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國遍路記行 | 為什麼要去四國遍路?

2021-02-17 甲和燈

編者按:2019年秋,甲和燈·四國遍路行修之旅再次踏上這條1200年歷史的巡禮之路,追隨空海大師的足跡,行走了日本四國德島與高知。2020年3月,我們將繼續行走在愛媛與香川,完成本次遍路之旅。行前,與大家分享行走在這條路上的前輩們的心情,今天開始的是泰瑞的日記。

「嗨~泰瑞!! 接下來有什麼計劃?」

「我想去走四國遍路,一趟1200公裡的徒步旅遊!!」 

「四國遍路?? 那是什麼? 為什麼想要去國外徒步??」

 

在跟親朋好友說要去走四國遍路的時候,總是會得到很多異樣的質疑眼光。有人說我太閒,有人說我瘋了,有人說我任性,更多的是不了解為什麼要去四國遍路。

說實話,即使我到達到了四國之後,還是沒有一個很明確去遍路的理由。好像做每件事一定要有一個目的,例如為什麼要去美國玩? 為什麼今晚要吃麵線? 為什麼要買這本書?

甲和燈四國遍路行修之旅 | 攝影:晨棟

如果做每件事都要去探討為什麼,實在很痛苦。如果把「為什麼」換成「為什麼不」呢? 我為什麼不去呢?

正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思考的個體,這個世界才會這麼豐富有趣。所以如果硬要說出一個我去四國遍路的原因,應該就是——「它是我現階段最想做的事,遍路應該很好玩,所以我想去。」

就如同很多人出國旅遊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風景很漂亮,東西很好買,因為工作很辛苦,所以要出去鎬賞一下自己。四國遍路也是一樣,美麗的風景,新鮮的空氣,善良而熱情的四國居民,古老而莊嚴的寺廟以及伴隨他們的故事。不同的之處應該就在於它是透過徒步的方式旅遊吧。

甲和燈四國遍路行修之旅 | 攝影:晨棟

 

緣起

最早知道四國遍路這件事,是2011年跟我老婆去臺灣花蓮吉安慶修院時看到的,當時並不知道慶修院與四國遍路的關係,只覺得慶修院是一間很典雅、有著古老氣息的寺院。當時在慶修院看到四國遍路的介紹,以及四國88靈場本尊的排列,覺得挺有意思的。但對於要徒步行走1200公裡這件事,當時只覺得瘋了,就好比之前親朋好友對我的質疑。

後來也慢慢忘了這件事,直到有一天我跟同事在聊天的時候,又聊到了四國遍路,還介紹我去看小歐的遊記(現已集結出書,請參考《遍路:1200公裡四國徒步記》),之後又陸陸續續看了江口洋介主演的迷你日劇《迷路的大人們》。

我不禁在想,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是不是也正在迷路? 於是去遍路的種子就在心中發芽。在40歲的這一年,我想給自己一個紀念,一個不一樣的旅程,剛好工作也到了一個階段,於是就開始著手準備!!

行前準備

網絡上已經有很多關於遍路的行前準備資料,但實際去走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每個人所需要的準備都不一樣,在這裡我分成幾個部分來說明:

 

 花費

包含來回機票,往返機場及四國的車資(我是去程從關西空港=>德島,回程從88番大漥寺=>京都車站),以及遍路過程中的所有開銷(包含飲食,住宿以及參拜)。我最後的總花費在33萬日圓左右(45天)。但我是有幾天是住免費或是便宜的民宿,也沒有天天一泊二食,充裕一點準備的話可以用每天1萬日圓來計算。當然也有所謂的野宿派,或是大多以免費善根宿為主的遍路方式,所以這趟旅程的花費絕對也是因人而異的。

甲和燈四國遍路行修之旅 | 攝影:晨棟

 

 天數及體力

基本上四國遍路並沒有任何規定要怎麼進行。可以走路,開車,坐車,跟團,自行車以及騎機車。也沒有規定要一次走完,或一定要從第一番走到第八十八番。

如果硬要說出一個SOP的話,那就是以徒步的方式從第一番走到第八十八番。依照遍路地圖上的說明,最短距離為1116.2公裡,但這應該是理論上的最短距離,一般我們都以1200公裡來稱呼(包括迷路,在寺廟裡走來走去,走路靠外側等等)。

而天數一般在40-50天之間,除了與體力有關以外,再來就是你對行程的安排,有的人是拜完就走,有的人會好好參觀每間寺廟,有的人要找到最好的天氣跟角度拍照,有的人連拍照都沒拍。我是介於中間,所以最後是45天完成(中間在松山市休息了一天,在當地旅行)。我目前聽過最快的記錄是28天完成,但這從來就不是我所追求的。

再來談談體力的部分,在遍路的頭幾天,每天都走不到20公裡,之後平均每天是25-30公裡。背包的重量在10-12公斤左右。我在去遍路之前,有進行負重徒步的訓練,說是訓練,其實也只是走個3-4次,覺得可以在負重的狀況下走上25公裡,起到一個安心的作用而已。

事實上遍路道比平常在走城市的道路還難上一些,但實際走的「感覺」卻輕鬆一點,可能是因為四國的好山好水好心情,會讓人覺得比較輕鬆吧。所以對於有興趣的人來說,體力雖然重要,但卻不是最重要的。

 

 日語

我覺得整個遍路的行程當中,日語是最重要的,這關係到在遍路的過程中,你可以和其他人有多少交流,能了解到多少關於四國遍路的典故。但如果只是為了能走完遍路的話,會多少日語其實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行程規劃

以徒步的方式走遍路,最重要的莫過於徒步地圖。徒步地圖可以在第一番買到。坦白說,第一次看徒步地圖好像天書一樣,但看過幾次之後就完全懂了,而且會覺得它非常厲害。在地圖中會顯示距離、高度(讓你爬山時有個心理準備),哪裡有便利商店,公共廁所、休息點、旅館或民宿,還有各個旅館民宿的地址及聯絡電話,方便你去預約。

我是到了遍路快中期的時候,才開始規划行程。本來並沒有很認真的規劃,還想說要以免費的善根宿或寺廟裡的通夜堂為主,後來我覺得自己真的不適合。而且有幾天要訂房時,發現一些很關鍵的民宿都客滿了,真的有被嚇到,之後才很認真的規划行程。

 

其實在遍路的前幾天,建議不要走得太多,主要是可以先藉此熟悉一下遍路,地圖的看法以及路上的標識,順便讓你的腳跟身體好好的適應一下。此外,應該在遍路的第4天或第5天就會遇到遍路的第一個難所(寺廟位在不好爬的山路上)——第12番,燒山寺。因此預先儲備一下體力也是合情合理的,接下來再依照這幾天的經驗,規劃之後的行程。

 行李內容

此次遍路我帶了一個40L背包,總重量(含睡袋)是9公斤。內容如下:

1,睡袋

2,換洗衣物*3 +長褲*3 + 毛巾*1 + 雨衣*1 + 輕羽絨外套*1 + 防水外套*1 

3,1公升的水瓶 + 饍魔師的保溫瓶

4,記事本*1 

5,手機*2+相機*1+充電器,充電線

6,金士頓SD卡無線分享器 

7,Ipad Mini <=本來想用iPad寫點心得,事後證明每天都累趴趴,很難有心情寫…

8,頭燈<=沒夜走,所以沒用到…Orz

背包的大致內容就是這樣,如果要再去走的話,我就不會帶那麼多3C跟衣服了。應該可以將重量降低到6公斤左右。在遍路途中會再加上參拜用品還有水、食物等,估計真正在走的時候,身上背的重量應該在12公斤左右。

甲和燈四國遍路行修之旅 | 攝影:晨棟

鞋子則是另一個重點。走遍路會遇到很多不同的天候及地形,所以並沒有十全十美的鞋子,再走的時候我會買一雙防水性比較好的布鞋。

在旅途中,現金的保管也非常重要。我是帶了3X萬的現金出去,身上還有一個隨身的袋子,裡面裝了現金跟護照。當然,在便利商店裡也幾乎都可以用ATM領現,但需要額外的手續費就是了。(未完待續)

▼▼▼

此次行程,我們將在愛媛和香川,繼續徒步行走菩提道場和涅槃道場,參訪我們精選的寺廟;途中將感受與眾不同的日本寺院之美,感受空海大師走過的路,感受接近「開悟」的境界。

- 誰來陪您走 -

楊碩誠老師

禪修、太極行者

作為特邀嘉賓,全程陪伴大家,隨時講解關於日本的佛學、禪文化,並與大家深度交流。

生於臺灣,幼年因體質虛弱,恐懼死亡,很早便開始探索生命本質。後依止祖光禪師學習止觀雙運與本地風光兩門禪法,終於找到解開煩惱不安之道。

先後跟隨針灸名師胡丙權及武當鍾雲龍道長學習太極拳十餘年。致力於分享禪俠一味的生命態度,期望藉此協助學習者達到身心安康自在的狀態。

晨棟

資深旅遊節目主持人,攝影達人,美食偵探

從事旅遊節目二十餘年,走過幾乎整個中國,足跡遍布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曾就職央視、北京臺旅遊節目及美食節目,有著豐富的徒步旅遊經驗及美食體驗。更熱衷於以獨特的視角用相機發現並記錄旅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點擊下圖或「閱讀原文」即可報名

燈心兒

掃碼添加微信

編輯:姜華

相關焦點

  • 四國遍路記行 | 春天,一起在四國徒步看櫻花呀~
    編者按:2020年3月,我們將繼續行走在四國的愛媛與香川兩縣。行前,與大家分享行走在這條路上的前輩泰瑞的心情。
  • 日本:四國遍路,日本千年修行者的「遍路人生」
    遍路的人一般一身白衣,頭戴鬥笠,手拄金剛杖裝備,身後印「南無大師遍照金剛·同行二人」字樣。第一句和南無阿彌陀佛應該是一個意思,「同行二人」,不是說你與某個具體的人結伴而行,而是遍路的這一程,空海大師或是你已經去世的摯友或親人的亡靈,將一路陪伴保護你。
  • 四國遍路記行|與自己的對話
    井戶寺 | 圖源:konotabi.com遍路的初期,在走路的時候都會比較戰戰兢兢,深怕一個不小心迷路,就要多花很多時間才能再走回遍路道,所以準備的一堆MP3都沒拿出來聽。另一方面也覺得,遍路不就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嗎?
  • 【世界博覽】四國遍路,從僧侶到庶民的巡禮之道
    也許,這正是四國遍路在歷經了1200多年後,仍讓今人念念不忘的原因。身著白衣、頭戴菅笠、手執金剛杖、身披輪袈裟的遍路桑穿行於古寺密林,猶如一幅古老圖繪的雋永再生。在日本人心中,遍路是與伊勢參(參詣伊勢神宮)、熊野詣(參詣熊野三山)一樣具有代表性的巡禮之路,是一生都要朝聖一次的修行之旅。遍路於2015年登錄日本遺產,2019年入選日本歷史道路百選,目前正朝著登錄為世界遺產推進。
  • 四國遍路記行 | 與其猶豫不決,不如好好去體驗吧
    今天是四國遍路的第16天了。離開旅館,要往第32番禪師峰寺的路上,遇到了這個地方。
  • 徒步四國遍路:德島靈山寺出發,一條溫暖的路
    出發去日本的四國之前,我無意打開了一個關於徒步四國遍路的帖子,光是體能的準備部分就寫滿兩頁,細緻到不同負重數值的徒步路程的練習和如何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關上電腦的瞬間,這才意識到徒步四國遍路之艱巨,但未知的行程,讓我們的內心豪邁到不行。遍路人的鬥笠上寫著「同行二人」,意為:看不見的神明和你一起走。
  • 日本四國地區遍路巡禮:跟著弘海大師走遍88寺
    如果你也正在人生交叉路口,不妨以日本四國遍路(日本著名的旅遊方式)的方式,跟隨1200年前弘法大師(空海)的腳步,環繞四國四縣88個寺廟,並在其中沉澱身心、遠離煩惱。▋四國遍路是什麼?「在遍路旅程中遇到的當地人,無非是全世界最親切的人!就算我對他們來說只是個外國人、過客。」▋四國遍路的由來?開啟四國遍路這條修行路的是一位名叫弘法大師(空海)的僧侶。
  • 四國遍路記行 | 今天,有泥濘,也有櫻花
    編者按:四國遍路行修之旅,10月24日-31日(8天7晚),與空海大師同行
  • 四國遍路記行 | 今天,走到了弘法大師出生的地方
    編者按:受國際疫情影響,我們規劃已久的「四國遍路行修之旅」將推
  • 四國遍路記行 | 第40天,參拜了四間寺廟
    編者按:受國際疫情影響,我們規劃已久的「四國遍路行修之旅」將推
  • 閒說日本「遍路」今昔
    遍路,如果直譯,應該稱之為「朝聖修行」,但這畢竟是針對修行者而言,而鑑於今天的遍路人已不全是修行者,更多的是把它當作一次體驗修行旅行或乾脆就是觀光遊玩,因此,稱之為「朝聖旅遊」似乎更貼切些。  說起遍路,最有名的當屬日本四國地區的「四國遍路」或曰「四國八十八處所巡禮」。而提起四國的八十八處所遍路,就必須要濃墨重描被譽為日本佛教始祖的弘法大師,即遣唐僧空海。
  • Day14:竹林寺:謝謝,五臺山的孩子們|四國遍路45天
    編者按:今天是米克在四國遍路的第14天啦,這一天的路上也有溫暖的奇遇。 Day 14 謝謝,五臺山的孩子們 四國遍路的第14天,從高知市內出發,今天目標是第31番的竹林寺、第32番的禪師峰寺,然後由種崎出發乘渡船到長濱,預訂了「高知屋」住宿,高知屋正對面就是第33番的雪蹊寺。
  • 我們是人,就要走給人走的路 | 四國遍路,10月出發
    編者按:2019年10月,我們將與楊碩誠老師再度踏上「四國遍路行修之旅」。行前,繼續與大家分享小歐行走四國遍路的心情。 我們是人,就要走給人走的路 這天是要前往松山市的日子,一早離開旅館後,我們就沿著國道33走,步行了8公裡左右,來到了三坂峠,這裡是松山市附近很有名的遍路古道。
  • 閒說日本「遍路」今昔-中新網
    遍路,如果直譯,應該稱之為「朝聖修行」,但這畢竟是針對修行者而言,而鑑於今天的遍路人已不全是修行者,更多的是把它當作一次體驗修行旅行或乾脆就是觀光遊玩,因此,稱之為「朝聖旅遊」似乎更貼切些。  說起遍路,最有名的當屬日本四國地區的「四國遍路」或曰「四國八十八處所巡禮」。而提起四國的八十八處所遍路,就必須要濃墨重描被譽為日本佛教始祖的弘法大師,即遣唐僧空海。
  • 行至日暮,方知此處水之甘甜-四國遍路第二天
    四國遍路第二日,行走31公裡,完成從第七番寺廟中樂寺到第11番寺廟藤井寺,完成熊谷寺、法輪寺、切幡寺,夜宿11番藤井寺到12番燒山寺山間長戶庵。清晨天未曉山上飄著雲,四國的風景還是不錯的。完成不同次數的遍路,納札顏色也不同,最高級的是遍路一百次以上的錦納札,納札也可用於交換和感謝別人接待時用。熊谷寺鼓樓。廟裡一般都供有很多佛像,當地人都會以鮮花和綠葉供奉佛像。前往大師堂清晨,滿樹露珠。
  • Day1:旅途上最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相遇 | 四國遍路45天
    編者按:因國際疫情原因,甲和燈2020年的四國遍路行修之旅仍不知何時能出發,但正如那句「人生即遍路」,有空海大師珠玉在前,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細品味其中況味
  • Day4:​假使世界原來不像你預期 | 四國遍路45天
    編者按:因國際疫情原因,甲和燈2020年的四國遍路行修之旅仍不知何時能出發,但正如那句「人生即遍路」,有空海大師珠玉在前,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細品味其中況味
  • 四國遍路日記12:高知市第二天
    (高知市區民居)次日醒來,在酒店用完早餐,決定獨自去探索這個語言不通的異國他鄉,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讓我的內心充滿了難以抑制的小興奮
  • 日本人走「御遍路」開運求福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日本人自古有個習慣,每當遇到不如意,或者是想要開運求福等,就要去四國地區步行拜訪寺廟。這種拜訪要走遍四國地區的88個場所,總長大約1140公裡,因此在日本把這樣的參拜,叫作「御遍路」。
  • 不斷地翻越,不斷地翻越,依舊是青山-四國遍路第三天
    真不可思議,我竟然到這裡來遍路了。有時候做夢,會夢到自己一個人在野外,或者路上曾經的孤單的回憶。那晚在四國的野外,我夢到了家鄉。有時候,就是這樣,在家想念野外,在外想念家鄉,即使夢裡的人生,也仍舊是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