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在重慶有四大官邸 遷都後落腳"重慶行營"

2020-12-15 半島網官網

    不久前,重慶有網友爆出蔣介石「重慶行營」舊址被拆除的消息。

    蔣介石「重慶行營」位於重慶市渝中區解放西路14號。「重慶行營」修建的年代大約為1935年底,當時國民政府頒定「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重慶行營」,任命顧祝同為主任,行營轄區包括川、康、黔、藏在內的整個大西南。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國民政府遷都重慶,蔣介石作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最初的辦公地點就設在「重慶行營」內,之後才搬到了位於南岸的黃山雲岫別墅。他當時生活起居就在這裡,但目前還沒有找到相關詳細的資料。

    蔣介石本人曾說過,「本人自出生以來,除家鄉以外,沒有其他地方比重慶算得是我第二故鄉」。蔣介石在重慶的8年,到底住過哪些地方,又發生過什麼關係重大而又驚心動魄的故事?

    蔣介石最核心的住所,仍是曾家巖的官邸。

    三峽博物館城市發展研究部主任張榮祥介紹,此處官邸,門牌號是德安裡101號(又名「堯廬」),當年為了保密,就連郵遞員也不知德安裡究竟在什麼地方。

    其實,這座官邸就在中山四路上,離《雙十協定》籤字地桂園不遠。當時,它的公開名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可別小看這個侍從室,它的地位非常高,相當於是蔣介石的中央辦公廳」。大院內有中西式建築多幢,多為一樓一底,各有特色。院內還建有防空洞,晝夜戒備森嚴,要持特別限期通行證才可入內。「如果要給蔣介石在重慶的官邸排個位,曾家巖官邸當仁不讓應該排第一。」重慶市社科院鄧平研究員說,許多重大的政治、軍事、外交決策,都在這裡醞釀和拍板。「現在仍能找到抗戰時期蔣家在曾家巖官邸前拍攝的多張歷史照片」。

    沙坪垻的林園官邸,當年差點兒沒修成。

    1938年,張治中為保證最高領導人的安全,提出在西郊修一幢別墅,作為曾家巖官邸萬一被炸的「陪邸」。不料,一時議論紛紛,認為不該大興土木。蔣介石派人給張治中送去一張紙條:「老鷹巖房子,不蓋可也」。張治中猶豫再三,硬是將別墅蓋了起來。

    1938年11月官邸落成,當時的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前來參觀後讚不絕口,蔣介石為表敬老尊賢,就把它送給了林森,「林園」由此得名。直到1943年5月,林森出車禍去世,蔣介石才將林園收回。

    蔣介石在重慶最驚險的遭遇,發生在南岸黃山官邸。「他有兩次差點兒被日本人丟的炸彈擊中」,張榮祥說,1941年8月8日起,日軍對重慶施行7晝夜的「疲勞轟炸」。其間,一群日機撲向黃山,一枚炸彈恰好落在蔣介石官邸腳下的專用防空洞洞口,著實引發了一場虛驚。

    8月30日,蔣介石正在黃山官邸召開軍事會議,偷襲日機突然而至,扔下一批炸彈,擊中「雲岫樓」一角,炸死衛士2人,4人受傷。蔣介石與參會人員慌忙踏著斑斑血跡躲入防空洞,這才倖免於難。

    巴南南泉鎮往西1.5公裡,花溪河畔百米外,坐落著另一處住所,它有個特殊的名字:小泉校長官邸。

    「那邊還有蔣介石躲轟炸的防空洞」,負責官邸一帶花草養護的鐘崇華興奮地說。「以前旁邊還有個『三八園』,日本人丟的炸彈在這裡炸了個大坑,就挖成水池,種上了荷花!」當時中央政治學校的禮堂「中正堂」,是當時重慶最大禮堂之一。它佔地1900平方米,可容3000餘人。原來,位於佛圖關的國民政府大禮堂被日機炸毀後,就在這裡照原圖紙建了一個新禮堂。

    蔣介石輾轉來往於這四處官邸之間,走過了在重慶的八年。1946年蔣介石在「慶祝國民政府還都大會」上說:「最短期內即將離開重慶,又不免依依。本人自出生以來,除家鄉以外,沒有其他地方比重慶算得是我第二故鄉」。據《重慶晚報》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蔣介石在重慶的4處官邸:曾家巖官邸建有防空洞
    「位於渝中區凱旋路的蔣介石重慶行營舊址(以下簡稱『行營』)被拆解後,為什麼遲遲沒有啟動修復工程,是不是不修了喲?」連日來,不少市民致電本報,就此提出質疑。7月11日,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部門的負責人,他們表示,「行營」相關的建設手續正在審批中,修復工程力爭年底動工,明年完成。
  • 史海:蔣介石在重慶四大官邸 見證與毛澤東交鋒
    入檔理由  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意外在儲奇門發現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重慶行營(本報9月27日曾報導),引起讀者熱烈關注。而蔣介石本人也曾說過,「本人自出生以來,除家鄉以外,沒有其他地方比重慶算得是我第二故鄉」。蔣介石在重慶的8年,到底住過哪些地方,又發生過什麼關係重大而又驚心動魄的故事?
  • 重慶發現抗戰時期蔣介石在渝 的首個官邸(組圖)
    儲奇門解放西路14號,抗戰期間的「重慶行營」現在成了進城務工人員的臨時居住點 鄒飛 攝在渝中區儲奇門鬧市區,竟隱藏著蔣介石在渝最早的官邸!昨天,記者從市文廣局文物處獲悉,他們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意外地從民國檔案中發現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重慶行營」的存在,並於上周在儲奇門找到了這處保存較為完好的遺址。專家表示,這是我市首次在城區發現抗戰時期蔣介石在渝的最早官邸,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 蔣介石在重慶四大官邸,前三個有故事,最後一個有「事故」
    抗日戰爭期間,為了躲避日軍的全面圍剿,也為了保存我們的戰鬥力量,蔣介石決定西遷重慶。在這裡,他渡過了8年的時間。除了他的家鄉,重慶應該算是蔣介石的第二故鄉。那麼在重慶期間,蔣介石住在什麼地方?在這些地方又發生過什麼驚天動地的故事呢?下面跟隨著著小編的視角一起來看看吧。
  • 抗戰時蔣介石駐渝四大官邸
    由於日機晝夜轟炸,官邸大院內還建有防空洞。美齡樓後來是重慶市委研究室的辦公樓,如今成為重慶市的抗戰重點歷史建築。美齡樓下面有株大橡樹,至今枝葉繁茂,為蔣介石、宋美齡手植。黃山別墅:居住時間最長上世紀初,重慶富商黃德宣在長江南岸購得一片無名荒山禿嶺,並在此修建別墅,培植花園。
  • 蔣介石、宋美齡在重慶的官邸: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位於南岸區南山生態帶黃山景區內,文物遺址面積4053平方米。是為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在原「重慶黃山陪都抗戰遺蹟」基礎上修繕而成,於2005年重新對外開放。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是集抗戰遺址與原生態自然景觀於一體的綜合旅遊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一個有著豐富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的綜合性抗戰遺址博物館旅遊景區。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現保存有15處文物建築遺址,是中國西南地區近現代建築發展變革的例證之一,對於研究上世紀重慶近現代建築的發展歷史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重慶黃山蔣介石官邸——為抗戰時期蔣介石的主要官邸之一
    黃山官邸依山傍水,位於一座陡峻的山峰頂部,是一片中西兼具有磚砌瓦頂三閣式建築群,本是蔣介石、宋美齡的避暑山莊,後成為抗戰時期蔣介石的主要官邸之一。主要建築為雲岫樓和松廳,雲岫樓是一個中西結合的三層磚木結構小樓.兩側林木茂密、蒼松翠柏遮天蔽日,四周山崖陡峭,前後石梯相連,登樓遠望能夠一覽青山秀色,現在在別墅二樓臥室、辦公室、會客室裡,分別展出了蔣介石在黃山工作、生活的歷史圖片和重要文稿等重要文史資料。因為這裡峰頂懸崖上,山勢高峻,樹木蔥蘢,群山疊翠,風景秀麗,並且周圍雲遮霧繞,故又有「雲觸」之名。
  • 蔣介石重慶官邸被「保護性拆除」
    蔣介石重慶官邸被「保護性拆除」
  • 解密重慶「黃山雲岫樓」蔣介石官邸抗日風雲
    黃山官邸——雲岫樓在重慶擔當中國陪都的歷史時期,蔣介石和夫人宋美齡大多數時間工作和生活都在南山的黃山官邸——雲岫樓。那時,國民政府最高指令幾乎都醞釀和產生於此。南山的蔣介石官邸,歷史性地成為了中國八年抗戰徵途中最有力的見證。蔣宋在此鮮為人知的國事和生活軼事,以及那一段金戈鐵馬的抗戰歲月,便衝出了歷史的風塵,走到了我們面前。官邸遇轟炸 蔣介石險遭不測1941年8月30日,蔣介石正在黃山官邸召開軍事會議,突然遇到日機空襲。
  • 蔣介石堅持遷都重慶,有一個原因被忽略了,是專門針對日本來說的
    蔣介石曾經一度堅持,把民國政府總部,搬遷到重慶。很多的人從各個角度去研究,比如說重慶的地理位置、地勢結構、交通便利等等,可是小編看到一份資料之後,感覺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被大家忽略了。大家都知道,重慶位於副熱帶的內陸地區,氣候比較溫和。
  • 重慶蔣介石官邸等十三處抗戰遺址首次全部開放
    中新社重慶十月十九日電 (郭虹)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今天開館,位於重慶黃山抗戰遺址的十三處文物景點首次全部向遊客開放。其中,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舊居等十處珍貴遺址在塵封半個多世紀後,首次與中外遊客見面。
  • 重慶談判毛澤東住蔣介石官邸的一天兩夜
    揭秘:毛澤東、蔣介石「同居」的一天兩夜毛澤東要去陪都重慶和蔣介石談判的消息一傳開,就像一陣狂風颳過了黃土高原,人們的心頭再也無法平靜。毛澤東聽完,沉吟片刻後問道:「你們那裡不是有個陳龍嗎?」「有。只是這個同志的脾氣不好。」康生答道。「聽說他帶兵打過仗?」毛澤東沒有理會「脾氣」問題又問道。「在東北抗聯當過參謀長,我們有時還叫他將軍呢。」李克農連忙介紹情況。「那麼還是去個武的吧。」毛澤東略作思忖作出了決定。
  • 民國「富二代」評價蔣介石官邸:比我家差遠了
    熟絡之後,蔣介石也曾邀請康國雄去黃山官邸玩耍,只是在少年人看來,委員長的官邸著實有些簡陋。 蔣介石的黃山官邸是一棟二層小樓,一層的客廳裡放著幾隻普通的沙發,牆上也比較單調,沒有字畫裝飾。晚餐是四菜一湯,除了一盤燉蠶豆以外,再沒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吃食。總之,見識了委員長官邸以後,康國雄覺得「比我家差遠了」。
  • 民國時期,轟炸蔣介石幕後情報來源
    蔣介石看看以下日本飛機針對重慶蔣介石的「斬首」轟炸:一、1939年6月11日 蔣介石重慶黃山官邸蔣介石重慶黃山官邸1938年,武漢會戰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和軍委會委員長蔣中正(蔣介石)遷往重慶,成為繼續領導軍民抗戰的指揮中心。1938年12月2日,日本天皇在御前會議上發布了對中國重慶進行戰略轟炸的命令。日軍把重慶定義為「敵國戰略及政略中樞」。
  • 河南農民千裡迢迢來到重慶,找蔣介石認親,其中有何隱秘?
    近代史1942年,一個來自河南許昌的農民不遠千裡來到重慶,找蔣介石認親,說蔣是其外出逃荒的胞弟。真相究竟如何?當年蔣介石的侍衛官周天聲透露了一些人所未知的內情,對解開這個謎或許有幫助。周天聲,奉化城內東門村人,是蔣介石盟兄,辛亥革命時期為上海都督陳英士「綜理財務」的奉化著名革命黨人周淡遊(日宣)的侄兒。抗日戰爭期間,他在蔣介石官邸任侍衛官,深得蔣的信任。1945年8月底毛澤東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蔣介石命他負責毛澤東的警衛工作。
  • 蔣介石南昌行營 隱於鬧市的滄桑記憶
    蔣介石南昌行營 隱於鬧市的滄桑記憶 (1/6)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兩個首都」「七個官邸」,蔣總統比美國總統英國首相都威風!
    從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到1937年遷都重慶,從1946年還都到1949年下野,蔣介石在兩個首都22年間享用了「七個官邸」,比美國總統只能住白宮,英國首相只能住唐寧街10號相比,蔣總統可謂「威風」多了!
  • 國民黨的參謀長,被稱為解放西南第一功臣,留在大陸後結局如何?
    三大戰役之後,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很快就潰敗,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卻不甘心失敗,他們甚至幻想像抗日戰爭那樣遷都西南,繼續頑固抵抗。新中國剛成立時,國民黨還控制著西南部分地區,比如抗戰時期的陪都重慶。 不過,最終解放軍挺進大西南,重慶也迎來了解放。
  • 走進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探尋歷史遺蹟
    我乘車來到位於南山的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探尋烽火歲月的歷史遺蹟。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又稱黃山官邸,佔地面積280畝。是重慶乃至整個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抗戰文物遺址中保護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一處,是重慶市第一批和國家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世紀二十年代,重慶白禮洋行買辦黃雲階在此購建別墅取名黃家花園,又名黃山。
  • 在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重溫一段真實的抗戰史
    寫在前面的話:   抗戰期間,中國的戰時陪都——重慶,同美國的華盛頓、英國的倫敦、前蘇聯的莫斯科並稱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四大歷史名城;重慶作為世界反法西斯遠東戰場的指揮中心,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遺蹟,重慶黃山抗戰遺址博物館即是中國抗戰歷史中極具代表性的文物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