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資料圖(韓聯社)
海外網10月9日電 韓國人喜食泡菜,並自詡「泡菜宗主國」,然而最近的一則新聞,卻讓不少韓國人心理有些失衡。
據《亞洲經濟》7日報導,官方資料顯示,韓國2019年進口泡菜30.65萬噸,是出口量(5.8316萬噸)的近6倍,其中99%來自中國。一年的貿易逆差,高達450億韓元,約合2.6億元人民幣。
韓國《國民日報》截圖
韓媒紛紛報導,韓國《國民日報》直呼「我們還是泡菜宗主國嗎?」韓國SBS新聞則感慨,「泡菜宗主國地位被動搖!」
《韓國經濟》報導截圖
據了解,上述數據來自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6日向議員提交的資料。這份資料顯示,近年來韓國泡菜貿易逆差明顯,純進口量2014年為17.4萬噸、2016年為21.5萬噸、2018年為23.9萬噸、2019年為24.8萬噸,其間泡菜貿易逆差累計達到1.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59億元)。
泡菜缸
韓媒還發現,中國產泡菜大舉「佔領」了韓國的餐館和供餐企業。資料顯示,韓國99%的泡菜進口自中國,日本、美國跟隨其後。最近4年,中國產泡菜對韓年均出口量高達28.1462萬噸。
中國產泡菜為何這麼受韓國青睞?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此前發報告稱,中國境內大型泡菜加工廠持續增加,山東、遼寧、吉林等地有逾100家泡菜工廠,中國產泡菜價格低廉且近年來競爭力不斷提高,韓國各類餐廳和供餐企業普遍使用中國產泡菜。
韓國前總統樸槿惠動手醃泡菜
實際上,為提升本土泡菜價格競爭力,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曾在2018年發布泡菜產業振興發展計劃,並擬拓寬韓國產泡菜在美國、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的出口市場,但目前出口表現仍較為低迷。
韓國記者走訪超市,一顆白菜69元人民幣。(朝鮮TV)
白菜蘿蔔價格居高不下,韓國半數主婦放棄醃泡菜
據韓國《中央日報》8日報導,每年中秋過後正是韓國人做泡菜的季節,但目前白菜、白蘿蔔、辣椒等主要泡菜食材的價格居高不下,給韓國家庭造成很大的經濟負擔。
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前韓國1棵白菜的零售價約為10689韓元(約合人民幣63元),比去年上漲40%,白蘿蔔、紅辣椒、大蔥等價格均比去年上漲30%-70%。首爾市麻浦區的62歲家庭主婦金某表示,今年做泡菜可能要花50萬韓元,「還不如乾脆從超市買泡菜吃,或者短期內少吃泡菜湯」。韓國農村經濟研究院調查顯示,往年提前醃泡菜供節慶食用的人中,有48%的人稱今年中秋「減少了醃泡菜的量」,其中83%的人都是因為「白菜太貴」。此外,不少餐廳也悄悄撤下免費提供的泡菜小碟。
今年持續54天的史上最長雨季加上颱風災害導致秋季白菜供應減少,從而引起泡菜食材價格暴漲。韓國政府預測,從10月中旬起,白菜價格就會逐步下降。
(來源 :海外網 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