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第九:被雜役教訓的副市長,並因此結下的師生之緣

2020-12-13 紅塵若鏡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

咱們繼續來聊六祖壇經,這一篇大家可能最關心的那一句名偈言就要出場了,就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很多師兄對於六祖的了解,往往都是因為這一句偈言,並因此對六祖甚至禪宗甚至佛法產生出信心和景仰出來,可見高僧大德在弘法上的巨大作用和影響力,六祖也是我們所有學佛之人的目標和榜樣,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但是大家可能卻不知道這句偈言的來龍去脈,以為六祖是在炫耀或者賣弄自己的境界,甚至是為了壓倒神秀法師一頭,好獲得五祖的青睞而傳承衣缽

這個其實都是誤解,如果六祖當時還存了這麼多小心思的話,那就不是六祖而是凡夫了,也說明他自己心中塵埃都甚多,又談什麼「何處惹塵埃」呢?

此外在六祖書寫偈言的時候還有一個小插曲,遇到了一位張別駕,相當於如今的副市長,雙方還發生了一段精彩的對話,並且這位張大人今日種下了一段善緣,後來收到了善果。

惠能在寫下如此高境界的一首偈言之後,五祖並沒有馬上就把衣缽傳給他,反而還用鞋子把它擦掉了,這又是為什麼呢?難不成弘忍大師打算違背自己的諾言,偏心神秀首座嗎?

這些謎題,這一篇我們都會得到解答,大家耐心的看下去就行了。

下下人有上上智,雜役教育副市長

咱們先請經文:

別駕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惠能向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別駕言:汝但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

譯文:張副市長看到一個連字都不認識,後院幹粗活的雜役也要對神秀首座的偈言做出回應,忍不住嘲笑道,連你這樣的人都要做偈言啊,這簡直是太稀奇了。

惠能馬上回答道,如果想要學習無上菩提正法,就不能輕視初學者,而且看似下等人卻往往有上等智慧,相反看似高貴的人卻沒有智慧,如果您輕視別人的話,就會造下無量無邊罪業。

張副市長大吃一驚,馬上拜服道,你儘管誦讀偈言好了,我來替你書寫,但是將來你若是得了正法的話,一定要先來度化我,千萬不要忘了這個承諾。

這裡看似只是一段普通對話,其實背後隱藏的信息很多,咱們來一一剖析一下。

首先咱們要明白,後世的六祖雖然是一代傳奇高僧法師,但在當時只是個身份低微的雜役而已,而且其貌不揚,之前連神秀的偈言的字都不認識,還要靠張副市長好心幫他讀誦,而這時候卻要「大言不慚」的也要作一首偈言,也難怪張大人要嘲諷了。

不過這裡張副市長並沒有什麼惡意,最多就是有點輕視瞧不起而已,要知道那個年代兩人的身份可是天差地別——士農工商,張大人是標準的最高的士大夫階層,而惠能只是個四民以外的雜役罷了,換成現在人家都懶得理你一句,你這樣頂撞人家恐怕早就被罵刁民了。

但是惠能又是何許人也,剛見五祖就敢堂而皇之地說出「我要做佛」,更何況是面對一位副市長呢?他馬上婉轉地批評了對方,人不可貌相,智慧更和身份沒有直接關係,如果您打算尋求無上佛道,又豈能有此庸俗之見呢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當時的場面,惠能的那種大宗師氣派一覽無遺,旁人可能還不覺得,但這位張大人本來也是有慧根之人,一下子就感悟到了,當下就拜服道,我錯了,你有什麼偈言請說,我來替你寫,但如果你將來得道之後也要來度我。

大家請請記住這一段善緣,後面這位張大人還會登場,但已經不是這個身份,而是六祖最重要的弟子之一——幾乎成為七祖的神會。

然後惠能就口述一首偈言,並讓張副市長寫在了牆壁上——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偈言到底什麼意思呢?咱們繼續往下說。

惠能對神秀的指導,

這四句話相信很多師兄都會背,也對六祖的智慧佩服的五體投地,那它究竟有什麼道理呢?

相關焦點

  • 高僧大德《六祖壇經》精彩解讀
    高僧大德《六祖壇經》精彩解讀四祖寺方丈淨慧老和尚:六祖壇經》裡指出有三十六對,把三十六對都能很好地運用了,就能破除這些執著。所以《六祖壇經》的第一個頌子就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重點不是否定菩提樹,也不是否定明鏡臺,而是要我們破除執著。執著,就是在事物的本身以外人們強加上去的種種分別計執。
  • 耀智大和尚羊城啟講《六祖壇經》 400多人共聞佛法
    為了讓大家清晰的了解六祖大師和《六祖壇經》,大和尚首先講解了壇經的經題、壇經的版本、六祖大師的生平,讓大家對六祖大師有了感性的認識;接著提綱挈領的對《六祖壇經》的十品的內容進行了介紹,最後就序品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南北佛性無分別,風動幡動覺心靜,身心皆空無所有,佛性清淨普甘霖!為什麼讀《六祖壇經》?
  • 如何「轉識成智」,來自《六祖壇經》的開示
    2019年2月27日,由上海玉佛禪寺覺群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聯合上海大圓通寺圓通學府,邀請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任重書院院長、復旦大學教學名師王德峰教授,隆重舉辦了2019年第三期覺群人生講壇——「《六祖壇經》的智慧」系列講座。這是王德峰教授《六祖壇經》系列講座的第五期。
  • 《六祖壇經》|六祖大師開示,何為「摩訶般若波蜜多」呢?
    六祖大師開示,何為「摩訶般若波蜜多」呢中國禪宗文化,因六祖大師而得以興盛至今。而《六祖壇經》的出現,在中國佛教史上,是一個變革。作為中國第一部白話文,《六祖壇經》的內容,無不讓學佛修行者去關注,六祖大師的解說開示,讓更多人對佛學知識的了解。就如我們平常稱念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有多少人知他含義。這一文,我們就通過六祖壇經,看看六祖慧能大師怎麼開示說法「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看是否與我們的了解有什麼不同。
  • 六祖壇經第一:六祖登壇說法,佛道儒三教千餘弟子齊頂禮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今天開始咱們一起來分享《六祖壇經》,這是我國的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一生主要的言行舉止,被後世弟子們記錄下來,稱之為壇經。這裡有幾點重點,必須要先說明一下。第一,六祖的法名是「惠能」,所以在壇經中都是這個,但是後世傳來傳去又變成了「慧能」,大概是覺得這個「慧」能夠代表他老人家的般若智慧吧,不過這兩個名字都可以——名可名,非常名,反正不過只是個名稱而已,我們知道都是六祖這個人就行了。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之正本歸源敦煌版
    敦煌版緣起《壇經》是禪宗六祖惠能一的語錄, 由他的門人法海結集而成, 為研究惠能思想的根本典籍。《壇經》問世之後, 即有多種本子同時存在, 其間雖有詳略之分, 但無真偽之別。自從本世紀初發現了敦煌寫本《壇經》, 因共內容與現行幾種版本的《壇經》有不少出入, 於是在中外學者間出現了肯定敦煌本《壇經》而否定其他版本《壇經》的傾向。
  • 六祖壇經|無見空知
    有一天,智常禮拜六祖惠能,惠能問他從哪裡來,求什麼事?智常說,自己前往洪州白峰山禮拜大通和尚,蒙求見性成佛,但還有疑惑,所以前來,希望六祖指示。六祖說,對方有什麼言句,試說看看。智常說,大通和尚是這樣說的,本性猶如虛空,無一物可見,這是正見。無一物可知,這是真知。
  • 王德峰教授「《六祖壇經》的智慧」十期系列講座圓滿
    講座現場的觀眾(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上海玉佛禪寺)2019年5月29日,上海玉佛禪寺·覺群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聯合上海大圓通寺圓通學府,邀請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王德峰,舉辦了「《六祖壇經》的智慧」第十次講座
  • 《六祖壇經》共學記|「禪坐、拜懺、誦經、經文釋義」諸元結合
    《六祖壇經》共學記 撰文:提舍家裡有《六祖壇經》但是一直沒有讀,因緣不成熟就是這樣:寶山空回。今年三月因實施居家隔離,五月起道場法師透過網路帶領「線上共學《六祖壇經》」,將「禪坐、拜懺、誦經、經文釋義」幾個元素結合成為整體的學習,經過每周一次、連續四個月的薰陶之後,每到周日早上十點我都期待參加壇經共學。透過網路禪坐、拜懺、或聽經聞法的活動或許很多,但是像這樣多元素結合的還沒有見過。
  • 《六祖壇經》四句偈語,徹悟佛理,瞭然修行法門,人人皆可成佛!
    《六祖壇經》是禪宗一部重要典籍,是由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演說,其徒弟法海等人整理的一部經卷。《六祖壇經》全名為《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簡稱《六祖壇經》或《壇經》,此經卷還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一部白話文著作,經中收錄了惠能大師一生傳法的事跡及言論,教義精湛發人深省,從而成為禪宗非常重要的一部經論。
  • 六祖壇經讓你恍然大悟,原來拜佛拜錯了!
    而在佛經中,有一本經書,就佛在哪裡,解釋的最清楚,這本經書,就是六祖壇經。六祖壇經上有這樣一句話: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這句話是佛在告誡眾生,佛法其實就在世間,佛也存在世間,所以我們不必向世間之外求法,如果去世間外求法,就好像尋找兔角一樣,難以見到如來。
  • 漆器廠參與靈山梵宮修補 揚州工再現巨作《六祖壇經》
    日前,記者了解到,此次揚州漆器廠也受邀參與被毀的《六祖壇經》大型壁畫修復工作。2007年,為迎接第四屆世界佛教大會召開,無錫靈山勝境景區決定建造舉世無匹、恢宏壯觀的梵宮。據了解,在這一耗資數十億元的項目中,揚州漆器廠也受邀設計製作了梵宮主門廳長10多米,寬4.34米的刻漆貼金壁畫《心經》和《六祖壇經》,以及位於聖壇廳的《靈山海會》、《多寶妙音》及四幅《飛天樂舞》漆藝壁畫。「2007年,我們精心組成了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宇為藝術指導,善於佛教題材的設計師李賴賢以及年輕設計師董亞梅為代表的專業設計團隊。」
  • 毛澤東評價禪宗六祖慧能:不識字,很有學問!
    佛教一些重要經典如《金剛經》《華嚴經》《六祖壇經》等,毛澤東都讀過。毛澤東閱讀根據逄先知提供的書目單,1959年10月23日毛澤東外出前指名要帶的書籍,除日常喜愛的書藉外,還有佛教經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涅槃經》《六祖壇經
  • 壇經十一:五祖深夜傳衣缽,惠能終成第六祖
    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習咱們繼續來介紹「六祖壇經」,上一次講到了五祖弘忍和仍在後堂幹粗活的惠能之間的一段機鋒。五祖先是用「米熟了沒有」來問惠能是否已經做好準備,惠能馬上說「米已經熟了,就差篩選了」,意思是說自己已經做好了準備,只等五祖考核。
  • 喜樂充滿——綿山六祖壇經國慶修學之旅(五)
    昨天下午繼續講述禪宗二三四五祖悟道因緣,講述了六祖壇經第一品,講課過程中,大家感動歡喜,法喜充滿,喜極而泣! 下面是她的感悟(聽六祖壇經感悟  20201003下午):      昨天到綿山,放下行李,還剩五分鐘下午上課,換上衣服就到會議室了。我所在的位置,剛好在下午時有太陽從窗口射入。那天下午整個人的狀態就是融融。看著老師,無比融融,老師肆無忌憚的灑脫吃相在我眼中都不再是曾經法執的「不講究」,而是可愛融融的充盈能量狀態,散充著整個會議室。
  • 六祖慧能4點禪學思想,說破《壇經》宗旨,是參修人間佛教的法門
    六祖慧能4點禪學思想,說破《壇經》宗旨,是參修人間佛教的法門 | 文 青衫文齋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在人間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悟道,在人間弘法度化眾生,可以說佛的一切離不開人間。早就指出其實,六祖慧能的禪學思想就完美地體現了人間佛教的精神,他開示說:要成佛,必須在人間磨練、修行,脫離人間,是無法成就佛道的。六祖慧能的禪學思想主要通過《壇經》,總結成4點,成為《壇經》說法的法門和宗旨。
  • 六祖壇經第五:作為襯託六祖的背景,神秀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今天咱們繼續來分享《六祖壇經》,上一篇說到惠能和五祖弘忍見面之後都是一見如故,相見恨晚,具各歡喜。這一點從咱們最開始的「法會因由」時候就提到過了,六祖說法也是韶州韋大人帶了一群官員恭敬的請到城裡的,後期皇帝武則天也曾派人來請六祖赴京,甚至連差了一籌的神秀法師也被請為國師,可見當時禪宗的地位。所以五祖就算再器重惠能,也不可能悄悄摸摸的隨便說一句——我看你骨骼清奇,將來繼承禪宗,拯救眾生的重任就交給你了好不好?
  • 六祖壇經第四:五祖故意讓惠能幹粗活,一是保護,二是考驗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咱們繼續來分享六祖壇經,上一篇談到惠能初見五祖即一語驚人,說自己唯求作佛,別無所求。然後五祖故意考驗他,說他一介南蠻之身還想要作佛?所以為了保護惠能,弘忍大師故意裝出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並且讓惠能按照慣例先下去幹粗活,做雜役,當然了,這同時也是一種考驗,如果他連這點考驗都受不住的話,那就算悟性再高也沒用。那麼惠能又如何答覆呢?咱們繼續往下看。
  • 時照解讀《六祖壇經》——什麼是般若?什麼是佛偈?
    2016年~2017年間,時照禪師以她的親身經歷對《六祖壇經》做了獨特的詮釋。讓我們跟隨時照禪師,走進六祖的世界。這裡有兩個名詞需要給大家解釋一下。
  • 國恩寺的歷史地位與六祖的人間佛教
    雲浮市新興縣龍山國恩寺,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故居、弘法地、圓寂地,也是《六祖壇經》的輯錄地,因此是禪宗文化的重要起源地,被佛學者們尊為「祖庭之祖庭」。那麼,歷史上國恩寺的地位到底如何?它與六祖禪宗的哲學思想又有哪些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