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泰瑞!! 接下來有什麼計劃?」
「我想去走四國遍路,一趟1200公裡的徒步旅遊!!」
「四國遍路?? 那是什麼? 為什麼想要去國外徒步??」
在跟親朋好友說要去走四國遍路的時候,總是會得到很多異樣的質疑眼光。有人說我太閒,有人說我瘋了,有人說我任性,更多的是不了解為什麼要去四國遍路。
說實話,即使我到達到了四國之後,還是沒有一個很明確去遍路的理由。好像做每件事一定要有一個目的,例如為什麼要去美國玩? 為什麼今晚要吃麵線? 為什麼要買這本書?
甲和燈四國遍路行修之旅 | 攝影:晨棟
如果做每件事都要去探討為什麼,實在很痛苦。如果把「為什麼」換成「為什麼不」呢? 我為什麼不去呢?
正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思考的個體,這個世界才會這麼豐富有趣。所以如果硬要說出一個我去四國遍路的原因,應該就是——「它是我現階段最想做的事,遍路應該很好玩,所以我想去。」
就如同很多人出國旅遊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風景很漂亮,東西很好買,因為工作很辛苦,所以要出去鎬賞一下自己。四國遍路也是一樣,美麗的風景,新鮮的空氣,善良而熱情的四國居民,古老而莊嚴的寺廟以及伴隨他們的故事。不同的之處應該就在於它是透過徒步的方式旅遊吧。
甲和燈四國遍路行修之旅 | 攝影:晨棟
緣起
最早知道四國遍路這件事,是2011年跟我老婆去臺灣花蓮吉安慶修院時看到的,當時並不知道慶修院與四國遍路的關係,只覺得慶修院是一間很典雅、有著古老氣息的寺院。當時在慶修院看到四國遍路的介紹,以及四國88靈場本尊的排列,覺得挺有意思的。但對於要徒步行走1200公裡這件事,當時只覺得瘋了,就好比之前親朋好友對我的質疑。
後來也慢慢忘了這件事,直到有一天我跟同事在聊天的時候,又聊到了四國遍路,還介紹我去看小歐的遊記(現已集結出書,請參考《遍路:1200公裡四國徒步記》),之後又陸陸續續看了江口洋介主演的迷你日劇《迷路的大人們》。
我不禁在想,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是不是也正在迷路? 於是去遍路的種子就在心中發芽。在40歲的這一年,我想給自己一個紀念,一個不一樣的旅程,剛好工作也到了一個階段,於是就開始著手準備!!行前準備
網絡上已經有很多關於遍路的行前準備資料,但實際去走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每個人所需要的準備都不一樣,在這裡我分成幾個部分來說明:
花費
包含來回機票,往返機場及四國的車資(我是去程從關西空港=>德島,回程從88番大漥寺=>京都車站),以及遍路過程中的所有開銷(包含飲食,住宿以及參拜)。我最後的總花費在33萬日圓左右(45天)。但我是有幾天是住免費或是便宜的民宿,也沒有天天一泊二食,充裕一點準備的話可以用每天1萬日圓來計算。當然也有所謂的野宿派,或是大多以免費善根宿為主的遍路方式,所以這趟旅程的花費絕對也是因人而異的。
甲和燈四國遍路行修之旅 | 攝影:晨棟
天數及體力
基本上四國遍路並沒有任何規定要怎麼進行。可以走路,開車,坐車,跟團,自行車以及騎機車。也沒有規定要一次走完,或一定要從第一番走到第八十八番。
如果硬要說出一個SOP的話,那就是以徒步的方式從第一番走到第八十八番。依照遍路地圖上的說明,最短距離為1116.2公裡,但這應該是理論上的最短距離,一般我們都以1200公裡來稱呼(包括迷路,在寺廟裡走來走去,走路靠外側等等)。
而天數一般在40-50天之間,除了與體力有關以外,再來就是你對行程的安排,有的人是拜完就走,有的人會好好參觀每間寺廟,有的人要找到最好的天氣跟角度拍照,有的人連拍照都沒拍。我是介於中間,所以最後是45天完成(中間在松山市休息了一天,在當地旅行)。我目前聽過最快的記錄是28天完成,但這從來就不是我所追求的。
再來談談體力的部分,在遍路的頭幾天,每天都走不到20公裡,之後平均每天是25-30公裡。背包的重量在10-12公斤左右。我在去遍路之前,有進行負重徒步的訓練,說是訓練,其實也只是走個3-4次,覺得可以在負重的狀況下走上25公裡,起到一個安心的作用而已。
事實上遍路道比平常在走城市的道路還難上一些,但實際走的「感覺」卻輕鬆一點,可能是因為四國的好山好水好心情,會讓人覺得比較輕鬆吧。所以對於有興趣的人來說,體力雖然重要,但卻不是最重要的。
日語
我覺得整個遍路的行程當中,日語是最重要的,這關係到在遍路的過程中,你可以和其他人有多少交流,能了解到多少關於四國遍路的典故。但如果只是為了能走完遍路的話,會多少日語其實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行程規劃
以徒步的方式走遍路,最重要的莫過於徒步地圖。徒步地圖可以在第一番買到。坦白說,第一次看徒步地圖好像天書一樣,但看過幾次之後就完全懂了,而且會覺得它非常厲害。在地圖中會顯示距離、高度(讓你爬山時有個心理準備),哪裡有便利商店,公共廁所、休息點、旅館或民宿,還有各個旅館民宿的地址及聯絡電話,方便你去預約。
我是到了遍路快中期的時候,才開始規划行程。本來並沒有很認真的規劃,還想說要以免費的善根宿或寺廟裡的通夜堂為主,後來我覺得自己真的不適合。而且有幾天要訂房時,發現一些很關鍵的民宿都客滿了,真的有被嚇到,之後才很認真的規划行程。
其實在遍路的前幾天,建議不要走得太多,主要是可以先藉此熟悉一下遍路,地圖的看法以及路上的標識,順便讓你的腳跟身體好好的適應一下。此外,應該在遍路的第4天或第5天就會遇到遍路的第一個難所(寺廟位在不好爬的山路上)——第12番,燒山寺。因此預先儲備一下體力也是合情合理的,接下來再依照這幾天的經驗,規劃之後的行程。
行李內容
此次遍路我帶了一個40L背包,總重量(含睡袋)是9公斤。內容如下:
1,睡袋
2,換洗衣物*3 +長褲*3 + 毛巾*1 + 雨衣*1 + 輕羽絨外套*1 + 防水外套*1
3,1公升的水瓶 + 饍魔師的保溫瓶
4,記事本*1
5,手機*2+相機*1+充電器,充電線
6,金士頓SD卡無線分享器
7,Ipad Mini <=本來想用iPad寫點心得,事後證明每天都累趴趴,很難有心情寫…
8,頭燈<=沒夜走,所以沒用到…Orz
背包的大致內容就是這樣,如果要再去走的話,我就不會帶那麼多3C跟衣服了。應該可以將重量降低到6公斤左右。在遍路途中會再加上參拜用品還有水、食物等,估計真正在走的時候,身上背的重量應該在12公斤左右。
甲和燈四國遍路行修之旅 | 攝影:晨棟
鞋子則是另一個重點。走遍路會遇到很多不同的天候及地形,所以並沒有十全十美的鞋子,再走的時候我會買一雙防水性比較好的布鞋。
在旅途中,現金的保管也非常重要。我是帶了3X萬的現金出去,身上還有一個隨身的袋子,裡面裝了現金跟護照。當然,在便利商店裡也幾乎都可以用ATM領現,但需要額外的手續費就是了。(未完待續)
▼▼▼
此次行程,我們將在愛媛和香川,繼續徒步行走菩提道場和涅槃道場,參訪我們精選的寺廟;途中將感受與眾不同的日本寺院之美,感受空海大師走過的路,感受接近「開悟」的境界。- 誰來陪您走 -
楊碩誠老師
禪修、太極行者
作為特邀嘉賓,全程陪伴大家,隨時講解關於日本的佛學、禪文化,並與大家深度交流。
生於臺灣,幼年因體質虛弱,恐懼死亡,很早便開始探索生命本質。後依止祖光禪師學習止觀雙運與本地風光兩門禪法,終於找到解開煩惱不安之道。
先後跟隨針灸名師胡丙權及武當鍾雲龍道長學習太極拳十餘年。致力於分享禪俠一味的生命態度,期望藉此協助學習者達到身心安康自在的狀態。
晨棟
資深旅遊節目主持人,攝影達人,美食偵探
從事旅遊節目二十餘年,走過幾乎整個中國,足跡遍布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曾就職央視、北京臺旅遊節目及美食節目,有著豐富的徒步旅遊經驗及美食體驗。更熱衷於以獨特的視角用相機發現並記錄旅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點擊下圖或「閱讀原文」即可報名
燈心兒
掃碼添加微信
編輯:姜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