨海攬山佔據了大灣區獨一無二的山、海、城三大資源配置,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