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15日發表文章,批評抗議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首相溫斯頓·邱吉爾稱為「種族主義者」並毀損其雕像。他說,不能「編輯」以至「扭曲」英國歷史。
英國首相詹森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
「假如我們開始清洗檔案,把那些不符合我們自身立場的形象一概清除,我們是在參與打造一個彌天巨謊,是在扭曲我們的歷史。」——鮑裡斯·詹森
誓言竭力保住雕像不被拆除
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引爆的美國抗議種族歧視活動蔓延至其他有奴隸貿易「汙點」的發達國家。英國也掀起反思種族不平等現象和殖民史根源的活動。批評者挖出邱吉爾在世時言論,認為他有種族歧視思想。
一些抗議者近日聚集在倫敦的英國議會大廈廣場一座邱吉爾銅像周圍,汙損並呼籲拆除雕像,受詹森譴責。這位現任首相崇拜邱吉爾,曾撰寫一部邱吉爾傳記,友人曾對媒體說他有意效仿邱吉爾的執政風格。
在15日發行的《每日電訊報》中,詹森撰文為邱吉爾辯護,稱後者是「英雄」,誓言竭盡全力保住雕像不被拆除。他「極度懷疑通過拆除雕像來編輯或美化整個文化圖景的運動」。「假如我們開始清洗檔案,把那些不符合我們自身立場的形象一概清除,我們是在參與打造一個彌天巨謊,是在扭曲我們的歷史。」
不過,詹森同時指責周末集結在議會大廈廣場「保護」雕像的「極端右翼分子」行為「荒唐」。他說「需要解決問題的實質而非符號」,政府將成立一個委員會審視英國「各領域不平等」現象。他說,與其推倒現有雕像,不如為更多當代人認為「值得紀念」的人物立像。
英國不少帝國主義殖民時期的名人雕像已被保護起來,但已有部分遭殃。本月初在布里斯托,抗議者推倒17世紀借奴隸貿易致富的英國議員愛德華·科爾斯頓的雕像並把它扔進港灣。
近千處名人故居簡介被審查
為避免種族歧視,英國首都倫敦專門用於介紹名人故居的950塊藍牌正接受內容審查。
英國《泰晤士報》15日報導,英格蘭文物委員會正重新評估950塊放置於倫敦各個名人故居的藍牌,確保牌上的介紹沒有歌頌與奴隸貿易相關的歷史人物或種族主義者。
英格蘭文物委員會在名人居住過的倫敦建築物外安放圓形藍牌,簡要介紹曾居住其中的名人,例如「伊恩·弗萊明(1908年-1964年),詹姆斯·邦德系列創作者曾居住於此」。這個慈善機構沒有透露此舉將影響哪些名人故居簡介,但《泰晤士報》說,有一些歷史名人的行為和言論不符合如今種族平等的標準。例如《魯濱遜漂流記》的作者丹尼爾·笛福,他是18世紀英國作家,還是一名活躍的商人,持有當時從事奴隸貿易公司的股票,並發表文章維護奴隸貿易。
英格蘭文物委員會認為,這一機構當務之急是通過專門的手機應用和網站為遊客提供符合如今社會文化背景的藍牌「數碼內容」,並介紹更多非洲裔、亞裔和其他少數族裔的「藍牌」名人。
來源:北京晚報 據新華社
流程編輯:TF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