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遊戲,表面上看只是各種玩,但其實每個遊戲的背後卻是對寶寶動作、技能和認知等方面都能得到鍛鍊的一種有趣的形式。除了是良好的親子互動外,還可以觀察孩子哪個方面的能力強一些,哪些能力弱一些哦。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家寶寶的狀態,來搭配遊戲。或者可以做一個日程表,把每天打算進行的遊戲記下來。
大動作發育
一、障礙攀爬
1歲的寶寶爬得已經很利索了,大動作發育好的寶貝已經學會了走,又一項新技能get。很多家庭早已經選擇了圍欄類的產品,給小盆友圍出一個特定的空間玩。
為了安全考慮設置的圍欄,在很大程度上又限制了移動中學習的寶寶,對於精力旺盛的寶貝來說,我們可以在家設置一些適合大動作發育的遊戲,來發洩他們的洪荒之力。
用沙發墊設置爬行障礙,曾經一度是喆在家時會走之前最喜歡的遊戲,用沙發墊和靠墊搭出錯落有致的障礙物,孩子很享受那種在高矮不一的障礙物上爬上爬下的感覺。
還可以在障礙物中間藏點「寶物」,爬得時候發掘寶藏,增加遊戲樂趣。
二、沿路擊物
很多1歲的寶寶可能已經會走了,但大部分寶寶可以扶著物體自己移動了。
可以在他們行進的路線上貼些標誌,比他們高點更好,用紙杯紙盤等掉落下來不會傷到他們的物體,敲沿線設置的標誌,敲、挪動、眼睛瞄準標誌等這些動作,都體現出寶貝控制自己身體部分的能力。
玩具推薦:多功能學步車
建議大家挑選延展功能強大些的玩具,比如下面這款學步車的設計理念真的是太好了,可以用好幾年。
精細動作發育
一、餵小貓吃東西
在一個空鞋盒上貼一張小貓的畫像,把嘴的部位掏空,可以用義大利麵讓寶寶給小貓咪餵食。手指相對捏的動作就是需要鍛鍊的精細動作,要比單純的捏豆子有意思多了。
上班的媽媽們可以借鑑,用有意思的遊戲來緩解每天早晨分離時的焦慮。
二、撕膠帶粘著的動物
把娃的小玩具、小動物用膠帶粘到板上,小朋友捏住動物用力扯下來,小手捏住撕扯,可以鍛鍊小手捏住時的肌肉力量。
感官玩
一、下雨啦
正值雨水季節,哪天下雨可以在家玩這個感官遊戲,玩水是哪個寶寶都無法抗拒的。下雨的時候,讓寶貝聽聽外面雨滴的聲音,然後在家模擬。
塑料杯子扎幾個孔,讓寶貝體會水漏在不同的材質上面,會發出什麼樣的響聲?不鏽鋼盆、塑料盆、玻璃盆裡,都是什麼聲音?
二、舊襪子「沙袋」
襪子裡裝上大米、小米、紅豆,一些擔心漏的可以用塑膠袋裹起來,比如澱粉、鹽等,踩踩看什麼感覺,捏捏看什麼感覺。
關鍵是很好收拾,將來還可以用襪子袋玩藏寶遊戲,猜猜看遊戲。
手眼協調能力
手眼協調的遊戲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可以開展了,但是孩子完成一個動作是要相當多的協調和集中才能做到,是很不容易的。
一、彩虹疊疊樂
鍛鍊手眼協調入門級的玩具最推薦彩虹疊疊樂了
也可以在家做個簡易的鍛鍊手眼協調的玩具,捲紙芯剪成小圈,讓寶寶套到可以立著的物體上。
二、穿洞洞
這個看大家手裡的材料,可以用吸管、雪糕棒、雪花片等,讓寶寶塞到小口的容器中,除了練習精細動作,還可以鍛鍊手眼協調能力。
對於小朋友來說,眼睛和手能連貫的操作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認知遊戲
一、認識身體部位
一歲左右的寶寶可以說爸爸、媽媽等一些簡單的詞了,但是他們能對家長說出的話作出回應。90%的孩子通過重複和模仿他們的父母和周圍的人來學習詞彙的。
教寶寶身體部位的名字,然後用手指指他的鼻子,眼睛,耳朵等。重複幾次,說出詞彙,讓寶寶指向你的鼻子,眼睛和耳朵。
二、藏動物遊戲
用軟紙、紙巾或布條,把小動物藏到裡面,讓寶貝尋寶,每尋找到一個動物,告訴寶寶這是什麼動物,會發出什麼樣的叫聲,身上是什麼顏色的。
在不斷的重複中,讓寶寶模仿學習,促進語言發育就是和寶寶多說話。
三、記憶:便籤藏圖卡
用便籤把學習過得身體部位、動物等遮住,先從少量開始,讓寶寶找找,便籤下面的奶牛在哪裡?耳朵在哪裡?
對鍛鍊寶寶的記憶能力有幫助,記得這個時期最重要的就是不段地重複重複重複,某一天孩子就會給你一個大大驚喜。
四、顏色藝術
把各種顏色的顏料擠一些到白紙上,然後放到塑封袋裡,孩子擠壓、拍打,會把色彩融合到一起,顏色的交融會讓小朋友很興奮。印染好的紙張晾乾後還可以成為一張美美的藝術品。
或者,用筆刷蘸上清水,在彩紙上作畫也可以,示範給寶寶筆刷幹了之後要再回水裡蘸一下才可以繼續畫,有時候直接用手點也充滿樂趣。
五、因果關係——斜坡滾物
搭建一個斜坡出來,把各種玩具拿出來,從斜坡上往下滑,寶寶可以測試哪些會下坡,哪些不會。
又或者哪個先下來,哪個後下來?孩子在遊戲過程中會慢慢領悟,原來圓形的物體會從斜坡上下來,在遊戲中逐漸明白因果關係。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遊戲與早教)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