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地翻越,不斷地翻越,依舊是青山-四國遍路第三天

2020-12-25 杜齊眼

正文共:3318 字 19 圖

預計閱讀時間: 12 分鐘

昨晚的風颳了一夜。

我們睡在長戶庵的大樹下,半夜醒來,聽到外面呼嘯的風聲拍打著樹枝,寧靜的夜裡夾雜著大自然的聲音。真不可思議,我竟然到這裡來遍路了。

有時候做夢,會夢到自己一個人在野外,或者路上曾經的孤單的回憶。那晚在四國的野外,我夢到了家鄉。有時候,就是這樣,在家想念野外,在外想念家鄉,即使夢裡的人生,也仍舊是圍城。

晚上睡的並不好,因為冷的緣故,從平躺改成側睡,這樣可以減少和地面的接觸面積,把睡袋的縫隙擠了又擠,還是感覺冷風不斷進入。

我想大概長戶庵有神靈護佑,雖然在野外的廟旁宿營,當天晚上我並沒有遇到任何奇異鬼怪,即使有的話,這麼冷的天,鬼怪夜應該也怕冷的吧,誰不想溫暖的睡個覺呢?

早晨起來仍舊很冷,冷的我倆不願意起床。齊林起床後四處轉了一圈告訴我,我們昨晚晾曬的衣服還都是溼的。幸好我還有一套換洗的衣服,不然早晨就穿溼衣服的話,那真穿不進去。但這些溼衣服,我們只能背著走了,今天主要爬山,背包增加這些重量確實也讓人挺不爽。

昨天把所有衣服都翻了出來,也沒有收拾就直接睡覺了,早晨的時候還要把這些東西重新裝包,涼涼的,裝兩下就得暖下手。

手真冷!在我們收拾東西的時候,小和尚石井康弘路過了這裡,他看到我們,顯得有些驚訝,他跟我們坐下聊了一會,看我們忙著收拾東西,就繼續出發了。按照時間來推算,他他應該早晨6點就上山了,他背著一個小包,沒有攜帶住宿做飯的東西,走起來也比較輕便,不過每天晚上必須得預定好旅館住宿才行。

苦中作樂,笑著收拾好行李,把長戶庵恢復到原來的樣子,昨夜多有打擾廟靈,送上納札以示感謝。

從第11站藤井寺到第12站燒山寺,山路共長13公裡,前行路上,山上的雪越來越多。前幾日下的積雪沒有融化,路上只有兩行腳印,我們應該是這兩天第三位出發的遍路者了。

山上有寬闊的視野,能看到遠方的整個城市,以及對面山上飄著的雲層。在觀景點坐了一會,風吹冷的很,景雖好,不能貪久,還是繼續前行吧。

遍路道蜿蜒曲折,我們走在山頂上,中間有段路比較直,兩邊都是松樹林,路就在平平的山脊上。

走了不久,我們見到了昨天計劃走到的柳水庵,並不比長戶庵好太多,柳水庵倒是有可以擋風的房子,但並沒有水,冒險走來確實也不值得,看來,昨天宿在長戶庵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前往第十二番燒山寺的路都是比較傳統的遍路道,據說,從第十一番到第十二番的山路是四國遍路中的最險處了。行走在這段路上,更能體會到古人遍路的心情,上上下下,曲曲折折,而且山路很陡很滑,雨雪時節,道路泥濘,更難行走。

從柳水庵下坡後,穿過一條大路,後面仍是一段長長的緩上坡,剛開始的路,雪還不多。

再前行,路上全被積雪覆蓋,山路很滑,稍有不慎,就會滑下山坡,小心謹慎的往山頂走,總感覺過了前面的坡就是山脊了,但上了坡總還是另一個坡,幾個上坡後,看一段長長的臺階。

看來,這段路的上坡應該到此為止了,興奮的爬過長長的臺階,才發現這裡並不是寺院的入口。

這裡有一座高大的空海大師像,燒山寺還在另外一座山的山頂。

從空海大師像下來,一路都是下坡。坡底是一個村莊,也不過幾戶人家。

這時候已經走了很長一段時間,很是口渴,找到當地人家接山泉的水罐,也不管水冰涼,直接拿來就往肚子裡灌。沒時間煮早餐,拿出巧克力吃了幾塊。也不敢多吃,後面的爬坡還不知道要多久,還是留點好。

村莊附近的山上有很多小橘子,樹上結的滿滿的,很是好看,特意在山上仔細看了一下這些桔子,都是壞的,原來都是採剩下的。

喝水的時候,我們坐在太陽下休息了一會。就一會的功夫,走過去兩個人,有我們前面遇到的家族笑顏大哥,還有位拿著兩根登山杖的戶外大哥,我們互相打了個招呼,他們衝我們回禮笑笑就繼續前行了。

後面的路,其實並沒有那簡單,出了村莊就開始上坡,先經過一段小的瀑布,下面有清澈的溪水,接著就是一直上坡。我們從剛才那座山下坡只下到半山腰,後面還是要繼續上坡,2.2公裡的山路把我們簡直累趴。

這條路不僅曲折,而且還有些直上直下,最後1公裡的時候齊林有些走不動了,我們不僅口渴,還特別餓,從早晨起來就開始爬坡,到現在還都沒吃東西。

我一直走在前面,又冷又餓又累,看到燒山寺參道的時候,都有些站不穩了。

在燒山寺參道,我走錯了路,到了停車場,這時漫天飄起了大雪,我返回到參道來,在參道路口,站在雪中等齊林過來。

遠遠的看到齊林歪歪斜斜的走過來,邊走邊伸手抓路邊的雪往嘴裡塞。這時候他已經沒太多力氣了,連蹲下都困難,抓雪都只能找高處的雪來抓。

參道大約600米,要走很長時間。在往寺廟行走的路上,雪下的很大,大雪紛飛,雲層就在腳下。參道上有很多很棒的佛像,但我們完全沒有力氣拍攝,只能憋著一口氣往寺廟走。後來,我們有些後悔,大雪中的佛像別有一番景致,拍出來應該很棒,不過我們當時確實連按快門的力氣和想法都沒了。

在寺廟門口,帶著兩個登山杖的戶外大哥從廟裡出來,看來他走的很快,我們微笑著打了個招呼。

寺廟內有幾棵幾人都合抱不過來柏樹,很粗很高。從廟門到本堂也是一些臺階的上坡,我們停了停,攢了點力氣,到了本堂。

還沒走到本堂,就聽到了郎朗的誦經聲,映著漫天大雪,和著高大柏樹上晃動的吱呀聲,這入耳的經聲讓人頓覺莊重肅穆。

到達本堂,我們把包放在本堂旁邊的椅子上,終於可以放鬆一下了。

順著聲音走向誦經者,這才發現,那誦經者不就是小和尚石井康弘麼!

他念的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由三藏大師翻譯,讀音仔細聽來,和國內其實是一樣的,熟悉又神秘的感覺。

此前,他拜廟比較仔細,但這座廟更為仔細,我們所知的每一個環節和細節他都一一遵循,對他,我們又多了幾分敬意。

在寺廟納經的時候,再次碰到家族笑顏大哥,他剛納完經,正好離開。

我們把納經帳遞給納經處的兩位眉鬚髮白的僧人,我們有三本納經帳,兩位老僧人卻只收兩本。這一路,齊林除了自己的納經帳外,還帶了一份他的妻子河本和美姥姥的納經帳,河本和美的姥姥在五十多歲的時候也遍路過,不過只去了幾個寺廟,現在她已經老了,走不動了,河本和美的小姨希望齊林這次遍路,能幫姥姥蓋滿八十八座寺廟的納經帳,圓老人家遍路的功德。

在其他寺廟代為納經都沒問題,支付納經費用,遞上納經帳說明即可,但這裡貌似不行,齊林用日語比劃著大概講了一下:「Bajiang」

兩位老僧基本明白了齊林的意思,指指裡面說需要問一下主持。很快,著黃色僧服的方丈過來,對我們用簡短的英文說:「sorry!one person only one. only one .sorry!」

原來在燒山寺納經的話,每個人只能納一本。想想也對,這麼艱難的遍路道,如果可以代為納經的話確實對費勁艱辛走上來的遍路者不太公平。

納經後,兩位老僧遞上寺廟的御影,燒山寺的御影竟然也是彩色的,和其他寺廟的黑白御影不一樣,燒山寺,果然是與眾不同。

燒山寺位於海拔938米處高,登山的路非常險峻,由於位於深山,是一處很嚴峻的邊路修行靈場,乃四國八十八靈場中有名的難行之所。

燒山寺由空海在弘仁年間(810~823)開創,是四國八十八個靈場中的第12號札所,也是德島三大難所之一。

據傳,開創前四國當地巖窟中住有一條很大的毒蛇,其吐出的火危害附近一帶的農作物和人畜,人民生活困苦。弘仁6年(公元815年),弘法大師巡拜至此,在一棵杉樹下休息,夢中見到阿彌陀如來,阿尼陀佛現身告訴他會有巨大的變化要發生,醒來後發現眼前一片火海,魔蛇將全山幻化成一片火海,整座山被大火燃燒,大師於是先到垢取川淨身,然後一邊結法輪印、一邊念真言登山,火勢逐漸減弱,到達九合目時(合目是日語對山的某高度的稱呼),魔蛇從巖窟中飛出來,此時虛空藏菩薩出現,與大師合力將魔蛇封鎖在巖窟裡。因此建立寺院供奉虛空藏菩薩,之後,災難不在,人人過上安樂的生活。

寺內供奉有弘法大師設計的三面大黑天像,本尊木雕彩色三面大黑天在江戶時代完成,高約28公分,屬真言秘傳法門,每六十年開放供人參觀一次,所以平時只能見到三面大黑天手繪圖。

三面大黑天是密教天部最強的三位一體的組合。三位天分別是大黑天,弁財天和毗沙門天。出世大黑天帶來的財富和成功,弁財天的的辯才和學術知識,音樂,藝術帶來學業成績神的演藝事業,毗沙門天被認為是在四大天王最強的多聞天。

文 | 杜風彥

相關焦點

  • 種田山頭火的四國遍路
    1927年起,46歲的種田山頭火隻身踏上了四國遍路的旅程。 人生即遍路一隻腳邁到另一隻腳前,機械地重複著,看著一樣的風景,腹中飢餓因勞累而消退,這一切的意義又是什麼? 在路上,身體需要什麼?在路上,心靈需要什麼?
  • 四國遍路記行 | 為什麼要去四國遍路?
    在跟親朋好友說要去走四國遍路的時候,總是會得到很多異樣的質疑眼光。有人說我太閒,有人說我瘋了,有人說我任性,更多的是不了解為什麼要去四國遍路。說實話,即使我到達到了四國之後,還是沒有一個很明確去遍路的理由。好像做每件事一定要有一個目的,例如為什麼要去美國玩? 為什麼今晚要吃麵線? 為什麼要買這本書?
  • 【世界博覽】四國遍路,從僧侶到庶民的巡禮之道
    千百年來不斷有新的巡禮者踏上朝聖之路,延續前人的信仰。只需邁出第一步,就會遵循古老的印記,繼續向前。也許,這正是四國遍路在歷經了1200多年後,仍讓今人念念不忘的原因。身著白衣、頭戴菅笠、手執金剛杖、身披輪袈裟的遍路桑穿行於古寺密林,猶如一幅古老圖繪的雋永再生。在日本人心中,遍路是與伊勢參(參詣伊勢神宮)、熊野詣(參詣熊野三山)一樣具有代表性的巡禮之路,是一生都要朝聖一次的修行之旅。
  • 四國遍路記行|與自己的對話
    藤野先生直接往第18番前進,我則往第17番的方向走。井戶寺離觀音寺還蠻近的,地圖顯示是2.8公裡,從民宿出發應該2公裡就到了。井戶寺 | 圖源:konotabi.com遍路的初期,在走路的時候都會比較戰戰兢兢,深怕一個不小心迷路,就要多花很多時間才能再走回遍路道,所以準備的一堆MP3都沒拿出來聽。
  • 日本:四國遍路,日本千年修行者的「遍路人生」
    1200年前,自大唐取得金胎兩部密宗大法,亦是高野山的開創者的空海大師,為了消除人世間的災厄,在他的故鄉四國,翻山越嶺地開創了88座寺院,後人為了追隨他的足跡,堅守信仰,找尋自我,開始巡禮88寺,於是便有了「遍路」之說。
  • 日本四國地區遍路巡禮:跟著弘海大師走遍88寺
    如果你也正在人生交叉路口,不妨以日本四國遍路(日本著名的旅遊方式)的方式,跟隨1200年前弘法大師(空海)的腳步,環繞四國四縣88個寺廟,並在其中沉澱身心、遠離煩惱。▋四國遍路是什麼?四國遍路指的是日本四國地區大規模的寺廟朝聖,朝聖者會探訪西元800年前後弘法大師(空海)的修行地,橫跨四國四縣(香川縣、愛媛縣、高知縣、德島縣)共88個寺廟。1,400公裡的朝聖之路原本以徒步為主,但現今使用巴士、電車、汽車等方式也沒有問題。
  • 徒步四國遍路:德島靈山寺出發,一條溫暖的路
    出發去日本的四國之前,我無意打開了一個關於徒步四國遍路的帖子,光是體能的準備部分就寫滿兩頁,細緻到不同負重數值的徒步路程的練習和如何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關上電腦的瞬間,這才意識到徒步四國遍路之艱巨,但未知的行程,讓我們的內心豪邁到不行。遍路人的鬥笠上寫著「同行二人」,意為:看不見的神明和你一起走。
  • 運城學苑路東西八里舖附近,市民翻越護欄現象不斷
    五一勞動節   三晉都市報運城記者站綜合報導   4月16日,運城市學苑路東西八里舖附近,市民翻越護欄現象不斷。
  • 四國遍路記行 | 春天,一起在四國徒步看櫻花呀~
    遍路的時候剛好也是櫻花季節,但有的地方開得早,有的地方開得晚。所以一路上都有花可以賞,只是四國的櫻花比較沒有集中,通常都是這裡幾棵,那裡幾棵。不像京都那麼壯觀。但仍然很漂亮。在往第4番的途中,還會經過第3番的奧之院——愛染院。山門上草編的草鞋在後來經常看到,聽說在大祭拜時會拿來燒掉,然後再編織新的草鞋。
  • 李宗盛翻越人生一個又一個的《山丘》,一起翻越人生每一個山丘
    旋律李宗盛在2003年的時候就已經寫好了,在經過10年的不斷打磨,才有了最終的這首《山丘》。年少不聽李宗盛, 聽懂已是不惑年!寫盡人生經歷的歌詞:想說卻還沒說的 還很多攢著是因為想寫成歌讓人輕輕地唱著 淡淡地記著就算終於忘了 也值了說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
  • 林叔的新書預告《同行二人:四國遍路朝聖手冊》
    這是很小眾的內容,加上內地現在氣氛,恐怕難以公開出版。這也是憋了很多年懶得寫的原因。可是,算了,先把內容寫出來,找人排好,變成電子書格式,就算了,當作完成一件事、給以後朝聖的人一點幫助。
  • 四國遍路記行 | 第40天,參拜了四間寺廟
    編者按:受國際疫情影響,我們規劃已久的「四國遍路行修之旅」將推
  • 解鎖任重的多面人生:「人生其實就是不斷翻越一個又一個山丘。」
    "我們的人生就是需要翻越一個又一個山丘。"一直很喜歡李宗盛老師的《山丘》,剛剛又聽到任重老師提起。他說,其實我們的人生就像是歌詞裡寫的,需要慢慢地翻越一個又一個的山丘。也許很多人對任重的印象還停留在演員身份,殊不知他早已經一次又一次刷新了自己人生的"角色", 從演員到旅遊家,從極限運動滑雪愛好者到攝影達人,這次他以作家的身份完成了第一個故事《宛平城下》,現如今又帶著第二本新書《若不能相濡以沫》出現在大眾視野。
  • 解讀長徵(11):紅軍長徵先後翻越了哪些雪山?
    中央紅軍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夾金山(資料圖) 中央紅軍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夾金山 1935年6月,中央紅軍在川康邊地區翻越了終年積雪他們強幫弱,大助小,走不動的扶著走,扶不動的抬著走,餓了啃一口乾糧,渴了含一口雪,手拉著手艱難地向前邁進。他們利用鐵鏟在冰雪上挖著踏雪孔,後面的人則沿著他們趟出的蜿蜒曲折的雪路往上爬。仰面看,頭頂上有人,低頭看,腳底下也有人。有時,頃刻間,雪山突然變臉,猶如銀蛇狂舞,狂風大作,烏雲翻滾,大雪夾著核桃大的冰雹劈頭蓋臉地砸下來,不少紅軍指戰員猝不及防,被滑倒在冰雪山下,再也沒有站起來。
  • Day1:旅途上最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遇 | 四國遍路45天
    這段時間,與大家分享遍路前輩米克在四國遍路的徒步日記。很多故事的第1集都是由主角遲到開始的。作為遲到慣犯,我這一次四國遍路的初日也不例外,就差在沒有咬著多士跑出門。跟我住同一個單位的是多田先生,他住多三天左右就會回福島縣,而我如果照原定計劃,走到第4天我便會重新回到德島市,可以回家休息一晚再出發。我交代好垃圾處理的事情後,多田先生說可能沒法再見到,著我保重。我事先已經將背包整理好,但仍然是有點重。我事前最擔心的就是怕背包太重,人人都說要輕裝上路,但因為在路上也要趕稿,沒辦法不帶電腦。
  • 周曉飛:紅軍翻越夾金山
    6月3日,紅軍經滎經、天全交界處的青山埡進入天全。   建在寶興縣城的紅軍長徵翻越夾金山紀念館。
  • 日本四國地區遍路巡禮:跟著弘海大師走遍88寺
    如果你也正在人生交叉路口,不妨以日本四國遍路(日本著名的旅遊方式)的方式,跟隨1200年前弘法大師(空海)的腳步,環繞四國四縣88個寺廟,並在其中沉澱身心、遠離煩惱。▋四國遍路是什麼?四國遍路指的是日本四國地區大規模的寺廟朝聖,朝聖者會探訪西元800年前後弘法大師(空海)的修行地,橫跨四國四縣(香川縣、愛媛縣、高知縣、德島縣)共88個寺廟。1,400公裡的朝聖之路原本以徒步為主,但現今使用巴士、電車、汽車等方式也沒有問題。
  • Day14:竹林寺:謝謝,五臺山的孩子們|四國遍路45天
    編者按:今天是米克在四國遍路的第14天啦,這一天的路上也有溫暖的奇遇。 Day 14 謝謝,五臺山的孩子們 四國遍路的第14天,從高知市內出發,今天目標是第31番的竹林寺、第32番的禪師峰寺,然後由種崎出發乘渡船到長濱,預訂了「高知屋」住宿,高知屋正對面就是第33番的雪蹊寺。
  • 第十三屆戰馬24小時轎子山翻越挑戰賽開賽在即
    2021年1月2日至3日,第十三屆戰馬24小時轎子山翻越挑戰賽將在昆明轎子山風景區開跑,中國越野跑頂級選手申加升將領銜省內外眾多越野好手參賽,他們將在兼具美景與挑戰的轎子山上展開激烈角逐,開啟2021年第一跑。
  • 李宗盛翻越人生一個又一個的《山丘》,一起翻越人生每一個山丘
    旋律李宗盛在2003年的時候就已經寫好了,在經過10年的不斷打磨,才有了最終的這首《山丘》。年少不聽李宗盛, 聽懂已是不惑年!寫盡人生經歷的歌詞:想說卻還沒說的 還很多攢著是因為想寫成歌讓人輕輕地唱著 淡淡地記著就算終於忘了 也值了說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