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泰州市海陵區鼓樓路,省中旅泰州分公司兩塊提示板上寫滿了遊客出行安排。「這半年多來,散客人數增長了兩倍多,團隊減少了1/3,總營業額為去年的1.5倍。」公司副總經理俞玉琴,用「喜憂參半」來形容這半年來的業績。
同樣的場景,也出現在光大國際旅遊社鼓樓路店。旅行社副總經理陳宇說,今年以來,團隊旅遊只有以往的一半,其中政府團隊一個也沒有接到。
一升一降的背後,是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出臺後,眾多公務遊被紛紛叫停,個人旅遊出現了井噴。泰州市外辦和泰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該市因公出國批次和人數都只有去年同期的40%,而辦理因私出國、出境證件的人數達到近7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30%,其中絕大多數是旅遊。
「以往夏秋兩季單位都會組織一些遊玩活動,現在全都取消了。」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朱新華說。據了解,當地機關單位對舉辦集體出行等大型活動越來越謹慎,就怕「撞到槍口上」落下公款消費之名。有的市縣還出臺規定,遏制以學習為名行旅遊之實的變相「公款旅遊」。半年不到,僅一個縣級市就否決5家單位外出考察學習申請,核減與考察學習無關的票據金額70.76萬元。
公款旅遊少了,散客出遊多了,這從南京、揚州、連雲港等地旅遊景點的遊客接待情況可窺豹一斑。在南京中山陵,記者遇到從蘇州來學習的廖女士,「本來學習20天,大家提議留幾天時間出去旅遊旅遊,但最後還是取消了。這不,就到南京幾個景點轉了轉。」連雲港網友「上岸的餘」說,過去每到節假日,就會有一些鄰近省市兄弟單位來「學習參觀」,而今年一個也沒有。
過去所謂的「公款旅遊」,大多是跟著會議、考察「揩油」,為此日程安排裡總會專門留出幾天時間,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今年6月,我們到美國等地招商,行程安排得相當滿。」在連雲港一家機關工作的小於說,兩個國家、8天時間,這樣的行程安排,讓接待方感到很難「安排」,最後沒有辦法只得晚上趕路。中國醫藥城的工作人員也說,他上個月到大連參加「中國海外學子創業周」,6月27日報到,28日、29日連軸轉參加了好幾個活動,活動一結束,6月30日晚就從大連飛回來了。
江南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系教授李武武說,旅遊事業要發展,但不能靠公款的奢侈浪費來支撐。
在嚴禁公款旅遊的背景下,面對政策執行帶來的部分客戶群流失,眾多的旅行社也在求變。從今年三四月份開始,我省各大旅行社就不斷推出各種主題線路:母親節、父親節的「爸媽之旅」,端午節、兒童節、暑期的「親子之旅」……一個個針對散客市場的應節主題不斷推陳出新。「政府團隊取消了,並不代表社會消費縮水了,只是客戶群體發生了變化而已。既然客戶群體發生了變化,我們可以把經營方向做一下調整。」南京中央路的江蘇五方國旅趙建蘭說。
散客數量的增多,標誌著中國旅遊市場進入比較成熟的階段。尤其是進入暑期後,昔日不起眼的散客市場更成為「香餑餑」。俞玉琴說,暑假散客報名的火爆,讓旅行社在今年限制公務消費的大環境下,不但能維持往年的利潤水平,甚至還有不少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