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多想不開的人,才敢在長沙坐自動駕駛計程車?

2020-12-25 易車網

自動駕駛計程車來了!近日有消息指出,百度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在國內推出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並選定湖南省長沙市為首個實現運營的城市。聽到這個消息,我第一反應不是興奮,而是憂慮和疑惑。憂慮的是:在國內城市自動駕駛靠譜嗎?疑惑的是:這樣的計程車你敢坐嗎?

為何這麼說呢?如果有幸在長沙坐一次計程車,就不難理解了,因為這絕對是終生難忘的經歷,在上車後系安全帶這個動作,會被自認駕駛技術高超的司機鄙視,並且說出一句:「在我們這裡從來不用系安全帶!」說完就帶著我開展了一次「奇幻旅程」。

這裡交通已經無法用混亂來形容,車輛隨意變道、跨越多車道併線停車、甚至逆行超車等交通違法行為在街頭隨處可見。要知道,這僅僅是指汽車而已,還沒包括其他交通參與者。如果有《交通違章比例排行榜》這樣的榜單,長沙絕對有實力上榜。

無人駕駛,能保證安全嗎?

在如此糟糕的道路環境下要實現自動駕駛,不發生事故的機率或許比小行星撞地球還要低,那麼究竟百度為何有勇氣在長沙推行自動駕駛計程車呢?從現實掌握的資料可以知道,為這個項目提供服務的,是百度阿波羅(Apollo)平臺的阿波龍mini巴士,對外宣稱擁有L4級自動駕駛能力,L4級的定義是需要一定人工的介入,但是大部分時間由自動駕駛系統來接管操作。

目前儘管有不少車企提出了L4自動駕駛技術,但實際上都只停留在概念以及試驗階段。

這個定義顯然十分不靠譜,什麼時候需要人工介入,是有人突然衝出馬路時?是有車輛突然從前方併線時?還是有車輛面對面逆行時?如果沒有準確的定義,那是不是說要確保車型的行駛安全,就必須全時段的人工介入,只要有1%的不確定性,就無法保證行駛的絕對安全,這樣的自動駕駛有意義嗎?

事實上,隨著市場上搭載自動駕駛系統的車型越來越多,因自動駕駛系統引起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其中還包括了致命事故。自從2014年德爾福在道路測試自動駕駛系統,至今已發生不少於51起交通事故。雖然所有交通出行都存在發生事故的概率,但涉及無人駕駛的事故,難點在於認定事故責任。

2018年3月,美國優步科技公司的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在亞利桑那州坦佩的路上撞了一名行人,並導致其死亡。該事故是全球首例無人駕駛汽車致人死亡的事故,直至今年3月,美國檢方認定:該事故由司機疏忽導致,優步對此不擔負任何刑事責任。

自動駕駛等級到底該如何劃分?一

眾所周知,決定車輛自動駕駛技術指標的,不是這款車背後花費了工程師多長時間,寫了多少行的代碼,也不是這款車在路測中累積行駛了多少裡程,而是供應商提供的解決方案。百度阿波羅平臺採用的是由英偉達提供的解決方案,事實上,這套解決方案並不只有百度阿波羅在用,而是眾多供應商巨頭以及不少知名車廠都在同時開發、使用。

英偉達目前提供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被眾多供應商巨頭以及不少知名車廠同時開發、使用。

但是現階段,使用這套方案說自己已完全實現了L4自動駕駛,並可以實現商用的,屈指可數。在剛剛落幕的上海車展,採埃孚為我們展示了最新的產品,與百度阿波羅平臺採用相同解決方案的,他們只稱為L2+智能駕駛技術,看來採埃孚還是太保守了。

與百度阿波羅採用相同解決方案的採埃孚,並不認為它們已經具備實現L4級自動駕駛的能力。

現階段技術能實現商用嗎?

事實上,百度阿波羅現階段還無法應對實際交通環境中的使用要求。在其官方網站上,明確地指出了車型的技術指標以及應用場景。對車輛,該系統共針對「MiniBus-自動接駁小巴」以及「MicroCar-無人作業小車」提供自動駕駛套件,分別適配最高時速為20~40km/h的中小型載人車型/中輕型載貨車型以及行駛速度為10km/h的微型作業車。

這說明百度阿波羅平臺目前只能在低速下實現自動駕駛,20km/h只相當於騎自行車的速度,那用在計程車上這有意義嗎?難道我們打計程車不是為了速度。或許有人說打計程車圖的是舒適,難道坐在時不時來個急剎的自動駕駛汽車上就是舒適?

至於使用環境更是明確了只有部分相對容易管理,也就是說秩序相對穩定的環境,例如科技園區、景區、新城、機場等。但事實上這種絕對理想道路行駛環境,在現實城市中,根本無法實現。記得駕考科目一中有一道選擇題:「行人參與道路交通的主要特點是什麼?」正確答案是:「行走隨意性大,方向多變。」而現在,這種描述不僅只適用於行人,還適用於任何人工駕駛的車輛,如此複雜的交通環境,自動駕駛真能應付嗎?

百度阿波羅系統目前只能在絕對理想的環境下實現自動駕駛。

今年 3 月,著名的研究機構Navigant research 發布了最新的自動駕駛排行榜,百度阿波羅排名第五,在其之上的,有 Waymo、通用 Cruise、福特以及安波福(Aptiv)。在4月的上海車展上,安波福對外宣稱,其在美國、歐洲、新加坡,有很成熟的團隊不斷在開發自動駕駛技術,而且可以將技術直接引入國內。而且安波福目前在國內還有 3 個技術中心,多大300 多名工程師,儘管有著相對雄厚的實力,但安波福依舊認為自動駕駛技術在國內落地是一大難點。

毫無疑問,自動駕駛是未來汽車智能技術最重要的發展方向,但是其中依舊存在目前難以解決的難點,尤其是安全性。但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真正的無人自動駕駛在未來或許能真正實現,但絕不是現在。而百度在長沙推行自動駕駛計程車後,去坐的人是有多想不開啊?

文 | 彭梓朗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earAuto、青主評車立場。)


聲明:本文由易車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易車網。

相關焦點

  • 長沙全面開放試乘自動駕駛計程車
    4月26日,長沙市民賀一健來到湖南湘江新區試乘自動駕駛計程車並為試乘點讚。 李澤菊攝(中經視覺)「整個行駛過程真的非常平穩,坐在前排的安全員幾乎沒有手動操控車輛。」大學生肖思瑤在「試乘之旅」結束後對記者說。肖思瑤體驗的「黑科技」,正是近期受到廣泛關注的自動駕駛計程車。
  • APP叫來自動駕駛計程車 百度Robotaxi車隊長沙試運營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張陽】手機APP上一鍵叫車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如果叫來的是一輛自動駕駛計程車呢?沒有人控制方向盤,遇行人能自動避讓,遇車能自主變道、超車,這聽起來有些像天方夜譚一般的情景,並不是記者在想像一部科幻電影的場景,而是真真切切的發生在我們的身邊變化。
  • 乘坐自動駕駛計程車是什麼體驗?車上配2人,全程不踩剎車;自動識別...
    △ 4 月 20 日,長沙河西,ApolloRobotaxi 自動駕駛計程車正在行駛,安全員的手沒有放到方向盤上。圖 / 實習記者李瓊皓4 月 19 日,百度宣布開放 ApolloRobotaxi 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長沙用戶通過百度地圖即可一鍵呼叫,免費試乘。
  • 百度Apollo GO自動駕駛計程車體驗全攻略
    自動駕駛已經在汽車行業火了很多年,但是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目前花錢能買到的本質上還是配備主動剎車、車道保持等「駕駛輔助」功能的產品,跟真正意義上的完全自動駕駛相去甚遠。當然我們也不必灰心,因為目前國內普通消費者已經有機會親身體驗由百度推出的L4級自動駕駛計程車,這些車輛的自動駕駛系統可以「在其設計運行條件內持續地執行全部動態駕駛任務」。
  • 無人駕駛計程車在長沙「橫行」,不僅免費乘坐,還隨叫隨到
    據公開資料,該車型由百度與一汽紅旗聯合研發,將為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提供真實的用戶反饋和迭代依據,加速長沙市與湖南湘江新區的智能交通建設。有試乘的乘客說,上車之後有自動提示,在路上也會有一些路況提示,類似於平時開車導航模式,相對於司機開車,感覺更加平穩。「目前,駕駛位上有安全員,一旦出現突發情況,隨時接管車輛,確保安全。」
  • 自動駕駛計程車怎麼收費?哪個城市可以自動駕駛計程車?
    11月1日上午,廣州公交集團白雲公司舉行自動駕駛計程車發布儀式,宣布創新推出全國第一輛自動駕駛計程車,並於當天開始在大學城投入試運營。  這臺獨特的自動駕駛計程車由廣州公交集團白雲公司運營,文遠知行WeRide.ai提供技術支持,選用的車型是廣汽新能源GE3純電智聯SUV,車側貼有明亮的流線型自動駕駛標識。
  • 試乘自動駕駛計程車:這是一次非常震撼的體驗
    ApolloRobotaxi 自動駕駛計程車 測試員告訴記者,就像人的眼睛一樣,車上有多個攝像頭,能夠感知道路、車輛位置和障礙物信息,從而控制車輛的轉向和速度,實現車輛的自助安全駕駛。
  • 無人駕駛汽車時代真的來了,無人駕駛計程車在長沙「橫行」
    據了解,這種汽車是百度公司推出的Apollo自動駕駛業務的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目前正在處於測試中,而且本次測試提倡人人可以乘坐,而且還免費體驗,所以才有了以上的一幕。如今,歷時3年時間,原本以為沒有任何消息的百度,就在長沙率先投放了RoboTaxi,本次使用的車輛,都是一汽紅旗輛產車型,說明,無人駕駛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所以才敢投放在市場進行公開測試。目前在長沙投入了45量無人駕駛計程車,而且乘客可以通過百度地圖、百度App「Dutaxi」小程序即可一鍵呼叫並免費試乘。
  • ZMP 收費自動駕駛計程車上線,日本的自動駕駛熱潮要來了?
    前不久,一輛自動駕駛計程車已經在東京繁忙的街道服役了,而且與 Waymo 免費坐的 Early Riders 測試項目不同,後者可是收費的。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作為 2020 年奧運會的主辦國,日本也想讓這場體育盛會成為本國新技術的超級展館,而自動駕駛技術則稱得上是鎮館之寶。
  • 廣州自動駕駛計程車明年可達260輛
    無人駕駛計程車改裝成本呈持續下降新快報訊 記者黎秋玲 通訊員市交通宣報導 6月30日下午,粵港澳大灣區自動駕駛產業聯盟工作會在廣州舉行。新快報記者從會議中了解到,聯盟積極推動自動駕駛計程車應用落地工作,廣州公交集團白雲出租、文遠知行和科學城公司合資成立了「文遠粵行」。
  • 百度在北京開放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ApolloGo
    百度 Apollo 宣布在北京正式開放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 Apollo Go,北京用戶可通過百度地圖及 Apollo 官網預約體驗 Robotaxi。百度在北京開放的自動駕駛載人測試區域總長度約 700 公裡,覆蓋亦莊、海澱、順義的生活圈和商業圈等近百個站點。該公司將在北京投放 40 輛 Robotaxi。北京是百度自動駕駛的大本營和主陣地。
  • 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北京全面運營:無需預約免費試乘
    策劃&撰寫:家衡 北京時間10月11日,百度官方微博正式宣布,從即日起將開放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在北京的全面運營,但開放地點、運營時間和服務人群均有限制。此前,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就已在長沙、滄州開放運營。
  • Apollo自動駕駛計程車首次向市民開放,百度 Robotaxi駛入加速帶
    雷鋒網新智駕按,繼美國鳳凰城和加州向市民提供Robotaxi服務,進入自動駕駛計程車試運營時代之後,長沙也成為了國內首個向市民開放的自動駕駛計程車試運營城市。9月26日,百度首批 Robotaxi 車隊在長沙開放道路智能駕駛示範區正式開放試運營。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中國首個面向市民的Robotaxi(自動駕駛計程車)試運營。活動當天,長沙榮譽市民作為國內首批百度 Robotaxi 種子用戶進行自動駕駛初體驗。同時,百度也宣布對普通市民開放種子用戶預約入口,普通市民可登錄Apollo官網申請成為種子用戶,並有機會試乘體驗。
  • 專訪| 特立獨行的Voyage,要讓每輛自動駕駛計程車盈利
    Club開始試運營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Voyage於今年初成立,脫胎自在線教育公司Udacity,希望能組建自己的自動駕駛計程車隊。公司CEO Oliver Cameron和部分成員曾在Udacity開發自動駕駛課程,去年秋天在繁忙的矽谷完成了一次32英裡左右的自動駕駛測試後,他們決定成立自己的公司。約半年後,Voyage的自動駕駛計程車開始試運營,進展迅速。
  • 自動駕駛計程車駛上東京街頭
    據新華社東京電  (記者華義)一輛自動駕駛計程車日前駛上日本首都東京的街頭,進行載客試運行。開展測試的日本日之丸交通計程車公司和ZMP自動駕駛技術公司說,這是全球第一次為付費乘客提供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目標是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前後正式推出相關服務。
  • 對話百度自動駕駛「頭號乘客」:無人出租時代真來了嗎?_易車網
    可以認為,百度無人計程車已得到了乘客的一致好評。在大會現場,百度自動駕駛技術部總經理王雲鵬還提到一個有趣的細節,那就是在湖南長沙有一位百度無人計程車(robotaxi)的鐵桿粉絲。迄今,這名鐵粉——長沙市民陳先生已乘坐百度無人車525次。自百度在國內帶起無人計程車落地潮之後,有很多人都體驗過。但坐五百多次,全國可能還真就此一位,堪稱自動駕駛「頭號乘客」。
  • 體驗中國5家頭部公司的Robotaxi,自動駕駛計程車發展到哪一步了?
    其次,這次未能去長沙感受傳說中自動駕駛「前浪」百度 Robotaxi 的技術實力,以及輕舟智航等自動駕駛公司。現在你知道了,Waymo 和 Uber 跳票是有原因的:人與車的成本居高不下,使得大規模部署自動駕駛車輛變得舉步維艱。眾包模式代表則是特斯拉。
  • 自動駕駛計程車預約試乘丨Booking an test drive of Autonomous...
    12月9日,長沙市嶽麓區環湖路,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在開放道路智能駕駛長沙示範區內行駛,市民投來好奇的目光。近日,由百度與一汽紅旗聯合研發的45輛L4級別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對種子用戶開放預約試乘。
  • 現代攜手小馬智行和Via在「堵車勝地」推出自動駕駛計程車
    從11月4日開始,現代汽車將在這裡發布一項自動駕駛計程車試點項目——BotRide,該項目由它和中國自動駕駛初創企業小馬智行(Pony.ai)以及美國拼車服務公司Via合作推出。這一項目的車隊由基於現代KONA(參數|圖片)純電動SUV打造的10輛自動駕駛汽車組成。
  • 現代聯合小馬智行推出自動駕駛計程車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近日,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小馬智行(Pony.ai)與現代汽車宣布,雙方將於11月4日在美國加州爾灣合作推出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BotRide,初期供居民免費使用。據了解,該項服務由現代汽車提供的KONA融合小馬智行的L4自動駕駛系統技術打造,首批將投放10輛自動駕駛計程車,未來還會繼續增加車輛數量。BotRide自動駕駛計程車可以精準識別周圍車輛的位置和速度,並對行人橫穿馬路等場景進行判斷,通過對車輛和行人的監測,從而規劃合適的行車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