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地質公園有了「標尺」 我省出臺地質公園建設指南和評估辦法

2020-12-12 河南日報官方網站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高長嶺

  4月25日,記者從省國土資源廳獲悉,該廳日前印發河南省地質公園建設指南,要求各地遵照執行。該「指南」要求省級地質公園不少於十平方公裡,至少配備兩名地學導遊。

  據介紹,為了進一步規範地質公園建設與管理,省國土資源廳參照有關國家標準,結合我省地質公園建設現狀,特意制定此「指南」。該「指南」對我省省級地質公園申報與審批、國家地質公園預審推薦及省級初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預審推薦等工作要求和程序進行了明確,「指南」又分別從地質公園規劃、地質遺蹟保護、地質公園勘界及界域標識、地質公園解說系統建設、地質公園科普科研系統建設、地質公園交流合作與社區居民參與、地質公園信息化建設、地質公園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規範性要求。

  「指南」對省級地質公園申報條件予以了明確,要求公園面積原則上不小於十平方公裡;地質公園範圍內具有省級及省級以上且可用於科普和教育實習的地質遺蹟資源不少於三處。地質公園原則上應配備不少於兩名的地學導遊,除具備導遊員的基本素質外,還應具備必要的地學知識,每年參加地學知識培訓的時間不少於二十個學時。

  「指南」要求,獲取資格的地質公園必須建立地質公園博物館, 地質公園博物館應免費向遊客開放,平均每天開放時間不少於四小時。地質公園需制定地學科普活動規劃和科普活動方案。方案中應對地學科普讀物編制和發放有具體安排,每年至少開展一次科普活動。

  為通過地質公園建設助推精準扶貧工作,「指南」特別對社區居民參與公園建設提出了要求,地質公園建設中不得影響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權益;地質公園應定期向當地居民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在地質公園規劃允許範圍內,應引導支持當地居民開展餐飲、住宿、土特產經營、旅遊紀念品銷售等商業活動,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機會;鼓勵當地居民以多種形式參與地質公園建設與管理。

又訊|我省地質公園有了評估辦法

  4月25日,記者從省國土資源廳獲悉,該廳日前印發河南省地質公園評估辦法,以對地質公園評估工作進行規範。

  據介紹,為強化地質公園建設的事中事後監管,我省出臺了此評估辦法。此評估辦法所指的對象範圍包括河南省轄區內正式命名的省級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評估辦法出臺前河南省內正式命名的國家地質公園評估暫按本辦法執行,待國家地質公園評估辦法出臺後,從其規定。

  按照此辦法規定,地質公園評估工作由省國土資源廳組織,邀請相關專家成立評估小組進行評估,評估工作採取定期評估形式開展,評估期三年。正式命名的地質公園首次評估應於命名後的第四年進行,以後每三年評估一次。經評估需整改的地質公園,以整改通過評估的日期為準,兩年後進行再次評估。

  評估中,將對地質公園規劃、地質遺蹟保護、解說及標識系統建設、科研及科普、交流合作與社區居民參與、信息化建設、公園管理等方面進行打分,按照得分結果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其中,沒有發生不良事件的地質公園且得分在90-100分之間為優秀,得分在60-89分之間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評估結果為「優秀」的省級地質公園可推薦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可推薦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並可以優先安排地質遺蹟保護項目。專家組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書面整改意見,對於不合格的地質公園限期整改,整改期限為1年。


新聞延伸>>>

咱河南的這些著名地質公園你去過麼?

  ●嵩山國家地質公園

  

  嵩山國家地質公園「納三山之靈氣,匯五嶽之精粹」;

  是珍稀地質遺蹟、國家風景名勝區和森林公園三位一體的世界級自然文化資源;

  是國土資源部於2001年3月首批確定的11個國家地質公園之一。

  ●焦作雲臺山國家地質公園

  

  焦作雲臺山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境內,以獨具特色的「北方巖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是河南省唯一一個集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景區、國家文明風景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國家獼猴自然保護區七個國家級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

  ●內鄉寶天曼國家地質公園

  

  寶天曼生態旅遊區位於南陽內鄉縣北部,區內原始森林遮天蔽日,蒼山翠嶺雄奇險秀,幽谷奇峽泉壑爭流,生物資源豐富多彩;

  1980年河南省批准建立的第一個自然保護區;1988年5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2月被世界自然基金會確定為具有世國際意義的中國A級自然保護區。

  ●王屋山國家地質公園

  

  王屋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河南省濟源市西部,是中國九大古代名山,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也是愚公的故鄉;

  愚公挖山的故事因《列子》的記載和毛澤東在《愚公移山》中的引用而家喻戶曉。

  ●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

  

  公園位於我國秦嶺山脈東段、伏牛山南麓,東南與桐柏山相接,為秦嶺東段的支脈。北西西-南東東走向;

  長約400公裡,為淮河與漢江的分水嶺。海拔1,000公尺左右,主峰老君山海拔2,192公尺。

  ●嵖岈山國家地質公園

  

  嵖岈山,系伏牛山東緣餘脈,又名嵖峨山,玲瓏山,因奇峰異石,犬牙交錯而得名,享有"中州盆景"之美譽。

  ●洛陽黛眉山地質公園

  

  位於新安縣北部的峪裡鄉,北臨黃河與山西垣曲相望,西隔金陵澗水與荊紫山為界,南群嶺諸峰遠眺崤山,海拔1346.6米,它四壁如削,奇崖怪石,千資百態。

  ●洛寧神靈寨地質公園

  

  位於洛陽西南100多公裡的洛寧縣熊平山北坡三官廟林場境內,最高峰海拔1859.6米,景點160餘個,植物2000餘種,動物300餘種。景點主要集中在以花崗巖為河床的十餘公裡的神靈峽谷內。

  ●輝縣市關山地質公園

  

  關山地質公園位於太行山南麓。河南省輝縣市上八裡境內,面積約34平方公裡,是一座25億年前山崩地裂形成的地質遺蹟奇觀。

  ●信陽金剛臺地質公園

  

  金剛臺,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東南,因奇石縱橫、形似金剛而得名。由國土資源部、財政部、國家環保總局、國家旅遊局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等部門成員在北京參加第5次國家地質公園領導小組會議,經認真審定,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金剛臺成為國家地質公園。

(來源:騰訊大豫網)

相關焦點

  • 陝西出臺地質公園建設規範 強調建設智慧地質公園
    全國首個在省級層面出臺的地質公園建設規範在陝西公布執行。記者昨日從省國土資源廳獲悉,我省出臺的《地質公園建設規範》對地質公園申報審批、地質遺蹟保護、地質公園科普科研、地質公園管理作了統一規範要求。該規範既強調了省級地質公園申報條件、申報程序和材料方面的標準要求,又強調了應用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建設智慧地質公園的現代手段。
  • 全國首家出臺地質公園建設規範 陝西省出臺地質公園建設規範
    西安新聞網(記者張紅中)6日,記者從省國土資源廳獲悉,我省日前發布了《地質公園建設規範》等14項地方標準《2015年第7號(總第33號)》。據悉,這是全國首個由省級部門出臺的具有開創性、前瞻性和指導性地質公園建設規範。
  • 【省林草局】我省新增一處國家地質公園
    3月20日,記者從省林草局了解到,青海同德石藏丹霞國家地質公園被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至此,我省正式命名的國家地質公園增至11處。  青海同德石藏丹霞地質公園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河北鄉、秀麻鄉,地處青藏高原東北緣的祁連、西秦嶺、東崑崙三個造山帶的交會部位,公園內共有地質遺蹟點96處,其中以氣勢恢宏的高原丹霞地貌為主體景觀,融冰川遺蹟景觀和黃河峽谷景觀為一體,丹霞崖壁、峽谷、雪山、冰川遺蹟與高原牧場、人文宗教共同構成了和諧的人與自然生態環境。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再評估
    金水河客戶端記者王小萍 成利軍  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世界地質公園每四年進行一次評估的規定,7月17日至2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進行再評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再評估組專家中田節也、馬訂娜·帕塞克娜參加了評估。
  • 香港擬建國家地質公園 正評估地質與巖石(圖)
    (圖片來源:文匯報)    新華網消息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擁有獨特的地質特徵,尤其是西貢的地貌,已可媲美世界其他國家地質公園。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表示,現正評估本港地質或特殊巖石,以確定能具備足夠的條件,爭取成為國家級地質公園。據悉,若要達到地質公園的指標,必須符合5大條件,包括管理制度、地貌的罕有程度及教育功能等。
  • 崑崙山國家地質公園被評定為「世界地質公園」
    經過數年努力,9月18日—2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加拿大聖約翰召開的第六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上,青海格爾木崑崙山地質公園以其豐富的地質遺蹟資源、優美的自然環境、優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崑崙文化、重要的科普價值博得了與會專家評委的高度評價,被評定為「世界地質公園」。這是我省首個、中國唯一面向全社會免費開放的世界地質公園,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世界地質公園。
  • 青海:崑崙山國家地質公園入圍世界地質公園預選名錄
    中國園林網5月2日消息:經省國土資源廳、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院、格爾木市的積極申報,青海崑崙山國家地質公園入圍世界地質公園預選名錄,兩年後有望躋身世界地質公園行列。
  • 坎布拉景區全力申報世界地質公園
    本報訊(記者 一丁)10月26日,記者從坎布拉景區申報「世界地質公園據悉,坎布拉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記錄著青藏高原不斷抬升的證據,保留著很多遺蹟和具有科研價值的地質地貌特徵。為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工作,把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範省建設作為奮力推進「一優兩高」的重要舉措,黃南州加快了坎布拉國家地質公園的申報工作。
  • 萍鄉:楊岐山地質公園獲省級地質公園建設資格
    日前,江西省國土資源廳下發文件,同意授予江西省楊岐山地質公園省級地質公園建設資格。  文件明確,為有效保護、合理開發和科學利用地質遺蹟資源,經專家評審通過,報省政府核准,同意授予江西省楊岐山地質公園省級地質公園建設資格。
  • 中國世界地質公園居世界第一 地質與文化融合發展
    ① 地質與文化融合發展九華山地質公園地處安徽省池州市境內,面積139.7平方公裡。園內有3處世界級地質遺蹟點,花崗巖複式巖體等遺蹟充分展現了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碰撞發生期的巖漿活動和構造活動。同時,園區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生態資源豐富,有1460多種植物和216種珍稀野生動物。
  • 黃岡市人民政府令(第6號)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管理辦法
    各級人民政府及地質公園管理機構可以通過政府投入、社會各界捐贈、國際組織捐助等渠道,籌集地質公園保護專項資金,用於地質公園保護事業。第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地質公園地質遺蹟、自然和文化遺產的義務,有權對違反本辦法的行為進行勸阻、舉報。
  • 各地林草頭條|青海省新增一處國家地質公園
    各地林草頭條|青海省新增一處國家地質公園 2020-03-31 0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建再增兩處國家地質公園
    分別為平潭地質公園和寧德三都澳地質公園,我省國家地質公園總數達到16個,其中我省平潭地質公園、寧德三都澳地質公園入選。我省國家級地質公園總數達到16個。通知要求,獲得資格的地質公園要遵循「保護第一、科學利用」原則,做好園區內地質遺蹟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在3年內,完成國家地質公園規劃的編制和發布,完成地質公園的建設,並按照相關程序申請正式命名。
  • 雲臺山地質公園和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魏國劍通訊員程芳    7月19日上午,河南雲臺山地質公園和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締結「姐妹公園」籤約儀式在臺北成功舉行,這是2019海峽兩岸臺北夏季旅展的重要成果。海峽兩岸旅行商及媒體代表百餘人見證了籤約儀式。
  • 香港地質公園的「生態經」
    宜人的初夏,在香港地質公園的一個講解欄前,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高級地質公園主任楊家明博士頗為自豪地向記者介紹說:「雖然香港的面積只有1100多平方公裡,但是卻有40%的面積是自然保護地,超過500種的鳥類和超過2000種的植物在這裡生長繁衍,給市民提供一個舒展身心的良好環境。」  香港地質公園由現有的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所覆蓋。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將會把這些地方列入特別地區,以作保護。
  • 大圍山獲批國家地質公園
    大圍山國家地質公園管理處主任塗向陽表示,未來五年將繼續圍繞「旅遊新方向、中國大圍山」的總體目標,創建世界地質公園,全力衝刺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將大圍山建設成為全國有地位、中南有影響的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和全國知名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來大圍山,觸摸40萬年前的冰川記憶
  • 全國各地世界地質公園在雁蕩山「相遇」
    交流與提升開幕式上,中國地質科學院國家地質公園網絡中心副院長何慶成作了我國世界地質公園的主要活動及提升的主題報告;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新成員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和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代表各自介紹了地質公園建設、發展與管理情況;自貢、龍虎山、三清山、房山、泰山、沂蒙山等地質公園相關人員分別作了評估與再評估經驗交流,與會的評估員代表也進行了經驗分享
  • 河南省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要「長」近3倍
    在4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6次會議上,我國推薦的2處世界地質公園新成員申請和3處現有地質公園的擴園申請獲得批准。其中,我省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作為擴園申請的地質公園,擴園後的面積為5858.52平方公裡,比現有面積1522平方公裡擴大了近3倍。
  • 青海坎布拉正式申報世界地質公園
    坎布拉丹霞峰林地質公園位於我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境內,是我省旅遊發展格局「一圈三廊道」中的「黃河旅遊景觀廊道」核心位置上的一個重要節點。2019年12月20日,坎布拉丹霞峰林地質公園向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保護地管理司遞交申報資料;2020年1月14日,全國公示評審結果,坎布拉名列第三;2020年3月9日,國家林草局確定「青海尖扎坎布拉丹霞峰林地質公園」為2022年度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送的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單位之一。
  •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對賀蘭山西坡的地質歷史、地層層序、古...
    為迎接2021年阿拉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再評估工作和促進地質公園地學旅遊發展,地質公園管理局邀請地質公園技術支撐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田明中專家團隊和寧夏地質調查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成,於2020年11月7日-12日,對賀蘭山西坡的地質歷史、地層層序、古生物化石和構造遺蹟進行全面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