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清朝的漢族官員,為什麼會由高官一步步變成了養馬的呢?
中國大清朝的時候,雖然是讓滿族人在統治著,但是因為當時的國家的疆域那是如此的大,而且呢大清朝的人口也多,所以滿族的高官們是不得不用漢人來管理這個國家的。
大清朝的前期就是有這麼一個官員,那是相當的牛氣,他的名字叫姚啟聖,姚啟聖算是個做官的行家了。因為姚啟聖第一當官的時候,可不是什麼芝麻大的小官,而是做的一品二品的大員了。但是因為他的性格是和這大清朝的官場有很多的不協調,於是就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這姚啟聖是幾年的官做下來,就會被降級一下,就這樣子,他是從高官,慢慢的下降到了關外的一個養馬的人了。
但是後來他能在大清朝的歷史上是有如此高的地位,也和當時的康熙皇帝是分不開的。因為雖然是姚啟聖官職是越來的越小,但是他的才會隨著時間的磨礪,反而是越來越厲害了。而且是喜歡學習,就這樣子,他的自己的能力變得越來越強大了。
姚啟聖因為康熙皇帝那時候要收拾臺灣的鄭氏家族,所以就開始了選擇人才,當時大家都推薦了這個姚啟聖,但是因為姚啟聖是前朝的官員,又和當時的官場不和諧,所以康熙皇帝的爸爸就下了一個命令,以後這姚啟聖是永遠都不可以再做大官的。但是要麼說康熙厲害的,他不僅僅是把這個命令違背了,而且把當時的文字記載的內容也是焚香給燒了。
就這樣子,一個漢族的看上去很是另類的官員由此又一次出現在了當時的大清朝的官場中。接下來,就是姚啟聖開始了他的才華施展的時候了。
其實康熙皇帝打心裡也是挺反感姚啟聖的,但是他知道此人的才華是別人沒法子比的,特別是在解決臺灣的問題上,這個時候是只有用此人了。比如說,當時臺灣地區的水軍很是厲害的,臺灣地區的水軍在大清朝這個時候的老大是施琅,人們都稱呼他是海霹靂。
這麼厲害的一個水軍老大。竟然是姚啟聖的徒弟,而且是關門弟子。這就可以看出為什麼康熙皇帝要費這麼大的勁兒,去讓姚啟聖出來工作了。
姚啟聖確實也是沒有辜負了當時的大清朝的老大對自己的期望。他到達福建沿岸地區的時候,就開始了他的計劃,最後通過自己的努力,是把臺灣地鄭經的勢力給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