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斤鱘魚被洪水從甘肅衝到四川:村民紛紛捕撈,養殖企業回購3天...

2020-12-24 紅星新聞

最近幾天,白龍湖流域四川青川境內的湖面上出現了很多漁船,當地很多群眾在捕撈鱘魚。同時,四川潤兆漁業公司從8月24日起,每天租用一艘渡輪,將一輛拉魚的車開上渡輪,沿白龍湖流域四川青川境內四處收購當地群眾捕撈的鱘魚。3天來,他們一共收購了1萬多斤鱘魚,價格從最初的每斤4元漲到現在的每斤6元。

四川青川白龍湖為何會出現大量鱘魚?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是由於上遊甘肅文縣連日暴雨,部分鱘魚養殖戶的網箱被洪水衝毀,鱘魚被衝到了下遊的白龍湖,引發當地群眾紛紛捕撈。四川潤兆漁業公司位於文縣的基地以及其他養殖戶遭受巨大損失,但他們只能從當地捕魚的群眾手中進行回收。

四川潤兆漁業公司工作人員在白龍湖回收鱘魚

8月26日,紅星新聞記者趕到白龍湖青川境內實地調查發現,湖面上仍偶爾有漁船在捕魚。據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和甘肅文縣溝通,衝到白龍湖的鱘魚約有200萬斤,目前已禁止當地群眾捕魚,他們將向四川省相關部門申請進行專業捕撈。同時,該負責人表示,鱘魚不會自動繁殖且沒有攻擊性,對白龍湖青川境內的漁業生態影響不大,但由於鱘魚數量巨大,死亡的鱘魚會對水質產生影響,而大量活鱘魚則會對白龍湖其他魚類生存空間造成一定的影響。

【捕魚】

白龍湖突然多了很多鱘魚

當地人紛紛捕撈,有的一天可捕上千斤

當地群眾在白龍湖捕撈的鱘魚

8月26日中午12時許,廣元青川,紅星新聞記者來到白龍湖沙洲碼頭,剛好一艘小漁船開到碼頭,一對夫妻將船靠岸,從漁船上抬下一條魚。

「嘿,這條魚好大哦!」附近有群眾驚呼道。這對夫妻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這條鱘魚是他們剛從白龍湖捕撈到的,稱了一下重達64斤。隨後,夫妻倆合力將魚抬到了早已停靠在岸邊的一輛三輪車,直接拉走。

一對夫妻在白龍湖捕撈到一條64斤的鱘魚

當地人安先生,也是在白龍湖捕撈鱘魚的其中之一。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捕撈鱘魚開始於幾天前,當時有人發現白龍湖突然多了很多鱘魚,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當地很多群眾就開始開著漁船在湖裡下網捕撈鱘魚。

「鱘魚有大有小,小的一兩斤,大的上百斤,我見過最重的有150多斤,像一頭豬那麼大。」安先生說,剛開始那幾天,白龍湖上捕魚的很多,他一天可以捕魚幾百斤,「有的人一天可以捕撈鱘魚上千斤。」

在當地群眾看來,這幾天白龍湖捕撈鱘魚的場面「非常壯觀」。沙洲碼頭一位大爺介紹,那幾天,每天有很多漁船在湖面上早上下網,下午起網收魚,多的時候,一天可以下幾次網,收幾次魚。

另一名捕魚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每次下網10米深,就能捕撈數百斤鱘魚。8月26日中午,紅星新聞記者在沙洲碼頭看到,不時仍有漁船在湖面上經過。當地群眾稱,這就是他們在捕撈鱘魚。

白龍湖上行駛的漁船

【收魚】

價格賣到每斤6元

養殖企業租用渡輪,沿湖大量回收鱘魚

在白龍湖裡捕撈的鱘魚,大部分捕魚人選擇了賣給收魚者,而其中的「收購大戶」,正是那些甘肅文縣養殖基地被洪水衝毀的漁業公司。也即是說,他們正在緊急回購自己的鱘魚……

8月26日當天,就有捕魚人把紅星新聞記者當成了收魚者。安先生稱,如果要收購鱘魚,數量少的話,可以就在沙洲碼頭等候,他們將魚拉到碼頭;如果數量多,則建議用渡輪將拉魚的車開進村裡的碼頭,那樣可以保證鱘魚的存活率。

「你要好多有好多。」安先生說,他還有兩百多斤鱘魚,如果收購得多,記者可以到村裡的碼頭,他和其他捕撈鱘魚的群眾聯繫,一起送到車上。

隨後,紅星新聞記者乘船來到營盤碼頭,附近兩戶捕撈鱘魚的村民告訴記者,他們還有幾百斤鱘魚,大大小小的都有,價格為每斤6元。

當天下午2時許,紅星新聞記者乘船來到了白家溝,四川潤兆漁業公司工作人員正在此處收購群眾捕撈的鱘魚,他們租了一艘渡輪,上面停放著一輛專門拉魚的車輛。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公司工作人員從渡輪上來到附近一艘小漁船上,漁船老闆從水中拉起了兩袋鱘魚,最大的一條達13斤,另外4條一共42斤,全部以每斤6元的價格被四川潤兆漁業公司回收。

「這些鱘魚都是我們公司在甘肅文縣的基地遭衝毀後被衝進白龍湖的,為了減少損失,我們從8月24日開始,每天開著渡輪在白龍湖流域四川青川境內對群眾捕撈的鱘魚進行回收。」 四川潤兆漁業公司現場一名負責人說。

文縣和白龍湖交界

【爭魚】

還有商人趕來收購鱘魚

將做成凍魚運往外省,催漲回收價格

紅星新聞記者在沙洲碼頭看到,四川潤兆漁業公司早在8月23日就發布了一則公告——白龍湖周邊廣大百姓朋友:因暴雨洪水致我公司文縣鱘魚基地衝毀,損失慘重,大量鱘魚被衝至白龍湖一帶。現公司特進行活鱘魚回收,標準:大小不限,遊動自如,體表無損,精神狀態良好等。價格面議。望支持為謝!

然而,收購鱘魚的並不只有四川潤兆漁業公司。當地群眾介紹,最近幾天,每天都有好幾波人收購鱘魚,而且這些人收購鱘魚,不管死活全部一起收購。

「他們收購鱘魚,他們直接將車停在各個碼頭,只要群眾有鱘魚,他們都進行收購,他們有地理優勢,我們要開渡輪四處找,根本爭不贏他們,今天我們才回收了1000多斤,一共才收10000多斤。」四川潤兆漁業公司現場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剛開始價格為每斤4元,現在已經把價格抬高到了每斤6元。

一位做水產生意的陳先生,是養殖公司之外的收購者之一,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幾天來,他一共收購了12000斤鱘魚,收購後將拉回公司,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將鱘魚破肚,然後冷凍,他再以8元/斤的價格賣到武漢。

另外,他還介紹, 「在這次鱘魚衝到白龍湖以前,鱘魚的收購價格是十多元一斤,而且數量不多。」

對於鱘魚的價格上漲,當地有捕撈群眾稱,除了多家公司收購外,也和這一兩天捕魚較少有關。

四川潤兆漁業公司工作人員在白龍湖回收鱘魚

【傷魚】

養殖鱘魚專做魚子醬

洪水衝毀多個基地,有公司損失達2億

白龍湖這次突然出現的大量鱘魚,其實均來自上遊甘肅文縣。

據四川潤兆漁業公司現場負責人介紹,因為上遊甘肅文縣遭遇暴雨,養殖戶的網箱被衝毀,大量鱘魚被衝到了下遊的白龍湖。

該負責人稱,12年前,白龍湖禁止網箱養魚,他們公司響應政府號召,將白龍湖的基地搬到了甘肅文縣玉壘鄉翰坪嘴水庫,這些鱘魚都是他們養了10幾年的,現在被衝進了白龍湖,「我們主要是養殖種魚,專門做魚子醬,養殖時間都在7年以上。」

湖北天江漁業公司也在甘肅文縣有一處鱘魚養殖基地,此次同樣受損嚴重。該公司負責人古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此次他們約有40萬斤鱘魚受損,損失達到上千萬元。

四川潤兆漁業公司在文縣的鱘魚養殖基地被衝毀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古先生的養殖基地在四川潤兆漁業公司的上方,也是最先受損的。據四川潤兆漁業公司現場負責人介紹,甘肅文縣8月13日遭遇第一輪暴雨,古先生的基地受損。當時,他們為了防止自己的基地被衝毀,還幫助古先生加固網箱。結果,8月17日的暴雨,他們和古先生的網箱都遭到嚴重損毀。

「我們公司大概有1500箱鱘魚,約有400萬斤鱘魚受損,有的直接死亡,有的則被衝到下遊的白龍湖,加上其他設備的損壞等,損失達2個億。」四川潤兆漁業公司現場負責人說。

紅星新聞記者在該負責人提供的甘肅文縣鱘魚基地照片上看到,大量的木頭、雜物衝進鱘魚基地,大量網箱被衝毀。同時,該負責人表示,現在,他們公司已組織人員全力自救,打撈網箱中剩餘的存活鱘魚,轉移養殖到另外的地方,而且還幫助當地政府清理水庫裡面的各種雜物。

青川官方回應:

約200萬斤鱘魚被衝進白龍湖

多部門發文「禁捕」,將申請進行專業捕撈

甘肅文縣到底有多少鱘魚被衝進了下遊的白龍湖呢?面對群眾紛紛下河捕撈,青川官方是何態度有何行動?另外,大量鱘魚衝進白龍湖,又是否會對當地漁業造成影響呢?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8月25日,青川縣農業農村局、縣公安局、縣白龍湖保護發展中心、沙州鎮人民政府已聯合發布通知:近期,白龍湖發現大量鱘魚,部分群眾私自下湖捕撈,帶來極大安全隱患。按長江流域十年禁捕有關規定,嚴禁任何單位、個人在白龍湖從事非法捕撈活動,違者將沒收捕撈工具和漁獲物,情節嚴重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8月26日,甘肅文縣農業農村局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表示,鱘魚養殖戶的具體損失還在統計中。不過,當天下午,廣元市青川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經過他們和文縣對接,被告知鱘魚養殖戶損失了上千萬斤鱘魚,不過,有大量鱘魚在文縣當地死亡,衝進白龍湖的魚大約有200萬斤,大部分是鱘魚。

當天,紅星新聞記者乘船到白龍湖的幾個碼頭時,還發現湖面上漂浮有少量死的鱘魚。廣元市青川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鱘魚不會自動繁殖且沒有攻擊性,對當地漁業生態影響不大,但鱘魚數量巨大,死亡鱘魚會對水質產生影響,大量的活鱘魚會對白龍湖其他魚類的生存空間造成一定的影響。

白龍湖上有少量的死鱘魚

「我們已發布通知,禁止群眾私自捕撈,我們將進行相關評估後,向省上申請,進行專業捕撈。活的鱘魚經過檢疫合格後,可以由養殖戶進行回收,打撈的死鱘魚,將進行無害化處理。」該負責人表示,「捕撈要保證生態穩定。」

紅星新聞記者 湯小均 攝影報導

編輯 包程立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甘肅200萬斤鱘魚被洪水衝入四川:村民捕撈,養殖企業回購
    紅星新聞8月27日消息,最近幾天,白龍湖流域四川青川境內的湖面上出現了很多漁船,當地很多群眾在捕撈鱘魚。同時,四川潤兆漁業公司從8月24日起,每天租用一艘渡輪,將一輛拉魚的車開上渡輪,沿白龍湖流域四川青川境內四處收購當地群眾捕撈的鱘魚。3天來,他們一共收購了1萬多斤鱘魚,價格從最初的每斤4元漲到現在的每斤6元。
  • 大型鱘魚因暴雨逃逸至四川,甘肅漁業管理局:企業已組織捕撈
    圖片來源:大河報因暴雨洪水破壞網箱,甘肅省隴南市文縣數千噸大型養殖鱘魚逃逸至四川省廣元市。8月25日,甘肅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他們已派人下去核查,開展救災工作。
  • 廣元官方回應「甘肅鱘魚逃逸至四川」:捕撈要保證生態穩定
    甘肅省文縣數千噸養殖鱘魚因暴雨逃逸至四川省廣元市,文縣部分養殖企業已組織捕撈回購。8月25日晚,廣元市農業農村局一位相關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目前廣元市考慮到生態安全、魚類種群結構安全的問題,要在保證生態環境穩定的情況下,進行專項捕撈。前述相關負責人還稱,長江流域已經「禁捕退捕」,嚴厲打擊非法捕撈,因此養殖鱘魚不能亂捕。
  • 暴雨過後,甘肅千萬斤鱘魚流進四川白龍湖,養殖戶泣不成聲
    由於連續的暴雨,導致文縣境內養殖的鱘魚基地,造洪水襲擊後造千萬斤鱘魚逃跑。這些養殖的鱘魚都是在網箱中飼養,被洪水衝毀後的網箱順著水流飄蕩,順著江水流進四川省廣元市的白龍湖。沿岸老鄉說,順水江水飄過來時,有的網箱還沒有完全散,但大部分都是養殖鱘魚網箱的殘骸,沿岸有不少居民捕撈鱘魚。
  • 甘肅上千萬斤大型養殖鱘魚因暴雨流入四川,青川率先規定禁止...
    據中國網,8月23日上午,廣元市生態漁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報料,在近期的河道巡視檢查中發現,受洪水影響,甘肅文縣不少基地網箱被衝毀,養殖的大型鱘魚流入我市白龍湖,被沿岸一些居民捕撈。圖片來源:中國網報導截圖廣元晚報官方微博8月24日晚報導,初步估計,甘肅文縣約有上千萬斤(超過5000噸)大型鱘魚流入廣元市白龍湖及亭子湖流域。該大型鱘魚系外來物種,一般養殖時間都至少在七年以上,通常是取魚卵,做魚子醬出口。該品種屬於雜交品種,通常生活在水下幾十米處,受傷後才會浮出水面。
  • 千萬斤鱘魚從甘肅流入四川,釣魚人:釣到後是吃,是養,還是賣?
    據廣元晚報報導,近日,受洪水影響,甘肅文縣不少基地網箱被衝毀,養殖的約上千萬斤大型鱘魚流入四川廣元境內白龍湖,被沿岸一些居民捕撈。該大型鱘魚系外來物種,養殖時間至少在七年以上,通常是取魚卵,做魚子醬出口。
  • 甘肅數千噸大型鱘魚因暴雨逃逸至四川,文縣漁政:正搶救排險
    近日,因受暴雨洪水影響,甘肅省隴南市文縣有養殖戶的鱘魚網箱被衝毀。養殖鱘魚順江遊入四川省廣元市白龍湖,有沿岸居民進行捕撈。據廣元晚報官方微博24日報導,初步估計,甘肅文縣約有上千萬斤(超過5000噸)大型鱘魚流入廣元市白龍湖及亭子湖流域。前述報導稱,該大型鱘魚系外來物種,一般養殖時間都至少在七年以上,通常是取魚卵,做魚子醬出口。該品種屬於雜交品種,通常生活在水下幾十米處,受傷後才會浮出水面。及時有組織地全力實施捕撈,有利於保護漁業資源和水域環境。
  • 李福海:從做木匠活到網箱養魚 鄒曙光:從南方到北方養殖鱘魚
    李福海說:「我從16歲開始學習木匠,並做到了木雕技藝較高的『丈尺』級別,常年外出打工,經常到甘南等藏區幹木工活。這幾年縣上鼓勵發展特色漁業,我改行養魚,比作木匠收入多。」他網箱養魚的面積逐年擴大,從4個網箱擴大到20個,大概1畝多,年產成魚四五萬斤。
  • 甘肅文縣因暴雨,網箱損壞鱘魚逃出,養殖戶:外來物種都不要捕撈
    就在最近甘肅文縣的一個養殖基地,因為暴雨的衝刷,許多網箱被衝破,裡面裝載著千萬斤的魚全都被衝走,很快新聞就報導,所有被衝突的魚都是鱘魚,是用來做商業用途的,也就是大家吃的魚子醬。在網箱被衝破以後,這些魚群流入了四川廣元境內的白龍湖,在流入的期間,也被沿岸的居民大量的捕撈,對於這件事情,養殖戶表示,這些魚都是養殖時間超過7年以上的,屬於外來的物種,這次暴雨所造成的損失幾個人就已經達到了一兩千萬。
  • 鱘魚養殖遭遇最大危機!疫情下,遭「誤殺」的魚兒如何遊進春天
    潤兆漁業是四川最大的鱘魚養殖企業,在四川、重慶、甘肅有9個養殖基地,每年出產活魚達200萬斤。春節原本是鱘魚銷售旺季,但直到現在,潤兆漁業存塘的成魚卻賣不出去。禁售之下,遭受打擊的不止成魚。在中國,人工養殖鱘魚經過了20多年的快速發展,目前行業已掌握養殖及魚子醬深加工等領域的核心技術,形成了包括種業、繁育、養殖、加工流通在內的產業鏈,中國已是全球第一的鱘魚養殖大國。鱘魚主要以山泉水、水庫壩下水或發電尾水流水養殖為主,四川冷水資源豐富,且水溫常年保持在15~23度,非常適合鱘魚生長。
  • 專家:這是一條人工養殖鱘魚
    漁民捕撈上來的鱘魚  昨天中午,龍灣漁民老林在甌江裡捕魚時,撈起一條長相奇特的怪魚,經上網查詢,發現它跟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很像,隨即報警。經專家鑑定,這是一條人工養殖的鱘魚,可能來自四川宜賓的中華鱘養殖基地。  甌江裡捕撈上中華鱘?  老林說,他在甌江打了30多年的魚,這還是第一次撈到這麼奇怪的魚。他說,當天中午起網時,感覺漁網很沉,將漁網拉出水面後,發現網裡有一條嘴巴尖尖、跟鯊魚有點像的怪魚。
  • 四川富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到黃坭鎮蘆稿村回購寄養鴨 孕育脫貧致富...
    四川新聞網瀘州10月24日訊(楊安鳳)「公司來收鴨子嘍,收鴨子嘍,70元一隻......」10月20日,隨著一陣吆喝聲的響起,蘆稿村六社的村民們紛紛將自己飼養的鴨子捉起來等待公司回購。據蘆稿村村幹部楊學明介紹,在3個多月前,四川富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找到他,提出由公司向村民免費提供200隻瀘州本地麻鴨仔(價值7元/只)由村民為其飼養,採用分散養殖的方式與農戶籤訂寄養合同,待110天後公司派人回購,經計算後以70元/只的價格進行回購,飼養過程中如遇鴨仔死亡的無需村民賠償。
  • 鱘魚的養殖技術,如何養殖鱘魚,鱘魚養殖的日常管理
    我國是鱘魚分布最廣,資源品種最多的一個國家。鱘魚的體型非常大,成年以後可以達到68至250公斤,所以現在人們也開始廣泛的養殖鱘魚。養殖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今天就和大家來討論一下鱘魚的養殖。養殖池的面積由養殖的數量來決定,通常大小在五到十畝左右,水位最深的地方在三米左右。需要設置增氧設備,保證水中有較高的溶氧量。養殖池建立好之後,要在放苗的前15天左右來進行消毒,我們先將生石灰潑灑在養殖池的底部,然後注入20公分左右的水對池塘來進行全面的消毒,以免水中的有毒物質影響鱘魚的健康生長,用生石灰水浸泡三天之後將養殖池中的水排出。然後,再用水進行衝洗。
  • 去年洪水讓鱘魚養殖戶損失550萬,2020年洪水又讓茶葉商一夜白頭
    江西地區山清水秀,養鱘魚的農戶很多,突如其來的泥石流讓養殖戶的魚塘都被泥沙衝毀,不少鱘魚養殖戶損失慘重。江西省贛州龍南縣九連山鎮古坑村是鱘魚養殖地,很多農民都在專職養殖鱘魚,由於鱘魚的市面價格比較高,所以當地很多百姓都靠養魚為生,以往的時候,這裡的百姓都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然而一場洪水卻打破了該地的平靜。洪災發生後,很多魚塘被毀,不管是養殖大戶,還是散戶都受到了影響。
  • 有企業在湖北清江頂風建網箱養鱘魚?官方稱取締是大趨勢
    可有網友在東湖社區發帖稱,今年春節後,清江長陽段隔河巖庫區鴨子口鄉水域,有一家鱘魚養殖企業頂風架設數百米網箱,此舉既汙染水質,又阻礙水上出行,希望有關部門管管。5月30日、31日,楚天金報記者趕赴當地求證調查。
  • 高壩洲庫區鱘魚死亡 養殖戶含淚撈死鱘餵豬
    可是從今年7月初開始,庫區內人工養殖的各類鱘魚突然開始大量死亡,截至目前累計死亡10萬斤,很多養殖戶含淚撈起死鱘餵豬。  養殖戶的無奈&nbsp&nbsp&nbsp&nbsp9月23日傍晚6點半,夕陽西下,宜都青林寺村的鱘魚養殖戶正在各自的網箱上忙碌著。
  • 鱘魚應該怎麼養殖?養殖鱘魚的注意事項和方法!
    但是也要保證交通便利,通訊方便,一般池塘的面積由養殖數量確定,不過通常的是在5-10畝左右,水位一般在3米左右,保證穩定的水質,水中有較高值的溶解氧,最好5mg/L以上。池塘要有獨立的進排水口、坡降,配備一臺水車式增氧機,並設置飼料臺。防止池塘缺氧的情況產生。
  • 鱘魚養殖戶撈的魚留一小部分不賣,免費分給每戶村民吃作人情
    在老家有好幾個鱘魚養殖基地,鱘魚對水質的要求非常高,一定要無汙染的山泉水才能成活下來,優質水源地附近的村子成了首選之地。鱘魚的味道鮮美迎合市場需求,幾十元居高不下的市場價格,但是作為投資的外來人口,每年捕撈上的魚大部分賣完後,會留一部分分給村民吃。那些魚多半偏小或者刮傷了魚鱗,避免感染不會重新放回到養殖池中,兩三斤的魚在當地超市價格是三十元一斤,不僅肉質鮮嫩而且營養豐富。
  • 關於鱘魚的養殖方法
    鱘魚屬於鱘科類的魚,還有其它名字分別叫鱣和苦臘子,還有鰉魚和中華鱘,我們只能購買養殖的鱘魚食用,捕抓野生的鱘魚食用屬於犯法。鱘魚的肉質鮮美細嫩,只有一條大魚刺,還是脆骨,可以直接食用。那麼如何養殖鱘魚呢?小編整理幾天關於養殖鱘魚的介紹,下面一起了解吧!
  • 貴州安順高原山區「落差流水」鱘魚高效養殖模式
    2、養殖方法2.1&nbsp苗种放養苗种放養前塑料圓缸、培育池和養殖池嚴格清池消毒,苗種入池前用5%的食鹽浸洗15~20min以提高苗種成活率。放養時將裝苗尼龍袋置於水面30min左右,當尼龍袋內外水溫接近時再打開袋口讓苗種慢慢遊入水中,注意尼龍袋內外水溫溫差不超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