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共學記|「禪坐、拜懺、誦經、經文釋義」諸元結合

2020-12-16 重樓逾陀

《六祖壇經》共學記

撰文:提舍

家裡有《六祖壇經》但是一直沒有讀,因緣不成熟就是這樣:寶山空回。今年三月因實施居家隔離,五月起道場法師透過網路帶領「線上共學《六祖壇經》」,將「禪坐、拜懺、誦經、經文釋義」幾個元素結合成為整體的學習,經過每周一次、連續四個月的薰陶之後,每到周日早上十點我都期待參加壇經共學。

透過網路禪坐、拜懺、或聽經聞法的活動或許很多,但是像這樣多元素結合的還沒有見過。「壇經共學」的前面三十分鐘包括「禪坐」、「拜懺」、「個人誦經」,接下來的六十分鐘是「經文釋義」以及「回向」,共學結束後各自打開電腦視頻、音頻,和法師道聲感恩,並短暫交流以後才下線,既溫馨又有人情味。九十分鐘的學習時間並不長,但是主要的學佛方式都包括了。

以「禪坐」來說,短短十分鐘能讓人放鬆,幫助學習。幾次之後,為了加長禪修時間,我開始在共學開始前二十至三十分鐘就先行打坐,等電腦傳來引磬聲再跟著法師的引導禪坐十分鐘,順便完成每日的例行禪修功課。

以「拜懺」來說,平常除非參加法會,例如大悲懺、水懺等,很少有機會拜懺。而《六祖壇經》的「無相懺」經文扼要,在法師的帶領下行禮如儀,約五分鐘的時間裡,眼讀、口念、耳聽、身拜,進一步淨化身心。

以「個人誦經」來說,法師提點大家要念出聲,如果擔心會干擾到家人則小聲念,或者金剛念,也就是不出聲,但是口唇要動。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因為目的不是為了求功德,而是為了開智慧。

網路時代的閱讀量增加很多,不知不覺求快、求效率,法師的叮嚀適時提醒讀誦經文的目的。誦經時間十五分鐘,在最後兩分鐘時搖鈴準備告一段落。這時我會靜坐一下,或者思索剛才念過的經文,減少旋讀旋忘的過失。學佛步驟不離「聞、思、修、證」,停下來反思幾分鐘,學習品質明顯提高。

最後的「經文釋義」是學習重心,法師將聖嚴師父歷年對《六祖壇經》的開示精華收集整理並詳細解說,不但準備充分,而且法師的身教就是最好的示範,不趕進度、不疾不徐解釋經文,務必讓我們聽得懂並且能夠用。

感恩道場提供壇經共學的機會,現在我的參考書上多了密密麻麻的筆記,既入寶山,「不」空回!

相關焦點

  • 《六祖壇經》四句偈語,徹悟佛理,瞭然修行法門,人人皆可成佛!
    《六祖壇經》是禪宗一部重要典籍,是由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演說,其徒弟法海等人整理的一部經卷。《六祖壇經》全名為《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簡稱《六祖壇經》或《壇經》,此經卷還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一部白話文著作,經中收錄了惠能大師一生傳法的事跡及言論,教義精湛發人深省,從而成為禪宗非常重要的一部經論。
  • 慧能大師曰:誦經要「知宗趣」!什麼是知宗趣?且聽六祖如是說
    我們熟悉《法寶壇經》的應該知道,六祖慧能大師口裡講的「此經」其實指的就是法達禪師誦的《法華經》。也就是《妙法蓮華經》。這是一部非常殊勝的佛教經典。所謂「成佛的法華」。如果有機緣的,有條件的善信們,最好都請一部《妙法蓮華經》回去念誦念誦。利益無窮,功德無量。南無妙法蓮華經!
  • 六祖壇經第一:六祖登壇說法,佛道儒三教千餘弟子齊頂禮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今天開始咱們一起來分享《六祖壇經》,這是我國的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一生主要的言行舉止,被後世弟子們記錄下來,稱之為壇經。這裡有幾點重點,必須要先說明一下。第一,六祖的法名是「惠能」,所以在壇經中都是這個,但是後世傳來傳去又變成了「慧能」,大概是覺得這個「慧」能夠代表他老人家的般若智慧吧,不過這兩個名字都可以——名可名,非常名,反正不過只是個名稱而已,我們知道都是六祖這個人就行了。
  • 高僧大德《六祖壇經》精彩解讀
    高僧大德《六祖壇經》精彩解讀四祖寺方丈淨慧老和尚:六祖壇經》裡指出有三十六對,把三十六對都能很好地運用了,就能破除這些執著。所以《六祖壇經》的第一個頌子就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重點不是否定菩提樹,也不是否定明鏡臺,而是要我們破除執著。執著,就是在事物的本身以外人們強加上去的種種分別計執。
  • 《六祖壇經》釋義第3課,智慧品3-5
    【《六祖壇經》釋義  智慧品小根之人,聞說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自小者,若被大雨一沃,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這以上講了上等根機的人,接下來就講小根機的人:「小根之人,聞說此頓教」,其中「頓教」就是禪宗的惠能大師的這個法。
  • 如何「轉識成智」,來自《六祖壇經》的開示
    2019年2月27日,由上海玉佛禪寺覺群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聯合上海大圓通寺圓通學府,邀請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任重書院院長、復旦大學教學名師王德峰教授,隆重舉辦了2019年第三期覺群人生講壇——「《六祖壇經》的智慧」系列講座。這是王德峰教授《六祖壇經》系列講座的第五期。
  • 《六祖壇經》|六祖大師開示,何為「摩訶般若波蜜多」呢?
    六祖大師開示,何為「摩訶般若波蜜多」呢中國禪宗文化,因六祖大師而得以興盛至今。而《六祖壇經》的出現,在中國佛教史上,是一個變革。作為中國第一部白話文,《六祖壇經》的內容,無不讓學佛修行者去關注,六祖大師的解說開示,讓更多人對佛學知識的了解。就如我們平常稱念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有多少人知他含義。這一文,我們就通過六祖壇經,看看六祖慧能大師怎麼開示說法「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看是否與我們的了解有什麼不同。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之正本歸源敦煌版
    敦煌版緣起《壇經》是禪宗六祖惠能一的語錄, 由他的門人法海結集而成, 為研究惠能思想的根本典籍。《壇經》問世之後, 即有多種本子同時存在, 其間雖有詳略之分, 但無真偽之別。自從本世紀初發現了敦煌寫本《壇經》, 因共內容與現行幾種版本的《壇經》有不少出入, 於是在中外學者間出現了肯定敦煌本《壇經》而否定其他版本《壇經》的傾向。
  • 六祖壇經第二:惠能聞經開悟,背後卻是前世無量佛前中下的善根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今天咱們繼續分享《六祖壇經》,上次提到了六祖惠能被韶州刺史恭請到了城裡去講法,下面是佛道儒三家的一千多名弟子在頂禮聽法。然後惠能大師開門見山說了十六個字——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 六祖壇經|無見空知
    有一天,智常禮拜六祖惠能,惠能問他從哪裡來,求什麼事?智常說,自己前往洪州白峰山禮拜大通和尚,蒙求見性成佛,但還有疑惑,所以前來,希望六祖指示。六祖說,對方有什麼言句,試說看看。智常說,大通和尚是這樣說的,本性猶如虛空,無一物可見,這是正見。無一物可知,這是真知。
  • 王德峰教授「《六祖壇經》的智慧」十期系列講座圓滿
    講座現場的觀眾(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上海玉佛禪寺)2019年5月29日,上海玉佛禪寺·覺群人間佛教研究中心聯合上海大圓通寺圓通學府,邀請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王德峰,舉辦了「《六祖壇經》的智慧」第十次講座
  • 佛弟子在家如何正確誦經?
    心態   誦經心態上應該明確   誦經不是為了誦經而誦經     一般性習慣在誦經前先念一段   淨口業真言和開經偈   經文讀完後,念一段   補闕真言、回向偈
  • 耀智大和尚羊城啟講《六祖壇經》 400多人共聞佛法
    耀智大和尚為大家開講《六祖壇經》(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廣州大佛寺)為了讓大家清晰的了解六祖大師和《六祖壇經》,大和尚首先講解了壇經的經題、壇經的版本、六祖大師的生平,讓大家對六祖大師有了感性的認識;接著提綱挈領的對《六祖壇經》的十品的內容進行了介紹,最後就序品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南北佛性無分別,風動幡動覺心靜,身心皆空無所有,佛性清淨普甘霖!為什麼讀《六祖壇經》?
  • 六祖壇經第九:被雜役教訓的副市長,並因此結下的師生之緣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咱們繼續來聊六祖壇經,這一篇大家可能最關心的那一句名偈言就要出場了,就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很多師兄對於六祖的了解,往往都是因為這一句偈言,並因此對六祖甚至禪宗甚至佛法產生出信心和景仰出來,可見高僧大德在弘法上的巨大作用和影響力,六祖也是我們所有學佛之人的目標和榜樣,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 六祖壇經讓你恍然大悟,原來拜佛拜錯了!
    而在佛經中,有一本經書,就佛在哪裡,解釋的最清楚,這本經書,就是六祖壇經。六祖壇經上有這樣一句話: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這句話是佛在告誡眾生,佛法其實就在世間,佛也存在世間,所以我們不必向世間之外求法,如果去世間外求法,就好像尋找兔角一樣,難以見到如來。
  • 六祖壇經第五:作為襯託六祖的背景,神秀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今天咱們繼續來分享《六祖壇經》,上一篇說到惠能和五祖弘忍見面之後都是一見如故,相見恨晚,具各歡喜。這一點從咱們最開始的「法會因由」時候就提到過了,六祖說法也是韶州韋大人帶了一群官員恭敬的請到城裡的,後期皇帝武則天也曾派人來請六祖赴京,甚至連差了一籌的神秀法師也被請為國師,可見當時禪宗的地位。所以五祖就算再器重惠能,也不可能悄悄摸摸的隨便說一句——我看你骨骼清奇,將來繼承禪宗,拯救眾生的重任就交給你了好不好?
  • 漆器廠參與靈山梵宮修補 揚州工再現巨作《六祖壇經》
    日前,記者了解到,此次揚州漆器廠也受邀參與被毀的《六祖壇經》大型壁畫修復工作。2007年,為迎接第四屆世界佛教大會召開,無錫靈山勝境景區決定建造舉世無匹、恢宏壯觀的梵宮。據了解,在這一耗資數十億元的項目中,揚州漆器廠也受邀設計製作了梵宮主門廳長10多米,寬4.34米的刻漆貼金壁畫《心經》和《六祖壇經》,以及位於聖壇廳的《靈山海會》、《多寶妙音》及四幅《飛天樂舞》漆藝壁畫。「2007年,我們精心組成了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宇為藝術指導,善於佛教題材的設計師李賴賢以及年輕設計師董亞梅為代表的專業設計團隊。」
  • (禪宗六祖)
    說起佛教六祖,大家不會陌生。從達摩,一直傳至六祖。這麼多祖師,大家可能沒注意,就六組自己出過一本「六祖壇經」!今天小禪給大家分享一些六祖與《六祖壇經》中的一些「經典語錄!《六祖壇經》尊其心要也。心乎若明若冥若空若靈若寂若惺。有物乎無物乎。謂之一物。固彌於萬物。謂之萬物。固統於一物。一物猶萬物也。萬物猶一物也。《六祖壇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 喜樂充滿——綿山六祖壇經國慶修學之旅(五)
    昨天下午繼續講述禪宗二三四五祖悟道因緣,講述了六祖壇經第一品,講課過程中,大家感動歡喜,法喜充滿,喜極而泣! 下面是她的感悟(聽六祖壇經感悟  20201003下午):      昨天到綿山,放下行李,還剩五分鐘下午上課,換上衣服就到會議室了。我所在的位置,剛好在下午時有太陽從窗口射入。那天下午整個人的狀態就是融融。看著老師,無比融融,老師肆無忌憚的灑脫吃相在我眼中都不再是曾經法執的「不講究」,而是可愛融融的充盈能量狀態,散充著整個會議室。
  • 六祖惠能3歲後移居南海郡?
    而六祖惠能大師生於638年,713年圓寂。也即是說在六祖惠能住世期間,並沒有「南海郡」這一行政域名,《六祖壇經》中的「南海」,並非南海郡。另外,古代南海郡的治所在今廣東省廣州市,而並非現在的佛山市南海區。故此,《六祖壇經》中所指的「南海」亦非現在的佛山市南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