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繡奶奶把野獸給繡活了!

2020-12-10 手藝蘇州

蘇繡貓,湘繡虎。

如若去過湖南長沙,一定會看見很多湘繡的店鋪。湘繡與我們蘇繡一樣,被歸為四大名繡之一。早在1958年發掘的戰國楚墓中,就有發現龍鳳圖案的湘繡繡品。1858年至1915年之間,就有湘繡繡莊四十家,並且在別的城市還設有分號,可見湘繡的文化歷史十分悠久。

如今已是八十多歲的劉愛雲奶奶,是一位湘繡代表性傳承人。劉愛雲出生在長沙縣某個小鎮上,在十一歲的時候跟著自家親戚學習繡花。那時候條件不好,周圍的鄰居都是靠著賣繡花被面賺錢。僅僅15歲的劉愛雲看到這一切,想著自己也學過刺繡,也許可以幫助家裡減輕經濟負擔。但是轉念一想,自己的繡技還沒到能換到錢的地步,人家會買我繡的被面嗎?

於是劉愛雲出了家門,到另一個鎮子上找到了一個師傅答應可以教她刺繡,但同時也需要劉愛雲處理一些瑣事。就這樣劉愛雲在師傅家幹了一個月也學了一個月的刺繡後,立馬就拿了一件被面回去繡。這可是某戶人家結婚要用的喜被啊,繡壞了可是要倒貼錢的!這給劉愛雲的父母急壞了,怪她的不懂事。

繡了多日,劉愛雲的第一件作品交在了被面上。當把喜被鋪平看到上面的刺繡花樣時,師傅十分滿意,誇她機靈有刺繡天分。父母也從擔憂變成欣喜,既沒有繡壞賠錢,又來了一個意外驚喜,沒想到女兒學習得這麼快,能繡得這麼好。

1956年,劉愛雲家住的鎮子上開設了湘繡加工點,見此機會,她便想也沒想就進了廠。從普通繡工到當上刺繡輔導員,劉愛雲只用了短短兩年的時間。在湘繡團組織刺繡師傅們去廣州學習粵繡時,正在田裡工作的劉愛雲扔下工具就立馬跑去報名加入。在學習粵繡的這二十多天裡,劉愛雲如饑似渴地吸取著知識,靠著借的5元錢和40斤糧票度日,終於學會了粵繡的精髓。

不滿足所學刺繡技法的劉愛雲,眼光看向了湘繡最難的針法:鬅毛針。鬅毛針適合繡猛獸的毛髮,比如獅子老虎。為此劉愛雲特意拜訪了鬅毛針的創始人餘振輝,向前輩虛心請教針法,再加上平日裡去動物園走走,觀察獅子老虎。劉愛雲繡制的《飲虎》,使用前輩的鬅毛針再加上自己設計的針法,將老虎的形態繡得十分逼真,入選國家珍品。  

「繡花是農村婦女做的事」,這樣落後的觀念依舊存在。現在已經不是舊時代,不僅是湘繡蘇繡,所有的刺繡都是傳統的手工藝,是可以稱之為「藝術」的。劉愛雲奶奶如今已是高齡,但始終樂意去傳授學生湘繡針法。對於做湘繡的年輕人,劉愛雲奶奶告訴她們要踏踏實實地幹:「藝術不是一蹴而就能容易搞成的,要一輩子不遺餘力地去研究、去琢磨。」

相關焦點

  • 寧靜致遠 品繡者手工湘繡精品 梅花 字畫
    品繡者湘繡發源於「中國湘繡之鄉」沙坪鎮,創建於2011年,是一家集研究、設計、製作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湘繡品牌企業。 公司現下設品繡者湘繡總廠、品繡者湘繡藝術館、全球湘繡經營部、品繡者湘繡藝術培訓學校等六個分支機構。
  • 「繡花花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湘繡
    到清末"湘繡盛行,超越蘇繡,已不沿顧繡之名。法在改藍本、染色絲,非復故步矣"。隨著湘繡商品生產的發展,經過廣大刺繡藝人的辛勤創造和一些優秀畫家參與湘繡技藝的改革提高,把中國畫的許多優良傳統移植到繡品上,巧妙地將我國傳統的繪畫、刺繡、詩詞、書法、金石各種藝術融為一體。湘繡曾有"繡花花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的美譽。
  • 沙坪湘繡風情萬種
    而沙坪湘繡精湛的工藝、豐富的文化內涵,讓沙坪選擇借藝術之臺,行振興產業之路。 6天前,以「湘繡天下、五彩沙坪」為主題的首屆中國湘繡文化藝術節開幕,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周強發來賀信。 湘繡是中國四大刺繡之一。「中國刺繡本是一家,弘揚刺繡文化,傳承刺繡技藝,是全體從事刺繡工作者的責任。」會場上,蘇蜀粵湘四大名繡的代表宣讀了聯合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沙坪宣言》。
  • 湘繡藝術精品展中秋亮相臺北
    本次參加2013湖南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合作周的湘繡藝術精品共50件,基本代表當代湖南湘繡的最高水平和不同風格,其中雙面全異繡4件,雙面繡12件,單面繡34件。涉及的湘繡企業和研發單位共11家,包括湖南省湘繡研究所、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長沙沙坪金球湘繡有限公司、蘇獲繡花園、長沙市伊飛湘繡有限公司、長沙市開福區湘女繡莊、長沙美侖湘繡有限公司、長沙青竹湖湘繡有限公司、紫金繡莊、長沙市開福區湘繡研究、湖南省博物館文化產業開發中心等單位。
  • 走訪「中國湘繡之鄉」沙坪 華媒高層感受湘繡魅力
    8日,湖南省沙坪湘繡博物館裡,面對著大量集觀賞性和藝術性於一體的湘繡精品,美國《僑報》記者徐國臣連連讚嘆。  當日,正在湖南參加「行走中國—2013世界華文媒體高層湖南行」活動的20家華文媒體高層,來到湘繡發源地、有「中國湘繡之鄉」美稱的沙坪小鎮,走訪湖南省唯一一家產業配套型民辦湘繡博物館。
  • 湖南首個規模非遺(湘繡)傳習所落戶沙坪
    「金手指」湘繡大師現場授藝新湖南客戶端3月7日訊(通訊員 梁磊)3月6日,湖南首個規模湘繡傳習所——天利湘繡傳習所落戶沙坪湘繡博物館,來自長沙教育實踐基地的300名學生參與學習和體驗。湘繡傳習所依附於刺繡專類博物館,利用其藏品與展示資源與空間,開闢課堂與習繡場所,將遊、觀、賞、學、繡融為一體,能有效提升學員的審美水平和實操能力。 沙坪湘繡博物館館長、湖南天利湘繡股份公司董事長毛勇臻表示,傳習所單日可容納近600人學習刺繡,由博物館團隊負責指導、運營,2019年計劃向社會招收10000名學員。
  • 中國刺繡:四大名繡與地方傳統名繡(全面收藏知識)
    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詳解中國各地的名繡特點,使您認識和了解我國四大名繡與地方傳統名繡的全面收藏知識。一、獨具藝術魅力的中國四大名繡刺繡工藝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已經有數千年的世代傳承,是我國經典的傳統工藝之一。明清時期先後形成了最為著名的蘇繡、湘繡、粵繡和蜀繡,這也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名繡」。
  • 中國藝術&四大名繡
    繡即刺繡絲織品,其中蘇繡,粵繡,湘繡,蜀繡最著名,稱為中國四大名繡。蘇繡,即蘇州刺繡。它以繡工精細,針法活潑,圖案秀麗,色彩素雅著稱於世。我國第一個見於史籍的刺繡家就是三國時期吳國的趙夫人。趙夫人在方帛上繡出了中國山川形式圖,五嶽,河海,城邑,繡工精巧,當時人稱趙夫人為「針絕」。
  • 泰國王后派團來湖南學習湘繡
    中新社長沙九月二十八日電 (劉晶)受泰國詩麗吉王后陛下之譴,泰王室成員一行九人昨天下午飛抵湖南,開始學習湘繡技藝。  湘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起源於湖南民間刺繡,有兩千年以上的悠久歷史。湘繡以中國畫為基礎,構圖嚴謹,層次分明,通過豐富的色線和千變萬化的針法,使繡品栩栩如生。
  • 沙坪建首個民營湘繡博物館 鎮館之寶揭秘
    10月23日,中國湘繡之鄉——開福區撈刀河鎮沙坪的湘繡博物館將正式向遊客開放,這是中國第一個產業配套型湘繡博物館,也將成為湖南最大的湘繡博物館。     首個民營湘繡博物館耗資千萬     在湖南地圖上,即便舉著顯微鏡,也難找到沙坪這個小地方,不過這裡可是著名的「中國湘繡之鄉」。
  • 指尖藝術的魅力 「行走的絲線」劉雅當代湘繡藝術展開幕
    「行走的絲線」劉雅當代湘繡藝術展於盈峰翠邸藝墅會盛裝開幕開幕現場花月下、繡屏前,凝眸繪花鳥,素手引針線。這一針一線的遊走,是繡女傳承千年的情愫,三絲五色勾繪歷史的斑駁光影。魅力絲現,歲月針傳本次展覽的看點之一便是湘繡傳承人劉雅老師,劉雅老師將現代元素和西方繪畫技巧融入傳統湘繡。在湘繡傳統技法上開創了超寫實風格,在湘繡寫實精繡的基礎上創作出以「幻與真」為表現主題的系列當代刺繡裝置藝術。
  • 中國湘繡百年後再現義大利世博會 蘊含三層寓意
    (《百駿圖》奔赴米蘭前夕,江再紅[右起第四]帶領繡工們刺繡。)  紅網長沙6月9日訊(時刻新聞見習記者 陳美淇 通訊員 楊能團)今日,記者從長沙開福湘繡研究所得知,「研究所」已選出70餘幅作品,代表湘繡參加2015米蘭世博會,其中《百駿圖》與《一帶一路》兩幅作品因寓意豐富內涵深刻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    《百駿圖》本是義大利籍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畫作,湘繡《百駿圖》是以郎世寧畫作為藍本,二十三位繡工歷時95天完成。
  • 湘繡《富春山居圖》"合璧" 欲贈故宮博物院
    這不是水墨山水畫,而是湘繡大師以針代筆、以線代筆,還原、再創的《富春山居圖》合璧卷。在分別存放於海峽兩岸的《富春山居圖》即將在臺合展之際,5月18日,《富春山居圖》湘繡合璧長卷,在長沙沙坪湘繡博物館舉行了封針儀式,使這幅傳世名畫以湘繡的形式提前「合璧「。 該館負責人表示,希望將此作品捐贈給北京故宮博物院。
  • 湘繡美術大師楊應修的學藝之路
    繡莊聚集的八角亭舊街道  在應修的親戚中,有兩個人對他的影響最大。一個是楊世焯,另一個是肖泳霞。楊世焯是楊應修的族叔爺,肖泳霞是他的伯母。楊世焯是一位畫家,走南闖北見識頗廣,曾經開過繡莊,是楊氏族內的重要人物;肖泳霞善刺繡,所繡作品無不精妙。這兩位都是當時湘繡界的名人,至今仍在湘繡史中佔有重要地位。  湘繡行業有個特點,對稍有繪畫技能的人而言,便可以從事「勾粉」「上緞」等基礎工作,從而能夠獲得收入養活自己。也許正是這個原因,肖泳霞在1932年秋天介紹楊應修到長沙廣華湘繡莊做學徒,學習湘繡繪畫。
  • 湖南湘繡博物館「線上復工」 足不出戶「雲遊博物館」
    華聲在線3月2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周月桂 通訊員 文聰玲)今天19時,湖南湘繡博物館在拼多多開啟直播,上線銷售數十種博物館特色文創產品,近兩萬名網友進入直播間了解湘繡傳承,圍觀刺繡大師現場演示雙面全異繡等高難度技法,足不出戶「雲遊博物館」。
  • 悅讀:文化常識——四大名繡
    中國四大名繡是中國刺繡的突出代表。四大名繡,指的是我國刺繡中的蘇州蘇繡、湖南湘繡、廣東粵繡、四川蜀繡。01蘇繡蘇繡歷史長達2000多年,是以江蘇蘇州為中心包括江蘇地區刺繡產品的總稱。傳說來源於仲雍的孫女「女紅」首制繡衣。
  • 蘇州有位90歲的繡娘,繡了80多年,至今仍能穿針引線
    ,繡的作品是以牡丹花為主題的《國色天香》,一針一線,很是精緻。在我們的旅行中,各種刺繡都見過,但吳奶奶應該是我見過年齡最長的一位繡娘,奶奶用我聽不太明白的語言,邊說邊比劃的告訴我,她今年已經90歲了。,從小就跟著她的奶奶學習蘇繡,隨後慢慢就喜歡上了這門傳統工藝,以前家裡人穿的衣服,都是她一針一線繡的。
  • 世界看湖南丨國際文化交流中的不可替代,湘瓷湘繡憑什麼?
    湘瓷湘繡,湘情湘韻——銅官窯的湘瓷、沙坪的湘繡作為湖湘文化的特色名片,綻放在手藝人指尖,一代代傳承下來……長沙銅官窯是世界釉下彩瓷的發源地,它的出現打破了當時青瓷白瓷兩分天下的格局,被稱為「漢文化向外擴張的裡程碑」,在世界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湖南湘繡博物館「線上復工」
    3 月 27 日 19 時,湖南湘繡博物館在拼多多開啟直播,上線銷售數十種博物館特色文創產品,近兩萬名網友進入直播間了解湘繡傳承,圍觀刺繡大師現場演示雙面全異繡等高難度技法,足不出戶 " 雲遊博物館 "。
  • 你知道我國的四大名繡是什麼嗎?
    江蘇的蘇繡、湖南的湘繡、廣東的粵繡和四川的蜀繡以出眾的技藝和悠久的歷史被並稱為我國的「四大名繡」。下面小編就對它們進行逐一介紹。一、蘇繡。在四大名繡中,蘇繡的歷史最為悠久、最有名氣,自古便以精細素雅著稱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