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最曲折,也最難以預測的是什麼?是人心,所以才會出現一句家喻戶曉的歌詞「女孩的心思你別猜,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其實人心的難測與性別並沒有任何關係,主要還在於人類本身的功利性與複雜性。
古人也早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並留下了許許多多的詩句來剖析人心的反覆無常。其中比較直白的應該是「黃河水直人心曲」這句詩;而較為隱晦的,肯定要算白居易的那一句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在充滿辯證色彩的十四個字裡,詩魔把人心的曲折和隱晦描寫的淋漓盡致,讓人不禁拍案叫絕。
而與白居易同一時代的劉禹錫,也曾經寫下過一首絕句,從另外一個角度對人心進行了全新的詮釋。那首絕句的名字就叫做《竹枝詞》。
竹枝詞是一種十分奇特的詩歌體裁。它本是巴蜀地區民間用來吟詠風土人情的民歌,卻被劉禹錫在民歌的基礎上加入了詩歌的元素,形成了一種全新的文學形式。所以說,竹枝詞既有濃鬱的民歌色彩,又有較強的文學價值,堪稱詩歌史上的一個奇葩。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這首感嘆世態變化,人情翻覆的詩歌。
《竹枝詞九首》(其七)劉禹錫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
第一句詩中的「翟塘」指的是長江三峽之一的翟塘峽。三峽天險舉世聞名,在層巒起伏、連綿不絕的群山中,一條蜿蜒曲折的水路呼嘯著奔向前方。這裡是天下最兇險的一段旅程,素來有「猿鳴三聲淚沾裳」的說法。而翟塘峽不僅水流湍急,水道中還暗藏許多險灘礁石,更是平添了幾分兇險。
劉禹錫藉助「嘈嘈」兩個字把翟塘峽中迅捷的水流,形象且生動的表現出來,而「十二灘」並不是一個實數,是對眾多險灘的一個統稱。
在親身經歷過險峻的翟塘峽後,劉禹錫不禁想起了昔日所聽到的傳聞:「人言道路古來難」。這句詩是對上一句詩的補充和佐證。
首句詩寫劉禹錫親眼所見的場景,屬於一個人的主觀感受;而第二句詩,則是千百年來老百姓口耳相傳的經驗之談,是所有人的共識。劉禹錫首先通過親身經歷為讀者帶來了最直觀的感受,再輔以大眾的觀點予以肯定,使翟塘峽的險峻成為了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為後文中它與人心的比較做好的鋪墊。
望著眼前這個險阻重重的翟塘峽,劉禹錫不由得觸景傷情,從山川地勢上的兇險聯想到了人世間的世態炎涼,於是一聲由衷地感嘆脫口而出:「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江水的波瀾起伏是因為水面下的坎坷不平,而人心的反覆無常又是因為什麼呢!
劉禹錫的這個感嘆不僅僅是因為觸景傷情,還是對自己身世的哀憐。自從「二王八司馬」事件爆發之後,劉禹錫多次遭受到小人的誣陷和打擊,開始了長達23年的貶謫生涯。所以他留下了「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這樣充滿憤懣之情的詩句。
而在本詩中,他用「長恨」兩個字,不僅表現出對那些陷害無辜者的權貴們的憤恨,還抒發了自己對人心險惡的感慨。並通過「等閒」兩個字把人心反覆無常描寫的淋漓盡致。
靜閱閒話
縱觀全詩,劉禹錫先描寫了一個驚濤拍岸,險象環生的自然景觀,翟塘峽的險惡在於暗礁遍布,令川流不息的江水不得不在暗礁和險灘上跌宕起伏的行進。但大自然中的險惡和人心相比就變得微不足道了。因為人心會「等閒平地起波瀾」!
本詩最大的特點就在於恰如其分的比喻。以變化無形的流水來比喻反覆無常的人心,把抽象的人心具體化,讓讀者隨著湍急的三峽水體會到現實社會中的世態炎涼。
參考資料《全唐詩》《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