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英文俗語:你知道「Second Wind」啥意思嗎?

2020-12-18 新東方網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

有趣的英文俗語:你知道「Second Wind」啥意思嗎?

2017-04-18 09:41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walk tall:

  'walk tall' means to be brave and confident in your abilities.

  短語'walk tall' 可不是站得高,踩高蹺,而是形象的表示『昂首闊步』,

  對自己充滿信心的樣子。

  例句:I can walk tall because I really am proud of my job as a nurse. I believe I can make a difference.

  我如此的自信是因為我真心覺得護士這個職業讓我引以為豪。我相信我會大有所為。

  up to your neck:

  up to your neck means you are really busy with it or involved in it.

  水要淹沒脖子了。『up to your neck』

  很形象的表示你被某事深深的纏住無法脫身,

  或指忙得不可開交。

  例句:I'm really up to neck in work. It's the end of the financial year and I have so many accounts to finish.

  我的工作忙的不可開交,財政年底,我還有帳要做。

  second wind:

  When someone has got 'a second wind', it means they have a new vigour or determination to do something some time after starting it.

  第二陣風,也就是說『恢復了精力,再次崛起或繼續做什麼事情』。

  例如: I usually feel a bit tired after lunch but get a second wind around 4 pm.

  午飯後我有些累,下午四點左右又恢復了過來。

(編輯:何瑩瑩)

名稱名稱

300次下載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富二代」英文表達除了用「rich second generation」,你還會啥
    不做吃瓜群眾,我們今天只是藉助這個事情來說說「富二代」用英文該怎麼說?我看有人會首先想到「rich second generation」,這沒有不對,老外也能懂,但是放在口語裡面顯得有些官方,你可以嘗試一下下面這幾種表達。
  • 「I second it」可不是「我犯二」啊!那這「second」是啥意思?
    很多小夥伴們在學到數字的時候,都知道first是第一,second是第二等等。但是,當有人說到「I second it」可不是「我犯二」啊!那這「second」是啥意思?本期我們就來學習和second有關的詞組和句子吧!
  • 俗語:「家有化骨龍,應為討債鬼」啥意思?什麼是化骨龍你知道嗎
    俗語:「家有化骨龍,應為討債鬼」啥意思?什麼是化骨龍你知道嗎在從前信息還不發達的年代,老祖宗留下的俗語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這些俗語教會他們如何進行農業生產,如何為人處世。「民以食為天」,所以很多的俗語都是關於農業生產的。俗語是面向廣大群眾的,比較通俗易懂的句子,很多人會認為這些文字都太過簡單,並沒有什麼學習價值,不像詩詞歌賦那麼的優美華麗,也不像對聯一樣對仗工整。其實恰恰是因為這些語言通俗易通的特性,才會被人們廣為流傳,很多的俗語至今都耳熟能詳。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句是:「家有化骨龍,應該討債鬼」是啥意思呢?化骨龍指的是什麼?
  • 俗語:寧睡孤墳,不睡廟宇,啥意思?教你做人的道理
    文/律曦農村俗語:寧睡孤墳,不睡廟宇,啥意思?教你做人的道理很小的時候,爺爺奶奶都會給我們講神話故事,有時候聽著不過癮,他們也會給我們講一些鬼故事。當我們上學了,在學生時代,為了追求刺激,都會喜歡看一些鬼怪的電影或者是小說,小編就是其中一個。
  • 農村俗語:「五羊六馬,死了別剮」,是什麼意思?背後有啥寓意?
    在農村有很多道理,都是通過寓言故事和俗語表達出來的,小時候父母總是以「狼來了」為故事,對孩子進行誠實的教育。還比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段俗語,就是教育人們不要異想天開,而是要腳踏實地的工作。其實最精練有趣的還是俗語。因為許多俗語能折射出精闢的道理,足以讓我們受用一輩子。
  • 俗語:「禾耘三道倉倉滿,豆鋤三遍粒粒圓」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俗語:「禾耘三道倉倉滿,豆鋤三遍粒粒圓」是啥意思你知道嗎?在農村農民中相傳著大量的老話、俗語等,大多是對農民勞動實踐經驗的總結。它們簡明扼要,易於理解,它們是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寶貴農業文化的一部分。這句俗語所說的「禾耘三道倉倉滿,豆鋤三遍粒粒圓」是什麼意思?這句俗語總結了農民如何做好作物以獲得高產的經驗。在這句話中,禾,豆子代表所有的作物;耘,鋤頭代表所有的耕作方法;三,不是實數,而是虛數,意思是更多。這就意味著,要想獲得好收成,就必須勤奮、精耕細作、管理莊稼。才會有個大豐收。
  • 農村俗語:「正月二十晴,樹上掛琉瓶」,說的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對於這些農村老人們口口相傳的俗語,根據家裡長輩們的經驗其準確性還是蠻高的,畢竟是流傳了數百上千年的「至理」 ,「存在即合理」嘛。今天是農曆正月,在過去,農曆日期常常會被不少當地人用來預測莊稼收成,一起來看看吧!
  • 俗語「門前一池塘,必有寡婦娘」,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導讀:俗語「門前一池塘,必有寡婦娘」,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玩累了依偎在老人的懷裡,聽長輩講各種有趣的故事。其中不乏一些精彩的俗語。雖說在有些人看來,俗語念起來比較糙,但細細品味的話,就會發現俗語其實蘊含了許多人生哲理。說它是民眾智慧與經驗的結晶一點也沒錯!不過還有一些耐人尋味的禁忌類俗語,卻讓人怎麼也想不通,比如這則俗語「門前一池塘,必有寡婦娘」,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俗語「4月芒種麥在前,5月芒種麥在後」啥意思?今年芒種是啥時候
    俗語「4月芒種麥在前,5月芒種麥在後」啥意思?今年芒種是啥時候?文/農夫也瘋狂小滿節氣已經到了,而下一個節氣就是芒種了。芒種是24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關於芒種在農村也有很多的俗語,比如「4月芒種麥在前,5月芒種麥在後」是什麼意思呢?那今年芒種是啥時候?這是在廣大華北地區流傳的一句俗語了,我們都知道芒種在公曆的時間比較固定,時間點在每年公曆6月5日-7日之間。每年當太陽到達了黃經75°時,也就迎來了24節氣中的芒種節氣。但是在農曆的日期則是不固定的,這是因為農曆與公曆的差別,使得節氣有時在農曆的時間有時候會提前,而有時候會推後。
  • 俗語:「男戴觀音,女戴佛」,啥意思?其中的講究你知道嗎?
    俗語:「男戴觀音,女戴佛」,啥意思?其中的講究你知道嗎?現在有一些帶有佛教因素的裝飾品成了很多人的心頭好,大家認為佩戴它們不僅是一種裝飾,還能起到保平安的作用。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這句俗語:「男戴觀音,女戴佛」。在佩戴吊墜的時候也是有男女之分的,很多人肯定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戴個首飾還要分男女呢?其實這裡面大有學問。先來看看為什麼男性朋友要戴觀音。
  • 俗語:「男怕摸頭,女怕摸腰」,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總結出了很多俗語。但是有的一些呢確實不是多入耳,但是確實有它的道理所在。隨著現在國家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少的人知道一些俗語。但是這些俗語不應該從此就消失滅跡。對於咱們老百姓而言,意義還是很大的。應該保留老祖宗留給咱們的這些精華。所以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些俗語,其中俗語:「男怕摸頭,女怕摸腰」,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小暑節氣到,俗語「小暑怕東風,大暑怕紅霞」啥意思,有道理嗎?
    摘要:小暑節氣到,農諺「小暑怕東風,大暑怕紅霞」啥意思,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7月7日(農曆六月初五),也就是這周的星期天,將要迎來今年夏季的第五個節氣——小暑了。「暑」就是熱的意思,因此小暑就是指小熱,但還沒有達到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小暑節氣到了,也就要入伏了,今年入伏是在7月12日,從這一天開始就要進伏三伏天了。在小暑節氣也有三候,其中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意思是說小暑節氣到了,就連所刮的風都是帶著溫度的,是那種溫熱的風。
  • 農村俗語「六月蜂七月蛇,八月馬蜂惹不得」啥意思?有道理嗎?
    摘要:農村俗語「六月蜂七月蛇,八月馬蜂惹不得」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進入小暑節氣了,現在已經是7月初了,農曆也進入六月份了,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也就要來臨了。在農村裡還有俗語「夏至棉田草,勝似毒蛇咬」,意思是說夏至節氣的時候要及時對棉田進行除草,不然它們對棉花的影響就像毒蛇一樣,所以即便是在炎熱的夏季,農民也常需要進入到農田幹活的。而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裡,農民在野外幹活需要提防三種動物。老祖宗還把它們總結成為了俗語:「六月蜂七月蛇,八月馬蜂惹不得」,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古人的經驗之談!
  •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個「日」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出自哪嗎?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個"日"是啥意思?你知道出自哪嗎俗語是我們國家的寶貴財富,在古代的時候俗語普及度非常廣,以至於今天的很多地區仍有俗語在流通使用。這句俗語的意思也很好理解,不過在古代的時候其所表達的意思和今天我們理解的卻有所差異。如果對中國歷史有所研究的話就會發現,古人非常重視緣分,雖然在當時婚姻大事什麼的都是由父母包辦,但仍有少數男女希望能夠得到自己的幸福。不過不管怎樣,古人都相信男女能夠成為夫妻是有福分的,所以當時的主流觀點都是"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一日夫妻百日恩"等等。
  • 春分節氣到俗語「春分無雨是空年啥意思 春分下雨才好嗎?
    春分節氣到俗語「春分無雨是空年啥意思 春分下雨才好嗎?時間:2020-03-19 23:57   來源:農夫也瘋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分節氣到俗語春分無雨是空年啥意思 春分下雨才好嗎? 時間飛逝,三月份就要進入到下旬了,這個時候南方已經是草長鶯飛的季節了。
  • 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
    摘要: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好處?文/農夫也瘋狂古人一直很相信「相由心生」一說,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如何,以後的發展怎樣,這些都是可以從面相中有所體現的。今天農夫要和大家來說的這句俗語,在民間也流傳很廣的,估計不少人也聽說過。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呢?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是說,眉毛中長出來數根很長的眉毛,這樣是非常珍貴的。哪怕是有一萬擔糧食,也不會和他來換。原因是古人認為,「有福」之人才會長出長眉毛,這些長眉毛是長壽的一種象徵。古人的這話有道理嗎?眉毛長有啥好處呢?
  • 俗語「五年六月七日八時」,啥意思,看看家裡的老人就知道了!
    農村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在農村常常會聽到一些俗語,俗語可以說是農村文化的代表。俗語包含了許多深刻的道理,言簡意賅,它們是老一輩人豐富的生活經歷所得出來的。我們與老人們嘮家常時,總是能聽到一些有趣的俗語,這些俗語詼諧有趣又富有哲理。
  • 元宵節到了 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啥意思?
    元宵節到了 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啥意思?時間:2020-02-08 15:34   來源:文/農夫也瘋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元宵節到了 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啥意思? 一晃眼,2020年的春節就要畫上句號了。
  • 俗語「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啥意思?今年啥時候立秋
    摘要:俗語「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啥意思?今年啥時候立秋?在農村流傳的俗語「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今年又是哪天立秋呢?這裡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四個節氣之間的關係,小暑和大暑是夏季的第五、第六個節氣,其中小暑的意思是說天氣開始炎熱了,但是還沒有達到最熱的時候。而大暑節氣在是古人認為一年中最熱第一個節氣。立秋則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其意味著秋天就快要到來了。
  • 俗語「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今年遇到了嗎?
    俗語「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今年遇到了嗎?文/農夫也瘋狂老話說得好: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對於農民來說,把握好春天這個耕種的季節,在秋天的時候才會有收穫。在民間也有不少和立春相關的俗語,農夫前些天就聽村裡的老人說起這樣的一句俗語:「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今年能遇到嗎?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還是很好理解的,其說的是如果在一年中有兩個立春,這樣的年份是很難得的。而如果大年初一和立春是在同一天,那這更是一百年都未必遇到一次。為什麼有的年份會有兩個立春呢?立春和大年初一同一天很罕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