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悟之後,隱遁五年!留下諸多經典名句!(禪宗六祖)

2020-12-18 凡心問禪

說起佛教六祖,大家不會陌生。從達摩,一直傳至六祖。這麼多祖師,大家可能沒注意,就六組自己出過一本「六祖壇經」!今天小禪給大家分享一些六祖與《六祖壇經》中的一些「經典語錄!(六祖慧能:禪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師,出生貞觀十二年(638)滅度於先天二年(713) 76歲)

曰血肉心者。曰緣慮心者。曰集起心者。曰堅實心者。若心所之心益多也。是所謂名同而實異者也。曰真如心者。曰生滅心者。曰煩惱心者。曰菩提心者。《六祖壇經》

尊其心要也。心乎若明若冥若空若靈若寂若惺。有物乎無物乎。謂之一物。固彌於萬物。謂之萬物。固統於一物。一物猶萬物也。萬物猶一物也。《六祖壇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六祖開悟偈

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旛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旛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六祖到達廣州法性寺

師升座。告大眾曰。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復雲。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六祖開示

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滯礙,是自歸依。—《六祖壇經》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 名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 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 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惟傳此頓法 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 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 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六祖壇經偈子》

經誦三千部  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  寧歇累生狂

羊鹿牛權設  初中後善揚。誰知火宅內  元是法中王 

師曰。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達從此領玄旨。亦不輟誦經 —《六祖壇經》

小禪覺得每一句都很有幫助,但小禪不可能都分享給大家嘛! 所以就摘錄了這些分享給大家!大家還有那些對自己很有幫助的!可以在評論區寫下了告訴各位同修哦!

相關焦點

  • 《金剛經》中的四個經典名句,越讀越開悟!
    《金剛經》也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佛教教人修行悟道的重要經典。禪宗六祖慧能因為聽到其中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開悟,給諸多修行者,留下不識字,卻能悟道的典範。可以說,《金剛經》中諸多經典,都能讓人見性、開悟。
  • 《壇經》:禪宗六祖,憑這一句法語,躲過了追殺,看懂你就開悟了
    我們都聽說過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故事,說當時六祖惠能還是白衣居士時,在五祖弘忍大師的座下聽祖師講《金剛經》。當五祖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佛教經文時,惠能恍然大悟。」這連續的五句關於自性的排比,五祖聽到後,一下就明白惠能開悟了,悟到了究竟,於是就把頓教的衣缽傳給了他。惠能便成為了六祖。五祖把衣缽傳給惠能後,就讓他趕快離開,擔心他會因為這衣缽而發生危險。要明白當時的惠能還只是一個白衣,於是他便聽師父的趕快離開了。
  • 毛澤東評價禪宗六祖慧能:不識字,很有學問!
    據在毛澤東身邊工作了17年的逄先知回憶,毛澤東主席很重視佛教經典的學習和研究。佛教一些重要經典如《金剛經》《華嚴經》《六祖壇經》等,毛澤東都讀過。六祖慧能擔任過毛澤東的秘書和英文老師林克,回憶毛澤東對他說:主席很欣賞禪宗六祖慧能,《六祖壇經》一書。
  • 佛教:禪宗六祖惠能的三句偈言,句句直指人心,當下立地成佛
    01《紅塵說禪》系列第313篇這一篇我們聊一下禪宗的六祖惠能,某種程度來說,這也是我們中國最偉大的僧寶,哪怕西天取經的玄奘法師,佛門八宗的各位祖師等等高僧大德其中律指的是戒律,論指的是佛陀涅槃之後的一些高僧大德菩薩阿羅漢們關於佛經做出的註解,而經則最為殊勝,乃是當年佛陀說的法,然後「多聞第一」的阿難為主的各大弟子把它集結成經文。
  • 佛教:《金剛經》中的四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關於禪宗,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也無外乎「開悟明心」。其實,最初達摩祖師弘傳禪宗,專以《楞伽經》作為參禪印證,傳到六祖慧能大師,才開始以《金剛經》作為驗證參學者所悟真假的憑證。《金剛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總綱,「金剛」意為金中之精堅者,能斷萬物。佛言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由此可見《金剛經》在佛門中的地位。
  • 禪宗六祖慧能10大經典名言,句句直指人心,了悟人生
    這一點,禪宗就做得非常好。禪宗講「成佛」,但是不是說讓人人都去當和尚。他這個「成佛」,拋開宗教的意義,也可以理解為讓自己成就自己。禪宗六祖說:「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他又說:「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皈依。」他在這裡明確告訴我們,修禪其實就是修行。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一場修行呢?
  • 六祖壇經第二:惠能聞經開悟,背後卻是前世無量佛前中下的善根
    這句話的意思咱們上一篇已經分析過了,這其實就是禪宗乃至頓教的核心教義,讓我們法向內求,尋找自己的光明本心,而不是在外境包括這個身體上去下功夫,也就是「明心見性」,只要能夠這樣做,便可「直了成佛」。惠能大師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說完那十六字真言之後,並沒有深入往下解釋,而是說起了自己求法的經歷,來做證明。這就是真正的大師的「言傳身教」,不僅能說法,還能親自示現,效果自然要好上百倍千倍,咱們接下來就一起看看惠能大師的傳奇經歷。
  • 與大師相遇 |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獲得傳承衣缽的故事!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638-713年)中國禪宗歷史的傳奇人物,惠能得到五祖弘忍傳授衣缽
  • 禪宗六祖居然「不會佛法」且「治心沒伎倆」?為什麼?啟示是?
    昨天在南印度見到了達摩大師,大師對我說,『我把大迦葉傳下來的正法眼藏傳到了東土大唐,並留下了一領袈紗,現已傳到了第六代——韶州曹溪惠能處,你可速到那裡瞻仰禮拜』。方辯遠來,願看看我師傳下來的衣缽。」六祖拿出袈紗讓他看了看。看完後六祖問道:「您擅長什麼?」方辯道:「擅長雕塑。」
  • 《心經》經典名句,越看越開悟!
    《心經》也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被無數人奉為修行的經典,無論是整篇經文還是其中的某一句,都存在著無上的奧義。正因為裡面存在的修行奧義極深,所以裡面的經文,哪怕是一句,對修行人都能起到開悟的指導作用。只要你不停地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能開悟。那麼,作為淨土法門也奉持的《心經》,只要你不斷地去念誦,也能使你達到開悟的目的。今天,雲來就為大家分享一下《心經》中的經典名句。這些名句,只要不停地去看,最終也能達到開悟。色不易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心經》中的三個經典名句,讀得越多,開悟越快!
    《心經》是佛教中最重要的核心經典。其篇幅短小,但義理極為深奧。能讀懂它的人,都不簡單。有人甚至說,只有開了悟的人,才能真正理解此經。話雖如此,但是不同的人,都對《心經》有各自的見解。我們一般所說的開悟,是指讀懂了某一句經典,對它的深奧義理,產生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這種感覺,與普通的情緒有所不同。並且,伴隨而來的,還有對事物的各種見解。這些見解,在以前從來就沒有過相關認識,甚至沒有過相關學習。由此可見,開悟的殊勝。
  • 佛教:《金剛經》中的五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金剛經是佛教裡非常重要的經典,是一部般若智慧經。它和《心經》一樣,為大乘般若品的經典。如今社會上流傳的版本以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居多。誦讀金剛經有大福報,可幫助人破迷開悟,增進法身慧命,究竟解脫。就如《三皈依》裡所說: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佛法是人生的指路明燈,助人遠離無明黑暗,得到救渡。
  • 《禪林寶訓》,一本常被忽略的禪宗經典,告訴我們真實的禪宗
    提到禪宗經典,我們直接想到的是六祖慧能的《六祖壇經》,此書流傳最廣、影響範圍也最廣。由於六祖慧能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於是,我們常常會產生一個錯覺,認為禪宗不讀書。而歷史上真實的禪宗高僧大德,卻是通達孔孟之道和道家的博學大家。尤其在讀《禪林寶訓》時,這種體會更加深刻。
  • 禪宗六祖節打造禪味文化品牌
    禪宗六祖文化品牌閃亮禪宗六祖惠能是中國古代的思想家,被毛澤東稱為「嶺南傑出的偉人」。禪宗及其宗經《六祖壇經》對中國佛教的發展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而且對中國文化、社會和民眾的精神生活也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廣東舉辦禪宗六祖文化節,具有弘揚禪宗六祖惠能平等、和諧、慈善、入世的傳統,宣揚了務實、開放、包容、創新、敢為天下先的精神。
  • 叩禪宗六祖故居,啟禪泉禪修之旅
    禪宗是中國佛教宗派之一。主張頓悟法要「見性成佛」自初祖達摩祖師起,皆指人心,不拘修行。又因以參究的方法,徹見心性的本源為主旨,亦稱佛心宗。傳說創始人為菩提達摩,下傳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時稱「南能北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流傳至廣的偈語出自六祖惠能禪師。
  • 開悟、明德你知道多少?開悟的人有哪些特徵?你能做到幾條?
    《禮記》·大學篇讓人不解的是:同樣是2500年前,幾乎和佛陀同時,華夏大地相繼誕生了老子和孔子這樣的得道高人,給後人留下了千古傳頌的不朽著作,和本文相對應,之後的儒家弟子的一篇名作,家人還以為他瘋了,經過無數次的磨難和考驗,終於悟道,才給後人留下了著名的心學四訣及經典的核心理念:」此心具足,不假外求!
  • 開悟後有什麼變化?
    開悟,是修行者對自心真空法性的覺知,是一種感覺到思想認識的飛躍。這種飛躍,不是通過後天思維——第七識的作用所能達到的,更不可通過第七識所產生的意念——第六識的作用來實現。開悟的實現,是修行者的善根(包括心身障礙的清淨與客觀理智的增長)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的結果。
  • 金剛經十大名句,句句開悟,值得反覆去讀!
    金剛經十大名句,句句開悟,值得反覆去讀!聖度文化總結了金剛經十句經典名句,分享給大家。當年六祖慧能,只是聽了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言下大悟,可見金剛經卻有開悟之功,希望所有學佛者,都能常讀金剛經,功德無量,好處無限。
  • 禪宗開悟破三關,都有怎樣的體驗?
    禪宗開悟,必過三關: 初關——明心; 重關——見性; 末後牢關——無我。初關——明心: 何為明心?明心,是知「心」之所在。 要想知這「心」之所在,必須去刻苦鍛鍊『觀察』能力。 什麼是「觀察」? 觀察是時時刻刻知道,自己正在想什麼?自己正在做什麼?自己正在起什麼情緒?
  • 六祖故裡「禪都」新興:全力打造禪宗生態旅遊聖地
    新興是禪宗六祖惠能的故鄉,是六祖出生、成長、圓寂之地,保存了眾多六祖留下的遺址遺蹟。六祖故裡生態旅遊產業園區內分布有以國恩寺為代表的20多座佛教廟宇,每一座廟宇都與六祖惠能的影響息息相關。    六祖故裡的山地是一片受到六祖與禪宗文化薰陶與浸染的聖地,園區內的禪文化旅遊資源具有世界級歷史和文化價值,在全球範圍內極具影響力和知名度,如國恩寺、六祖故居、藏佛坑等以禪文化為內涵的核心旅遊資源獨特性強,為打造世界級禪宗聖地提供了強有力的資源依託和文化根底。    有了生態資源優勢做基礎,加上深厚的禪宗文化背景,新興縣發展生態文化旅遊可謂是優勢獨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