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酒是以高粱為主要原料生產的白酒。以高粱釀造白酒,中國獨步世界,久享盛名。以其色、香、味和風格展現了中國酒文化的深厚底蘊。
在我國以高粱為原料蒸餾白酒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在明代由於黃河不斷泛濫給中、下遊流域造成極大的危害,為治理水患修河築堤,朝廷命令周邊廣植高粱,以高粱桔杆紮成排架填充石灰土加固河堤,而剩餘的大量高粱籽除部分民食或作牲口飼料外,也為釀酒提供了大量充裕的優質原料。因此,高粱白酒應運而生,因其品質上乘,口感醇厚,深受歡迎,全國各地紛紛效仿。從而,奠定了中國白酒以高粱為原料釀製生產的新紀元。
高粱的種類
高粱是世界上主要糧食作物和能源作物之一,也是我國的主要穀類作物,據《中國農史》記載,高粱種植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高粱的品種多樣,按高粱籽粒顏色分有白高粱、黃高粱和紅高粱;按澱粉分子結構分有粳高粱和糯高粱;按生育期長短分有早熟種、中熟種和晚熟種;按原產地分有中國高粱、印度高粱、南非高粱、北非高粱、西非高粱、中非高粱、享加得高粱和達索高粱。
適宜作釀造品種的應是糯高粱。因其澱粉含量豐富,具有獨特的加工品質和風味品質,成為釀酒的主要原料。目前,東北各省栽培較多,其次在山東、河北、河南、四川、陝西、江蘇、安徽、山西、內蒙古、湖北以及甘肅、新疆等地都有栽培。
釀酒用高粱品質的要求
高粱籽粒中澱粉、蛋白質、脂肪、單寧及礦物質等含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釀酒的酒質和出酒率,因此釀酒用的高粱需要滿足一定的要求。
一、澱粉含量要高
澱粉是產生酒精的主要物質,同時也是黴菌和酵母的營養及能源。高粱籽粒中澱粉含量越多,出酒率就越高。高粱澱粉含量的高低因品種類型及產地而異。糯高粱直鏈澱粉含量低,支鏈澱粉含量高,有的幾乎全為支鏈澱粉,纖維素含量少,在發酵過程中易達到皮薄、柔熟、玄清、收汗等工藝標準,有蒸後籽粒裂口小,悶水時澱粉流失少,糖化發酵好,澱粉利用率高等特點,更易滿足傳統釀酒工藝要求。
二、蛋白質含量中等
原料中含有的蛋白質在白酒生產過程中經麴黴菌水解後,可為酵母菌等微生物生長繁殖提供養分,而微生物細胞中30%~50%(乾重)是蛋白質。原料中的蛋白質含量適當,則微生物生長旺盛,酶的活性也高。但蛋白質含量過高,在發酵過程中由胺基酸生成的雜醇油偏高,雜醇油雖是白酒香味的組成部分,但過多則有毒害,影響酒的質量。因此,釀酒高粱籽粒的蛋白質含量不宜過高。
三、單寧含量適當
高粱籽粒中單寧為複雜的高分子多元酚類化合物,少量的單寧對發酵過程中有害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能生成單寧衍生物——多元酚化合物,賦予高粱酒以特殊香味。但單寧有收斂作用,能凝固蛋白質,使之不能進行正常的糖化發酵。以雜交粳高粱為原料的試驗結果表明,添加1.8%的單寧比不加單寧產酒量略低,總酸和總酯也低。當高粱籽粒中的單寧含量達3%時,就會對發酵過程產生不良影響,酸度上升,以致阻礙酵母的生命活動。因此,以含單寧0.5%~1.5%的高粱籽粒較好。
四、脂肪含量宜低
釀酒高粱的脂肪過多生酸較快,生酸幅度也較大,酒有雜味,且遇冷易顯混濁。故脂肪含量不宜過多,一般要求在4%左右。
五、玻璃質宜少
釀酒高粱玻璃質多,蛋白質含量也高,胺基酸生成的雜醇油就多,且玻璃質多,籽粒硬度大,吸水慢,糊化溫度高,不利於糖化發酵,影響出酒率。故玻璃質含量越少越好。
六、外觀品質好
外觀以中粒種、大小均勻一致、色澤金黃色或褐色、無蟲蛀、無黴爛、皮薄為宜。籽粒含水量在13%以下,以利倉貯,避免黴爛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