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10日 14:32 來源:荊楚網
參與互動(
)
答應給兒子籌辦生日會,卻因自己突然出差不得不取消。這並不是鄭女士第一次對兒子「爽約」,但這一次9歲的兒子是真生氣了,一個星期沒跟她說話。「我也不想這樣,覺得虧欠孩子。但我要賺錢養家,怎麼辦?」鄭女士9日苦惱地致電本報記者,感嘆道,當個職場媽媽怎麼這麼難!
生日會被迫取消
鄭女士是一家財務公司的部門主管,非常忙碌,她丈夫長年出差。2月1日是兒子蜂蜂的生日。去年底,蜂蜂就提出希望像班上好友那樣,有個小型生日會。「孩子的要求不高,請幾個朋友來家裡吃個飯而已。」鄭女士說,她答應了兒子。
此後,鄭女士專門擠出時間去採購,從裝飾氣球到各類食材都準備好了,可臨到1月30日,公司突然派她出幾天差。「出差的工作內容是我直接負責的,沒人可替代。」鄭女士說,她只好請婆婆來幫忙看幾天孩子,生日會被迫取消。「次日清早,我一出火車站就打電話回家,兒子卻拒接我的電話。」鄭女士說,她理解兒子生氣,但沒想到這一氣就是一周。
比不過「別人家的媽」
3日晚上鄭女士回到家,兒子仍然不理她。冷戰一直持續到6日。「才9歲一個伢,可以憋足一周不理我,我跟他道歉,他最後甩給我一句:『跟別人的媽媽比,你遜爆了。』」兒子這句話,讓鄭女士一夜無眠。鄭女士說,她讀書的時候也是學霸,生孩子已經犧牲了不少工作機會,如今孩子大了,想要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也獲得了公司的認可。虧欠兒子,她也很難過,但兒子說她遜,讓她很受傷。
鄭女士鬱悶地說,都說「別人家的伢」讓孩子壓力大,事實上,「別人家的媽」也讓當母親的壓力沉重,「別人家的媽媽能做好多種菜,別人家的媽媽陪孩子上培訓課……每次聽到我都心裡發毛。」鄭女士說,職場上她兵來將擋,在家裡卻拿孩子沒招。
記者採訪了10名中年職場女性,被問及「是否有足夠的時間陪孩子」,9位果斷回復「沒有」。做銷售的胡女士說:「孩子小的時候還好哄,大了之後溝通起來好睏難,有時我感覺特別無力,覺得自己很失敗。」有6位受訪媽媽說,她們羨慕家庭主婦。
親子溝通不暢隱患多
「這個矛盾首先還是家長的觀念問題,如果將孩子的需求和老闆的需求看成同等重要,也許家長就不會這麼處理了。」省婦幼保健院兒童心理專家王鳳說,「家長確實有無奈,但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承諾不兌現相當於冷暴力。」她指出,情感忽略會讓孩子對父母失去信任,繼而在對待他人時也學不會信任和關心,有些孩子會變得冷漠。
「工作忙的父母,更得多提醒自己愛孩子,尤其要愛在點子上。」王鳳建議,首先要多了解孩子的需要,在有限的時間裡給予滿足,其次是回家後對孩子多拍拍頭、摟摟肩,「肢體接觸是表達愛的最好方式。」(楚天都市報 記者陳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