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果」含有強力瀉藥 同安一公司無證生產被罰1403萬元

2020-12-13 廈門網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

▲一「隨便果」產品說明書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導 (導報記者 吳林增 通訊員 劉啟國 王晞)減肥?這事可不能隨便!還有,你更不能買一種叫「隨便果」的東東,因為它可能會害你,有副作用。

  對這「隨便果」,很多人可能不陌生。微信朋友圈內,早有微商鼓吹「隨便果」,聲稱可以排毒、清腸、減肥,不過,真正用過「隨便果」的市民卻罵聲一片。昨日,廈門市第二醫院腸胃外科副主任張國偉說,很多「減肥食品」其實加了瀉藥成分,這「隨便果」或也不例外。

  近日,廈門一家公司就因無證、偽造產地生產「四季優美隨便果」,被罰1403.3萬元。這也是廈門市場監管局近年來開出的數額最大的一張罰單。

  無證生產地址和生產日期也是假的

  其實,去年廈門這家公司就已經被查處。

  去年底,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稽查支隊根據群眾舉報,對位於同安區集安路的廈門某生物科技公司進行現場檢查,在廠房內發現數百名工人正在生產「四季優美隨便果」,現場存有大量成品和包裝物及標籤,標籤標註原產地為「臺灣」。

  經查實,該公司於2015年6月29日至案發時,在未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生產「四季優美隨便果」(成品65960盒、半成品17778盒、散裝及袋裝的獨立小包裝「四季優美隨便果」5618.5公斤),且產品的包裝袋、包裝盒、標籤上標示有「產地:臺灣,生產商:臺灣四季優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內容,生產日期標示「2015年06月16日」,與實際生產地址、實際生產日期不符。

  經廈門市價格認證中心鑑定,案件產品貨值達122.03萬元。其無證生產等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應予以行政處罰:沒收違法生產的產品、原料及生產設備,沒收違法所得5萬元,罰款1403.3萬元。

  據悉,該案也是廈門市場監管局近年來查處的罰沒金額最高的案件。

  微商吹噓吃了「隨便果」就能減掉肉

  對於「隨便果」,不少市民可能並不陌生。從去年至今,「隨便果」就被微商鼓吹成一款功能性減肥產品。

  昨日,導報記者在網上搜索「四季優美隨便果」,發現該產品還不少,但外包裝上的廠家名稱和地址不盡相同,有的聲稱來自深圳、四川,多數聲稱來自臺灣,多數產品的生產地址寫明是臺灣。

  昨日,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女士告訴導報記者,她身邊就有不少朋友在賣「隨便果」。「說是臺灣的,其實都是去同安拿貨,這種東西真沒效果,我朋友也忽悠我買,但我沒那麼傻,不會花那個錢。」

  為了進一步了解「隨便果」到底是什麼東西,昨日,導報記者在廈門某論壇上加了網友王小姐,她正在專賣「四季優美隨便果」。

  王小姐提供的產品使用說明書上寫明:「隨便果」的主要成分是青梅,同時添加了蜂蜜、桑葉粉、決明子、鬱李仁。

  「這種產品是用酵素分解體內的毒素並排出體外,達到減肥效果。」王小姐說,「這是一款功能性蜜餞,以排毒為主,價格一盒100元,市價是128元。」

  醫生解讀很可能有摻雜瀉藥的成分

  「隨便果」聲稱用酵素促進腸道蠕動達到減肥的作用,果真如此嗎?昨日,導報記者就此諮詢了廈門市第二醫院腸胃外科副主任張國偉。

  張國偉說,他沒見過「隨便果」,但根據產品說明書來看,「隨便果」的成分僅僅是有利消化。他並判斷說,「隨便果」應該有添加瀉藥成分,否則難以達到「吃了就排」的作用。「目前市場上賣的減肥產品,多數是摻雜了瀉藥的成分。」張國偉說,「這樣一來,吃了就會拉,拉多了身體就虛,食慾下降。」

  張國偉提醒市民,很多減肥藥都號稱無副作用,但通常在說明書上會將瀉藥成分去掉。市民吃了這種減肥藥,不但達不到減肥的效果,還可能帶來副作用。「如果吃多了這種減肥藥,拉多了,就會影響腸胃功能,同時損傷腎臟、肝臟,嚴重者會造成腎衰竭,所以市民切勿食用。」

  監管部門只是普通食品並非保健品

  昨日,導報記者從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不管是哪裡生產的「隨便果」,都只是一種普通的食品,並非保健品。

  然而,作為普通食品,「隨便果」的宣傳卻吹得神乎其神。王小姐提供的「隨便果」使用說明書寫明:「隨便果」有清腸、解毒、減肥的功效。並且註明「見效快」:使用6―8小時就能排出體內的大便及毒素,一般人吃了顆「隨便果」,就會排洩,根據人的體質不同,有的排洩一兩次,有的排洩五六次。小孩、產婦均可以使用。

  在網上,對於「隨便果」的功效更是誇張,有微商甚至稱「隨便果」能讓白髮變黑髮,還能治療腳氣。

  對此,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人士明確表示,作為普通食品就不能進行功能性宣傳。據悉,根據規定,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之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不能進行功能性宣傳。

  因此,作為普通食品的「隨便果」,對於產品排毒、清腸、減肥功效的宣傳,已經觸犯了相關法律。據介紹,如果該食品添加瀉藥成分,那麼在使用說明書的誤導下,產婦、小孩食用就會影響身體健康。

  網友吐槽

  ●任:曾經我也吃過兩盒,一點效果都沒有,想瘦瘦啤酒肚的,沒效果就沒吃了。

  ●樂土楊晨萱:朋友圈很多人在賣,有朋友送我我都不要,因為這種東西都不是好東西,包括化妝品、面膜都是一樣,希望大家不要上當受騙。

  ●小偉:我也吃過,朋友說是減肥效果特別好,一星期減8斤,每天排毒兩三次,一盒200多元,送我2粒試試,其實就是用巴豆泡過的青梅,有毒的垃圾食品!

  ●湯:朋友給的,吃了一口就被我扔了,為什麼我覺得口感超難接受?

  ●衍派:身邊有朋友在做,說了都不聽,堅持做!都被洗腦了!根本就是虛假吹噓。

  ●傑哥嘛嘛:我被朋友忽悠進了120盒「隨便果」,現在還放在家裡,真的很憤怒。

  ●茌善堂:看我朋友吃過,說是治便秘啥的,吃了一顆胃就燒得不行,還不想吃飯。還有個朋友吃了兩個月,臉上痘痘確實好很多,人也瘦了,但素!不吃之後全部反彈!還晚上失眠!後來問了我們中醫,叫我們這種東西碰都不要碰!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朋友圈風靡的隨便果是什麼 一公司生產隨便果被罰1403萬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隨便果」?  一種神奇的果子:不含西藥、瀉藥、防腐劑……又可以減肥、瘦身、排毒……還風靡大江南北,徵服了男女老少。  連不怎麼刷朋友圈的小夥伴都表示被這種「神奇」的果子刷屏了!不過,最近一家公司因為生產這個隨便果,被罰款了,還是高達一千多萬的巨款!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表示慌了!
  • 朋友圈熱賣的「隨便果」不能隨便買 廠家被罰1403萬
    網絡配圖  最近,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一種神奇的零食「隨便果」刷屏?據說減肥、排毒又養顏,銷量槓槓的。但監管部門提醒大家,類似「隨便果」不能隨便買,因為它可能是無證生產,甚至還可能偽造產地和生產日期。  無證生產「隨便果」  廠家被罰1403萬元  去年底,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稽查支隊根據群眾舉報,對位於同安區集安路的廈門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在廠房內,發現數百名工人正在生產「四季優美隨便果」,現場存有大量成品和包裝物及標籤,標籤標註原產地為「臺灣」。
  • 朋友圈熱賣的「隨便果」不能隨便買 含強力瀉藥
    最近,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一種神奇的零食「隨便果」刷屏?據說減肥、排毒又養顏,銷量槓槓的。但監管部門提醒大家,類似「隨便果」不能隨便買,因為它可能是無證生產,甚至還可能偽造產地和生產日期。 1 無證生產「隨便果」 廠家被罰1403萬元 去年底,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稽查支隊根據群眾舉報,對位於同安區集安路的廈門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
  • 微商口中的隨便果神乎其神 排毒養顏還能減肥?
    此外,從四季優美隨便果擁有食品QS認證而無藥品GMP認證這一點上看,隨便果屬於食品。而新《廣告法》第十七條規定: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嚴禁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效,並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翔混淆的用語。(備註:爆料人張生為化名,實習生金贛婷、袁書凝對本文亦有貢獻)廈門被罰企業系假冒生產隨便果?
  • 四季優美隨便果被罰千萬 微商亂象現監管之難
    (原標題:四季優美隨便果無證生產被罰千萬 微商亂象現監管之難)
  • 微商熱賣隨便果背後百億謊言:廠家產品曾列不法藥品
    期待  數萬元預訂 盼望成為「人生贏家」  「隨便果嗎?要嗎?」因為微信好友驗證中提到「隨便果」,張亮激動不已,甚至沒在意「記者」字眼。2016年底,張亮退出銷售團隊,卻被告知手中50盒囤貨不能退,這些貨她花了3750元(每盒進價75元,市售價128元),現在只想原價轉出,減少損失。
  • 四季優美「隨便果」涉傳 市場監管部門介入調查
    近日,有一款名為四季優美隨便果迅速在火遍微信圈,據了解,作為深圳四季優美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四季優美隨便果」)引進的一款進口食品,在產品的官方網站中,隨便果的功效被描述為「減脂控重、纖腰收腹、清腸排毒和改善氣色」。  而這並非個例,在微商渠道,違規宣傳「減肥」功效的普通食品層出不窮。
  • 「隨便果」經銷商虛假宣傳與涉傳行為遭監管部門重視
    近日,有一款名為四季優美隨便果迅速在火遍微信圈,據了解,作為深圳四季優美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四季優美隨便果」)引進的一款進口食品,在產品的官方網站中,隨便果的功效被描述為「減脂控重、纖腰收腹、清腸排毒和改善氣色」。
  • 無證網上售賣退熱藥 浙江餘姚一企業被罰155萬元
    寧波某實業有限公司在「餓了麼」無證銷售藥品和食品。 中新社發 寧波市市場監管局供圖(抗擊新冠肺炎)無證網上售賣退熱藥 浙江餘姚一企業被罰155萬元中新網寧波1月15日電(記者 胡亦心)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所有藥店必須停售退熱和止咳類藥品時,浙江寧波餘姚一企業無《藥品經營許可證》公然網上銷售退熱藥。
  • 隨便果不能隨便吃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副主任藥師 丁慶明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 姚建芳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助理分析師 賈路路近日,《生命時報》接到讀者王先生爆料:患脂肪肝多年的他,經做微商的朋友推薦,吃了一款「隨便果」,不料腹痛、腹瀉不止,就醫後發現腸道已患炎症,竟是隨便果惹的禍。
  • 疫情期間還網上無證售退燒藥!寧波一公司被罰155萬元
    中國寧波網記者王嵐通訊員鄒家祥在「新冠」肆虐、所有藥店停售退熱和止咳類藥品時,餘姚一企業無《藥品經營許可證》公然網上銷售退熱藥,經過餘姚市市場監管局艱難細緻、抽絲剝繭地連續數月調查,在公安部門的大力協助下,終於查清全部違法事實,依法對寧波某實業有限公司在網絡平臺上無證銷售藥品和食品的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
  • 河南振興地產無證施工被罰330餘萬元 「領跑」地產界
    因無證施工,鄭州興和置業有限公司、河南博鼎實業有限公司、中鐵九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個公司被罰。9月3日,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官方網站發布上述行政處罰公示,涉及17家企業,共計罰款近818萬元。「市執罰決字[2019]第21035號」公示稱,鄭州興和置業有限公司因存在未取得施工圖審查合格書;未辦理質量監督手續擅自開工建設;未取得施工許可證擅自施工等行為,違反《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十一條、第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第七條第一款之規定,依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五十六條第(四)項、第(六)項、第五十七條之規定,被罰款330.72萬元。
  • 四季優美隨便果官宣疑似「甩鍋」 代理商仍熱衷宣傳功效
    雖然現在四季優美官網對產品的描述已經做了更改,在微信公眾號上和網絡上,介紹隨便果時宣傳「清腸」、「排毒」、「減肥」、「提高免疫力」等功效的文章不在少數,特別是在微信公眾號上,雖然很多的註冊者是個人,可很多註冊名為「隨便果總代***」、「隨便果誠招代理」、「隨便果創業招商」之類。
  • 朋友圈"爆款"隨便果:微商"帝國"背後的謊言與瘋狂
    王小淇的手機存著代理中廣傳的公司pdf文件,介紹了代理模式,總代是最高級別,可以50元價格直接從公司拿貨,發展新總代還可拿三層人頭費。總代之下,還有一、二、三級代理,高級別向低級別賺取差價及提成。去年曾有媒體發表有關隨便果的調查報導,稱其代理模式涉嫌傳銷。
  • 臺灣四季優美隨便果
    四季優美隨便果,臺灣廣元生產的一顆發酵長達四個月的青梅,裡面含有大量的酵素和乳酸菌
  • 去年廈門食品安全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有飯店炒花蛤引食物中毒被罰5萬
    買來外地散裝餅 冒充「廈門鹹餅」  還偽造生產日期,一食品公司被罰7萬餘元  2015年12月22日,湖裡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依法對位於湖裡區後塘的廈門金開門食品有限公司進行檢查,現場發現工人正在拆分標註「莆田市涵江區錦鴻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阿Q香酥餅」,並將該餅裝入印有「製造商:廈門金開門食品有限公司
  • 部門聯合執法,深圳無證廢品加工廠被清空,最高將被罰80萬元
    原標題:部門聯合執法,深圳無證廢品加工廠被清空,最高將被罰80萬元近日,南都記者暗訪一家無牌無證的廢品加工廠,調查發現該廠存在汙水偷排嫌疑,經深圳市生態局光明管理局證實,該廠未取得環評手續,隨即該加工廠被查封取締,啟動調查程序。
  • 無證生產銷售「感冒丸」海南一藥業公司被罰2.7萬餘元
    近日因無證生產銷售假藥,海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依法對該公司處罰沒款2.7萬餘元 據介紹,海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接到海口市秀英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的通報稱,海南和善源藥業有限公司涉嫌無證生產經營藥品,隨後,海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該公司進行了現場檢查。
  • 「隨便果」讓微商月入百萬元?
    一款名為「四季優美隨便果」的微商專營產品在「朋友圈」火爆了一年多,一盒標價128元。代理商宣稱,「隨便果」具有減肥祛痘、排毒養顏、治療便秘等功效。作為一種食品,它為什麼有如此多的功效?其真實性如何呢?
  • 四季優美隨便果並非「神果」 被指涉嫌虛假宣傳疑似「拉人頭」傳銷
    「排毒養顏,改善便秘,解酒護肝,減脂控重,祛痘淡斑,降脂降壓…………」不久前,消費者張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發現了一款名叫「四季優美隨便果」的產品,宣稱可改善或治療尿毒症、痛風、腦梗等多種疾病。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隨便果的生產許可登記信息僅為「蜜餞類」普通食品,但號稱能夠治療尿毒症、痛風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