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張紅
其實,記住一個城市,一張糖紙就夠了。提到大白兔奶糖,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上海,而且現在大白兔奶糖還將上海的地標用在了藝術包裝上。北京的稻香村也應如此。遼寧瀋陽的不老林糖也應該借鑑這個創意。
不老林是瀋陽特產,也是遼寧的驕傲,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曾經風靡大江南北,通常都是春節的必備糖果。不老林糖主要的成分是糖漿、澱粉、各種乾果仁、吃起來又香又甜,老人小孩都喜歡。包裝為帶有彩條的塑料紙,正面印有發明者林瑞豐的頭像。不老林酥心糖系列為林瑞豐大師的另一力作,為我國糖業首創機械成型酥糖,其糖身壓制有不老林字樣更為國家專利。不老林酥心糖不僅工藝先進、造型獨特,其口感更是香甜酥脆、回味悠長。
不老林自1988年誕生以來已有三十餘年的歷史,這要從更遠說起。
這位創始人林瑞豐,他1924年出生在山東農村,11歲那年,他隨他的哥哥「闖關東」來到了遼寧大連,俄國十月革命後,有許多俄國貴族後裔逃出俄國流落到中國東北各地,有些人在貧困潦倒之時開始以家傳的各種精湛的食品製作手藝謀生。14歲入哈爾濱某製糖作坊學習俄國製糖技術,19歲創業,製糖一生,技藝精湛。
19歲時,林瑞豐在瀋陽創業,做起了製糖生意。生意一開張,他才意識到,從師傅手裡學來的這套地道的俄國製糖手藝真是一宗寶貝,他做的糖,在瀋陽是獨一份兒,沒過多久就風靡了瀋陽,各大茶館戲樓常有他做的糖出售,不少達官貴人也都喜歡吃他做的糖,這是天賦的作用,讓他擁有靈巧的工藝。
生意好,買的人多,林瑞豐當然就發了財,這財發得還不小——那時,普通人家一個月能收入20塊錢就已不錯,真的是那樣,可是林瑞豐卻一天就能輕輕鬆鬆賺他100塊。有了這一天100塊錢的收入,林瑞豐的小日子過得非常富裕,讓人非常的羨慕。
經過多年的努力與追求,他終於發明了老少鹹宜的不老林糖,轟動瀋陽,當時很多媒體也在宣傳,領導們都很喜歡。
林瑞豐一貫重視產品質量,他知道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力。當年為了保護產品的聲譽,打垮仿冒產品,他帶領全廠職工更是在質量上狠下功夫。
首先在原料進貨方面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製糖中.無論是主料,輔料,還是包裝物,全部採用國內一流貨色,寧可捨近求遠多花錢,也絕不用二流的。一次廠裡進砂糖,色澤稍差點,他們立即賠上幾百元損失費.全部退貨。後來又每噸多花60元,重新進了20噸糖。記得還有一次他們採購了五噸葡萄糖液,也是因色澤不好而統統棄之不用。為了採購到最好的原料,他們不怕多花錢,多跑腿,原材料是特重要的一件事。有一次廠裡採購員剛剛從哈爾濱訂購奶油回來,得到消息黑龍江海倫乳品廠的奶油更勝一籌,於是當天便乘車返回黑龍江,重新訂貨。
如今,「不老林」歷經多次擴大,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已經成長為瀋陽不老林食品有限公司。其產品除了以「不老林」奶糖系列,又研發出酥心糖、水果糖、芝麻糖、朱古力硬糖、砂質奶糖等幾十個品種。經過持續積累和迅速發展,瀋陽不老林食品有限公司已經成為兼具配方工藝和穩固市場的著名糖果生產企業,產品暢銷全國,並遠銷到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外市場,香甜的糖塊漂洋過海。
大商之道在於「誠」,大道至簡。商業競爭取勝之道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在激烈複雜的商戰之中,一個優良產品要在大批假冒偽劣的包圍中突出重圍,最終取勝,最簡單、最智慧的辦法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堅持以「誠信」服眾,以「誠信」傳名,以「誠信」立威。堅守「誠信」數十年如一日,就能為創立長青企業奠定最堅實的根基,這或許是不老林至今屹立不倒的訣竅。現在,到瀋陽的人必買不老林,把不老林到到各地,宣傳瀋陽的美食,這是不老林對瀋陽的貢獻,也是對遼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