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中國最大的餐飲公司不是海底撈,而是百勝中國,2019年百勝中國營業額87.8億美元,接近615億元人民幣。
要數最大的中餐公司當屬海底撈,2019年收入接近266億元。但是,2019年以前,要數全世界最大的中餐公司,並不在中國,而是在美國,是一家叫做熊貓快餐的品牌。
耐人尋味的是,很多中國人到了美國,慕名到熊貓快餐就餐後,基本是一頓吐槽:太難吃了。
但是熊貓快餐可以說是美國最受歡迎的中餐品牌,從1983年在洛杉磯創立以來已經開設了2000多個分店,2017年年收入就達到30億美金,折合203億人民幣。
而且,並且熊貓快餐的野心不止於此,根據相關統計,熊貓快餐以每月平均拓張12張新店速度,遠超過目前漢堡王新店速度。
更有意思的是,熊貓快餐的大多數廚師並不是華人,而是以墨西哥人居多。而熊貓快餐快速發展,主要依賴於其創始人程正昌夫婦聰明的頭腦和對於中式快餐的改良。
熊貓快餐作為家族創業項目代表,創始人程正昌具有良好知識儲備,他和妻子皆是高知識分子。此外,程正昌父親還曾前往日本學習料理,並曾任蔣介石廚師。
1973年,程正昌順利取得碩士學位。然後受到大環境影響,程正昌在畢業後找工作並不順利。迫於生計,程正昌進入親戚家餐廳做服務員。在做服務員期間程正昌不但十分勤懇,而且善於觀察。在打工期間,他發現美國飲食非常單一,餐廳多數隻提供油炸食品。
換個角度來看,程正昌認為中餐在美國大有商機可尋。
因為美國人樂於嘗試新鮮口味,自然能夠接受中式快餐。正巧,市裡有一家餐廳準備進行轉讓,程正昌便勸說父親重操舊業並成功接手這家餐廳,取名「聚豐園」中式餐館。
聚豐園剛開張時,引得許多美國人前來嘗試,生意非常火爆。不過對於追求新鮮感的美國人而言,中式餐館帶來的新鮮感一過,聚豐園生意也逐漸變得冷清。
由於受到飲食習慣影響,程正昌發現美國人其實不喜歡中餐。同時,程正昌發現還有許多快餐品牌推出的中餐受到美國人喜歡,但所謂的中餐不過是換湯不換藥,將炸雞放在米飯上迎合美國人口味,只能興盛一時,仍不是長久之計。
為了能夠讓美國人接受中餐,程正昌認為在調味階段必須大膽,不能僅僅拘泥於眾人對中餐的味道要求,而是要採用美國人喜歡酸甜進行改良,把中餐變成美國人的日常主食選擇之一,而不是圖新奇。
1983年中國贈送美國兩隻大熊貓展開外交工作,程正昌受此啟發將聚豐園正式更名為「熊貓快餐」。
程正昌發現,美國人喜歡左宗棠雞、糖醋魚等,所以按照食材進行一項項的不斷改良,聚豐園客流量在短時間內暴增,並通過貼心的服務在美國食客中取得不錯的口碑。
熊貓快餐生意節節攀升時,程正昌也不斷學習餐飲行業的管理,並大膽借鑑肯德基標準化管理模式,獨創中央廚房模式。中央廚房模式對於菜品原料、菜品調味料等用量有著嚴苛的標準,保證聚豐園同一道菜品保持同種風味。
1987年,熊貓餐廳對於傳統「宮保雞丁」加以改良,採用美國人喜歡的「酸甜」口味進行烹飪大受美國人讚賞,颳起中餐風潮。然後,喜歡酸甜口味的墨西哥裔成了熊貓快餐的廚師主力,而不再是華人。
在程正昌的帶領下,熊貓餐廳業務拓展至全球並擁有2000多家餐廳,門店還拓展到加拿大、墨西哥、韓國、阿聯等國家,同樣獲得了成功。
熊貓餐廳作為中餐的快餐品牌巨頭,令人詫異的是至今還未上市。程正昌作為高知識分子,冷靜權衡上市為熊貓帶來的利弊,最終選擇規避市場風險,不上市融資。同時熊貓快餐也沒有回中國發展的打算,在程正昌看來,海外的中餐只是給外國人吃的。
中餐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程正昌在海外仍然不忘初心,雖然身處美國,但心繫中國美食發展,並通過自身努力,將中國美食通過熊貓餐廳傳播給全球,並獲得成功,值得中國人學習和借鑑。