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志願者水陸兩路穿洞庭 江豚成群結隊追獨木舟

2020-12-23 湖南在線

  3月31日,7名獨木舟勇士在划行途中發現了成群結隊的江豚,有大膽的還追著獨木舟跑。本版圖片均由記者 王立三 攝

3月31日,在記者跟隨志願者巡湖途中也發現了江豚的身影。

  「快看,江豚!」「我看見江豚啦!」3月31日,來自北京、長沙、香港、武漢等地的近200名環保志願者齊聚東洞庭湖畔,水陸兩路穿越洞庭湖,尋訪江豚,了解江豚的生存現狀,呼籲保護江豚、關注洞庭湖生態。

  幸運的是,在7位獨木舟勇士划行途中和三湘華聲記者與「江豚衛士」巡湖的途中,都發現了江豚嬉戲、追逐的身影。「這些江豚真有靈性,知道有人來保護它們,所以都特別活躍!」隨行志願者發出了由衷的感慨。

  「洞庭生態恢復任重道遠」

  「因為保護江豚的共同願景,讓我們走到了一起!」30日上午,在舉行簡短的出發儀式後,「尋訪江豚,穿越洞庭湖」大型環保戶外活動的志願者駕車從長沙出發,經過南洞庭湖邊的益陽,到達東洞庭湖畔嶽陽市君山區採桑湖鎮。

  當最後一臺車抵達採桑湖鎮六門閘村時,已是當晚6時30分。洞庭湖在夜色和霧水的籠罩下,朦朧一片。志願者就地露營休整。

  六門閘社區廣場旁的洞庭湖,只剩幾彎淺淺的水,大片的湖底裸露出來,一群牛馬正在上面啃著柔嫩多汁的水草。當地漁民說,由於數十年來圍湖造田的原因,洞庭湖水域面積急劇縮減,湖水也越來越淺。每到枯水期,很多裸露的湖底就變成了茂盛的草場。

  在環湖駕駛的途中,自駕遊志願者都感嘆「洞庭湖生態恢復任重道遠」,一個漁民朋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卻表示,如果全社會真的都來關心洞庭湖,願為洞庭湖做實事,那麼沒什麼是不可改變的。

  「這些江豚真有靈性」

  31日上午,7名勇士駕乘6艘獨木舟(其中一艘是雙人艇)依次下水,在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和當地漁政部門的共同護航下,踏上了尋訪江豚之旅。

  「快看,江豚出現了!」划行約45分鐘後,在君山島壕壩水域,護航船上的第一個幸運者發出了一聲興奮的高呼,大家紛紛注意到水面上一躍而逝的精靈們。它們開始三五成群地連續出現,引來獨木舟勇士們興奮地呼叫。有幾隻膽大的江豚,甚至尾隨著獨木舟遊行了百米才消失。

  「這些江豚真是有靈性,知道這些人是來保護它們的,所以今天都特別的活躍!」護航船上的嶽陽縣漁政局北洲管理站站長彭向明感慨。他說,江豚是很聰明的動物,和自然界最聰明的動物大猩猩一樣通「人性」。

  據護航船上的江豚保護協會副會長何大明介紹,這片水域大約存在著7個江豚家族,每個家族有3到5隻,總共有30隻左右。據調查,這其中有5位江豚媽媽懷孕了,在4月底5月初將會誕生江豚寶寶。

  中午1時10分左右,經過大約兩個半小時的划行,7位勇士在完成18公裡穿越後,陸續抵達嶽陽樓,完成了本次划行。

  當天下午,7位獨木舟勇士和百餘位自駕遊環保志願者在嶽陽巴陵廣場勝利「會師」,圓滿完成了尋訪江豚之旅。

  巡湖目擊

  「快看,江豚」

  記者跟隨「江豚衛士」巡湖

  十餘頭江豚躍出湖面嬉戲

  在洞庭湖上有一支民間江豚巡邏隊,24小時監控著洞庭湖上可能危害到江豚生存的違法捕撈。因為要經常與非法捕撈者戰鬥,當地漁民習慣稱他們為「敢死隊」,而網友們則更願叫他們「江豚衛士」。他們是來自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的一批巡湖志願者。

  31日清晨,天剛蒙蒙亮。在嶽陽市巴陵廣場附近街河口五碼頭,三湘華聲全媒體記者跟隨巡邏隊隊員登上巡湖船,試圖尋找江豚的蹤跡。

  經過近五十分鐘的湖上航行,巡邏船抵達君山島壕壩水域。湖面上,波浪漸漸平緩,遠處的岸邊,幾艘漁船安靜地停靠著。

  「這裡是一個回水灣,水流相對平緩,水深適中,水生資源豐富,餌料多,是江豚最喜歡的生存區域。」兼職巡湖隊員徐亞波話音剛落,船上的另一位志願者忽然興奮地叫了起來,「快看,江豚!」

  聽到江豚兩個字,被涼風吹得有些倦意的志願者們,頓時都從小板凳上跳了起來,緊接著是驚叫聲一片。順著志願者指引的方向,兩頭江豚一前一後地躍出湖面,爭先呼吸著帶著花草香的空氣。

  「看那邊,又有一頭。」說話間,在船的另一邊,又有一頭江豚跳出湖面。記者粗略地數了一下,僅僅半個小時,先後大約有十餘頭江豚浮出水面嬉戲。

  「第一次看到江豚,很興奮!」來自香港的志願者王積鋼先生說,任何生物在它的領地裡,都是進化到最佳狀態的生靈,是大自然造物的傑作。作為長江淡水生物鏈頂端的江豚,值得花大力氣保護,一旦滅絕就不可能再挽回,「它不像房子塌了,可以重建,沒有了就是沒有了」。

  ■記者 蔣小康

  現場「解說」

  江豚忠於「愛情」 雄性先躍出「探路」

  隨行的一名志願者告訴記者,江豚性情活潑,常在水中上遊下竄,身體不停地翻滾、跳躍、點頭、噴水、突然轉向等,是非常有靈性的動物,智力大約相當於4歲孩子的水平。而且對於愛情非常忠誠。一旦結為家庭,一頭發生意外,另一頭再也不會尋找新的伴侶。所以在浮出水面時,最先躍出的往往是雄性江豚,他們確認安全後,雌性江豚才會跟著跳出來,緊接著是幼豚。

  下一頁:眾多環保志願者曬「我的洞庭夢」:永遠留住它的微笑

相關焦點

  • 33名志願者與江豚親密接觸 號召大家保護動物
    上圖:小志願者們在白豚館了解江豚的生活習性。「江豚是長江中珍貴的哺乳動物,我們都應該好好保護它們生存的環境。」她是江豚保護小志願者,13日與百步亭花園社區其他32名保護江豚小志願者一起,來到中科院水生所白豚館與江豚「親密接觸」。今年7月初,本報聯合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武漢白豚保護基金會,面向全國吹響招募長江江豚保護志願者的集結號,也引起了百步亭花園社區管委會高度關注。8月12日至昨日,該社區組織社區少兒夏令營活動,並特意組織了33名保護江豚小志願者到中科院水生所近距離觀察江豚。
  • 保護江豚,普通人如何做?聽聽志願者、小學生的故事
    &nbsp&nbsp&nbsp&nbsp長江網9月5日訊「保護江豚,保護長江生態,公眾和志願者的力量很重要。」近日,江豚保護專家、志願者齊聚西北湖湖畔,呼籲社會關注江豚生存現狀,提高保護長江意識。
  • 為江豚奔跑!第二屆江豚杯公益路跑圓滿落幕
    接下來南京江豚保護協會將會把減少長江垂釣、提倡科學合理放生列入日常工作中來,希望通過志願者們的努力,普及江豚保育知識、勸阻野釣愛好者、組織江岸環境清理、組織科學合理放生活動等形式,有效率、有效果的引導熱愛江豚的南京人加入日常保護工作!
  • 長江江豚科普團|寓教於樂的江豚科普活動——熱縮片
    正在為小朋友們講解江豚知識為進行江豚宣傳教育,提高學生群體保護環境、保護江豚的意識,2020年11月23日晚六點,江蘇科技大學環境保護協會長江江豚科普團走進蘇州外國語學校鎮江分校,進行了一場生動有趣的宣講活動。
  • 看,江豚!
    陳曙明 攝看江豚、增殖放流,助力修復長江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還江豚一個食物充足的長江。此次活動由南京廣電集團牛咔視頻主辦,現場,南京市委網信辦還授予牛咔視頻「江豚公益行」旗子。小布採訪了江豚保護協會工作人員姜盟、徐萌和王世成,江豚保護志願者董偉偉、野生動物攝影愛好者陳曙明和武家敏、愛好江豚的老爺子朱方……通過他們的講述,還原江豚一個最真實的生活狀態。 別稱:「長江的微笑精靈」哺乳動物,一胎一仔,是中國特有的動物,更是目前長江中唯一的鯨類動物。
  • 鄱陽湖松門山島發現6頭死亡江豚
    上周,一則由志願者發布的關於5頭江豚死亡的微博,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事實上,近幾年,江豚死亡事件接連出現,到底什麼原因使這個瀕危物種生存越來越難?專家呼籲,應儘快組建專業江豚保護機構和救助團隊,給江豚留下可長久生存繁衍的生存空間。
  • 守護東亞江豚|大海裡也有江豚
    我們可能都知道,長江裡有江豚。 但我們可能不知道,大海裡也有江豚! (圖片提供:江豚保護志願者) 在那裡,它們被喚作「海豬」。
  • 他們在江邊「數船」 只為幫江豚「避險」
    志願者在觀測中。孟儉 攝「去年7月8日開始首次觀測,在江邊一待就是一天。」昨日,在長江揚州段三江營水域江堤,江豚保護志願者王旭陽正忙著「數船」。一年多來,王旭陽所在的觀測志願者團隊,不斷完善航運數據,今後將提供給長江航運主管部門、海事部門和江豚保護專家,供他們參考,研究出江豚保護方案,幫助包括三江營水域在內的長江揚州段江豚「避險」。觀測 他們在江邊一待就是一天「一待就是一天,自帶乾糧。」
  • 江豚郵局孩子們「團寵」萌寶郵戳
    南京長江江豚監測站供圖 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王聰) 每到周末,鼓樓區江邊路上的南京長江江豚監測站,都會迎來不少江豚「粉絲」,他們是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或是牽著家長手的幼兒園小朋友。他們在站裡了解江豚的知識,在江邊觀察「微笑天使」。他們還懷揣著一個小願望,在站內的江豚郵局裡,給遠方親友寫信、寄明信片,捎上江豚寶寶的可愛形象,送去新年祝福。
  • 只為那一抹江中微笑 2019金科江豚守護行動即將啟幕
    2013年,江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極危物種; 2017年4月起,南京長江江豚科學考察開啟,5月9日,「長江江豚升級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截至目前,長江江豚僅有約1012頭。
  • 親子互動,揚州三江營江豚公益研習行
    八月二日上午九點,來自揚州、江都及大橋本鎮的親子家庭約三十對以及志願者八名,一行來到了三江營雕塑處,觀測江豚,領略長江風採。聆聽李華榮會長關於他們巡護江豚的故事,戴啟程副會長有關三江營的歷史文化。
  • 江豚生存或受威脅
    錨魚者利用的正是魚類在冬季活動範圍縮小,喜歡成群結隊待在一起的特點,一次又一次將錨鉤拋到水中,沿著不同水層來回搜索,憑藉魚線傳導過來的觸覺,快速拉動,當感到掛中水裡的大魚時,便用力的拉魚線,讓錨鉤深深地刺入魚體,硬生生地將水底的大魚給掛上來!
  • 長江江豚守護者:願留住母親河的「微笑天使」(圖)
    站在長江邊上,湯繼虎的目光凝視著滾滾波濤,搜索江豚的身影。「到了要變天的時候,江豚就活躍在岸邊遊泳、覓食,所有動態都看得一清二楚,特別是它把魚攆出水面,躍起來吃魚的瞬間,那是最美的時刻。」說完這句話,這位江豚「保鏢」的神情瞬間變得溫柔。
  • 江豚,有多重要?
    圖/視覺中國近日,長江宜昌、南京段的江流上,經常能看到江豚頻頻出現在江面。它們成群結隊地嬉戲,已經成為一種日常。▲ 2020年11月7日上午,湖北宜昌,一對雄性江豚與雌性江豚正在水中交配。圖/視覺中國這種被稱為「長江的微笑」的可愛生物,一度十分瀕危。
  • 瑞幸咖啡「江豚守護」主題店開業 桃桃新品同步全國上市
    6月8日,世界海洋日當天,瑞幸咖啡位於武漢市江岸區沿江大道的「江豚守護」咖啡主題店正式開業。據悉,長江江豚是我國獨有的全球重要珍稀淡水鯨類物種之一,長江江豚天生上揚的嘴角是它的萌系標誌。瑞幸咖啡希望以此加入到了守護江豚的隊伍中,通過主題店向大眾展示江豚的世界。在「江豚守護」主題店的服務臺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畫作《江豚拜風》。這幅畫是當代藝術家解丁泉先生作為藝術指導所創作的公益作品,捲軸似地鋪展在店內,畫裡的江豚成群結隊追趕著江風。
  • 看到一頭江豚,可它再也不能微笑了……
    前天,江西省九江市,江豚保護行動網絡志願者在九江市都昌縣和合鄉水域發現一頭死亡雄性江豚,體長約140cm,嘴角有滲血痕跡,表皮部分脫落,死因不詳。江豚屍體四十米處有迷魂陣與採砂船,漁政獲得志願者消息後第一時間趕來處理並清理迷魂陣。據了解,每年鄱陽湖豐水期和枯水期是江豚容易死亡的高發期,豐水期的捕撈活動和航運作業比較多,容易對江豚造成誤傷,給江豚的生存帶來威脅;而枯水期水位下降,江豚在覓食過程中容易擱淺,導致死亡。
  • 冰天雪地中,我乘獨木舟在「天鵝湖」 與成群的白天鵝共舞!
    春節的北海道之旅,蕩哥有幸在冰天雪地中,與成群結隊的美麗白天鵝共舞。在溫暖的湖水中,它們互相嬉戲,或引頸長鳴,或你追我逐,或自由飛翔,無比愜意自在,令人為之神往。除了天鵝之外,屈斜路湖還有另一項戶外運動,——劃獨木舟,經營人叫吉田,一位開朗陽光的「浪人」。
  • 江豚和長江大橋同框 這畫面太珍貴!
    除了資深的江豚攝影師,這次大賽也吸引了不少新人參加。來自南京林業大學的王臻祺,久聞南京長江段江豚的威名,今年9月剛入學到南京讀研究生,就戀上觀豚。他告訴記者,今年國慶開始到南京江邊觀察江豚,前兩次都一無所獲,第三次非常幸運看到,並拍到這組精彩的畫面。
  • 體驗獨木舟:關愛水資源保護
    這個特別的活動是由廣州珠江之友獨木舟俱樂部和珠海保稅區團委聯合主辦的,目前已舉辦到第六期。在這群熱心的獨木舟愛好者看來,沒有好的水質,就沒有好的生態;沒有好的生態,任何水上運動都將黯然失色、失去意義。為了使公眾把關注的目光投到水資源保護上來,他們召集志願者,通過體驗獨木舟的方式,宣揚環保理念。
  • 九江學院「愛江護豚」服務隊赴銅陵淡水豚自然保護區近距離觀察江豚
    服務隊在銅陵市郊區婦聯和團支部大通江豚保護義務宣傳點——伊梅錦江豚手創工作室工作人員的支持和陪同下,開啟了此次「愛江護豚」之旅。早晨,大家一起坐輪渡來到了銅陵市國家淡水豚自然保護區對江豚進行近距離的觀察和學習。據了解,銅陵市淡水豚自然保護區為半自然餵養方式保護,每天要多次進行人工投放食物餵養江豚。服務隊剛好趕上十點鐘的餵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