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你談論西餐時,你想到的最多的是西餐廳的牛排,一份簡單的牛排搭配上一份沙拉,再喝上一杯紅酒,這樣的晚餐又有格調又非常愜意。
其實,西餐廳也是有貓膩的,別看牛排只有一點點,可如果點餐的時候和服務員說了這句話,你的牛排會比別人的大很多,那就是在點餐的時候記得告訴服務員:牛排做好後,靜置上個幾分鐘在上!服務員會覺得你是內行人,就不敢忽悠了。
很多西餐廳的服務生都是看人辦事的,如果看出來你不懂西餐,就會敷衍了事一些,就連後廚都不會盡心盡力去做!可如果你在點餐時告訴服務員這句話,服務員就不敢怠慢了。
事實上,最重要的原因是,當牛排煮熟時,它不會像放置一段時間那麼大。如果你把它放在一邊約3到5分鐘,你會清楚地看到與牛排的大小不同。此外,味道會更好。
而吃牛排時,講究也非常多,在國內吃牛排的時候,不管懂不懂行,到了西餐廳,【菲力或西冷+黑椒汁+七成熟】是萬能解決方案。
而牛排的種類也分為了以下四種:
TENDERLOIN: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幾乎不含肥膘,因此很受愛吃瘦肉朋友的青睞。由於肉質嫩,煎成3成熟、5成熟和7成熟皆宜。
SIRLOIN(西冷):含一定肥油,由於是牛外脊,在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吃。食用中,切肉時連筋帶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得過熟。
T-BONE(菲力)呈T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兩側一邊量多一邊量少,量多的是肉眼,量稍小的便是菲力。
RIB-EYE(肉眼)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於含一定肥膘,這種肉煎烤味道比較香。食用時不要煎得過熟,3成熟最好。
而選擇牛排生熟度上也頗有講究,牛排一般分為1.3.5.7.9這五種生熟度。
3分熟:牛排兩面已熟,中間的肉橫切面約有6成生肉色;在歐美餐廳裡,如果客人沒有明確要求,廚師通常都會按三分熟做;
5分熟:牛排兩面已熟,中間的肉橫切面為粉紅色;
7分熟:牛排兩面已熟,中間的肉橫切面為很淡的粉紅色。
像肉質比較嫩的牛排,如菲力牛排和肉眼牛排,適合3分熟,這樣最能體現鮮嫩多汁的口感;而像西冷牛排和T骨牛排,以5分熟為佳,超過7分熟,肉質就會比較硬了。
而這三種生熟度是比較適合我們亞洲人胃的。看完後,等下次你再去西餐廳吃牛排時,不妨試試用這句話點餐。不會被「坑」哦~
你如果也喜歡吃牛排的話,別忘分享收藏點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